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3344100000022

第22章 右手执行:秀员工的第一行动导向(8)

当然,在你决定某一件事情以前,你应该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与理智,郑重考虑,但一经决定以后,就不要轻易反悔。承担责任是需要勇气的,尤其当你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和你的决定时,你就更需要勇气。你需要做出某些将会影响下属思想的、艰难的决定。作为一名高效率的员工,你必须做出那些艰难的决定,同时还得注意,你是在行使职能,你要做出的那些决定将对工作目标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

领导感觉到困难的事情,下属执行起来也许会感到更难。这时你就需要拿出一种精神来,碰到困难绝不言退。须知,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日本本田公司在全世界都有口皆碑,但是,人们对其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了解也许不是很多。本田宗一郎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迭个穷学生从来就不喜欢学校的正规教育,反而对机械研究情有独钟。

可是,一个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想要制造摩托车、汽车,又谈何容易呢?在本田的一生中,曾经失败过多少次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但是本田能够记得清楚的是,他每次总是要仔细地探讨失败。

本田说:“每次失败后,我都要灰心丧气地消沉几天,但是几天过后,我又变得精神抖擞起来。我开始对前几天的失败进行思考,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然后再提醒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入手,避免失败。”

本田的技术一天天地突破,后来他的公司也在一天天壮大,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成功打败了几百个竞争对手,立足于摩托车和汽车行业,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田在回忆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出了令很多人惊讶的话,他说:“感谢失败!我成功的经验完全来自失败。”本田大胆地承认,自己的成功秘诀全来自于自己对挫折失败的反省。

在本田公司,如果有失败产生,一定会将这次失败作为公司的重点探讨专案。公司董事会要针对这次失败仔细探讨,然后将探讨结果向整个公司的每个成员发布。这样的管理方式与模式在全世界的知名企业里也是很独特的。

由此可见,本田宗一郎今天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

打倒失败,获得结果,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主动面对失败,积极探讨失败,并找到真正的失败原因,并及时改正,就一定会达到结果。

你可以拥有积极问上的活力,懂得激励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能够做出果断判断,但你可能依旧不能跨越终点。

执行力是一种专门的、独特的技能,它意味着一个人要知道怎样把决定付诸行动,并继续向前推进,最终达到目标,其中还要经历阻力、混乱或者意外的干扰。

当然,碰到困难绝不言退,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做给别人看——要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一个懦弱之人、一个胆小鬼。即使你做事失败了,你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也许会得到他人的赞赏;如果你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这就更加向他人证实了你的能力!如果有人出于对你的不服、怀疑、中伤、嫉妒而故意给你出些难题,当你一一解决时,你不仅解除了他人的不良心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和威望。

二是做给自己看——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顺心如意。碰到点儿困难,这并不可怕,应把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与磨炼,一种“练功”的机会。也许你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困难,但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你在智慧、经验、心志、胸怀等各方面都会有所成长,所谓“经一事,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对你日后面对困难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你至少学会了“不怕困难”,也习惯于“应付困难”。如果你顺利地克服了困难,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你所累积的经验和信心将是你一生当中最可贵的财富。

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想象一种“遇难即退”的后果吧,这种人首先就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庸庸懦懦之人,没有人认为他们会是称职的中层领导;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他们闪躲、逃避,无法克服困难、提升自己,自然也无法带领下属很好地执行并完成任务,如果有些事情执行起来很难,一时间无法实现,不要隐瞒,要向上司说明情况,看有没有另一条路可走,这与遇难而退完全不同。因为你并未放弃执行的意愿,只是采取了一种灵活的方式。

在执行过程中修炼勇气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工作中,员工面对的每一次困难与挫折都附带着等值好处的种子。困难与结果是一对永远对立的矛盾统一体。

在你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你增长见识、增加能力、增长成功几率的良好时机。因为这种困难是达到结果的必经程序,没有这样的困难,你就永远不能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困难往往与机会同在,它会为你带来成功的结果。

正如温斯顿·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困难就是机遇。”

塞万提斯写他的倍·吉珂德》是在他被困在马瑞德狱中的时候。

那时他贫困不堪,甚至无钱买纸,在将完稿时,把皮革当做纸张。有人劝一位西班牙巨商去接济他,那位巨商回答说:“上天不允许我去接济他,因为唯有他的贫困,才能使得世界丰富!”

牢狱往往能唤起高贵的人心中已经熄灭的火焰。《鲁滨孙漂流记》是在狱中写成的,《天路历程》是在彼特福特牢狱中写成的。拉莱在他13年的幽囚生活中,写成了他的《世界历史》。大诗人但丁被判死刑,过着流亡的生活达20年,而他的作品就是在这段时期中完成的。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到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失恋甚至耳聋,几乎毁掉了他的事业。贝多芬并未一蹶不振,而向“命运”挑战!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痛的时候,写出了他的最伟大的乐章。

正如他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煞的出身,而我成为贝多芬,则是靠我自己。”

许多成功的伟人在困难面前总是愈挫愈勇,不战栗,不退缩,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蔑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逆境;因为忧患、困苦不足以损他们毫厘,反而会加强他们的意志、力量与品格,促使他们坚定地向自己的目标结果进发。

有句话说得好:“苦藤结瓜瓜儿甜。”每一个员工在追求结果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失败受挫。每当这时,我们:应该相信风雨过后就是美丽的彩虹,做到不怕苦、不畏难,迎难而上,勇敢地接受挑战,克服困难,达到结果。

日常工作中,员工也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忽然有一天,老板将一份非常棘手的工作交给你,你会有怎样的感想?你可能会想:“老板真是不公平,把这么麻烦的事情交给我,而同事博特却每天清闲自得,他比我拿的薪水还多呢!”也许这样想有你的道理,但是,你不如说服自己说:“在老板的心目中,我比博特优秀。即使是老板有意优待博特,那么如果我把问题解决了,老板也会心知肚明的。”如此,你的心态就会非常开阔,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就像当年安德鲁·罗文那样,勇于承担任务,战胜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困难承载的机会就是他借此获得的一切,包括财富、荣誉、职位等等。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困难。失败能提供给你以更聪明的方式获取再次出发的机会。”遇到挫折时,记住,只要你积极面对,那只是黎明前的黑夜。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充分地说明了在追求成功结果的路上,失败几乎是在所难免的。有一位社舍学者说:“我对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做了充分的探讨,任何一项科研项目的成功都不是一次实验就成功,其间都经历了曲折与坎坷。”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依然不放弃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想必对失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心理学家在谈及科学家的失败时说:“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就是成功的先期经历,这是每一项科学研究必须经历的。”

事实上,工作中大大小小的困难构成每个员工工作的全部,但这些困难同时会给他们带来宝贵的阅历。在每次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会使你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困难中得到历练,业务得以精湛,从而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把挫折的压力变为执行的动力

人生无坦途,在漫长的道路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厄运和不幸。

生活中,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情感上的,生意上的,学习上的,失败不断伴随着人们。人在遇到失败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态度。综合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对失败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即理智的态度,这时的失败激励人们追求成功;另一种是采取消极防范的办法,即非理智的表现,这时的失败使人们放弃目标,甚至造成伤害。

很多成功的人在尝试之初都要遭受一定的失败,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同样是失败的尝试,为什么有的人最终成功了呢?原因很简单,那些成功的人在尝试失败之后挺住了,挺住了失败带给他们的苦难,把挫折的压力变为执行的动力,所以最终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甘甜,才能感悟到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

人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蜕变中破茧而出!

更何况,我们一般人都没有机缘饱尝如此之多”失败”的辛酸,就已经叩响了成功的大门。因为我们的成功并不是要问鼎白宫当总统,我们的目标只是为了加薪,为了升职,为了衣锦还乡的荣光这些成功离我们更近,更容易一些,只要你肯努力,终可获得。

为什么厄运没有摧垮他们?因为在他们眼里始终把荣辱看做是人生的轨迹,是人生的一种磨炼,假如他们对当时的厄运和耻笑不能泰然处之,也许就没有日后绚丽多彩的人生。

失败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一种感觉,是我们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由于行动上受到阻碍而产生的一种悲观情绪。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使我们的工作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它可能会随时抛弃我们而选择更加出色的人。这种竞争的残酷性也在一点一点地剥蚀着我们的自信,所以有的人就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破罐子破摔,沉沦下去,从此一蹶不振。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破罐效应”。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我们从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哪怕是一点点的收获!我们应总结经验,然后再重整山河,从零开始,继续前进,万万不可从此沉没下去!“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单纯的失败并成不了成功之母,只知失败,不知总结,那我们就永远只有失败,只有失败一总结一实践,这样失败才能成为成功的母亲,挫折才能成为人生的动力。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面对失败、害怕失败,遇到困难就放弃。只要把每一次的失败都看做是起点,看做是新的动力,坚持不懈、加倍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越遇到失败越要振作,趑要拼搏。其实,失败只是短暂的,只要鼓起勇气,去战胜新的困难,就一定能迎接胜利的明天!

作为优秀的员工,你还在害怕遇到困难,担心一次次跌伤,甚至失去现有的一切吗?

执行中挑战自我更重要

洛克菲勒说:“与其生活在既不胜利也不失败的黯淡的阴郁的心情里,成为既不知欢乐也不知悲伤的懦夫的同类者,倒不如不惜失败,大胆地向目的挑战,夺取辉煌的胜利,这样可喜可贺得多。”

可能大家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畏惧的是自己,所以战胜了自己就征服了一切。不敢挑战自我的人永远不会给自己任何机会,即使机会来临也茫然无察。就连美国最负盛名的迪斯尼,一位孤独的画家,上帝也只给了他一只“米老鼠”。然而他抓住了“它”。是的,上帝不会给的太多,但这并不是一句令人悲观的话,它让我们懂得怎样珍惜现有的机会。既然上帝不会给得太多,那么我们只有创造性地去获取。

在不断奋斗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发现一部分人失败了,而另一部分人却成功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是被自己打败,而后者却能打败自己。一个人要挑战自己靠的不是投机取巧,不是耍小聪明,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意志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一个有信心的人,就有了意志的力量,就具备了敢于挑战自己的素质,就铯做成在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唯独自己是最难战胜的。有一位作家说:“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能征服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

我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时,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即使是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也一样每天要面对很多困难,就像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一样,不要认为别人都是一帆风顺的,而自己却处处遭遇挫折,而那些能战胜自己的人就是胜出的人。人的一生总是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适应,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战场,勇者胜而懦者败,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许多人、事、物都是战斗的对象。其实,自己的心念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挥,那才是最顽强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