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3337500000021

第21章 规范错位的心理博弈(1)

——感情不能拿金钱来衡量

感情投资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它既不需要你拿重金去送礼,也不需要你去用多大人情去帮助或支持别人,它只需要你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别人一点小小的恩惠,或是让自己尽量多吃一点小亏,别人马上就会对你满怀好感。所以,我们绝不要忽视感情投资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情感投资往往比任何投资都来的功效明显。

1.相似相惜律——投其昕好,寻找共同点

心理攻略:

善于和人沟通、与人交往,那么就会知道说些什么话可以让别人感觉快乐,比如,对别人喜好的事物进行适时地夸奖,或者是向别人请教他(她)擅长的领域,这样,对方就会感到心情愉悦,从而对你产生好感,使你们之问的距离得以拉近。

进行长时间的谈话是需要心情的。如果你的谈话无法激起对方的兴趣,或者你说的话让对让感觉不舒服,则对方就会认为你这个人不好,当然也就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谈话,与其这样浪费时间还不如去做自己的事情,这时你将失去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一次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可能会谈及很隐私的问题,因为大家都不熟悉,还没有关系好到这个程度。而且刚接触的人,都不知道对方有什么忌讳的话题,因此,大家首先谈论的肯定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问题。

你可以从一些不会有什么意义但是可以让大家互相之间开始交谈的话题开始,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谈论灭气,周围的环境,简单地询问一下对方的情况这些话题,让他和你联系起来,在你们之间找到你们共同的语言,方便下一步的交流。通过这样的谈话你更可以了解到对方的喜好。也让别人更加了解自己。

说话一般是从礼貌性的打招呼开始的。若认为打招呼只是形式而不去重视它,就无法开启主要的话题。因此,和别人初次见面,还是应该礼貌性地与对方交谈,再逐步深入主题,沟通才会更顺畅。如在赤壁之战中,鲁肃与诸葛亮打招呼,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鲁肃的第一句话就和诸葛亮拉近了关系,为以后双方能友好地合作下去打下了基础。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之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我们和生活中的其他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更深入的话题当然就是谈论到大家感兴趣的事情了,这个时候,你已经通过一些闲聊的话题,找到了对方的兴趣所在,只要双方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谈话就可以顺利地继续下去了。

如果你善于和人沟通、与人交往,那么你就会知道说些什么话可以让别人感觉快乐,比如,对别人喜好的事物进行适时地夸奖,或者是向别人请教别人擅长的领域,这样,对方就会感到心情愉悦,从而对你产生好感,使你们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

有一位教师想找校长办事,在与办公室主任的聊灭中,他了解到校长对《红楼梦》特别感兴趣,曾在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还获过奖。

他空手来到校长家,敲开门后,校长将他让到客厅,就去倒茶。趁这工夫,他打量了一下客厅,发现墙上有一副对联是《红楼梦》中的。校长过来后他就问:“这副对联好像是《红楼梦》中的吧?”

校长见他能看出是《红楼梦》中的对联,反问:“你喜欢《红楼梦》吗?”

“哎呀!太喜欢了。”他说,“毛主席对许世友说《红楼梦》不看十遍没有发言权,我已不知看了多少遍。大学时代,无聊时我就看《红楼梦》,感觉是一种享受。但越看越感觉其深奥,很多地方理解不透。”

校长插嘴问:“你感觉什么地方最难懂呢?”

“诗!我有一位朋友说《红楼梦》中任意一首涛只要从中挑一句出来,给他看,他就知道是书中哪个人物写的,我试过好几次他都判断对了,但我却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来。”这时校长就开始给他解释诗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由于看过校长写的文章,他就专找校长比较得意的地方去问他,两个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过了几个小时,校长一抬头,发现已经十点多钟了,突然醒悟过来,问道:“哎,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吧?”

由于有前面几个小时的谈话,他已充分赢得了校长的好感,所以,他的事情也办得出奇的顺利。

在生活常常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即使是一个平常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一旦谈到他感兴趣的话题就会滔滔不绝。为了增强你的谈话能力,扩大你的兴趣范围,平常可以多关注一些信息,多参加一些活动,在大家谈话的时候你都可以参与进去。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看到满意的结果,你就会看到你和陌生人聊天的时候总是能找到聊天的话题,大家都很愿意和你说话。

2.给对方载高帽,让‘不’变为‘是’

心理攻略:

“戴高帽”是博取好感、赢得支持的有效方法,是说服对方由“不”变为“是”的最有效也最省力的办法。只要你的高帽子戴得合适,面对你的问题,哪怕棘手,哪怕他的能力有限,即便他心里还在想着“不”,他嘴里也会不由自主地说“是”,并且想尽办法去帮你解决。

清朝的一部名为《一笑》的书里,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有一个说客,当众夸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平生有一愿, 要将一千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一千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

一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

说客一听,忙拱手道:“先生说的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实没有!”

长者顿时手捋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

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你了。”

这只是一则笑话,但它却有深刻的寓意,人人都喜欢被人赞美,被人恭维,自然对“箭帽”来者不拒。

“戴高帽”是博取好感、赢得支持的有效方法,是说服对方由“不”变为“是”的山专有效电最省力的办法。

高帽子提升的是对方的能力与素质,反过来,它也提升了你在对方心的地位。你恭维了对方,对方自然会更通情达理,更重视你,更乐于协力合作。

鲍尔温交通公司总裁福克兰,在年轻的时候因巧妙地处理了一项公司的业务而青云直上。其实,他所做的仅仅是给人戴高帽子而已。

当时他是一个机车工厂的普通职员,在他的建议下,公司买下了一块地皮,准备建造一座办公大楼。但有100户居民居住在这块土地上,搬迁遇到了问题。

居民LJ有一位爱尔兰的老妇人,首先跳出来表示反对。在她的带领下,许多人都拒绝搬走,他们抱成一团,决心与工厂一拼到底。

考虑到如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既费时费钱,又可能引发仇怨。福克兰建议工厂领导采取“以柔克刚”的计策。

一灭,福克兰来到老妇人家门前,看见老妇人坐在石阶上。他故意在老妇人面前走来走去,心里好像在盘算着什么,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以引起老妇人的注意。

良久,老妇人开口发问:“年轻人,有什么烦恼吗?说出来,我一定能帮助你。”

福克兰趁机走上前去,与老妇人寒暄了一阵,然后说:“听得出来,您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实在是应该抓紧时间干成一番大事业的。听说这里要建造新大楼,您是不是准备发挥您的超人才能,做一件法官、总统都难以做成的事,引导您的邻居们,让他们找一个快乐的地方永久居住下去。这样,大家一定会记得您的好处的呀!”

第二灭一早,这个强硬顽固的爱尔兰老妇人便成了全城最忙碌的人了。她到处寻觅房屋,指挥她的邻人搬走,并把一切办得稳稳妥妥。

就这样,居民搬迁的速度大大加快,工厂的搬迁费用也大大降低,办公楼很快便破土动工了。

有位学者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这点决定了人是最禁不住恭维的动物。即便是面对自己并没有多大把握的事情,人们也希望自己能够表现不凡。

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是不自信的,他们的不自信不是由于灭性的羞怯,也不是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而是由于每个人都有理想,他们的理想基本上是那种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远大抱负。同时,人又具有社会性,渴望社会的认可。一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大,就越需要社会的认可来消除不安。

止因为这个原因,恭维所能发挥的功效通常比想像的还要大。如果你知道你的恭维对象,对自己的办事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你更不应吝啬你的“高帽子”。

只要你的高帽子戴得合适,面对你的问题,哪怕棘手,哪怕他的能力有限,即便他心里还在想着“不”,他嘴里也会不由自主地说“是”,并且想尽办法去帮你解决。

3.洞悉对方的心脉,引领谈翔的方向

心理攻略:

无论何时,人们的心理都是影响其言行的基本因素,如果你能摸清对方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彻底把握、牢牢抓住对方,你也就等于控制了对方思想以及言行的方向。如果你能在谈判中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很轻松地把握谈判的方向。

任何人都是带着一定的心理需求来参加谈判的,而不是仅仅带着自己的利益需求。换句话说,任何人在谈判中不仅追求着利益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在追求着心理需求的满足,而且这两种需求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是否得到满足,往往影响着另一方满足的状况。然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想使对方的利益得到满足,你就必须拿自己的利益去交换;但是要想使对方的心理得到满足,你也许只需要说一句话就行了。不要小看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它一样可以左右双方谈判的成功。

此外,人们的心理需求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这就为谈判人员具体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各种便利。比如,谈判者有展示自己的谈判能力和谈判技巧的心理需求,有让对方刮目相看的心理需求,有取得谈判胜利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的心理需求,有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需求,也有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这种种需求,我们都可以根据谈判对手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程度的满足,以促使谈判结果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虚荣心是人们一般都具有的一种心理弱点,对谈判者来说当然也一样具备。

当一个人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时,他就会不自觉地对你产生好感,双方之间在继续探讨如何合作时自然就容易多了。很多谈判者都是抓住了对方的虚荣心这一点来给以满足,才使得谈判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成功合作的。

安德鲁·卡耐基就是这样一个谈判高手,他善于使用“名字战术”来满足对方的虚荣心。卡耐基的“名字战术”源自他小时候的一个小小的发现,那就是人们对自已的名字都看得非常重 要。卡耐基小时候,曾抓到一窝兔子,但是却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养活这些小家伙,于是想到一个办法。他对附近的小伙伴说,如果谁能找到足够的苜蓿来养活一只小兔子,他就会以谁的名字来给小兔子取名,结果这一策略非常有效。长大后,卡耐基就把这一技巧运用到了商业谈判,并赢得了许多成功的淡判。

卡耐基想成立一家钢铁公司,并将销售目标主要锁定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身上。但是这家大公司早就有了自己的供货渠道,而且卡耐基的新公司显然从各个方面都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卡耐基想起了自己的名字战术。

他探听到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董事长名叫汤姆森,便将自己新建的钢铁公司取名为“汤姆森钢铁工厂”,然后带着文件来到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

当汤姆森先生听到这个推销铁轨企业的名字时,他的疑虑和犹豫全部因为这个公司和自己同名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这样,谈判轻而易举就取得了成功。

当卡耐基的公司迅速发展起来时,他的卧车生意和乔治·普尔门的公司发生了冲突,两家公司发生了恶性竞争。卡耐基为了结束这种状况,决定和乔治·普尔门进行谈判,即让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一家公司。

卡耐基说:“我们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已经极大地损害了各自的利益,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请您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合并起来,不仅会避免这种自相残杀的局面,还会在这一行业形成垄断,将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您觉得如何?”

普尔门并无此意,不过多年的商战经验练就了他的老谋深算。他不动声色地随口问了一句:“这个新公司要起什么名字?”卡耐基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脱口而出:“普尔门皇宫卧车公司。”这是卡耐基早就想好的一招,也是他在谈判 中最后的杀手锏了。果然,普尔门眼前一亮,开始和卡耐基认真讨论起公司合作的细节问题来。卡耐基又成功了。

既然人人都看重自己的名字,所以卡耐基就有意拿对方的名字来给新公司命名,这对满足对方虚荣心来说,实在是一着妙棋。当对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时,自然就会对卡耐基产生好感和敬意,对双方的合作自然也就充满兴趣了。但仔细想一下,卡耐基只是在新公司的命名上做出了一些牺牲,难道除此以外还付出了什么经济代价吗?没有。他没有花一分钱就做成了一件原本需要花费很多钱才能做成的事,这都是抓住了对方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效果。

人们的心理需求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自身虚荣心满足的需要、获得成就感的需要,这些都是人们心理上的共同之处。此外,谈判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心理需求也就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