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
公元前2700多年的一天晚上,埃及国王胡夫为招待客人而举行盛大的宴会。
厨师们在厨房里紧张地忙碌着。
突然,有人在厨房里发出了“啊呀!”的叫声,原来,有一个名叫阿米德·特拉斯的厨师由于不小心,将刚炼好的羊油打翻在灶坑边的碳灰里。闯下大祸的厨师顿时吓得面如土色,他心里在想:“此事要是给国王知道,一定会受到惩罚,弄得不好要掉脑袋。这可怎么办?”特拉斯眼珠骨碌碌一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以最快的速度,用双手将混有羊油的碳灰一把一把地捧到外面的垃圾箱里,等他捧完混有羊油的碳灰洗手时,意外地发现,过去手上长时间难以洗掉的污垢一下子全都洗掉了。
“会不会是混着羊油的碳灰起的作用?”厨师心里暗自思忖。“再试一遍!”他对自己说。于是,特拉斯把自己的意外发现悄悄告诉了另一个厨师,让他也试试。结果,这个厨师的手也洗得既白又干净。两位厨师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把混着羊油的碳灰送给其他厨师,大家都用它来洗脸、洗手。
几天后,国王胡夫在无意中发现,手下这些烧火做饭的“火头军”们的手和脸怎么突然比自己的还干净,感到十分奇怪,经过盘问,才知道其中原委。
“立即给我照样做一些!”国王命令特拉斯。
特拉斯哪敢怠慢,立即照办。为了让国王使用起来顺手方便,他特意把羊油和碳灰团成一个个小球,晾干后面呈国王。
国王将这种具有神奇去污力的东西称为“羊脂碳球”,并将它作珍贵的礼物赠送给希腊和罗马等国家的国王。
到了近代,化学家给“羊脂碳球”起名为“肥皂”。
锯子
鲁班是2400多年前鲁国的优秀工匠,被人们称为木匠的祖师爷。
有一次,鲁班被召进王宫,国王命令道:“给你三年时间,为我再造一座华丽的宫殿。”鲁班听了心头一惊:只有三年时间,连砍木头也来不及啊,叫我怎么造房子呢?可是,他不敢违抗国王的命令,只有点头答应。
那时候,砍木头用的是斧子,要砍下一棵大树得花好多时间,根本跟不上造宫殿的进度。鲁班常常抄小路赶上山去挑选木头。一天,天蒙蒙亮,鲁班正艰难地向上爬,不小心脚底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觉得一阵刺痛。待爬起来时,鲁班才发现,他的手掌竟然让野草划开一道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十分惊讶,仔细地观察起手掌中的那把茅草,发现茅草的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鲁班摘下一片叶子,在手掌上又试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了一道口子。
鲁班从中受到了启发,找来一段薄薄的铁片,在铁片边缘上磨制出像草叶上那样的小细齿,然后就用它来锯树。果然,不一会儿,一棵大树就被锯倒了。以后,鲁班用这个既快又省力的方法砍了很多棵大树。不到三年,一座华丽的宫殿造好了。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锯子。
筷子
商朝以前,人们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着吃。
传说,中国的殷纣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他的爱妃妲己,更是个助纣为虐的狐狸精。
纣王和妲妃用手抓饭吃时,方法各不相同。纣王性子暴,喜欢狼吞虎咽,饭一上桌就急着用手去抓,若是烫手,非杀了厨师不可。妲妃却吃不得凉东西,如果饭菜冰手,她也要杀人。一个热,一个喜凉,许多厨师都被暴君和狐狸精杀掉了,剩下的厨师无所适从,吓得不敢做饭。
后来,还是聪明的宰相想出了个主意。一天,宰相对纣王说:“尊贵的陛下,妲妃娘娘的父亲是一位天才的厨师,他做的饭菜可口极了!”
纣王一听眉开眼笑,马上封妲妃的父亲为御厨。妲妃知道后,心里别别直跳,挖空心思设法替父亲解围。
这天,御厨把做好的饭菜送到了纣王和妲妃面前,妲妃伸手一抓,感到挺烫,便顺手拔下头上的象牙簪子,挑起一块肉,送给纣王说:“君王呀,您就不必伸手了,这么叉着吃才有滋味哩!”
纣王感到这种吃法十分新鲜,便立即下令工匠多做几根象牙签子,专供吃饭时使用,并赐名“象箸”。
周武王伐纣时,设宴款待各路将军。酒席上,周武王拿起“象箸”夹菜,他想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但一想到“箸”字便不由皱了皱眉头,“箸”、“住”谐音,“住”乃停步不前,不吉利。周武王灵机一动,把“箸”字改为“快”字,说:“请大家拿起‘快’来夹菜吧!”
“箸”由此变成了“快”。因象牙价格太贵,平民百姓便用竹子制成“快”,由于用竹制作,所以“快”上加竹字头变成了“筷子”。
面包
面包的发现,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时候,聪明的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已经在食物制作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能够用面粉制作烧饼和馒头等三十多种食物。
又经过了三千年。
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一个埃及人准备用面粉做些大饼。他刚把面揉好,突然被隔壁邻居叫去帮忙干活,走时忘了把揉好的面端到屋子里去。
隔壁邻居留他吃了中饭。
这盆面便在烈日下整整晒了半天。
午后,这个埃及人才回到家。
“唉呀,一大盆面还在太阳下晒着呢!”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怪自己太粗心。
埃及人把面端回了屋里。
“咦,揉好的面怎么都鼓起泡来了?”埃及人自言自语。他不知是怎么回事,便将鼓起泡来的面拿到火上去烘烤,结果发现,烘烤过的面也是鼓胀胀的。
“不知道这种东西味道怎么样?”埃及人边想边用手抓了一块,放在嘴里一尝,哟,这东西又松软又好吃,而且还带点甜味呢!
“我发明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这个埃及人手里拿着叫不出名字的食品,一边大声叫,一边兴奋地告诉左邻右舍。
“来来来,大家尝尝!”他把松软好吃的食品分给众人品尝。
大家一尝,纷纷叫好。
这个埃及人将这种食品的来历告诉了大家,邻居们便按照他的方法,做出了香甜可口的食物,并给它起名为“面包”。
风车
风车是由古希腊人发明的。
公元前650年,古希腊有一位很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奴隶,名叫阿布·罗拉。
阿布·罗拉见奴隶们经常用木桶打水,十分不便,有时遇到干旱,用木桶提水抗旱更为吃力,便开始动脑筋找一个省力的简便的提水方法。
经过反复考虑,罗拉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一天,他对主人说:“我可以借用风的力量,把水从井里提上来。”
“是吗?”主人一听喜出望外,立即同意让罗拉来进行这项试验,并给他配备了几个奴隶作帮手。
罗拉和帮手们一起,用砖砌成了如高塔一般的建筑物,前后各设一根巨大的转轴,轴上装上用芦苇编织的风叶,当风从前面的口子吹进来以后,叶片便被带动起来,风又从后面的通口出去,被带动的叶片将水从井下提了上来。
“这叫什么东西?”主人看了罗拉的操作,兴奋地问道。
“风车!”罗拉想到这是“风”起的作用,因而给它起了这个名字。
罗拉的风车发明以后,轰动了整个古希腊,人们纷纷仿效。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古希腊国土上便矗起了许多类似的风车。
当时,风车广泛应用于灌溉排水、磨面制粉、截锯木材等。
信鸽军用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饲养家鸽。当时,人们饲养鸽子只不过是为了食肉,后来发现鸽子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远翔归巢的能力,因此到了唐朝,就有人开始训练家鸽传递书信,由此出现了信鸽。
南宋时期,有一位将军名叫张浚。一次,张将军去视察曲端率领的军队,可是,到了军队驻地却不见曲端的一兵一卒。将军好生奇怪,对身边的曲端说:“你的部下在哪里呀?”
曲端笑了笑说:“随叫随到!”他取出一张部队编制表递给将军,继续说:“你要视察哪一支部队,请点明!”
将军将信将疑,点了其中的一部,要求到屋外查视。曲端便打开一只鸽笼,让笼中的鸽子飞出去,不一会儿,张浚将军所点的那支部队,果然出现在他面前。将军十分惊异,又对曲端说:“我要点视全体军队!”
曲端马上打开其余五只鸽笼,五只鸽子全都飞了出去,一会儿,所有军队全部集合在院子里了。曲端告诉将军,用信鸽为军队通讯联络,比用人马传递消息,更快更安全。
曲端是我国将信鸽最早用于军事的人。
轧棉机
1784年,惠特尼进了美国康乃狄格州的耶鲁大学,三年苦学毕业后,应邀在一位名叫加德林·格林夫人家任家庭教师。
格林夫人的庄园里,种植了许多棉花。当时,一个黑人妇女在十个小时里只能从三磅棉桃中剥出一磅棉花。为此,格林夫人常和其他庄园主们说:“如果有谁能够发明出一个将棉籽从棉桃中快速脱下的机械,那该多好啊!”
惠特尼听到后,便自告奋勇,要求在格林夫人的棉田里研究能提高劳动的机械,夫人答应了。
于是,惠特尼一头扑到了棉田里,观察、研究、分析,并亲自体验剥棉籽的工作。
“怎样去模拟手的剥离动作呢?”惠特尼时常一边比划着剥离的动作,一边思考着机械的结构。
小小的棉籽在黑人妇女的双手中,硬是被左扯右拉地从棉桃里剥了出来。惠特尼心里突然一亮:手指多么像一排铁齿呀!如果用一对滚动的齿轴,在滚动中勾拉,棉籽一定会剥离出来!
根据这一原理,惠特尼制作了一个大木箱:箱子里装上一对可由外部摇把转动的带铁齿的滚轴,还有一个能把棉花从铁齿上清除下来的刷子;在箱子外面的上部有个进料口;箱子外面的最下部有一个出棉籽的地方;箱子外的侧面装有一个摇把。
经过试验和使用,这部粗陋的机械可以提高工效50倍。
惠特尼把这一机械命名为“轧棉机”。
绿军装
十八世纪以前,英国陆军军装的颜色并非绿色,而是光彩夺目、漂亮耀眼的红色,因为穿着红色的军装在平时很容易引人注目,所以英军官兵为此感到很得意。
十八世纪末叶,英国殖民者向外侵略、扩张,征服了非洲不少国家。
为了掠夺非洲南部的财富,英国殖民者凭借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洋枪,去攻打使用原始弓箭、长矛的布尔人。
战斗打响后,一排排英军呐喊着持枪向前冲去。由于布尔人身穿草皮树叶,南非遍地的草原和森林成为布尔人绝好的掩护色,因此英军根本看不见布尔人藏在什么地方。英军却都穿着鲜艳夺目的红色军装,在绿色的丛林里显得更加醒目、耀眼,很容易被布尔人发现。英军在明处,布尔人在暗处,一旦英军出现在布尔人跟前,布尔人顿时暗箭齐飞。英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伤亡惨重,不少英兵临死时还不知道布尔人藏在哪里。结果,武器精良的英军惨败给了布尔人。
英国人从这次战败中发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由于身穿红色军装的缘故,军装的颜色太醒目,对作战非常不利。经研究,英国人把红色的军装改成了暗绿色。
后来,各国陆军也都效仿英国军队的做法,并结合本国自然环境的色彩,采用草绿色或草黄色的军装。
雨衣
印第安人用天然橡胶乳制出了胶鞋后,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823年,在第一双胶鞋的启迪下,世界各国许多有心人试图把橡胶向更加广泛的生活领域内推进。
有一个名叫麦金托什的美国人,这一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回家路上,突然一阵电闪雷鸣过后下起了雨。麦金托什脱下外套遮在头上。
回到家里,望着那件被雨淋得湿透的外套,麦金托什心里琢磨着:“要是这种外套不吸水该多好啊!”转念想道:“咦,胶鞋不是能防止雨水吗?如果把橡胶涂在外套上,这种外套不是也能防水吗?”麦金托什越想越激动,一个晚上没合眼。第二天一早,他设法弄来了一桶印第安人发明的天然橡胶乳,将它均匀地涂在自己的布外套上。
早饭过后,凑巧又下起了雨,麦金托什马上穿着涂有天然橡胶的外套走进雨中,想测试一下这种外套遮挡雨水的作用。果然,雨水顺着涂满天然橡胶的外套流了下去,而里面的衣服一点儿也不湿,麦金托什兴奋得在雨中手舞足蹈。
虽然,麦金托什用天然橡胶涂成的外套在夏天非常粘手,软软糊糊,如同“粘老虎”,而且在冬天却又硬得像张牛皮,但是,它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件雨衣。
收割机
一天深夜,美国一个大农场主断断续续地对儿子马克米克说:“我多年……从事……收……收割机的研究,没……没能达到目的,你必须……继承我的遗志,努力完成……这……这部机械……”
说完话,老人便停止了呼吸。
马克米克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搞出一番事业。
在马克米克的农场里,有许多从事农业劳动的黑人,马克米克从中选择了一个叫安达逊的黑人当自己的助手。
马克米克通过助手的协作,不断模拟着安达逊的割麦动作,试图研制出收割机。然而,好几次试验都失败了。
“英国的迪贝尔,在1826年曾经模仿剪刀的原理,研制出一种用马牵引的收割机,虽然这种机械只能割而不能收,但,不也可以作为参考吗?”
想到这里,马克米克紧锁的双眉展开了,他设法搞到了迪贝尔研制的“收割机”的图纸,不断进行研究,反复进行改进。
1833年,马克米克终于制成了实用的收割机。这部马拉的收割机既能割、又能收,能将割下的麦子自动抛向后方,而跟随在收割机后面的人,可以从台上卸下麦子直接运回家中。
化学肥料
“作为植物的养分,可以不使用腐烂的动植物为肥料,只要使供给的植物养分中具有碳、氮、硝、磷、硅、钾、铁、水、氧化镁等,就可以培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