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同理心
3344700000015

第15章 关心公司利益,维护公司荣誉(3)

果不其然,崔姗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百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自己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她在百度经历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经理、高级经理、技术总监5个级别的晋升。从开始的单纯做技术,转为管理自己部门内的工程师,确保他们创造出最精良的技术产品。

在百度,像崔珊珊这样把公司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的员工很多,他们所有人的目标就是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做到世界第一,团队目标就是为公司生产出最棒的产品,这也造就了百度的目标——最牛的中文搜索引擎。

当一个员工能够真正把心放在公司,把公司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来维护、来争取时,他就会迸发出极大的激情,为公司而努力。

任何一名好员工都会时刻想着“我能为公司做什么”、“我该怎样做才能维护好公司的利益”。他们会以为公司创造绩效为己任,努力为公司创造利润,和公司一起成长。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上涨了122%,截至下午13:22,该股报35.75港元。按照前一晚港元对美元的汇率计算,阿里巴巴市值已经超过200亿美元。

上市第一天,阿里巴巴的股价可以说疯狂无比,第二天,收盘报出32.60港元的低价,下跌了近17.5%。财富数值大幅度缩水。

虽然如此,但这并未妨碍一个财富新势力的崛起——阿里巴巴的上市,一举造就了上千位百万富翁,在其杭州总部,一大帮年轻人以舞狮来庆祝胜利。

阿里巴巴的高层表示,集团7000余名员工当中大约有65%的员工获得了公司期权,持股人数约4900人。而在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目前阿里巴巴持股的4900名员工及董事在内,总共持有4.04068311亿股股份、3919.1742万股认股权以及25.0767万股受限制股权,合计4.435亿股,平均每名员工持股9.05万股。

按平均持股以及32.60港元每股的现价计算,这4900人的人均身价超过了280万港元!而且在将来的一年内,这些股票将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因此有人戏言,今后你走进阿里巴巴,随便在楼梯口或者卫生间见到一个员工,说不定就是一个百万富翁。

这一创举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或许创业之初,那些初来乍到的员工们,谁都想象不到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几年后等着自己。

一直以来,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做着每一件事,就像过门的新娘子一样,时时处处为“婆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同老板马云和阿里巴巴一起度过了前进途中的风风雨雨,每一个员工和企业都成了坚固的利益共同体。现在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财富神话,获得了相应的回报。

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位老板,无不需要员工的真诚情怀,需要员工做到与公司共进退。而这一点,也是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和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员工都需要和企业同进退,不能把自己的利益独立于公司的利益之外。

所以,我们要像新娘子那样,一旦进入某个企业,就要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自觉自发地承担责任。切忌只看着钱工作,那种老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肯做“赔本买卖”的人注定成不了什么事。

总之,如果我们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就要把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带着高度的责任感为公司效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这样,我们才能水到渠成地收获属于自己的利益。

同理心思考题

1.请谈谈你对“过门心态”的认识。

2.崔珊珊的事迹能给你什么启示?

3.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很多员工能成为百万富翁?

做“持家型”员工,为公司开源节流

作为企业一分子,我们想得到老板重用,让自己在公司有所发展,就要站在老板立场上,处处为企业着想,事事为老板省钱。

作为一名员工,表面上看,我们为企业创造的利润是指通过我们的劳动而获取的有形利润。实际上,除此之外还可以贡献一份无形的利润,那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像个勤俭持家的主妇一样为公司开源节流,挖掘出隐藏的利润。

如果我们能够像在自己家过日子那样,为公司开源节流,那么公司一定会给我们相应的回报。即使回报无法及时兑现,也迟早会到来。因为这样的行为在老板看来是忠诚于公司的表现,老板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时机合适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回报。

秦朝丞相李斯曾经说过:“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高山、大海之所以高大、深远,是从一块块小土、一滴滴流水积累起来的。企业的发展壮大与节约每一分钱的关系也正是如此。所以,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一定要树立节俭意识,信奉节俭办公的理念,时时处处考虑降低公司成本,减少浪费。我们可以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这样的小事做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有一家业界知名公司招聘采购经理,前来应聘者趋之若鹜。经过层层选拔之后,剩下3名候选人。其中一位是某名牌大学工商管理系的毕业生,另一位毕业于某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第三个人只是一所普通民办大学的毕业生。

看过他们几个人的简历,了解了他们之前的一些相关工作经历后,人事经理和市场总监均把目标锁定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人身上。因为第三个人的学历相对要差一些,而这也是他们企业一直以来比较看重的一点。

但是,为了挑选真正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他们还是按照规定对这三个人进行了一番测试。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通过测试,被录取的却是第三个人,那个民办大学毕业的应聘者。

面试官给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派你去采购688个档案袋,你需要多少钱?

接到这个题目后,三个人各自埋头沉思,很快,他们便交上了答案。

第一个人的答案是1000元。

面试官问他:“你的数字是怎么得出的?”

这个人说:“就当采购700个信封计算,每个信封差不多1.3元,再加上其他杂费90元,基本上就是1000元了。”

这个人说得胸有成竹,可是面试官脸上却毫无表情。

第二个人的答案是950元,他解释说:“假设700个信封,大概需要900元左右,再加上其他各项花费,大概不会超过50元,一共有950元就足够了。”总经理听后也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第三个人的答案是921.4元,总经理好奇地问他:“你的答案有零有整,你是怎么得来的呢?”

这个人说:“信封每个1.3元,688个是894.4元。从公司到某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10元,午餐费5元。从工厂到汽车站有一里半路,请一辆三轮车搬信封,需用12元。因此,最后总费用为921.4元。”

听完第三个人的话后,面试官会心一笑,当场录取了他,并说:“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时刻想着为公司开源节流的员工,哪怕他只给公司省下了一分钱。”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没有一个老板不喜欢能够给企业省钱的员工。这也是每家公司都倡导的理念。几乎每家公司都反对甚至严厉制止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要求员工在事业上要拼搏进取,在工作上要吃苦耐劳,在生活上要量入为出,自觉克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事实上,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老板对企业负责任的需要,更是每位员工立身做人的需要。

所以,作为企业一分子,我们想得到老板重用,让自己在公司有所发展,就要站在老板立场上,处处为企业着想,事事为老板省钱。能够懂得怎样为企业省钱的员工,这本身就是公司的一笔财富。这样的员工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老板的欢迎。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节,大户人家的老管家勤勤恳恳为主人付出,当主人家庭败落的时候,他们依然不离不弃,甚至能够为主人豁出自己的性命,而主人也把管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事事为管家着想。显然,这就是任何企业和老板都看重的忠诚,这也是忠诚者所应该获得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