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
3340600000030

第30章 每天进步一点点(5)

亚破敦·新可莱是美国著名的多产作泉,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亲是个卖威士忌酒的小贩,也是个嗜酒如命的人。儿童时代的新可莱,几乎每天都要跑遍全市的小酒店去寻找他的父亲。找着以后,他还要把踉踉跄跄的父亲送回家,然后母亲翻遍父亲的口袋,把剩下的钱全拿出来,用做第二天全家人的开支,他们一家只能住在阴暗污秽的旧房子里,而且还不得不经常搬迁,因为他们经常交不起拖欠的房租而被人家驱逐。

在10岁以前,新可莱一直没有时间和条件去上学,但是,他心中一直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一头跳动着的小鹿一样,时时刻刻撞击着他的心灵,为了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学。凡是能找到的书他都读,凡是能利用的时间他一分一秒都不放过。每天寻找父亲路过大街上的书店的时候,他总会贪婪地看着橱窗里摆着的精美书籍。偶尔从邻居那里借来一本书,他就如获至宝地读起来。

就这样,在入学以前,他已经熟读了很多名人著作。因此,进入小学刚两年,他就跳级接受高等教育了。

他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气息,也为能接近自己的目标而高兴,他决心更努力地去实现这个目标,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家里的生活更困难了。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也为了自己的学费,他开始自学写作。由于童年时期良好的自学习惯,他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功底,于是,他跑遍了纽约各专修学校和哥伦比亚大学。以一元钱一份的价格,出售自己写的滑稽故事,并且低价替一些杂志写小说。

新可莱写作非常努力,他每晚都要写出8000多字来,白天还要精力充沛地去上课。大学毕业以后,新克莱仍然笔耕不辍。为了安心写作,他在一个叫纽杰赛的地方搭了~座帐篷,希望能超越自己,写出更有价值的小说来。埋头写了5年之后,他写了5部小说,但他仍感到不满意,还想写出更加有深度和力度的作品来。于是,他又开始创作第六部作品婚场。结果《屠场》一发表,立刻震动了世界,他的名字也因此而大放光彩。

新可莱很有毅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终于,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一生共完成了48部巨著,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4个国家的文字。

要想从平凡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卓越,我们只有靠自己的“法宝”才能实现,而这个法宝就是:奔着自己的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

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古语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对于实现长远的目标而言,有非常值得借鉴的意义。一般来说,长远的目标过大,在实现过程中,如果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然后不断地去实现小目标,那么最终的大目标也就可以实现了。如果心里总是想着大目标,眼睛总是盯着大目标,长时间下来,就会使你感到很疲倦,继而产生懈怠心理,甚至可能会认为没有成功的希望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如果能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很多个具体的小目标,分阶段地逐一实现,你就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

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科学家们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结论:

火箭的自重至少要达到100万吨,才能达到需要的速度。而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界都一致认为:火箭根本不可能被送上月球。

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的思路,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将火箭分成若干级,当第一级将其他级送出大气层时便自行脱落以减轻重量,这样火箭的其他部分就能轻松地逼近月球了。

对目标而言,如果学会把曰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逐步实现,不失为一个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方法。

所以,你不妨把你犹如大火箭似的宏大目标进行有效地分解,分段分时实现,不是容易得多吗?不能一飞冲天就循序渐进。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困难不可逾越,成功无法企及,正是因为觉得目标离自己太过遥远而产生畏惧感。

积土成山,积沙成塔,积水成渊,积小胜为大胜,积小目标为大目标!一个热气球探险专家计划从伦敦飞往巴黎。他对自己此次航空计划做了以下的分解。第一,希望自己能顺利地抵达巴黎。第二,能在法国着陆就很不错了。第三,其实只要不掉到英吉利海峡里,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成功人士永远都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它,他们会把长远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短期目标,然后非常详细地规划自己的行动,把目标做成详细的计划。如果将最后的终极目标分解成具体可行的小目标,逐一实现,你将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

有些人常妄想自己能一步登天,常做白日梦,想一夕成名,一下子便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于你的能力不够,二是由于成功必须经过长久磨炼。因此,真正的成功者善于化整为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难度高,而是因为他认为现实距离梦想太远,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若把长距离分解成若干个短距离,逐一跨越它,就会轻松许多,而目标具体化可以让你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有人说,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伟人,这个目标太不具体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将来长大做什么,有的同学说:“我长大了要做总统。”这个目标就有点太木具体了,太笼统了。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订一个目标,比如每天一定要背十个单词、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看懂英文书报,由于你定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地去做,目标就很容易达到。

山田是一位拥有出色业绩的推销员,可是他一直都希望能跻身公司业绩排行榜的前几名。不过这只是他的一个愿望,一直放在心里,并没有真正去争取过。直到三年后的某一天,他读到了一句话:

“如果让愿望更加明确,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于是,他当晚就开始设定自己期望的总业绩,然后再逐渐增加,这里提高5%,那里提高10%,结果顾客增加了20%,甚至更多。

这激发了田中的斗志,从此他不论什么情况、什么交易,都会设立一个明确的数字作为目标,并总能在一两个月内完成。

“我觉得,目标越是明确,越感到自己对达到目标有股强烈的自信与决心。”田中说。他的计划里还包括想得到的地位、想得到的收入、想具有的能力等等。然后,他把所有的客户拜访资料都记录得十分详尽,并且在相关的业界知识方面努力累积。终于在第一年的年末,田中的业绩创造了空前的记录,提升了好几个百分点。

田中自己得出了一个结论:“以前,我不是不曾考虑过要扩展业绩、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为我从来只是想想而已,没有付诸行动,当然所有的愿望都落空了。自从我明确设立了目标,以及为了确实实现目标而设定具体的数字和期限后,我才真正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动力正在鞭策我去达成它。”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都会有自己长远的目标,而长远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把长远目标进行分解,将其细小化、具体化。

用简便的方式去达成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无一例外地被教导过,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

比如“只要努力,再努力,就可以达到目的”等说法,我们早已十分熟悉了。你如果按照这样的准则做事,你常常会不断地遇到挫折和产生负疚感。由于“不惜代价,坚持到底”这一教条的原因,那些中途放弃的人,就常常被认为“半逾而废”,会令周围的人大失所望。

就是因为这个害人的教条,使我们即使有捷径也不去走,而去简就繁,并以此为美德,加以宣扬。美国前总统候选人巴布·杜尔在离开参议院时说:“我会不辞艰辛地去竞选,我曾经不畏艰辛地做好任何一件事,这种方式对我十分有益。”我们并不否认杜尔先生对国家的贡献和个人取得的成就,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很可能正是由于他不辞艰辛的做事方式,使他日见苍老、疲惫和心力交瘁。

在生活中,太多人愿意强调努力,而不注重方法。

业务经理对业务受挫的销售人员经常说:“再多跑几家客户!”父母对拼命读书的孩子常说:“再努力一些!”但是这些建议都有一个漏洞。

就像有人曾经问一位高尔夫球高手:“我是不是要多做练习?”高尔夫球高手却回答道:“不,如果你不先把挥杆要领掌握好,再多的练习也没用。”

如果有人准备学打高尔夫球这种难度极高的运动项目,他将为设备、附件、教练和训练花上大笔的金钱,他还会将昂贵的球杆时而打进池塘,他也常常会遭受挫折。如果他学习高尔夫球的目的是成为一位高尔夫球好手,或者在与朋友们相聚时可以共同打打球,那么这么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他还必须持之以恒,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如果他的目标是为了每周运动两次,减轻几磅体重并加以保持,使自己神清气爽的话,他最好放弃高尔夫球,在住宅附近快走就足够了。如果他在拼命练习了一个月或两个月的高尔夫球之后,渐渐认识到这一点,他放弃高尔夫球,开始进行快步走的锻炼方式,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呢?说他是一个没有恒心、半途而废的人?还是说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是成功者亦或失败者?

总而言之,设定目标十分有意义,毕竟,财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明确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可是现实中人们总是计较如何达到目标的过程,因而失去了很多好机会。他们还认为要达到目标一定要经受大量的毅力考验,即使有捷径可走,他们仍要选择艰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