书城教材教辅无声的课外老师:人生健康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3328800000022

第22章 心理健康(2)

二、睡前不要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即使是考试复习期间,也应在入睡前的一刻钟或半个小时之前,减少脑力劳动。可以听听曲调柔和的音乐,慢慢地整理一下床铺,用温水洗洗脸,热水烫烫脚等。躺到床上后,可“先静心,后睡眠”,即先平静心情,再闭上眼睛入睡。

三、建立睡眠规律,遵守作息时间许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平时均在晚上10点左右入睡,某一天因看有趣的小说或与好朋友交谈,远远超过了平时的就寝时间,再躺下去便很难入睡,因为正常的睡眠规律被打乱了。因此,建立睡眠规律,形成到点必上床、到点必起床的习惯,对治疗失眠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对于部分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或使用一些中医药方等。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上神经衰弱怎么办?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有:①容易疲劳;②容易兴奋;③睡眠障碍;④情绪障碍;⑤紧张性疼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都会对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你已患了神经衰弱,首先不要为此而苦恼,或背上思想包袱,因为这种病不是器质性疾病,也不是神经中枢的病变,而是大脑机能暂时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种心因疾病。只要稍加调节,抱以乐观的态度,神经衰弱是可以治愈的。在治愈过程中,可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对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的态度正确与否,常常影响治愈的进程与效果。如前所述,神经衰弱既然不是器质性疾病,因此,不必为患此病而顾虑重重,对平时出现的一些症状,不要过多地去注意,要尽可能地去淡化它,不要随时去体验,随时去暗示自己。

曾有一位患神经衰弱的病人,因他总是担心自己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他最害怕的就是晚上失眠。第二天清早,护士刚走进病房,他便对护士讲:“不行了,昨天我一夜都没睡好!”护士说:“你昨晚睡得挺好的,夜里下雨时我来病房关窗子,你睡得呼呼的,一点都不知道。我还两次进来拿药,你也不知道。”可见,这位病人主要是疑心太重的缘故。因此,淡化病情,树立治愈的自信心,是病情好转的前提和条件。

二、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出合理的作息制度,在保证8小时的睡眠的前提下,有规律地生活,这利于大脑神经活动的节律化。用脑时间长了,便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疲劳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大脑疲劳后,应及时休息。

休息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消极的休息,即睡眠或闭目养神。这种休息可使刚才过度兴奋的脑细胞暂时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得到相应的休息。另一类是积极的休息。如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或轮换学习不同课程,这种休息可以交替发挥大脑两个半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因为大脑的左半球主要管人的逻辑、语言思维,右半球主要管人的形象、运动思维。因此,交替发挥大脑两个半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便可使原来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转入抑制状态,原来处于抑制的部位转入兴奋状态。如看语文久了,可演算一会儿数学题;物理、化学题做多了,可唱唱歌、听听音乐等。

三、培养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具有自卑、敏感、多疑、自制力差、主观任性、争强好胜等性格特征的人易患神经衰弱,因此,培养活泼、乐观的性格是治本的关键。

四、适当运用药物治疗

治疗神经衰弱常用的药物有:三溴合剂、安定、谷维素、维生素C、谷氨酸、利眠宁、养血安神丸、安神补心丸等。

五、注意营养补充

营养出现障碍时也会出现神经衰弱的一些症状。饥饿时人可以出现疲劳感、注意力涣散、行动迟缓、头痛头晕、嗜睡或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除食物以外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此外维生素 B、维生素 C的缺乏,水、盐的摄入不足等等,都可以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大脑需要的营养物质,除了脂类、蛋白质、糖类、氧气和水分以外,其他如维生素、钙、磷、钾、镁以及微量元素等也是不可缺少的。神经衰弱患者在饮食疗法方面应特别注意食用对脑有营养价值的食物。 得了考试焦虑症怎么办?

学生因考试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正常心理反应。问题在于有的学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而有的学生由于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对考试焦虑缺乏有效的调节,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对广大学生来说,除了平时认真刻苦学习以外,还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心理训练和调适。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在考试来临前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是指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克服考试焦虑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自我训练、自我心理调适,以下是一些简便有效的办法:

一、端正考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每位学生对考试的意义都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应试动机。考试作为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中等程度的焦虑,以保证在考试中正常发挥水平。反之,把考试的意义片面夸大,甚至把考试与个人的终身的成就、事业和幸福等紧紧联系在一起,考试还未来临就惶惶不可终日,带着强烈的求胜动机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复习、考试,结果情绪焦虑程度越积越强烈,临场发挥时事违人愿。因此,越是临近重大的考试,越要适度降低求胜动机,减轻心理负担,真正做到轻装上阵。当然这绝不意味着要求学生考试抱消极应付的态度,而毫不准备、毫无压力地参加考试,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要求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来迎接考试。

二、做好充分准备,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充分而良好的准备状态,是预防产生过度焦虑的最有效方法。考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如物质准备、知识准备、体能准备、心理准备等,缺一不可。

一般说学生对考前的物质准备(如考试时所需文具等)、知识准备(如全面认真复习等)已达到最高限度,因而它们对考试结果的影响相互之间差异较少。影响考试结果差异最显著的是体能准备和心理状态。比如体能准备,有不少学生在考前拼命复习功课,作息时间颠倒,生理功能紊乱,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致使大脑过度疲劳,体能下降,精力不济,这无疑极大损害了考前良好的体能准备,加之心理上的紧张焦虑,临场“晕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学生在考前为保证旺盛的精力,饮服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品,不注意饮食卫生和良好习惯,造成消化不良和肠胃功能紊乱,体能不仅没有增强反而下降。考前适量补充营养是需要的,但一定要注意适度,防止暴饮暴食。无论是体育竞赛还是各种考试的经验都已证明,缺乏良好的体能准备是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的。

俗语说“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中的“玩”,事实上就是娱乐,紧张学习之余的娱乐,可以使人消除生理疲劳,恢复体能,还可能使人情绪轻松,压力减轻,从而防止高强度焦虑的产生。反之,考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缺乏良好的心理准备,这样在困难还未出现时,就已被困难吓倒。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人不是被困难击倒,而是被他们自己击倒。所以,学生在考前都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既要对考试时各种困难挫折有客观而科学的估价,又要有克服困难挫折的充分心理准备。

三、冷静处理“怯场”

怯场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在考试情境与考试本身的强烈刺激下,引起情绪高度紧张和焦虑,难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使心理活动暂时中断或失调的现象。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出现怯场现象时,不要惊恐慌乱,有几种缓解方法可供借鉴:

其一是安静下来,暂停阅卷、答卷,静静伏在桌子上稍作休息,转移注意力,停止有关考试活动的强制性回忆。一般情况下,时间很短就可以消除怯场,正常考试。

其二是可以用“调整呼吸法”,即当遇到情绪极度紧张时,停止有关活动,全身放松,多次做深而均匀的呼吸。呼吸时大脑最好排除其他杂念,双眼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或微闭,反复有节奏地呼吸,这样也会很快地消除怯场。

其三还可以用默默数数的办法来暂时转移注意力,从“1”一直数下去,或用冥想法闭上双眼全身放松,想象一个大气球有一小孔漏气,气球由大慢慢变小,等等。

这些方法都可反复使用,不仅有助于克服怯场,对一般的考试焦虑也都有缓解作用。另外,为了防止考试过程中的怯场,不可以在考前短暂的几十分钟里,做一些积极的准备活动。例如考前的半小时内,不要继续进行高度紧张的复习,避免谈论和考虑有关考试的问题。而应该做一些放松的,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的事(例如听听音乐),防止怯场发生。 得了社交恐怖症怎么办?

社交恐怖症,又名社交焦虑症、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一种“怕”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本症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此防治就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尽管起初会不太习惯,有时会出现失态的情景,会怕觉得难为情,可应该明白,任何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那种良好的社交心理和手段的,人需要在后天的社交活动中培养,才能变得自如起来。

防治社交恐怖症,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在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至于过分紧张。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动比较老练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这样既可以学到别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训练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现尴尬局面。

除了以上所说依靠自身防治社交恐怖症外,有些病况较轻微的人只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医师会为病人做心理帮助并在咨询的过程中了解病人产生社交恐怖症的主要原因,从症结点加以开导,帮患者建立起自信心。若是病情较严重,医师则会配合药物治疗。 患了强迫症怎么办?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心理异常疾病。病人常常不能自行克制地重复出现某种观念、意向和行为,并且因为这些行为而深感痛苦,但却无法自行摆脱。许多患者具有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力差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迟疑畏缩、缺乏自信心、生活习惯比较呆板、喜欢过细地思考问题等性格特征。强迫症大多在一定的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病,或病前有身体疾病,过度疲劳等,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减退而起病。这种疾病常发生于青春期。

国内临床医学专家将强迫症的表现分为强迫观念或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两大部分。强迫观念表现为不自主冒出某种想法、某句话、某句歌词等。还可表现为强迫性思维,即总是想着一些毫无现实意义而且不可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人为什么长两只眼睛和耳朵?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等等。对于以上情况,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也毫无意义,但又无法摆脱,内心十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