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将画好的一张机械设计图交给了助手克瑞西。克瑞西按照这张图纸,制造出了一台由大圆筒、曲柄、两根金属小管和模板组成的机器。
当天晚上,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将它包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而后摇动曲柄,对着圆筒前的小管子,唱起了一首儿歌:
“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的一身毛,不管玛丽往哪儿去,它总是跟在后头。”
唱完后,爱迪生把圆筒转回原处,换上另一根小管子,笃悠悠地摇起了曲柄,一会儿,这台机器唱了起来:
“玛丽有只小羊羔……”
爱迪生和克瑞西都激动地跳了起来。
这台怪机器叫什么名字呢?克瑞西问。
爱迪生想了想说:“就叫‘留声机’吧!”
消息传开后,人们称赞31岁的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是“十九世纪的奇迹”。
保温瓶
1900年,英格兰化学家杜瓦第一次在零下240摄氏度的低温下,通过压缩氢气获得了液态氢。“怎样保存这些珍贵的液态氢呢?”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现在这样的保温瓶,杜瓦只好让一套制冷设备不停顿地运转着,真是又浪费又不方便。
于是,杜瓦便致力于保温瓶的研究。
杜瓦想:“为什么通常用来盛放液体的玻璃瓶不能保温呢?为什么装在瓶里的热水要变冷,装在瓶里的冰块会变热、融化呢?那是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比热水的温度低,却又比冰块的温度高,产生冷热对流的结果,流来流去,瓶里的温度跟外界的温度相等了,热水不热了,冰块也融化了。如果能找到一种办法,将玻璃瓶内与外界的冷热对流截断,不就可以达到保温的目的了吗?”
于是,杜瓦首先给玻璃瓶在瓶口处安装了一个塞子,将瓶内外空气对流的通道堵住。接着又将玻璃瓶子做成双层的,并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切断热量的直接传导。为了增强瓶子的保温作用,杜瓦又在真空的隔层里涂了一层银,以便将热辐射挡回去。这样,传热的三条途径:对流、传导和辐射都被堵住了。液态氢有了储存的器皿。
人们将这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保温瓶称为“杜瓦瓶”。
三明治
流行世界的快餐食品“三明治”,是由一个名叫“三明治”的英国混血儿发明的。
三明治于1718年出生在美国,其父是英国人,母亲是位擅长烹饪的德国血统主妇。三明治从小就对烹饪感兴趣,经常在母亲身边学习,上中学后更是欲罢不能。
但是,三明治的父亲却不允许儿子学习烹饪。1736年,在父亲逼迫下,三明治不得不进剑桥大学攻读修辞学和哲学。然而,三明治对此毫无兴趣,他的心思始终在刀叉和面包上。三明治经常溜到学校食堂,乘人不备用面包做实验。不久,三明治被校方指控“偷面包做异端实验”而驱逐出校。
1738年,三明治只身前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谋生,在那里,他和一位英国少女结了婚,并继续从事食品研究。
“火鸡味道十分鲜美,在面包中夹进火鸡试试看。”妻子给三明治出了个主意。
三明治作了尝试,结果无人问津。后来又试了多次,但都失败了。失业和穷困已使三明治买不起昂贵的火鸡,他只得节衣缩食,用最便宜的火腿继续试验。
后来,三明治用三块面包夹二块火腿制成的方便主食,受到了顾客极大的欢迎,特别是得到了惜时如金的知识分子的青睐。于是,他便用自己的名字,把这种复合食物称作“三明治”。
1758年4月的一个周末,英国王后邀请西班牙大使共进午餐,午餐中的主食就是用面包夹火腿制成的“三明治”。
降落伞
降落伞是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一种伞状器具。
相传在1783年,意大利的监狱中有一名叫拉文的囚犯,他几次酝酿越狱的计划都未能完成,因为监狱中不但警察看守很严,而且监狱的围墙有好几丈高,如果从上面直接往下跳,不死也摔成残废。
有一次,探监的亲人给他送来一把雨伞。拉文睹物生智,思谋着利用雨伞作为越狱的工具。他偷偷地把一些细绳的一端拴在雨伞的伞骨上,另一端集合在一起,攥在手掌中。他选择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巧妙地避过看守,爬上监狱高高的围墙,撑开那把雨伞,握住集合在一起的细绳头往下跳。他慢慢地着地了,竟然没有跌伤,安然无恙地越狱而去。不过,拉文越狱后生活无着,到处流浪,后来又被警察抓进监狱。他的供词中关于越狱经过的一段,却引起航空专家的兴趣。
1785年,法国的白朗沙尔受这次冒险越狱的启迪,把狗和重物用气球运上半空,然后乘降落伞着地,获得了成功。
1797年10月22日,法国的一位名叫安德列·加纳林的飞行员利用气球升到高空,然后使用自己设计的降落伞,从700米高空的气球上跳下来,成功地返回了地面。
在飞机出现之前,显然降落伞的用途是很有限的。
1912年,飞机出现以后,降落伞立即就显示出了它的非凡价值。这一年的3月1日,美国飞行员艾伯特·贝里在圣路易斯的上空进行飞行训练时,飞机突然发生故障,贝里马上利用降落伞,从正在飞行的飞机上跳下来,安全返回了地面。
自此以后,各国飞行员大都在紧急情况下,利用降落伞着陆。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和气球上的飞行员和乘客,差不多都要带着降落伞,降落伞成了空中飞行人员的一条可靠的生路。
防毒面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在伊伯尔战役中使用了化学武器,他们施放18万公斤氯气,使英、法、俄等协约国有1.5万名士兵中毒,其中5000人丧失了性命。这些国家都派出了本国最著名的化学家前往第一线,研究和寻找反毒气战的办法。
俄国派往前线的是著名化学家柴林斯基。
柴林斯基在调查中发现,当德军放毒气的时候,有些士兵把头蒙在军大衣里,有些士兵把脸贴在松软的土地里,战斗结束后,这些士兵大都安然无恙。
根据这个现象,柴林斯基认为:“毒气不能发挥其作用,是由于军大衣上的绒毛和松软土壤的颗粒吸引了毒气的缘故。”
那么,究竟什么东西最有吸引气体的作用呢?
柴林斯基想起,早在1785年,就有人发现木炭本身具有吸收气体的奇妙作用,于是,一个方案在化学家头脑中形成:用木炭做吸收剂。
经过实验,柴林斯基又有了新的发现:木炭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毒气,而且木炭中的许多小孔还能够让新鲜的空气流通!
柴林斯基对于这一新发现非常高兴,他又对木炭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得到了一种吸毒性更强的“活性炭”。他把“活性炭”装在一个罐子里,并把罐子的一头做成鼻子的形状,罩在鼻子上。这样,混有毒气的空气通过罐子时,罐子里的活性炭便会把其中的毒气吸收掉,而让新鲜的空气通过,供人呼吸。柴林斯基把这种罩在鼻子上的罐子叫做防毒面具。
1916年,第一批防毒面具诞生,经战场实地使用,防毒效果很好。在战场上,10万俄军由于使用防毒面具而幸免于难。
以后,各国争相仿制,防毒面具成为士兵的常备军用品。
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简称超市)创始于美国。
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家超级市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超级市场的创建人是伊利诺斯州赫林区一位叫麦克·古伦的商店经理。
作为商店经理,麦克·古伦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吸引更多的顾客到商店里来?他想到了两点:一是要有充足、丰富的货源让顾客挑选;二是价格要低廉。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麦克·古伦终于想出了一个绝招——用“自动式”办法出售商品。麦克·古伦改装了一间废弃的车库,派人四处收集各类货物,把五光十色的货物摆在货架上,或分类放在货箱里,让顾客随意挑选。
世界上第一家超级市场开张后,由于货物齐备、价格低廉、选购方便,而且能节约顾客的时间,深受人们的欢迎。消息传开后,许多顾客从四面八方赶来购物,场面十分热闹,生意相当兴隆。
而后,超级市场便在美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今,美国已有33600余家超级市场。美国超级市场的货物相当齐全,仅食品一项,就有近1万个品种。在英国,除了一般的超级市场,还有279个“巨型超级市场”。这种巨型超级市场的售货面积达54000平方英尺,并设有汽车停车场。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是由一位名叫赫尔曼·韦尔克的西德设计师研究发明的。
韦尔克小时候就患有严重的近视眼病,因此不得不早早戴上了眼镜。这种有镜架的眼镜给他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同时,韦尔克又看到这种眼镜也对其他人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最好能设计出一种特别的眼镜,使用起来要感觉方便。”韦尔克在日记中写道。
韦尔克决心自己干。
好在韦尔克既是电学家,又是机器制造者和设计师,这对开展研究工作相当有利。起初,韦尔克用一种有介电性质的有机玻璃材料进行研究和试验,然而却失败了,因为他所试制的透镜不能直接与眼角膜接触。韦尔克不气馁,继续坚持研究,甚至冒着眼睛失明的危险进行试验。功夫不负苦心人,1946年,韦尔克终于研制出了硬质微型接触透镜,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硬性隐形眼镜。
不久,韦尔克又发明了软质隐形眼镜。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隐形眼镜,是由新的高分子材料——甲茎丙烯酸羟乙酯聚合后加工制成,这种隐形眼镜,可以直接贴附在眼角膜上,旁人从外观上无法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