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3337500000015

第15章 难以防备的心理狡辩(2)

性格定向就是通过对其表情、言语、举止的观察分析,掌握其性格类型。你可以甩出一两个对方很敏感的问题,静观一下他的反应方式和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察一定要细致入微,千万不要因为对方看上去似乎毫无反应,就断定他是傻瓜。如看了悲剧,有人流泪,有人木然,你不能说木然的人就没有被感动。在摸透了对方性格类型之后,就要设法捕捉最能反映他思想活动的典型动作和典型部位,也就是“语言点的定位”。眼、手、腿、脚,身体每一部位的肌肉,都可能是“语言点”的所在。

次,抓住“决定性瞬间”。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神情的掩饰,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滴水不漏。关键问题是,你在对方错综复杂的神情变化中,能否准确判明哪一个变化是有决定性的。对于机智的人来说,其弥补失误的本领也是异常高超的,他不可能让你长时间地洞悉到他的破绽。因此,时机对你非常宝贵。至于究竟什么才是这种“决定性瞬间”的具体显现,怎样才能将其判明并抓住,那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凭借你的经验和感觉来定夺,无固定模式可循。

最后,主动探察。察言观色,不能理解为被动式的冷眼旁观。事实上,主动进攻,采用一定的方式、手段去激发对方的情绪,才是迅速、准确把握对方的思想脉络的最佳途径。

4.善用沉默的力量,逼对方先亮底睥

心理攻略:

沉默并不表示没有声音,而是要你注意聆听。在人际交往中,适时沉默是一项有效的心理技巧。保持适当的沉默,让自己身在暗处,令人难以琢磨,反而更能占据主动。沉默与精心选择的词具有同样的表现力,就好像音乐中的中心音符与休止音符一样重要,能产生更完美的和谐,更强烈的效果。

在一般工薪阶层的心目中,相信没有什么比遇到一个爱挑剔的上级更令人沮丧的事情。下班后回到家里,你可能依然怨气未消,蹙着眉,对身旁的人怒目而视,随时准备迁怒于他们。可是,静心一想,他们招你惹你了吗?

毫无疑问,他们根本没错,你对亲人肆意放纵,也许能获得一时的快感,从他们身上找到一点平衡,但这却是治标不治本的愚蠢行为——让家人伤心,而且不能让你的上司不再挑剔。正视问题,尝试与你的上司和睦相处,针对事情而不是针对人,努力不把工作上的事与烦恼带回家,对不同的上司采取不同的态度。例如:上级蛮不讲理、无理取闹的时候,你应当毫不示弱、据理力争,抱着“错了我会承认,不是我的错而让我承认,恕难照办”的态度;上司非得鸡蛋里挑骨头,你就尽量少开口,以不变应变。这样,你会工作得快乐一点。

老板故意跟你过不去,处处刁难你的原因多种多样,举不胜举,你也不必仔细琢磨、忐忑不安。虽然你的自尊很宝贵,但对付那些根本不讲理的人,又怎能计较那么多?不如相信“沉默是金”。

避免成为工作奴隶的有效方法是变为它的主人。同样地,想获得老板的尊重,首先你要自尊自爱,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办事有原则,人家自然对你不敢小觑,就算是老板也不例外。英国一位作家在他的一本畅销书籍《工作、老板与你》这样写道:“一个好的职员,除了要有优秀的工作表现外,还需要懂得与其他同事相处,尤其是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假如你以为理论始终是理论,知易行难,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你只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完成妥当,切勿“练精学懒”,祸从口出。开始做事以前,先弄清楚老板的 要求与工作期望,踏踏实实,自然就能减少出错的机会,也就减少了他挑出毛病的机会。此外,老板在责问你的时候,你要学会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不要在心理上败给他,你也不必急着为自己辩护。要坚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且适时适度地运用沉默的力量。如果老板的挑剔没完没了,你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反击。

长时间的沉默会给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常常可以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这样的场景:监狱 中有一个叫做禁闭室的房子,用来惩罚不听话的犯人。房间不仅非常狭窄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既见不到阳光又没有人可说话,犯人就那么静静地呆着,一呆几个星期或者更长。事实上,正常的人即使是在里面关上一天都感觉度日如年。因为人性是排斥黑暗和沉默的,沉默使人感到没有依靠,有的时候真的可以让人为之疯狂。所以,犯人常常会沉不住气,该说的就都说了。

止因如此,许多谈判桌上的高手才经常会利用“沉默”这张牌来打击对手,他们可以制造沉默,也有办法打破沉默,利用沉默来达到目的。

台湾有一个经营印刷业的老板,在经营多年之后想要退出印刷界。他原来从国外购进了一批印刷机器,经过几年使用后,扣除磨损应该还有240万美元的价值。他在心里打定主意,在出售这批机器的时候,一定不能低于240万美元的价格。有一个买主在谈判的时候、滔滔不绝地讲了这台机器的很多缺点和不足,这让印刷公司的老板十分生气。就在他忍不住要发作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240万美元的底价,于是他冷静了下来,一言不发,任凭那个人继续滔滔不绝。那个人说了几个小时后,看着一言不发的印刷公司老板,再没有说话的力气了,最后突然蹦出一句:“嘿,老兄,我看你这个机器我最多能给你35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们可真是不要了。”于是,这个老板很幸运地比计划多赚了110万美元。

沉默当然不是指简单一味地不说话,而是一种成竹在胸、沉着冷静的姿态。尤其在神态上更是要表现出一种优势在握的态度,而逼迫对方沉不住气,先亮底牌。这只是表达力量的一种技巧,而不是本身就具有优势力量。

“静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沉不住气的人在冷静的人面前最容易失败。因为急躁、不自信的心情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没有心思来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地位,更不会认真地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思索真正的对策,也最容易让别人钻自己的空子。所以,无论在挑剔的上司还是在难缠的谈判对手面前,适时的沉默都是一种智慧,一种技巧,一种优势在握的心态。

5.如狼来了——锄造虚假的心理映象

心理攻略:

生活中以重复的行为展现在对手面前,让他们相信自己会继续保持同样的行为模式。当对手被惊吓几次以后,就有了一种心理预期:我们就是虚张声势而已。待其松懈不防之时,就是我们采取真正行动之际。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情常常不会产生疑惑。利用了这一点,以熟视无睹的常见现象来麻痹对手,扼杀了对手思想的灵敏性,而后突然行动,突出重围。

东汉末年,黄巾军进攻北海,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围困在都昌。孔融打算向平原太守刘备求救,但由于敌人围兵重重,无法出城,使得孔融一筹莫展,正在这时,名士太史慈求见,请求突围。他胸有成竹地对孔融说:“现在敌军围困严密,如果硬往外冲,那无异于羊人虎口,要想成功,须用奇计。我如今已想出了一条妙计,定可为您搬来救兵。现在军情紧急,请您别再犹豫了。”孔融不愿让太史慈去冒险,但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灭,灭刚亮太史慈匆匆地吃完早饭,然后提了箭,骑上快马,扛起一个箭靶子,打开城门直冲了出去。城外的敌军见城有人冲了出来,以为是来迎战的,便急忙凋动人马准备迎战。谁知太史慈却下了马,来到域边的一个壕堑里,栽好了靶,一个人不慌不忙地练起箭来。太史慈练了好一阵,然后扛起箭靶,又进城去了。围观的人嘀咕了一阵子,起初都感到奇怪,远远地站着不动,后来见他只是练箭而已,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灭,太史慈又骑上了马,扛着箭靶来到堑壕里照样练箭,这一回,围观的敌兵对太史慈不那么警惕了。他们有的躺着不动,有的还围上来闲看,相互间耳语一番,评沦他的箭法如何如何。太史慈足足练了两个时辰,最后又扛起箭靶,骑马进城去了。

到了第三灭,太史慈又扛着箭靶出城了,围观的人以为这个古怪的人物又出来练箭了,便不再理会他,谁知太史慈却把箭靶一丢,扬鞭策马,径直冲向城外。当围城人军清醒过来时,太史慈已冲出重围。他们气急败坏地派人追赶,太史慈却早已跑得无踪无影了。

太史慈来到平原郡,向刘备求救,请他救援。刘备派出精兵强将3000名,跟随太史慈去解都昌之围。围城大军得知刘备的援军到来,再也无心攻城,四散退去了。

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情常常不会产生疑惑。太史慈止是利用了这一点,以熟视无睹的常见现象来麻痹对手,扼杀了对手思想的灵敏性,而后突然行动,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