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与野生动物共舞
3329400000008

第8章 被驱逐的生命(4)

某省一排污口向长江排放化工污水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长江沿岸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长江航运迅猛发展。2005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11-23亿吨,是密西西比河货运量的2倍和莱茵河货运量的3倍。

通过长江货运量的不断增长,可以知道沿岸经济的发展是快速的,但同时,滚滚不息的江水,也为沿岸的排污提供了方便。水上载运的是各种各样的物资,水中流淌的是难以计数的污染物。

2005年,90%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直排到长江中,1秒钟污水排放量达3吨,全年污水排放量达256亿吨。

长江干流共有21座城市,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大城市的垃圾污染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长江流域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工矿企业产生的废水和城镇的生活污水。来自农田的化肥、农药污染,是长江的另一主要污染源,由此造成的污染不亚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长江上常年运营的机动船舶多达21万多艘,它们每年产生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高达3.6亿吨,生活垃圾也多达7.5万吨,这些都随着江水排入大海。污水造成长江干流60%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及沿江500多座城市的饮用水。

长江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专家和媒体一直发出这样的警告。长江水逐年变浑浊,主要是由于上游不断加重的水土流失。作为上游的水源地区,长期的采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历史上曾达到60%~85%,到20世纪80年代一度降至10%左右。沿江两岸有的地方只剩5%~7%。目前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1/3,年土壤侵蚀总量达22.4亿吨。这么多的土壤最后差不多都成为长江里的泥沙,并由此加速了湖泊的沼泽化和萎缩消亡进程。

长江水的严重污染和泥沙含量的增加,使鱼类捕捞受到严重影响。1954年长江流域天然捕捞产量达427万吨,目前只有10万吨左右;1960年长江四大家鱼苗产量达300多亿尾,目前不到10亿尾。长江渔业资源严重枯竭。

长江上的捕捞

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破坏。1985年,在长江口观测到126种底栖动物。到2002年,只剩下52种。珍稀水生动物濒临灭绝, 其中白鳍豚已被宣布灭绝, 江豚、中华鲟甚至普通的刀鱼等也处境艰难。

2006年,来自中国、瑞士、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6 国的鲸豚类专家,从武汉出发沿长江到上海,历时38天,往返航行近3400 千米,考察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所有支流,经过大规模高精度的搜寻,没有发现白鳍豚。随后,考察组发表报告,宣布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意思是就算还有极少数个体存在,也不能维持一个物种的延续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考察组的英国专家杜维说:“人类损失了一种独特和充满魅力的生物品种。白鳍豚在地球上消失,表示进化生命树上有一条旁枝完全消失,显示我们仍然未做好保护地球的责任。”参与考察的另一位专家不无遗憾地表示:“我们来得太晚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悲剧,我们失去了一种罕见的动物种类。”

长江濒危动物白鳍豚白鳍豚又称白豚,仅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和洪湖等地区。这种极珍贵的水生哺乳动物,20世纪80年代早期还有400多头,80年代末90年代初减少到200多头,90年代中期只剩100多头,1997年再次考察的时候已经只发现17头。

白鳍豚在长江生活了至少2500万年,比大熊猫的历史要长得多,大熊猫只有两三百万年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尔雅》一书中,就有白鳍豚的记载,那时将这种动物称为“”,是把它当做鱼类认识的。其实,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它与海洋中的鲸类是同一家族。大约在1万年前,生活在淡水中的鲸豚类都迁往海洋中了,只有少数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还分布在世界几条大江河中的5种淡水豚类。白鳍豚是其中之一。

白鳍豚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中,视听器官已经退化。它眼睛很小,视力极差,耳孔似针眼,但大脑特别发达,有发达的智力,声呐系统极为灵敏,能够发射超声波,以此捕获食物和逃避伤害。白鳍豚流线型的身体像一条大鱼,它的背部呈蓝灰色,腹面洁白,就像鱼类一样,是一种保护色。白鳍豚主要捕食鱼类。

在科学上,人类认识白鳍豚的历史还不足百年。1914年,美国青年霍依在洞庭湖中得到了一个白鳍豚标本,他将标本带回美国后,由动物学家米勒进行了研究。米勒根据与亚马逊河中亚河豚标本进行的比较,于1918年,确认白鳍豚是一个动物新种。至今,仍没有一个国外的专家见过活着的白鳍豚,白鳍豚的标本只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和英国的一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有收藏。

1956年,南京附近的渔民在长江中捕到一条奇怪的“大鱼”,被送到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制作成标本,但没有人叫得出它的名字。1957年,当时只有25岁的动物学家周开亚,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习归来,见到了“怪鱼”标本,他也不认识。由此周开亚开始研究这种陌生的动物,一年后他的论文发表,国外的动物学家才有了白鳍豚的新消息,并称周开亚是白鳍豚的重新发现者。

后来,这位著名的白鳍豚研究专家不无遗憾地回忆说:“当时国内还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我对白鳍豚的初期研究,只是给动物学文献修正了一处失误,没有给濒危的白鳍豚提供任何帮助。它依旧默默无闻地生存着”。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周开亚得到了1000多元的研究经费,一个人用3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沿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寻找白鳍豚。他发现,白鳍豚的分布范围,比原来知道的要大得多,可以从洞庭湖长江段向西推进200千米以上,直至三峡;向东,白鳍豚不但可以直达长江入海口,甚至还曾在浙江省富春江一带出没过。

由此开始,中国的白鳍豚研究进入了研究与保护并举的时期。

1980年,湖北省嘉鱼县的几位渔民在长江与洞庭湖交接处,捕获了一头雄性白鳍豚。这头白鳍豚被武汉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收养,测量它的体长为 1.47米,体重36.5千克,年龄约为两岁,并取名为“淇淇”。1986年,“淇淇”差不多8岁时,达到性成熟年龄。研究人员开始给它找“对象”,先后3次找来4只捕获的白鳍豚,但都因为受伤等原因,没有养活多长时间。就这样,“淇淇”自己一直生活到2002年死去,年龄约为25岁,大概是高龄了。

被人工饲养了22年的“淇淇”,成为人类认识白鳍豚惟一的活标本,它为一个物种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长江濒危动物白鳍豚

白鳍豚的死亡,主要原因是人为伤害。几十年来发现的白鳍豚,都是被轮船的螺旋桨所伤害,频繁的水上运输严重干扰了白鳍豚的声呐系统,导致误撞在船舶上致死,或者是被非法渔具所伤,也有的是因为遭受污染而死。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白鳍豚,其中被渔用滚钩或其他渔具致死29头,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被轮船螺旋桨击伤死亡12头,搁浅死亡6头,误进水闸死亡1头。

这就是关于白鳍豚的一般历史。

动物学家周开亚在听到6国调查组宣布白鳍豚灭绝的消息后,他没有惊讶,只是平静地说:“我们未能预见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有这么快,规模有这么大,对白鳍豚栖息地的破坏有这么剧烈,因而没有估计到消亡的时间来得如此之快,快得来不及实施更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是物种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单凭动物学研究者一方之力,很难调和。

白鳍豚消失了,长江之水还在继续遭受着污染和交通运输的巨大干扰。长江中还有大约1000只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中华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鱼类,数量稀少,由于个体大,更易受到伤害。不知这些动物能支撑多久,是否会重蹈覆辙?

知识点

中华鲟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