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3337500000012

第12章 危险重重的心理较量(2)

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批评似乎牵扯到某位女士,于是被批评的那戗女:便会猛然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像开机关枪似的开始反驳,使得与会者出现哑无言的场面,座谈会的气氛即刻荡然无存。音调高的声音,被看做精神未成熟的象征。

谈之,还有所谓的抑扬顿挫。说话时抑扬顿挫强烈的人往往是希望引起对方注意人,这种人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表现欲。

(3)从言谈的韵律了解对方的心理

在言谈方式,除了音感和音调之外,语言本身的韵律(节奏)也是重要的因素。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的韵律为肯定语气;缺乏自信的人,或性格软弱的人,讲话的韵律曼慢吞吞。其实,也有人在讲一半话之后而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人……”此种情况多半是在秘密谈论他人的是非,但是内心却又希望众人知道。

经常滔滔不绝,谈个不休的人,一方面表现盛气凌人,另一方面又好表现自己。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性格外向。

日本有很多人喜用嗳味的、不肯定的语尾进行谈话。日语的结构,由于其结构都落在语尾,因此,假使语尾的语意不清的话,很容易形成模棱两可的意思。采用这种谈话方式的人,就是有意躲避言谈的责任。也有人常这样说,“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这不能一概而论”等。

(4)以听话方式了解对方的心理

交谈,必定有一方说而另一方听。因此,既然有讲话的方式,也就有顺应讲话的听讲方式;反之,也有顺应听话方式而改变讲话方式者。因而,若能判断对方以何种方式在听自己的讲话,则可了解对方的心理。

一般说,认真听讲的时候,坐姿会前倾,视线正视;如果有厌烦之意,就会左顾右盼,而且动用手指头,身体倾斜,借以表达其心态。

这些都是极为自然的变化。一般来说,“复述”、“点头”、“附和”三种听话态度,都能代表人们微妙的心理。

首先,复述对方所说的话,大都将对方的话融会于心,并希望能听到对方的真心话,借着言辞的重复,一面传达“我在专心地听”的意思,一面则试图解除对方的心理隔阂。

只要能够一句一句加以倾听,则说话者就可自然地流露感隋,说出内心话。能够以这种态度倾听他的言谈者,一方面有忍耐力,另一方面具有好奇心。

其次,当我们观察点头的方式时,便可以发现大多数的点头表示其正在安静地倾听对方的言谈,而且郑重其事。但是,有些人也可能在谈话者面前点头示意,视线却偏向另一方,此种情形便是表面应付,双方没有共鸣的表现。

以点头次数来说,我们不难发现女人的点头频率比男人高,而且会附和地说:“嗯,是呀”、“我明白”,表现出一副专心听讲的样子。其实,这并不能表示被谈话的内容所吸引,而只是顺乎谈话者的直觉上的同意表现而已。这也是一种示意的象征。

此外还有一种点头附和类型的人。此为既讲且听,一身兼两种角色的人,也就是说一边讲话,一边附和。此种人不容说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一人唱独角戏,径自下结论,而且不容许对方反驳。这种人具有顽固性。

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正是因为这个心理学上的依据,我们才得以从一个人的谈吐之中准确地判断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4.激发对方的同情心。让对方理解帮助你

心理攻略:

同情心是人性的弱点,人往往对比自己强的人有戒心或竞争心理,而对境遇不如自己的人,往往心怀同情,对他们没有戒备、防备,更容易被他们的哀求所打动,满足他们的要求。虽然我们不应该滥用它,但我们可以善用它,通过激发他人的同情心,为实自身的目标服务。

波斯帝国的太子被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俘虏,倭马亚王下令要将他斩首。

昔日威武不凡的太子成了阶下囚。他请求倭马亚王说:“主宰一切的陛下,我现在口渴琏当,您当以仁慈之心,让您的俘虏饮足了水再处斩也不迟啊!”

倭马亚王答应了太子的要求,让侍卫端给他一碗水。

大子接过这碗水,却不敢喝下去,颤颤巍巍地说:“陛下,我担心我正在喝这碗水时,会有人举刀杀死我。”

国王说,“放心吧,不会这样的。”

是太子请求国王保证。

国王庄重地说:“我以真主的名义发誓,在你喝下这碗水之前,没有人敢伤害你。”

太子一听,立即将那碗水泼到地上。

倭马亚王大怒,但身为国王,他已发下誓言,不会在太子喝下这碗水之前伤害他。现在,水已被太子泼到地上,太子再也喝不到这碗水了,倭马亚王也就永远不能伤害太子了。

倭马亚王知自己上了太子的当,但也没办法,只得放了太子。

太子凭借什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凭借自身的智慧,凭借对人类共同心理的了解。确切地说,他利用了倭马亚王的同情心。

何谓“同情心?”应该说,这世人都有同情心。当看到影视剧 中的人物处境艰难,当听到别人遇到不幸,我们往往会觉得心里难过,甚至潸然泪下,情不自禁地想帮人一把,即使这些人与我们非亲非故,素不相识。这就是人类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富有感情的体现。人往往对比自己强的人有戒心或竞争心理,而对境遇不如自己的人,往往心怀同情,对他们没有戒备、防备,更容易被他们的哀求所打动,满足他们的要求。

掌握生死大权的倭马亚王同情成为阶下囚的太子,便是这个道理。

对倭马亚王而言,太子虽然仍是自己的敌人,但他的处境变了,他不再高高在上、威武无比,而是身处绝境、任人宰割。看着太子现在的潦倒,想着太子过去的威风,倭马亚王不能不产生一丝丝同情。

试想,如果太子一副不怕死的样子,或者死到临头还嘴硬,倭马亚王会同情他吗?当然不会,这止是太子的聪明,不仅让人看上去可怜,而且提出的请求也让人同情。

同情心也是人性弱点之一。古老的寓言故事《农夫和蛇》 中的农夫不就是因为同情蛇,最后自己被咬伤致死的吗?《东郭先生和狼》中的东郭先生不也是因为同情心,而差点丧命的吗?

现实生活,很多人无条件付出、退让,甚至上当受骗,就是因为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性的弱点,我们不应该滥用它,但我们可以善用它,通过激发他人的同情心,为实现自身的目标服务。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因为你有自尊,你不想通过博得别人的同情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没错,值得理解。不过,他人的同情心并不是毒药炸弹,止确看待它、利用它,你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比如,在谈一笔生意,在价钱上,对方始终不让步,你将自己伪装成弱者向对方列数你的种种难处,让他感到你确实不易。只要你做得适当,你不必担心这样会影响你的形象和尊严,相反,对方往往会同情你,并作出一定让步。

你为了走近道,想从一个小区穿行,却被门卫拦住了。这时,你不妨对门卫说:“对不起,我的东西太沉了,我有点走不动了,帮帮忙,让我过一次,好吗?”门卫多半会让你过去。

再如,家里入做家务不够主动,命令、强迫、抱怨很容易引发家庭战争。你不妨让家人旨看你因干活太多而变得粗糙的手,在他们面前揉揉你因劳累过度而酸软的腿。相信接来,你就不用再做那么重的家务活了。因为有人良心发现,开始帮你了。

同情心是人类富有感情的体现,人人皆有。若能善加利用他人的同情心,可轻松打动对方,获得自己想 要的结果。

5.笑容是识破真诚与虚伪的关键

心理攻略: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观察他人微笑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他们很容易看透别人微笑的真实想法。人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张笑脸,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微笑都是真诚的,出于不同的目的,人们善于为自己制造出一张张看似完美的笑脸来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

英语 中有读他人的脸之说,汉语中有“鉴貌辨色”一词。这都是说,我可以识别他人面部表情的含义。笑经常会向我们传递以下信息:

(1)露出笑容以后,随即收起,或把笑容突然收起,随即沉下脸来,说明此人不好对付,对他不可掉以轻心。

(2)停止露出笑容,是向对方表示无言警告。

(3)不置可否的微笑表示一种婉转的拒绝或进退两难的意思。

(4)与陌生人相遇或相撞时,露出微笑是为了向对方表示自己没有敌意。

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脸上常带微笑,除表示没有敌意外,还进一步表示欢迎和友善的意思。

(5)哑然失笑,是企图掩盖自己的内心失望,属一种自我解嘲的笑。

(6)社会地位高的人的笑容比地位低的人的要少;而且前者比后者更少用非语言传递方式(即动作、手势和表情)来表达意思。

(7)女性比男性喜欢笑、容易笑,而且大部分伴随着语言信息的传递。

(8)女性和男性意义不同:男性在掩饰自己的感情时,大多会露出微笑;女性常带笑容,会被认为是缺乏自信、实力不足或有求于人。

(9)男性之间谈话时,微笑能弥补话题的中断或润滑两人之问的关系。女性之间谈话或男女之间谈话时,女性露出微笑,反而会使谈话中断。

(10)没有必要露出不高兴神情的场合,却做出不高兴的样子,是不愿被人发现其内心喜悦的意思,“假作嗔怒”就是在这种场合做出来的表情。它的对立面是“强作欢笑”,用来掩饰自己的内心痛苦。此类“假作”或“强作”表情的秘密都可能被眼睛传达出来的信息所“揭穿”。因为一个人在高兴和喜爱的时候瞳孔会放大,眼睛就显得有神,反之就会现出眼光滞迟、暗淡的样子。总之,笑反映了一个人的一种教养,一种关系,一种意愿。

“旅馆大王”希尔顿,自1919年用他借来的5000美元创办了第一家希尔顿旅馆后,现在他的资产已达数十亿美元,在世界各大都市拥有用希尔顿命名的旅馆70多家,并且吞并了世界许多著名的大旅馆。

希顿曾在一次新旅馆营业员工大会上问大家:“现在我们旅馆新添了一流的设备,你们觉得还应该怎么做才能让顾客更喜欢希尔顿旅馆呢?”员工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希尔顿并不满意,他笑着摇摇头说:“你们想想,如果旅馆只有一流的设备,而没有第一流服务员的微笑,顾客会认为我们提供了他们最喜欢的全部东西吗?如果缺少服务员美好的微笑,好比花园失去了春灭的太阳与春风。假如我是顾客,我宁愿住进虽然只有破旧的地毯,却处处见到微笑的旅馆,而不愿走进只有一流设备但不见微笑的地方。…“希尔顿的微笑”给希尔顿带来了信誉和成功。赢得了四方来客,带来了滚滚财源。希尔顿旅馆的服务是世界上任何旅馆都无法比拟的,“微笑”是这种举世无双的服务的核心体现。

1930年,美国经济爆发全面危机,全美国的旅馆几乎倒闭了80%。希尔顿负债高达50亿美元。但是,希尔顿仍告诫员工千万不可把愁云摆在脸上,而要让微笑永远属于顾客他巡视他的每一家旅馆,叮嘱员工:“无论旅馆的困难如何大,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的做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阳光。”止是这始终如一、时时迎向顾客的微笑,使希尔顿度过了经济萧条,率先进入了新的繁荣期,跨人了经营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