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的创举(科学知识大课堂)
3373300000026

第26章 科学实验(3)

要想证明这个结论,最有说服力的当然就是想办法从金属煅灰中直接分解出空气来。于是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加热铁煅灰。但是实验的最后结果并没有得到空气,实验没有成功。正当拉瓦锡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时在巴黎访问的普利斯特里把从汞煅灰中分解得到“无燃素空气”的实验事实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马上用聚光镜重复了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从汞煅灰中分解出了比普通空气更加助燃、助呼吸的气体。

接着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汞煅灰里分解出来的“空气”助燃能力比平常的空气要来得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拉瓦锡从1772~1777年的5年时间里,又做了大量的燃烧试验。他用磷、硫磺、木炭、钻石燃烧;将氧化铅、红色氧化汞和硝酸钾加强热使之分解等等,从大量的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拉瓦锡断言,从汞煅灰里分解出来的气体,决不是什么“无燃素空气”,而是一种新的物质元素,他把它命名为:oxygene,也就是氧,物质只有在氧气中才会燃烧。空气之所以能助燃,是因为其中含有氧。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得旺盛是因为空气中只有一部分是氧,而很大一部分是不助燃的“浊气”。所谓“浊气”也不是什么“燃素化空气”,它是一种物质元素:氮气。物质的燃烧和金属煅烧变为煅灰并不是分解反应,而是与氧气的化合反应。根本不存在燃素说的信奉者们长期坚持的:金属-燃素=煅灰,而应该是:金属+氧=煅灰(某种氧化物)。

这样,拉瓦锡在普利斯特里制出的氧气中发现了幻想的燃素的真实对立物,找到了燃素说的错误根源,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氧和氮的真正发现,把过去一直以为杂然一团的空气最终分开,解开了迷惑人们达数千年之久的燃素说之谜。

水中有火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然而水里却蕴藏着大量的火。如果说,氧的发现解开了燃烧之谜,沉重地打击了燃素说,那么水中取火的实现,就进一步加速了燃素说的崩溃。

生产的发展总是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动力的广泛使用,从来被人们看成是十分单纯的水,它的内在矛盾也就暴露出来了。水化为蒸汽,它所能迸发出来的力量足以推动各种机械的运转,但水蒸气却又对用来制造机器的金属有很大的腐蚀作用,水能腐蚀金属,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问题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1871年,普利斯特里研究了水蒸气对灼热铁屑的作用,发现水蒸气不仅可以使铁屑变成煅灰,同时还有大量“可燃空气”(氢气)释放出来,他把这种“可燃空气”同普通空气混合后,放在容器里点燃,结果容器爆炸了,在破裂的容器壁上凝结着露珠般的东西。普利斯特里没有对这些露珠多加注意,他想,这一定是容器事先没有烘干。这一事实却引起了卡文迪许的注意,他和他的助手反复多次地进行这种实验,无论容器烘得怎么干,事后都有露珠生成。在一次次的实验中,他都注意着发生的现象,总结规律。最后卡文迪许认为,容器壁的露珠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合物。进一步对露珠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液体无臭无味,蒸干后不留任何残渣,蒸发时也没有刺鼻的气味产生,这露珠似乎就是纯净的水。

水真的是“可燃空气”同“无燃素空气”的化合物吗?为了证实它,卡文迪许直接把氢气和氧气混和在一起燃烧,结果确实有水生成。

同一时期,拉瓦锡也在研究氢和氧的作用,但他却在另一个错误观念的束缚下,陷入了严重的困难之中。在他看来,氧是一种酸素,凡是非金属与氧作用都应当生成酸,因此他一心想通过氢和氧的作用合成出一种尚未知道的酸来。这一幻想迷住了他的心窍,使他对反应中残留在器壁上的水视而不见。直到1783年5月的一天,他从卡文迪许的助手卜拉格那里得知卡文迪许的发现后,他才恍然大悟。从此,他改变方向,对水、氧和氢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实验和定量分析研究,最后也终于发现,“可燃空气”根本不是什么从金属中释放出来的燃素,而是从水中分解出来的一种物质元素,叫氢。它是水的一个组成部分。水不过是氧化了的氢,或者说水是氢气和氧气直接化合的产物。

统一的水分解了,原来的水“一分为二”,水是氢和氧的矛盾对立物。把水分解成氢和氧,从“水中取火”也就有了可能。水的分解显示了氢的真实面目,粉碎了燃素论的最后一张王牌。

燃素说之所以能被推翻,并不是说拉瓦锡是那种了不起的天才。他之所以能够推翻燃素说,是因为“燃素说经过百年的实验工作提供了这样一些材料”,而他对这些材料的真实联系作出了切实和毫不虚假的分析,要是没有实验材料,要是离开了前人和同时代的许多人的实验,燃素说的推翻也是不可能的。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的,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燃烧的氧化理论代替了燃素说,这是个不可否认的进步。但是氧化理论绝不是对火和燃烧现象认识的终结。

当我们看到盐酸工业中,合成氯化氢反应炉里熊熊燃着的只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物,连一点儿氧气都没有,这就早已超越了氧化理论的范畴。原子弹的爆炸,产生出更为炽烈的燃烧现象,在那里,连一般的化学运动范畴也突破了。所以我们对火和燃烧现象的认识,也还在继续尝试,继续实验,继续发展。

光的色散实验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色彩斑斓,但五颜六色是从哪里来的?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照射到物体上的亮光和暗光按不同比例混合所造成的。中世纪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掀起了一个“玩光”的热潮。人们利用各种光学元件观察五花八门的光学现象。你看,凸透镜能将小字放大;凹透镜能使大字缩小;三棱镜更是好玩,一束太阳光经过它折射后,会形成一条色带,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奇怪!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为什么会变成七彩色带了?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牛顿亲手制作了两个光学质量很好的三棱镜,并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来判定太阳光谱的形成原因。

光的自然色散

关于颜色,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发现并开始研究它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人们的主观感觉所造成的,所有颜色都是光明与黑暗、白与黑按比例混合的结果。17世纪前的欧洲,一直流行着这种看法。人们有了颜色的初步概念以后,又发现颜色不仅一种,不同的颜色引起人的视觉感应也不同。那个时期,人们对多种复杂颜色的最初感性认识是从虹开始的。在田间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常常发现,每当雨过天晴的时候,在太阳和云雾共存的天空中,背着太阳的云气中呈现出一道绚丽多彩的光环,这光环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人们开始研究这一有趣而又奇妙的现象。把这美丽多彩的光环叫做虹。

虹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最后,人们发现,虹不是在任何时候,天空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出现,它总是出现在和太阳相对方向的云气中,没有云就不会见到虹,在没有太阳的阴沉天气中也不会见到虹。这是人们早期对虹的出现条件,以及虹所出现的位置规律的初步认识和掌握。到了唐代,对虹这一自然现象的成因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人们通过对虹的观察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现象,这是最早的颜色感观。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大体上认识了虹的成因,而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发现用实验的方法能产生霓虹现象,这就是人工造虹。公元8世纪中叶,那时候民间有一位名叫张志和的读书人,他善于开动脑筋,遇事总要琢磨个究竟,对一切新奇的现象都很感兴趣。最早一次人工造虹的成功是在一个大雨过后的晴朗的天气中,他站在院中望着天边的彩虹,他想,既然太阳照射雨滴就能产生虹,那么用水滴代替雨滴也应该能产生相同的现象。他在这突发奇想的驱使下,进行了一个人工造虹的实验。他对着阳光喷射水滴,起初,他迎着阳光做这种试验,结果没有发现产生光环。于是他调整自己的观察角度,经过多次多角度的调整,最后发现,如果背着阳光喷水就能看到空气中所出现的五颜六色的光环,当他看到这一和阳光照射雨滴后产生的光环一样的景观时,他高兴极了,马上回房提笔做了记录,记下了这一景观产生的过程。这是史料记载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虹。

人们认识了虹的成因,又有了人工造虹的经验,于是就把它推而广之,当人们看到瀑布下泄水珠四溅,他们就仔细观察,结果发现,瀑布下溅出的水滴经日光照射后,也能形成七彩的霓虹。唐代诗人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中就有“日照霓虹似”的诗句。这样,人们就把日光照射云气中的水滴群,同飞泉周围的水滴群所产生的色散现象联系起来了。

除了对雨虹及其他色散现象的记述和模拟实验外,人们还发现了晶体分光和羽毛的衍射色彩。公元684~706年,传说安乐公主用百鸟的羽毛编织出两条裙子,这种美丽的裙子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旁边看又是一种颜色,在日光中看和在镜子中看都能形成不同的颜色。这种用百鸟的羽毛编织出的美丽的裙子也是一种光的色散作用的应用。

到了宋代,人们就能对单个水滴的色散现象进行研究了。雨过天晴的时候,落在树叶花草之上的露珠还没有蒸发,在树叶草木的末端水珠欲落未落都聚成圆形,晶莹欲滴,非常惹人喜欢,经日照射后,便呈现五彩的霓虹,其颜色斑斓闪烁,用手挡住阳光,颜色便消失。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已经意识到,这些颜色不是水珠本身所具有,而是日光中含有多种颜色,经过水珠的作用可以显示出来。可以说,宋代人们的观察分析,已经接触到了色散的本质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人民还发现了天然晶体的色散现象。他们发现,日光经过晶体折射后,光似琥珀,琥珀呈红、黄、褐各种颜色。以上这些所有的色散现象都是自然界自身展示给人们的景观,人们对色散现象的研究也只停留在现象本身。在欧洲,有意识地研究色散现象是从16世纪开始的,人们借助于棱镜这种光学仪器,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色散实验,以解释色散现象的本质。在这大规模的色散现象的研究中,进行得最深入而且最早做出科学解释的是牛顿。

与众不同的牛顿

在物理学史中,最有名的所度之一便是公元1642年。这一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溘然长逝,而在英格兰东部的一个小村落里,伊萨克·牛顿呱呱降生。牛顿的诞生之日——12月25日,虽然恰好是圣诞节,可是英王查理一世与国会开仗的炮声却震撼着整个英伦三岛,英国革命进入了国内战争的阶段。

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兴起,科学也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17世纪初,望远镜、显微镜相继发明,光学折射定律,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都表明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新的进展。自然科学的力量开始受到重视,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随之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有利的学术环境。热心自然科学的人数迅速增加,学会、学院相继成立。学会的问世及其科学刊物的发行,都成了当时科学家交流学术,启发思想,共同提高的极好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牛顿正是处于这样一个自然科学和学术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他很快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受到这个时期的各方面熏陶,因而显得与众不同。

牛顿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并不富裕的农民,靠着祖传下来的地产,以耕种谋生。婚后不久,他在一场急性肺炎的袭击下于牛顿出生前便去世了,牛顿成了不足月的遗腹子。他是那样的脆弱瘦小,他母亲说,1夸特(约1升)的杯子就装得下他。微微的气息,嘤嘤的啼声,牛顿的幼小生命是那么弱不禁风,他的母亲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可怜的孩子——伊萨克·牛顿竟活到85岁的高龄,而且是世界上与众不同的出类拔萃的科学家。

牛顿在小学读书时,他的资质一般,学习成绩较差,常被列入劣等。但是与众不同的是,他喜欢沉思默想,对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乐于去观察体验。有一天,牛顿突然注意到,早晨上学时,他自己的影子在左边,晚上放学回家时,他的影子却转移到另一边去了,太阳光下的人影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移动,这可太有意思了。这一现象启发了牛顿去做了一个日晷——一种利用测日影来确定时刻的器具。这个日晷的圆盘边缘有刻度,中间竖一根小棍,从小棍的影子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几点几分钟。沉思默想的牛顿把这个日晷做好后,安放在村子中央,给村民们指示着时间。后来村民们怀着敬意称它为“牛顿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