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桥驿梦:赵匡胤传
3360000000005

第5章 羽翼渐丰(1)

“高平之战”后,周世宗虽然侥幸取得大胜,但是他也发现,政府军中的乱世习气不改实在是不行了,大敌当前,不是琢磨着怎样杀身报国,而是光打自己的小算盘,对自己的政府连诚信都没有,更谈不上忠心了。周世宗一口气杀了七十多个禁军军官,一千多个阵前投降的士兵,就是想取得杀一儆百的效果,要不然大家都去学习石敬瑭,和辽国人联手颠覆自己的政府,那他这个大周王朝还有什么搞头。但是光靠着铁腕政策还不行,能破能立,才称得上一代明君。周世宗下决心进行军队改革,而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就是在“高平之战”中一鸣惊人的赵匡胤。那赵匡胤自小就是个孩子头,前面又在江湖漂了两年,属于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物,一旦获得合适的平台,那就好比游龙进了大海,猛虎入了丛林,眼看着实力一天天暴涨,虽然还在周世宗身边当差,但是踮踮脚就能望见陈桥驿门前那棵大槐树了,五六年后,赵匡胤把坐骑拴在那棵大槐树上,自己睡到陈桥驿,做了场清秋大梦,一觉醒来,身上就多了一件黄袍子,整个世界都不同了。当然,这话就扯远了,我们还是先看看,赵匡胤被提拔成殿前司高级将领,并受周世宗委托编练新军的这些日子,他都为自己的陈桥驿之行,打造了哪些装备。

一傍上了张永德

在赵匡胤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人对他非常重要。在“高平之战”前,赵匡胤虽然与他早就相识,但并没有什么深交,在“高平之战”中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政治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个人就是时任殿前司禁军总司令的张永德。

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从血统上而言,并不比周世宗柴荣差。在“高平之战”时,他担任着殿前都指挥使的职务,指挥殿前司禁军护卫皇帝周世宗。仗一打起来,不争气的侍卫亲军部队一触即溃:将,做了逃跑的将;兵,做了投降的兵。如果没有赵匡胤和张永德合作拼死冲杀,那周世宗和他的后周王朝就有点悬了。经过这场恶战,二人成了莫逆之交。除了皇帝周世宗,张永德成为赵匡胤最大的保护伞。

《宋史?张永德传》里讲了这样一件事情,说张永德特别喜欢结交道士,家里算命的、看相的有一大堆。曾经有一个道士告诉张永德,以后你遇到两个属猪的人,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们,这样的话,可保你五十年富贵。“五十年富贵”,这要放在五代的背景下,要想做到是相当有难度的。五代皇帝走马灯似地换了十几个,能保上十年富贵的皇帝只有后梁末帝朱瑱一个,就连他,最后脑袋还不是被人家割了去当祭品。皇帝尚且如此,那靠裙带关系当官的外戚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张永德二十多岁就当了驸马爷,五代的更新换代见多了也听多了,他也想怎么有个办法保住自己的好日子。这下子听道士这么一说,他还真的就上心了,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属猪的这么两个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还真被他打听着了,禁军中的赵匡胤属猪,他的弟弟赵光义也属猪。于是张永德就把赵匡胤当作自己星座运程中的大贵人,倾心相交。据说赵匡胤结婚时(应该属于二婚,他还没参军之前就结过一次婚了),张永德送了一份价值几千缗的大礼。几千缗是个什么概念?按照当时的物价,一头牛不过两三吊钱,张永德送的份子,差不多能买上千头牛,都够赵匡胤他们家开个大规模的奶牛场了。张永德的奶牛场没有白费,这笔投资的回报也相当丰厚:到了北宋时期,张永德虽然是前朝的皇亲国戚,但是他依然受到了宋朝皇帝无微不至的照顾,出将入相,享尽了荣华富贵,也得到宋初三代皇帝的尊敬。到了宋真宗的时代,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朝廷要跟辽国有个什么小摩擦,皇帝还要专门把这位政坛老法师请了来,咨询一些对辽作战的事情。张永德二十多岁当上了驸马爷,去世的时候已经七十三了,算下来,可不是保了五十年富贵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张永德可不是靠着给赵匡胤送送礼就能在宋朝获得这样的待遇,实际上他才真正是赵匡胤的福星。二人自“高平之战”后,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什么叫利益共同体?那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圈子,在圈子里面,大家利益共沾,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在张永德和赵匡胤的职务变动上就可以看得很明显。张永德当殿前都指挥使的时候,就推荐赵匡胤当殿前都虞候;大家知道,在还没有设置殿前都点检这一职位的时候,这个殿前都虞候相当于殿前军的第二把手,虽然赵匡胤是周世宗的“从龙之士”,但如果没有张永德多次在干姐夫周世宗跟前夸赵匡胤是个人才,在一旁给赵匡胤抬轿子,周世宗要想把赵匡胤提拔成火箭式干部,还是有点棘手的。后来周世宗为了提高殿前军的地位,同时也平衡一下张永德与另外一位皇亲国戚李重进之间的利益冲突,又专门设了一个殿前都点检的职位,让张永德来做。虽然还是殿前军的总司令,但是级别上提升了。侍卫司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三个大领导,接下来是两个不同兵种部队的司令长官: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而张永德原来虽然是殿前军的统帅,但他“殿前都指挥使”的官衔,仅相当于侍卫司的马军都指挥使或步军都指挥使,甚至还要略低一些。周世宗在殿前军加入“殿前都点检”这个官职,虽然职权没有什么大变化,还是管着殿前司那些兵马,但是级别提高了,和侍卫司的最高长官差不多。这时候殿前司空出一个“殿前都指挥使”的位子来,给谁呢?当然给自己的人最放心,于是张永德又大力保举赵匡胤接替了自己殿前都指挥使的位子。但是“殿前都点检”不是那么好当的,在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陷阱中,张永德不幸当了牺牲品,“殿前都点检”当不成了,那给谁来当呢?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自然又落到赵匡胤的头上。而赵匡胤正是在这“殿前都点检”的位子上,丑小鸭变成大天鹅,成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

可以说,在赵匡胤发迹的道路上,如果没碰上郭威、柴荣,那么一切自然无从谈起;但是如果没有皇亲国戚张永德的提拔带挈,他的陈桥驿之梦,做得做不得还不一定;就算能做得,恐怕还需要更多的睡前准备工作。

二编练新军

赵匡胤傍上了张永德,使他既有皇帝周世宗的信任,也有朝中重臣的支持,这样一来,他在后周政权的前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已经跻身于禁军高级将领之列,这个时候他的军衔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老爸赵弘殷了。张永德和赵匡胤统帅的殿前司禁军虽然早就建制,但实力一直不强。当时周世宗身边实力最强大的近卫部队是侍卫亲军。但是侍卫亲军在“高平之战”中的表现却不怎么样,骑兵总司令樊爱能和步兵总司令何徽都做了逃跑将军,差点没把周世宗卖了。周世宗发现侍卫司的那帮老兵油子是靠不住的,还是抓紧时间组建一支新的殿前军比较靠谱,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亲卫部队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侍卫司禁军互相制衡,使皇帝处于更安全的地位。

那让谁来负责组建、训练新军这件事情呢?按说殿前司的总司令张永德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但是周世宗盘算下来,这个使不得。周世宗此人虽然是五代第一明君,但是他性格上有个比较大的缺陷就是多疑,特别是对身边的人,总是放心不下。这个张永德是大行皇帝、自己干爹郭威的女婿,在军界政界都有一定的名望。自己刚上岗没几天,万一把军队的组织训练大权交给他,一旦被他借机到处安插自己的人马,疯狂扩张实力,那周世宗的皇帝位子恐怕就做不长远了。几年前那后晋石敬瑭不就是唐明宗的女婿吗?他还不是灭了后唐,抢了自己小舅子李从珂的饭碗?周世宗算是张永德的小舅子,石、李关系的历史阴影也时时笼罩着他,因此在使用张永德这一问题上,周世宗一直是留有余地的。而当时作为张永德副手的赵匡胤,那是自己人,刚刚被提拔起来,算起来是个“裸官”,在军中没有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本身资历非常浅,做做具体的工作应该能胜任,而且他已经是殿前司的都虞候了,由他去负责编练新军,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算计来算计去,组建、训练殿前司新军的任务最终落到了赵匡胤的头上。但是周世宗还是有一样没算准,那就是他到底低估了赵匡胤的野心,他没想到赵匡胤会利用这个机会,在殿前司这一亩三分地里生根发芽,几年下来,已经成为禁军系统多数人都想靠一靠的大树。

为了建立一支作风过硬,能打胜仗,更重要的是能听话的禁军部队,周世宗下令“招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在全国的范围内海选猛男(当时的“骁勇之士”,都被地方军阀们网罗去了)。各地的青壮好汉,无论是已经参了军的,还是平民老百姓,但凡有点肌肉有点身高的,都要送到京城接受政府的挑选,一旦选中加入禁军,就意味着获得了一个好前程,那阵势就跟现在的“达人秀”差不多,只不过这些猛男们秀的是肌肉、身材。天下好汉都聚集到京城后,周世宗就让赵匡胤亲自挑选,将其中最有型、最彪悍的壮汉充实到殿前司的各个部队,赵匡胤对这些新招收的型男们进行严格训练,把他们一个个都训练成大内高手。这个活儿,赵匡胤最在行了,他从小就玩这个,而且经过多年的江湖历练,比较容易获得新兵们的拥护,所以他这个禁军教练当得比较开心。

殿前司禁军系统在没有改革前,兵力也就那么一两万人,远远不能和侍卫司相比。经过周世宗的改革,殿前司兵力急剧扩大到五六万人,而且新加入的力量,大都是从全国海选出来的最强悍的壮汉,战斗力非比寻常。虽然从人数来说,还是不如侍卫司系统军队的人数多,但按照《旧五代史》的说法,这支部队“兵甲之盛,近代无比”,算得上五代中最强悍的部队了。史臣的这话说得口气的确有点大,但这支部队不仅成为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骨干力量,就是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南征北战、统一天下,主要依靠的也是这支军队,这也是事实。这支军队人数最多时不过十来万,但即使和契丹铁骑对抗,也没怎么落到下风。北宋后来大军百万,结果被区区十几万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春去也,说起来真是令人慨叹。

三义社十兄弟

皇帝可以亲自考察、任命殿前司的高级指挥官,但是对基层连队却鞭长莫及。而真正有大事情发生,这些基层军官和士兵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宋人吕本中在他的《宋大事讲义》中说道:

五闰之乱,大帅、宿将拥兵跋扈,而天子之废置如弈棋,此国擅于将也。偏裨卒伍徒手奋呼,而将帅之去留如传舍,此将擅于兵也。然国擅于将,人皆知之;将擅于兵,则不知也。节度因为士卒所立,而五代人主兴废皆郡卒为之,推戴一出,而天下俯首听命,不敢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