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奇案未解之谜
3369300000018

第18章 纠葛不清的谜案(2)

据说有人在夏威夷看到其中某位医生悠闲地在豪华别墅里看风景。一位对此案持怀疑态度的侦探彼得也曾经调查过约翰·欣克利。彼得发现他从小就循规蹈矩,没有做过任何有违常理的事情,与家人也相处和睦。一般来说,患有精神病的人家庭都不幸福,或者他遭遇过某些不幸。调查结果表明,约翰·欣克利没有遭遇过任何突发事件,他除了爱收集一些小古董之外,平常不吸烟,不喝酒,心地善良,经常得到老板的夸奖,并被同事们喜爱。像这样老实厚道的人很难想象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举动从约翰·欣克利的口供记录中,警方得到了两个疑点:第一,欣克利说刺杀里根总统所用的手枪是他自己买的,但说不清楚购买地点。正当警方准备对两大疑点进行深入调查时,医生们的诊断书确认约翰·欣克利精神错乱。第二,当警官亨利询问欣克利,朱迪·福斯特演过哪些电影时,欣克利想了近十五分钟才说出两部电影的名字。警官亨利认为,假如他真是迷恋朱迪,那么对她所参加演出的电影一定都记得非常清楚才合理。这两点并不能都用约翰·欣克利的精神异常来解释,因为其中有很多不合理性。于是,这场审讯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警方就把这次审讯暂时中止。侦探彼得不仅对约翰·欣克利的口供进行了查阅,而且还对其最近一个月里的各项活动进行了深入调查。经调查发现,欣克利在案发前两周每天都会光顾一家古董小店,每次在小店里的逗留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彼得觉得这家古董店有些可疑,当他前去查探时,小店已经转让给出售摩托车配件的老板莫利。通过与新任老板莫利的交谈,彼得得知古董小店的老板名叫查利·布朗,四十多岁。布朗在半月前以很低的价格将店面转让给了莫利,然后离开了华盛顿。之后,彼得又请警察局的好友瑞克协助调查查利·布朗。经过几番周折之后,得知六年前布朗来到了华盛顿并且进入了圣伊丽莎白医院精神科做大夫,在该医院任职两年后便辞职,后来自己开起了一家古董店。那么,这位布朗先生与欣克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彼得侦探也开始摸不着头脑了。就在此时,瑞克又将刚刚得到的第二份资料交给了彼得。这份资料记载了布朗在圣伊丽莎白医院精神科做医生时的有关记录。其中有一条吸引了彼得的注意,查利·布朗医生曾经对抑郁症和健忘症患者使用催眠术治疗成功,从而获得圣伊丽莎白医院院长颁发的荣誉奖章和1500美元的奖金。看到这一点,彼得异常兴奋,他从这份资料中似乎已经能够明白什么了!彼得就催眠术的问题咨询了精神科资深教授雷诺。雷诺教授认为,使用催眠术使时间倒退是目前唤起被抑制的记忆最为可靠的方法,他可以对健忘症、抑郁症、狂躁症的治疗有很大帮助。经彼得询问,得知催眠术除了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之外,能否控制一个正常人的神志,令他接受指令去完成某件事情呢?雷诺教授想了想后回答说,催眠术的确对精神和心理治疗有奇效,但也能造成被催眠者的大脑对自己的行为意识无法支配。一个精通催眠术的医生想控制一个没有提防意识并且意志力薄弱的人是很容易的。但是遗憾的是正当彼得要对刺杀里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的时候,却突然死于一场车祸,因此,调查就这样终止了。彼得的好友瑞克对彼得生前的资料汇总后,得出了以下的推断:行刺里根的整个过程都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查利·布朗也许就是这个案件的主谋,或者是受雇于某个组织的同谋。他利用古董店老板的身份作掩护,对经常光顾小店的客人约翰·欣克利施用催眠术,使欣克利确信自己爱上了朱迪·福斯特,并为了吸引她的注意,去刺杀里根总统。当通过催眠术使这些思想灌输到欣克利大脑中后,布朗为欣克利提供了手枪,并让他以为手枪是自己为了刺杀行动而购买的。当日在行刺里根之前就将欣克利进行过催眠术,之后又贿赂了法院邀请的精神科医生,让他们给出欣克利精神错乱的诊断结论。在所有的计划与行动中,欣克利对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干过什么事情全然不知。在整个过程中,欣克利都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而阴谋策划者在觉察到侦探彼得的调查时,制造了一起车祸将彼得杀死。然而,瑞克的这些推断并没有什么证据。彼得之死对于这件案子的调查是一个很大的损失。那么,想要杀害里根的人到底是谁呢?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至今还是一个谜。

瑞典首相帕尔梅被谋杀

瑞典可以说是一个波平浪静的国度。自1779年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一次化装舞会上被暗杀以来,瑞典在近两百年中没有发生过重要人物遭暗杀的事件,因此瑞典政府要人都不习惯于带保镖。但是,1986年,晴空一声霹雳,瑞典首相帕尔梅被人暗杀了。瑞典首相帕尔梅曾经出任两次首相。帕尔梅在执政期间,为提高瑞典的国际地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坚定地维护瑞典的中立地位,主张建立北欧无核区,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和侵略,同情和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经济独立的斗争,并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1980年,他倡议成立了“关于裁军和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也称“帕尔梅委员会”),同年11月,他还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调停两伊战争。瑞典首相帕尔梅然而,在1986年2月28日帕尔梅这位杰出的政治领导人的生命却突然结束了。这天晚上,结束了一天政务的帕尔梅和夫人丽丝贝特看电影《莫扎特兄弟》,晚上11点15分时,电影结束,帕尔梅首相夫妇散步回家,在他俩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时,一个陌生的人和他们交谈起来,在与首相相距不到两米的地方,陌生人突然举枪射击,帕尔梅首相腹部和胸部中了两颗子弹,他的夫人丽丝贝特背部也受了轻伤。丽丝贝特立即大声呼救,人们闻讯赶来,凶手已经逃窜。子弹打中了帕尔梅的致命处。3月1日凌晨0时6分,医院宣布抢救无效,帕尔梅逝世。就这样,这位国际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和平战士,在萨巴茨医院的手术台上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国家和人民。是谁杀了帕尔梅?为什么要杀害这位“和平斗士”?瑞典政府开始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警察在短时间内就查询了一千五百余人,获得与案情有关的线索一万余条。其中两条线索最有价值,一是当时在现场附近的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曾经看到凶手提着还在冒烟的手枪,登上一辆大众牌“帕萨特”型蓝色小轿车逃走。另外,当时一位女画家曾在斯韦亚瓦根大街同一个跑来的男人迎面相遇。她凭记忆画出了一张据认为是凶手的头像。此人特征:长脸型,高鼻子,黑眼睛,深眼窝,年龄约三十二三岁,样子像中东人。根据这两条线索,警方已检查了二百辆在瑞典注册的大众牌“帕萨特”型蓝色小轿车,并拘押了三十余人,但并没有发现重大嫌疑者。案发后,警方在现场找到了两发子弹,经初步检查是直径9毫米的穿甲子弹。经技术鉴定,这种子弹杀伤力强,能穿透防弹衣。瑞典宣布,在瑞典库存的五百多种子弹中,没有这一型号的子弹。因此,警方倾向认为凶手是外国人。帕尔梅被杀的当晚,就有人给瑞典一家报纸打电话宣称,谋杀案是一个叫“PNK”的组织策划的。瑞典驻联邦德国的使馆也接到电话,来电者称:“我们是赤军派,我们已经杀死了帕尔梅。”3月1日,伦敦的一家国际通讯社也接到了匿名电话,声称是一个叫霍尔格·迈因斯突击队的组织打死了帕尔梅。这个组织同赤军派关系密切。但是警方对匿名电话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这样的谋杀事件似乎不是赤军派的做法。因为赤军通常在每次行动之后,都会发表一个详细的书面公报,说明他们采取行动的动机,而且他们也会在自己的“内部刊物”上作出相应的报道。但是这次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凶手,警方都没有给出答复。也有人怀疑克罗地亚分裂分子与此事有牵连。土耳其报纸推测总部设在叙利亚的库尔德工人党可能同此事有关系。但这些说法都没有证据。在帕尔梅首相被刺后不久,瑞通社收到一封匿名信,声称“欧洲国家社会主义联盟已于2月28日成功地处死了帕尔梅,下一个该轮到维利·勃兰特了”,还说这一决定是上一年9月在希特勒当年的活动据点——联邦德国的贝希特斯加登举行的一次年会上做出的,信的落款是“希尔·希特勒,欧洲国家社会主义联盟斯堪的纳维亚地区领导人”。后据联邦德国警方提供的材料,这是一个新**组织,该组织早在1972年就扬言要杀死帕尔梅的好友、当时的德国总理勃兰特。直到1988年7月30日,瑞典报纸透露,一直在调查帕尔梅暗杀的埃伯·卡尔松说:土耳其侨民埃尔多安·萨勒卡亚是杀害帕尔梅的凶手,他现年三十一岁,是土耳其被取缔的库尔德斯坦工人党党员。新任的司法大臣安娜·格蕾塔秘密委派帕尔梅首相的密友卡尔松携带司法大臣的介绍信于1988年5月前往伦敦,会见英国情报局军情六处的官员,并查阅有关的秘密情报资料,特别要求查阅有1985年8月库尔德工人党在大马士革召开的一次会议的记录。以色列秘密情报机构摩萨德曾成功地窃听了这次会议。伊朗决定要采取行动的原因,是帕尔梅首相多次重申要阻止瑞典向伊朗出口武器。在瑞典的库尔德人极端组织的自相残杀,影响了瑞典的安定,帕尔梅首相下令将其驱逐出境,他们怀恨在心,因而伺机报复。但是其他详尽的资料并没有查到,因此卡尔松对此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帕尔梅被谋杀事件的查证就此告一段落。瑞典繁华都市一角在十年之后的一天,即1996年9月的一天,与瑞典相隔千山万水的非洲大陆最南端却传来了与帕尔梅遇刺案有关的内幕新闻。原来自从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以纳尔逊·曼德拉为首的民族团结政府成立了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斯蒙特·图图大主教为主任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负责清算种族隔离时代白人种族主义当局犯下的罪行,其主要方式是请前政府时期有关证人出庭作证。1996年9月28日,在审讯南非前秘密警察头目库切时,库切承认前南非秘密警察曾经残酷迫害黑人自由志士,同时披露了令人震惊的内幕: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参与了暗杀帕尔梅的案件。而在此之前,库切的继任者科克上校已做过同样的证词。库切称,杀害帕尔梅的凶手名叫安东尼·怀特,此人至今仍生活在希腊或塞浦路斯。库切证实,科克上校关于南非前政府参与暗杀帕尔梅的证词是确实的。库切说,由于帕尔梅强烈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给予南非国大以有力的支持,因而南非种族主义政权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库切的这一指控公布之后,正在莫桑比克经营一家锯木厂的安东尼·怀特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声称他没有参与刺杀帕尔梅事件,是无辜的。与此同时,瑞典负责对帕尔梅遇刺案进行调查的官员们说,早在1987年他们就获悉南非可能与帕尔梅被刺案有关。但是,有人又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他们认为帕尔梅不可能是由南非前政权派人杀害的,库切等人提供证词是想借此减轻罪行,逃避惩罚。正在对此争论不休的时候,调查帕尔梅被谋杀的凶手又有了新的发现。库切和科克上校在向“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作证时,又指控南非前政权超级间谍威廉森为刺杀帕尔梅的凶手。但是,正在服刑的威廉森虽然承认自己的确有过要谋杀帕尔梅的计划,但是还没有等到计划开始实施,帕尔梅已经被他人谋杀。帕尔梅遇害已经时过三十几个年头了,但是谋杀帕尔梅的凶手却仍然没有抓到。

雍正是被江湖女侠所杀吗?

雍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克服各个方面的阻力,在全国上下大规模的开展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实行养廉银制度,取缔陋规等多项工作,由于他态度决断,雷厉风行,清朝的财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官吏贪污吏治腐败的坏况都有很大的转变。因此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那么雍正的死因到底如何呢?雍正皇帝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为康熙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吏治废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他克服各个方面的阻力,在全国上下大规模地开展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实行火耗归公,实行养廉银制度,取缔陋规等。由于他态度决断,雷厉风行,清朝的财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吏治腐败的状况都有很大的转变。旅日华人学者杨启樵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但因他为巩固皇权,大肆清除政敌,使政局波澜起伏,血肉相残,所以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雍正十三年的一天,他突然猝死在圆明园内。关于雍正的猝死,人们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帝永别人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