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一个高情商团队,在自身成员间的相互协作与外部竞争中,也会存在冲突与摩擦。一个没有摩擦的团队,必然是“一潭死水”或者“暗流涌动”。
团队合作也并不意味着要避免一切冲突的发生。那样势必会走向团队管理与协作的另一个极端。因此,自然的小冲突无需恐惧;但如果不管这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冲突——过激,则会毁了整个团队。
因此,一个高情商团队,其成员必定能:
实现有效沟通;
以团队利益为重;
善于从他人角度去看问题;
勇于向他人借鉴学习;
合理协调矛盾。
团队合作必然高于特立独行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于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团队,这是一个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而在一个团队中,我们每个人所能完全占有的生存空间并不大。所以,在这样一个相互关联、彼此联系密切的群体中,作为一个团队的内部成员,我们要想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及维持团队和谐,那我们就一定要处理好自身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构成了修炼团队情商的重要内容。一个团队即便再强大,如若彼此之间没有和谐的关系,那也必定是失败,其团队情商也必定极低。这样的团队固然可以取得短时期的成就,但绝不会有长足的持续发展,也不会实现实质性的飞跃与突破。
因此在团队中需要我们适度地收敛自己的个性与触角。换而言之,当你想要伸展个性之时,你必须考虑其他团队成员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个性无伤大雅,别人能够接受,那还好;如果你的个性是一种明显的缺点,那么无论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基于和谐团队建设的需要,我们都必须改掉它!
同时,与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也是一个人团队情商高的表现,也是我们提升团队情商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事实上,那些真正具有良好团队情商的员工,绝不会以张扬个性为借口,去纵容自己的缺点。真正的高情商团队成员,会首先关注团队需要自己去创造的价值,以及自身的工作品质是否有利于创造价值。当然自身个性也包括在内,只有当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时,它才能够被团队成员所接受。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虽然脾气暴躁,但大家都能认可他并接受他这个脾气,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在战场上便演变成为血性,能使他带领军队打胜仗。否则,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性格粗暴的人很难不遭到公众的排斥。
由此可见,团队需要的是能够产出效益的个性,只有自身的个性与创造性相融合,能为团队、其他人创造价值,带来积极效应,它才能够被团队所接受。但如果它不是一种才能,并不能给其与其他成员的合作以及团队建设带来良性影响,势必会给我们在团队中的发展造成阻碍。
前面讲过,在团队中做事,如何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协作非常重要。搞好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任务、共同协作,会使我们工作在一个非常友好、积极的良性氛围之中,不但工作时情绪舒畅,效率也会提升。
一天,小猕猴和梅花鹿在河边相遇,它们同时看到河对岸有一棵果实累累的杨梅树。
小猕猴说:“我先看到梅子的,它们应该都归我。”话没说完,它便跳入河中,但它的个头实在是小,没走几步,便被河水冲到了下游的礁石上。梅花鹿也说:“梅子是我先看到的,应该都归我。”说着几步趟过河去。可是它来到树下,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够不到杨梅果实,只能干着急。
这时,一旁的柳树对它们说道:“如果你们都这么自私,谁也别想吃到杨梅,想想看你们怎样合作才好?”
小猕猴和梅花鹿似有所悟,于是,梅花鹿帮助小猕猴过了河,来到杨梅树下。小猕猴爬上杨梅树,摘了许多杨梅,与梅花鹿一人一半。它俩都吃得饱饱的,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故事中的小猕猴与梅花鹿,单就个体而言,的确各有所长,但如果不懂合作,它们谁也吃不到桃子。当它们懂得把团队的协作力量发挥出来以后,它们的愿望便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满足。
在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要想在团队中做好一项工作,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关注是否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了有效协同,是否能并肩作战。
据说有一家国际知名机构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调查者同时向2000名职场人士寄出一份问卷——“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3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你为什么要他们离开?”这2000名职场人士所从事的工作五花八门,但有2/3的答复都是——“他们无法与同事良好相处”。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想在团队里得到良好的发展,个性真的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情商意识。要知道,团队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协同配合来完成。那些真正具有良好团队情商的人,一定会与其他成员结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在共赢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成绩,这才是容易成功的人。
实现有效沟通
铁棍说:“我用尽了全身解数也没有把锁打开,为什么你这么弱小却可以打得开呢?”钥匙回答:“因为我懂得它的心。”
沟通既是经营团队情商的重要环节,也是协调团队内部矛盾,解决团队中形形色色问题的关键所在。良好、有效的沟通是团队领导层与团队成员之间联络感情的有效途径。沟通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团队成员的使命感和积极性,同样也直接影响着团队的后期持续发展和效益。
在一个团队中,只有保持顺畅的沟通,上下之间才能相互了解、相互认可、相互支持,这样的团队才有凝聚力,才有希望跻身于一流团队的行列之中。打个比方,在还没有引进团队精神与情商意识之前,美国汽车制造业做出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最好的,但把这些最好的零件组装起来,把它们装成一辆汽车,其性能竟然还比不过单个零件质量相对差一些的日本汽车。为什么会这样?学者们调查研究发现:美国汽车制造业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并没有做彻底、有效的沟通。相反,日本的零件制作水准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他们的沟通非常到位。这不仅解释了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深刻揭示了团队中沟通的重要性。而要想在一个团队中实现有效沟通,这需要团队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共同来努力。
在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总统给他的老朋友写信,邀请他前往华盛顿探讨某些问题。
这位朋友如约来到白宫,随后,林肯同他谈了数小时关于解放奴隶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林肯几乎分析了所有反对和支持者的论据,然后他又说到了几封信件和报纸摘要,在这些材料中,有人指责他还没有解放奴隶,而也有人谴责他要去解放奴隶。一番慷慨以后,林肯握住老朋友的手,向他送上晚安祝福,然后便将其送回了伊利诺亚州。其实在他们谈话的整个过程中,说话的根本只有林肯一人,他并没有去征询朋友的意见,不过当这个过程结束以后,林肯却感到分外轻松,因为这种时刻他所需要的并不是什么建议,而只是一个能够安静地听他说话的人。
事实上,并不只是伟人或者名人喜欢这样,所有的人包括你的下属,都希望在他们讲话的过程中,能够受到重视,希望自己的话能够完完全全地说完,希望有人能够认真地听自己说话,而不是将自己打断。
作为一名团队管理者,也许你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习惯性地打断下属的话语或者凭借经验判断去评价下属还未来得及讲完的事情。换位思考一下,这样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也可能会疏忽掉一些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若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相信我们再也不会收到真实的信息反馈了,可以说彼此之间的沟通就这样被完全切断了,这显然不是一个具备团队情商的管理者会做出的事情。
当然,这仅仅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沟通是双向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团队成员,更应当做好彼此之间的沟通工作,对直接管理者清晰反馈信息,与其他成员有效进行协商与合作。现在有一些人过度信奉个人能力,他们认为自身才是重要的,往往选择忽略他人和团队,对团队沟通常常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但这种自恃自身有能力、忽略他人、不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人是不会真的受欢迎的,这也是个人团队情商较低的体现。
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你去一家心仪的企业面试时,对方人力资源经理问你:“你业余时间喜欢做什么?”一般而言,人力资源经理会得到两种回答——第一种:“看看书,听听音乐”;第二种:“跟朋友在一起聊聊天,一起去郊野游玩。”你认为哪种回答对方经理人更加喜欢?没错,就是第二种。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企业都要求员工能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大家庭中,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而第二种爱好恰恰能够体现出这两点。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才能保证工作和项目的有效、完美执行。一旦发生不愉快的摩擦与矛盾时,良好有效的沟通也是协调彼此之间关系、化解矛盾的润滑剂。
现实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进入一个团队,每次都无法理解其他成员的意思,同时也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常常给彼此制造误会和麻烦;更甚者,发生误会和摩擦时,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合理化解,那么我们根本就无法在这个团队中生存下去,更不要说有所建树了。喜欢NBA的朋友都知道,那些打团队篮球的球队,往往只是队员之间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以让持球者知道如何处理球更合适,这就是良好而有效的沟通。
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现代团队更需要这种“心意相通”的默契与沟通。只有这样,团队力量才能自然有效地发挥出来,团队才可能获得成功;作为团队的一员,才能有好的前景。这也才是一个高情商团队和个人团队情商高的最终体现和提升方向。
深入到群众中去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双向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团队中的个人成员,要想做好工作,都必须注重个人团队情商的提升,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用正确的态度、意识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要用良好的态度、意识与他人进行沟通,则需要我们积极、自发地投入到团队中去。也只有与其他成员打成一片,才有深入了解他人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可能。
首先从团队管理者的层面来说。假如你是团队中的管理者,千万不能在团队成员面前故意制造一种高不可攀的神秘感。这不但不能增强领导者的威严感,还会让团队成员对你敬而远之。这样,团队的向心力只会很低,而且团队成员也不会从心里敬重你;上下级之间产生了过多的隔阂,团队工作自然也不容易做好。所以团队情商颇高的管理者,都会尽量融洽自己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积极运用团队情商的领袖。
李嘉诚很喜欢读书,并且经常阅读一些著名企业家的奋斗史。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日本东芝集团董事长十分推崇“走动式管理”。这位董事长总是能够放下身架,走到员工中去,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工作及生活状况,一旦发现问题,便会立即着手解决。他这种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因而行之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的发展。李嘉诚从中受到启发,他对员工说:“现在,我不是公司的总裁,你们把我当成长辈即可,今天我坐在这里,就是为了与你们一起分享工作经验,这样我们才能相互提高,共同成长。”寥寥数语,一下就把自己与团队成员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让每个员工的心都暖暖的。
李嘉诚认为,要想最及时、最快速地发现公司中存在的细小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到员工中去,只要有机会,就应该与员工多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因为你很可能在他们的话语中发现平时注意不到的问题。
虽然李嘉诚产业庞大,平时工作非常忙,但他为了走近员工,就来到员工食堂与大家一起用餐。刚一开始,大家还都不敢相信。而李嘉诚只要看到员工脸上的惊讶,就会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不过,员工们还是有些畏惧,没有人敢与他同桌吃饭,甚至连周围的餐桌都没有人去坐。李嘉诚见到这种情况,就“不识趣”地主动凑过去,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甚至抢着和李嘉诚同桌用餐。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假如我们都能在团队情商的驱动下,与团队成员打成一片,这对我们的团队管理一定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一旦我们愿意向团队成员敞开心扉,与团队成员们交心,自然而然,成员们也愿意信任我们、亲近我们,那么做起工作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
作为一名普通的团队成员,我们也应当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只不过这里的“群众”指的是我们的队友和伙伴。其实抛开领导者的角度来说,每个成员都是群众,也都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那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都应当与周围的“群众”——其他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
要想与其他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团队关系,首先就需要投入到周围的“群众”中去。只有深入进去,与其他成员形成心理上的共鸣,才能为进一步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打下基础。这也就需要我们放下姿态,放下骄傲,去坦诚、真诚地和其他成员进行交往,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别人,让他人放下心理戒备,彼此坦诚,最终形成和谐一致的高情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