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3367200000029

第29章 幸福的生活(1)

把握自己最大的“财富”

身体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一物质基础,就谈不上从事社会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更谈不上获得个人事业上的成功。身体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首要的,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日常活动。因此,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中必不可缺少的。

这里所讲的身体是指生理上的“身体”这一概念和动手能力的有机结合体。生理学中的身体是指物质人体,而动手能力是这一物质人体所具有的基本能力。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有些人们认为他健康,而有些人体弱多病,人们认为他不健康,健康与不健康有什么差别,健康又有什么特殊的标准呢?一个完整的身体包括强健的体格、健全的精神和完美的身体技能三个方面。

人体从外部来讲,分作头部、躯干和四肢三大部分,从内部来分,又分作器官、系统等等。只要这些生理部分不缺损,我们就认为是一个健全的身体。

人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系统,都是有一定的功能,比如手,是用来参与社会实践的,需要推、拿、弹、提;脚,是用来走路的;眼,是用来观察和摄取自然现象的;而耳朵,则是用来听的……这些生理机能,如果没有缺乏,那就是具有完整的生理机能。

大脑,是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物质器官,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协调自身的各项机能和各项活动的中枢,也是人处理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司令部。大脑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活动。

什么样的大脑才算健全的大脑呢?

这个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世界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但有几点一定要具备才行:

记忆能力:很多现象和情景是再现的,类似的情景再现时,就需要准确的记忆和判断,来帮助人改善自然。

贮存能力:与记忆很相似,许多不同的情景再现后,大脑可以按条理式或按某一规律,让它们一一刻痕在一定的部位进行贮存。

思维能力:这是大脑健全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个能动作用,就是通过人的大脑对各种现象的比较和归纳、思维,最后总结出某些规律,再把这些规律运用来指导实践。这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思维。

分辨能力:分辨能力在有些地方又叫判断能力,也是思维的一个范畴。

大脑只要具有上述这四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人也就具有了一个健全的大脑。

良好的身体,不仅包含强健的体格,还包含有健康的精神。只有精神健康的人,才会不断地战胜自己,创造机遇,把自己的事业推上成功。

一个精神健康者,说话做事光明磊落,从不模棱两可或用谎言欺骗人,也从不欺骗自己。他们认为,生活,就应该做生活的强者,要么活得轰轰烈烈,要么活得平平淡淡,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能显示一个真实来。

具有健康精神的人是非常自尊的,他们不喜欢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他们希望靠自己的奋斗,自己的能力,拼搏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来。因此他们不断地学习,补充自己的能量,坚持奋斗在事业的第一线,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决不依赖,他们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具有健康精神的人,在生活中从不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鼓励而改变思想,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憎恨而停止实践,他们会在自己的信念下,用自己的方式,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事业。

精神健康的人,休息时间似乎比别人少得多。但他们精神饱满,富于激情,任何时间都有事可干,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中渡过。他们做事,从不疲倦,而且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具有超人的毅力,也从没因工作而累坏身体。在生活中,也总是充满朝气,永不厌倦。

精神健康的人,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来投人到生活中去,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正确对待现实。用愉快的心清,积极的努力来改变现实,从中获得乐趣,享受生活。

精神健康的人,是一个心胸宽广、乐观活泼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以风趣、幽默来代替呆板、乏味,从而激发人的活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他们会创造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局面,激励人在逆境中奋进。和这样的人生活,你也会被感染上活力,会觉得生活更快乐。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由成功铺满,肯定会有千千万万的失败做先导,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失败,人就要走向失败。

精神健康的人,不怕失败,认为失败是局部的,是成功的前奏,他们善于在失败中寻找教训,获得经验,然后再征服失败。同时他们认为,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已,完全不影响自己的价值。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失败又是人身价值的一种体现。

精神健康的人,能正确地看待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踏踏实实,不怕吃苦,勤勤恳恳地奋斗,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从不好大喜功、华而不实。

精神健康的人,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对事情好奇、向往,追求真理。他们不会在乎前进中会有多少挫折,更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凭着对真理的追求,而披荆斩棘。对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试一试,找到答案。

精神健康的人,不会悔恨过去,他们清楚地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的失败,用悔恨是悔恨不出成功的,只有在失败中找出教训,才能有益于成功。

精神健康的人,也不会忧患未来。未来是一个未知数,为未来而忧虑,是毫无意义的。

强健的心理、情绪与精神,都来自健壮的身体,假如你想功成名就,第一步,就是要考虑健康问题。因此,当你能够出人头地之前,首先需要学习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课题,就是让你自己的体格强壮。因为只有一个身体健壮的人,才能具有精明的脑子和旺盛的精力。没有好的身体,在这个物质世界上,什么也甭想实现。简单地说,身体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硬件”,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是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才能有聪明睿智的脑子。

可现代大多数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怎么珍惜,而对于将要失去的却想挽留,这一点在对待健康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当一个人无病无灾时,他总觉得自己是“铁打”的机械人,可以不吃不喝一天干它24小时。这种情况多体现在年轻力壮的青年人身上,因为年轻,他们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天天为赚钱而奔波,在商场里逐鹿争雄,总想着出人头地。不过,当年龄到了一定的岁数,精神和体力都会明显衰退。到了百病缠身时,他们可能要花上大量的时间用来休养和无数的金钱进行治疗。其实,如果在年轻时就注意自己身体的保养,也可能用不了多少时间和金钱,你就会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其实,健康就是财富,年轻人千万不要为了追求身外的财富而忽略了自己最大的“财富”——健康。做人除了要懂得给自己“减压”之外,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和注意日常健康,也非常重要。食物方面,经营者不妨多选取一些新鲜的东西,不含添加剂和色素者为佳。像罐头、方便面、饮料、巧克力等,都不会给人带来健康的身体和需要的营养,经营者尽量少用或不用。

只要合理安排,注意健康与你的工作和事业丝毫不会产生矛盾,有时一个微小的举动或者一个很简单的改进,都会令你享受到健康的快乐。当疲惫不堪时,与其勉强苦苦地硬撑着在那里工作,何不稍稍休息一下,然后再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你会发现这样做之后工作效率可能更高。

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比肉体劳动更容易产生疲劳。一个人感觉厌烦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都会降低,而一旦当他对面临的事情发生了兴趣,他的新陈代谢的作用又会立刻加速。这时使他感到的是兴奋,而不是疲倦。

科学家曾试图了解,人类的脑子能够工作多久而不至使“工作能量减低”,也就是科学上对疲劳的定义。令这些科学家们非常吃惊的是,他们发现通过活动中的脑细胞的血液,毫无疲劳的迹象。但如果你从一个正在做工的人的血管里抽出血液,就会发现血液里充满了“疲劳毒素”。但是如果你从爱因斯坦的脑部抽出血来,即使是在一天的终了,也不会有任何疲劳毒素在内。

如果只讨论脑的话,那么它“在八个或者十二个小时之后,工作能量还像开始时一样地迅速和有效率”,脑部是完全不会疲倦的……那么是什么使你疲倦呢?

心理治疗专家们都说,我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英国最有名的心理分析家德费,在他那本《权力心理学》里说:“绝大部分我们所感到的疲劳,都是由于心理影响。事实上,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

一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家布列尔博士说得更详细。他说:“一个坐着的工作者,如果健康情形良好的话,他的疲劳百分之百是受心理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的影响。”烦闷、懊恨,一种不受欣赏的感觉,一种无用的感觉,太过于匆忙、焦急、忧虑等等,这些都是使那些坐着工作的人精疲力尽的心理因素。

为什么我们在劳心的时候,也会产生这些不必要的紧张呢?何西林说:“我发现主要的原因……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愈是困难的工作,愈是要有一种用力的感觉,否则做出来的成绩就不够好。”所以我们一集中精神就皱起了眉头,耸起了肩膀,要所有的肌肉都来“用力”。事实上这对我们的思考,根本没有丝毫帮助。

碰到这种精神上的疲劳,应该怎么办呢?要放松!放松!

再放松!要学会在工作时放轻松一点。

要做到放松并不容易,可是作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可以使你的生活起革命性的变化。威廉·詹姆斯说:“美国人过度紧张、坐立不安、着急以及紧张痛苦的表情……这是坏习惯,不折不扣的环习惯。”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而坏习惯应该祛除,好习惯应该养成。

你怎样才能放松呢?

随时放松你自己,使你的身体软得像一只旧袜子。如果你达不到像一只旧袜子的话,一只猫也可以。你有没有抱过在太阳底下睡觉的猫呢?当你抱起它来的时候,它的头就像打湿了的报纸一样塌下去。要是你能学猫一样地放松自己,大概就能避免这些问题了。

工作时采取舒服的姿势。要记住,身体的紧张会产生肩膀的疼痛和精神上的疲劳。

每天自我检讨几次,问问你自己:“我有没有使我的工作变得比实际上更重?我有没有用一些和我的工作毫无关系的肌肉!”这些都有助于你养成放松的好习惯。就像大卫·哈罗·芬克博士所说的:“那些对心理学最了解的人们,都知道疲倦有三分之二是习惯性的。”

每天晚上再检讨一次,问问你自己:“我有多疲倦?如果我感觉疲倦,这不是我过分劳心的缘故,而是因为我做事的方法不对。”“我算算自己的成绩,”丹尼尔·何西林说,“不是看我在一天完了之后有多疲倦,而是看我有多不疲倦。”

自1900年以来,人类的寿命已经增加了50%,活到七八十岁是常态,但却有一些事至今还未改变。例如,现代医药依然无法防止癌症或心脏病,对如关节炎、糖尿病、多发性囊肿和骨质疏松症这类慢性病,除了止痛及减缓发展过程的支持疗法之外,也束手无策。虽然有无数的研究,但食物依然富含高量的脂肪,现代人三餐不定时、热量高、营养不足。诸多省时的装置只是让我们休闲的时候更少,对缓减压力毫无助益,至于心理功能更因缺乏“运动”,而随着年龄增长日益老化。

虽然每一个人的状况不同,有些人身体比较健康。精神比较清醒、在情绪上也比较能够应付压力,但要不要好好照顾你的身体,其实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定。不费心在自己羽毛上涂油的鸭子,将使自己身陷险境,同样的,如果你不把照顾自己的身心列在第一优先位置,也会让自己置身险境。

由今天开始,花时间照顾自己。下定决心按时运动,由每天20分钟的运动开始。下定决心从此以后要好好进食,准备新鲜而富含维生素的餐点。下定决心要正视你的压力,接着找出放轻松的时间。每天都学习一点新的事物,活动你的心智。

古印度圣贤把健康的生命活力称为“普拉纳”。各种文化和宗教都以不同的名称形容这样的生命活力,但不论其名称为何,指的都是维持身、心和性灵的平衡,让你获得活力、热忱、免疫力、精明的头脑、适当的身体韵律、精神上的寄托,和幸福快乐的感受。

健康的生活必须要吃得好,包含多种新鲜蔬果、复合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蛋白质、大量清水的饮食,并尽量少摄取臆渍油炸的食物。运动也很重要,因为这能协助身体恢复精力,最好的运动是户外活动,因为大量新鲜空气和变化多端的风景能够使你产生高度兴趣和动机。经常沉思冥想则能够清除你内心负面的情绪,缓和你的紧张,每天至少冥想20分钟,不但能让你学习缓慢深沉呼吸的技巧,也让你的官能恢复平衡。经由冥想、祈祷和接触大自然,把自己交托给自然,能够让你释放负面的情感,恢复信心、希望和信任。参与促进地球福祉的活动——喂食鸟儿和其他野生动物、养花植树、参加本地的资源保育工作,或者为大自然尽一分心力,这些都可以增进你身、心和性灵方面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