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3369300000010

第10章 离奇的内幕(2)

密特朗枪击案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一生,犹如一部情节曲折离奇、处处充满悬念的小说,高潮迭起,扑朔迷离,被法国人喻为“密特朗之谜”,直至他被埋葬的最后一刻迷雾还没有消散。密特朗枪击案就是一个谜团。弗朗索瓦·密特朗在1988年5月8日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中“卫冕”成功,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任总统。密特朗1916年10月26日生于法国夏朗德省雅尔纳克市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他曾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学和文学,当过记者和律师。二次大战时,他参加了抵抗运动,其间结识了共产党人,开始走上左翼道路。自1944年8月进入戴高乐临时政府至1995年5月离开爱丽舍宫,驰骋政坛五十余年,成为20世纪法国政治生命最长的人物。1947年1月,密特朗出任退伍军人部部长,时年只有三十岁,成为1804年第一帝国以来最年轻的部长,此记录迄今未破。连任两届总统,在爱丽舍宫足足呆了十四个春秋,是迄今为止法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当总统不到半年,便被确诊身患癌症,却严守机密,与疾病抗争,达十三年半之久,为历代法国元首绝无仅有,1996年1月8日去世。密特朗以右翼分子发迹,而以左翼代表登上权力顶峰,成为法国政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就像一部离奇的长篇小说。其中“天文台公园枪击事件”就是他的政治生涯中影响至深、却又扑朔迷离的一段经历。密特朗1959年10月15日,《巴黎新闻》头版头条披露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准备暗杀一批主张谈判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人士。“悲剧有可能在明天发生,杀人凶犯行动队已经越过西班牙边境,黑名单已经确定。”当天夜里,当时担任参议员的密特朗刚同几个朋友吃完饭,准备坐车回家,突然发现一辆行踪可疑的黑色轿车在跟踪他的车,于是,密特朗故意在附近开车转来转去,打算把这辆跟踪的车趁机甩掉,但是,这辆车一直都跟得很紧。这时,密特朗发现自己的车开到了天文台公园的附近了,于是,他急中生智,把车索性就开到了天文台公园,在公园中的一个隐蔽的地方,弃车而逃,翻过铁栅栏,趴在花草中。此时,只听到后面响起了一阵枪声,之后,那辆黑色轿车急驰而去。密特朗趁机赶紧逃跑,爬出栅栏时发现自己的车上连中七弹。第二天,密特朗被跟踪,并且受到枪击的消息传得很快,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这次事件的发生。各大报纸也都是关于密特朗夜里发生的枪击事件的报道。巴黎各报头条均醒目报道:参议员弗朗索瓦·密特朗昨日深夜在天文台公园遭暴徒枪击,幸免于难。人们均认为密特朗必在杀人凶犯行动队所列的黑名单之首,一时间,声援和慰问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密特朗顿时成了“英雄”。但是,世事难料。一周之后,天文台事件变成了密特朗的一桩丑闻。天文台事件被前右翼议员罗贝尔·佩斯凯描述成了一场密特朗沽名钓誉的“苦肉计”。罗贝尔·佩斯凯向记者宣称,这起枪击案是密特朗自己策划、由佩斯凯一手执行的。佩斯凯还承认,当时是在确定密特朗不在车中的时候才开枪进行射击的。佩斯凯还说,事发前,他特意给自己写了两封信,一封以“待取邮件”方式寄往巴黎,一封是寄往卡尔瓦多斯的挂号信。且两封信均有邮戳为凭。他还说明,行动前,他曾于10月7日、14日和15日分别三次会见密特朗,共同策划,商定行动路线和方式方法。佩斯凯把此次枪杀事件说的活灵活现,听上去好像自己真的参加过这次行动似的。然而,对于此事,当事人密特朗却矢口否认。本来自己是受害人,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政治骗子,真是有口难辩。据密特朗自述,事发前佩斯凯确实三次悄悄见过密特朗,告诉他暗杀名单中他名列榜首,须小心提防。佩斯凯还出谋划策:一旦发现汽车被盯梢,千万别往家门口开,因那里无处躲藏,还是逃往天文台公园比较安全。佩斯凯要密特朗保守秘密也别向警察局报告,所以发生枪击事件后,密特朗真的信守诺言,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事后也没有告诉警方。密特朗本人认为:“有人即便不想置我于死地,至少是想使我的名誉扫地。”1996年密特朗逝世后,密特朗夫人回忆说:“人们本想把他从肉体上消灭,结果,他在精神上被击垮了。”即便密特朗把事情的经过说的十分详尽,但是,他并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确是受害者,而并不是事件的企划者。一时间,密特朗的枪击事件并没有得到澄清,案犯也没有被查到,自己反而成了政敌攻击的目标,甚至许多朋友也嗤之以鼻,纷纷离他而去。在此之前,密特朗由于其政治主张一直与戴高乐相对立,而与戴高乐势不两立。所以,在1959年1月戴高乐就任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后,密特朗的政治生涯转入低谷。不仅丢掉了在前七年间历任不同部长的优势,而且还在国民议会选举中丢掉了连选连任十一年的议员席位,不得不重操律师旧业。即使在1959年4月当选为参议员,但其政治影响显著变小。在这个时期出现“天文台事件”丑闻,无异于雪上加霜。密特朗好不容易攀上高山之顶,顷刻之间又跌入万丈深渊。戴高乐至此,戴高乐的首任总理米歇尔·德勃雷并不肯就此罢手,并且他还向参议院建议取消密特朗的议员豁免权,他还想借此机会把密特朗一举从政治上和道义上彻底打垮。同年11月25日,参议院就此案进行讨论时,密特朗指责政府“是这桩丑事的主谋或帮凶”。他援引前总理布尔热·莫努里的类似事件为自己辩护。一个月前,也是这个佩斯凯,曾经恐吓过布尔热·莫努里,后者报告了国家安全局长,佩斯凯才停止纠缠。而这次密特朗的遭遇同希尔热·莫努尔一模一样,使用的是同一手法。最终,参议院仍以一百七十五对二十七票通过了暂停密特朗议员豁免权的议案。于是,米歇尔·德勃雷的阴谋终于如愿以偿了。但是,事情后来有变,佩凯斯对这件事的说法有了变化,他对之前的说法提出了新的证词。1959年11月4日,佩凯斯被指控参加议会爆炸案遭逮捕后几年,坦白天文台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戴高乐派的头面人物。1975年1月8日,他又说出了两个人的名字:“当年的总理米歇尔·德勃雷和克里斯蒂昂·德拉马莱纳。”1995年,在佩斯凯就此案编写的书中,佩斯凯又一次点了德勃雷的名。但是,这些新的说法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赞同,因为他并没有拿出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而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次密特朗枪击案是戴高乐派的情报部门操纵的,目的在于从政治上消灭第四共和国时期留下来的最危险的对手。当然,密特朗就是其中之一。密特朗的一生,经历了不寻常的曲折历程。他的漫长的政治生涯,犹如潮汐一般,高低交替,起落无常,仿佛命运故意捉弄他似的:每当他春风得意之际,莫明其妙的麻烦便纷至沓来;每当他似乎一蹶不振之时,转眼间却又东山再起。密特朗是个坚忍不拔、处逆境不气馁的人,是个善于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善于化不利为有利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最终实现了他长期孜孜以求的目标,登上国家权力的顶峰。这件案子尽管到现在还存有不少迷惑,但是正是这些政坛险恶造就了这位不断奋进的国家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