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当李晓峰成为SKY
3351900000059

第59章 夺冠后,一切都变了(2)

其实我并不追星,也不是说找她要到签名或者合影成功就像是得了多么大的幸福。鲁豫说她完全不懂魔兽,当然也就跟我们没什么共同语言,也不会对跟我们聊天真正感兴趣。但让我失落的不是这个,而是那种从明星变为普通人的落差。

《鲁豫有约》的影响很大,很多很多的观众,但正因为舞台太大,我到了这个舞台竟然显得如此渺小。主持人和现场工作人员不懂电竞,也看不出我的操作究竟有何厉害之处,更不明白WCG冠军是多么难拿。没有识货之人,就算怀中有美玉,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舞台给我发挥的时间,只有八分钟,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鲁豫来说,这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已。她很忙,要认识和接触各行各业的精英。这些精英随便抖抖脚,整个社会都能听到响;这些精英咳嗽两声,整个社会都会感冒。想要在鲁豫的舞台上获得更多的时间,除非我能够像姚明或者刘翔那样获得主流阶层的认可。而要达到那一步,除了自己的奋斗,更需要整个电竞行业的崛起。

其他媒体的热情曾让我以为自己是明星,只有到了凤凰卫视这个舞台上,我才明白自己的平凡。如果说冠军的自信让我变得大气,那么认识到自己只是个平凡人就让我变得更加淡定了。

要成为真正的明星,我要做的还有很多。

说完了主流媒体,接下来谈谈当时的电竞专业媒体吧。

其实早在2005年,不少电竞媒体就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了2006年,它们的发展更为迅猛。

RN论坛走了8DA的老路,从技术帖论坛变为了八卦帖的天下。当战术攻略被妹子图片代替之后,论坛的人气开始急剧飙升。而位于武汉的偶游在线(后来改名为超级玩家)从一开始就走的娱乐路线,这里的八卦新闻比RN更多,也更劲爆。几年之后,超级玩家的论坛似乎成为了电竞圈的风向标。电竞圈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论坛里的口水四溅。超级玩家论坛(特别是DotA板块)的喷子之多,让每一个电竞选手都不寒而栗。一旦某人的小辫子被抓住,就等着被带节奏吧。不过在超级玩家的喷子中,也隐藏着不少圈内人士,所以有时候他们也能爆出一些靠谱的小道消息来。

相比于8DA时代名满论坛的白晶晶、紫怡等人,RN和超级玩家论坛里的妹子们处于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一直没出现一统江湖的标志性人物。这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时候的女性玩家已经很多,不再像星际时代那样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稀有物种了。

自从我拿到ACON5的冠军还被喷后,我就对RN和偶游论坛敬而远之了。喷子们喷人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我又何必因为他们的一句话而劳神伤身呢?何况他们从来都是只找一个细小的破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也不管自己的逻辑究竟是否合理。

就像论坛上有人说的,我在WCG上夺冠是因为没有碰到Grubby,没有碰到四大鬼王,沾了赛程和运气的光。对此我能怎么反驳呢?我能让时光回到2005年WCG,然后让他们想要的人出线跟我打一场吗?当然不能,我又不是上帝。那么按照喷子们无解的逻辑,我就永远无法证明我在Grubby出线的情形下也能夺得2005年WCG世界冠军了。

其实按照他们的逻辑,2004年巅峰状态的Suho没能去成美国,如果他去了,是不是能战胜Grubby呢?是不是可以说Grubby的冠军也拿得充满运气呢?……

打住打住,这逻辑再绕一会儿我自己都要晕了。

除了网媒,电竞平媒在2005年也迎来了爆发期,许多著名的电竞刊物都是在这一年创刊的。可惜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刊物都没能熬过电竞圈的风吹雨打,陆陆续续地停刊了。到了刚刚过去的2011年,仅剩的电竞专业平媒就只有一家——《电子竞技》杂志了。

从2005年创刊起,我已经记不清接受过多少次《电子竞技》杂志的采访了。只是采访的记者总是在不断地变换,最开始是狗米(dog_mi)、周奕(肥盒子),后来是冯寅、张兵,最后是皮杰和夜雨。不管是谁,他们的采访都会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和其他平面媒体的记者相比,他们要么是在大学期间特别爱好电竞,要么本身就是职业半职业选手。在魔兽和电竞方面,我们有非常多的共同语言,这样聊天才有更多的亲切感和技术性。

记得在2007年左右的时候,他们还与WE一起联合出版了一本魔兽教程《四大天王教你微操作》。这本书汇总了我、Suho、XiaoT和Anas在微操作上的很多小技巧。书出版后一度成为洛阳纸贵的抢手货。

都说电竞职业选手的职业寿命很短,电竞专业媒体的记者们也不遑多让。《电子竞技》的记者,大部分都是刚毕业时年纪轻轻就进入了杂志社,停留一两年又选择离开。其实离开的原因很简单:电竞媒体的待遇毕竟比不上其他主流媒体。电竞行业很缺钱,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如果说职业选手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守住寂寞成为登上顶峰的那个人,那么其他电竞行业的从业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耐得住清贫。离开这个行业无可厚非,但只有真正从内心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才能永久地待下去。

过去这两年夜雨(李楷平)跟我的交流比较多。在他离开杂志社的时候,我问过他接下来打算干什么。

他简洁地回道:“考公务员吧。闲暇时间写一本《IT简史》……”

“写书?要写书的话可以写魔兽小说、DotA小说,或者星际小说嘛!”

“这个真可以有!我已经在构思一本DotA小说《冰箭游侠》,可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肯出的出版社。在这之前,我得靠《IT简史》存点生活费啊……”

“……”好吧,IT是社会主流,游戏类的同人小说是冷门,我理解。我只能说,祝愿夜雨能靠前一本书把后一本书“养”出来吧。

经历了一茬又一茬的人员变换,《电子竞技》却依然挺立如初,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就跟那些在电子竞技早期无怨无悔办比赛的出资人一样,《电子竞技》的老板也属于为电竞的发展而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的一类人。遗憾而又惭愧的是,我与杂志社的记者打过那么多次交道,却至今没见过他们的老板。

2010年,曾经在《电子竞技》做过记者后又离开的周奕回归杂志社,出任执行主编。在他的经营下,杂志社迎来了不少新人,包括皮杰、夜雨和小火(sexfire,前星际职业选手)。说起这个小火,也不是外人,当年疯练星际的时候,我与他交手的场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盘吧……

从现在的情形看起来,杂志社的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我也非常希望他们能保存好这专业电竞媒体的最后一棵独苗,真正成为向广大普通民众宣传电竞的有力武器。

扯远了,还是说回2006年春节前后吧。这一期间除了生活和媒体环境大为改善之外,父母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发生重要的改变。

其实从我进入Yoliny开始,父母就基本上认可了我对电竞的追求。我能靠工资和奖金养活自己,偶尔还能出出国,在他们看来人生到此已经够了。再多再大的成功,强求不来,也消受不起。

也许他们心里还是会有一点隐忧,电竞毕竟是靠青春吃饭的,年纪大了我该去干些啥呢?只是他们知道,这个问题说了也白说,所以干脆从来不提。

不提我也明白,所以我需要向他们证明更多的东西。

WCG世界冠军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其实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是WCG,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冠军的不一样——他们在河南省本地的报纸上看到了我的夺冠采访!而且,在与街坊邻居的谈话中,很多亲戚朋友都以羡慕的口气告诉他们:你们家晓峰上电视了!你们家晓峰上报纸了!咱们家晓峰又上电视了!咱们家晓峰又上报纸了!……

如果说天底下的父母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听到亲朋好友赞扬自家的孩子时,会有一种难以自持的开心与自豪。

2006年春节,家里的气氛分外和谐。也许是因为2005年我没在家过年,也许是因为这一年家里的经济压力大为减轻,父母比往年更愿意跟我谈笑了。这种亲密无间的氛围,记忆中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才出现过。

春节过后,我策划了一个大行动——邀请爸爸妈妈去西安玩一次。以往的旅游,向来都是由老爸带队,老妈负责后勤。而这一次,带队和后勤都由我包了。在我的带领下,父母游览了西安几乎所有的名胜景点。

看着我跑前跑后地为父母忙活着,老妈笑得合不拢嘴。老爸则有点感慨地说道:“晓峰真是长大了!”

老爸的这句话让我特别激动。从2000年上了洛阳医学院之后,我几乎没让他们省心过,一直都倔强地往电竞的道路上跑。这一路上的风风雨雨,说起来的确令人感慨万千。但是现在,我破天荒地能够用自己的钱邀请父母来西安旅游,这无论如何也算是还了以前的“债”了。回头想想就在几年前,我还曾经整天无所事事,几乎成为街坊邻居眼中不可救药的“流氓青年”,那是多么难熬的一段时光啊。还好,我总算是趟过来了,而今不用我动手,这一切不光彩的商标就已经自动脱掉了。

就在父母游览西安期间,WCG给我的冠军奖金也终于到账了,一共十几万元人民币。到账的当天,我就把所有奖金取出来打到了老爸的账户里。拿着转账单,老爸开心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老妈也激动得几乎要落泪了。

看着父母欣慰的笑容,我想:2006年的WCG冠军,我要定了!

让父母为之落泪的冠军,就算拿得再多也是觉得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