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营造素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3374100000004

第4章 消除不良的习惯(3)

当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你还虑在心头!全世界的重担似乎都压在你肩膀上,到哪里去找一间合适的房子?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怎样可以使那个罗嗦的主管对你有好印象?儿子的健康、女儿的行为、明天的伙食、孩子们的学费……可怜!你的脑子里有许多烦恼、问题和亟待要做的事,在那里滚转翻腾!墙上糊的纸好不好?女儿的男友配得上她吗?粮食会不会又要涨价了?可怜!你脑子里的思绪东飘西荡,你仿佛永远不会再入睡了!

不,你会睡着,只要你采取一个简单的步骤,对自己说一句简短的话,说上几遍,每一次要深呼吸,放松!你要对自己说,同时心里也要真的这样想:“不要怕。”

深呼吸,一切由他去!睁开眼睛,要轻松地闭起来。

告诉自己:“不要怕。”要仔细想想这些有魔力的字句,而且真正相信,不要让你的心仍彷徨在恐惧和烦恼之中。

请记住一点,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忧虑的,绝对没有!你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在对未来的忧虑中度过,然而无论你多么忧虑,甚至抑郁而死,你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现实。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将忧虑与计划安排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是对未来的一种考虑。如果你是在制定未来的计划,这将更有助于你现时中的活动,你对未来有自己的具体想法与行动计划。而忧虑只是因今后的事情而产生惰性。忧虑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通病。几乎每个人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未来而担忧。

既然是如此消极而无益,既然你是在为毫无积极效果的行为浪费自己宝贵的现时。那你就必须消除这一误区。其实,对一般人来讲,他们所忧虑的往往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无论是战争、经济萧条还是生理疾病,不可能因为我们一产生忧虑就自行好转或消除,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你是难以左右这些事情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所担忧的事情往往不如你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和严重,也许想想办法,或者变换一下环境,某些担忧变得毫无必要了。

杰克是一位年近50的公司职员,他总是担心自己被老板解雇而无法养家糊口。他整日忧心忡忡,因此体重开始下降,经常失眠,经常生病。后来,他找到了一位心理咨询专家,在心理询诊过程中,专家向他明示,忧虑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来讲是无济于事的,并指导他如何保持心情舒畅。但杰克是个地地道道的忧虑者,他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可能发生的灾难担忧。到几个月以后,他所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被解雇了,而且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失业。然而,不到三天,他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薪水更高,更加满足自己的兴趣。他不再忧虑了,而是将这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工作之中,而且很快就取得了成功。杰克一家人并没有因他失业而挨饿,他自己也没有向命运屈服。

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忧虑大都如此,因此,当你不时地为生活而忧虑时,多多想想这方面的例子,你可能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

美国《读者文摘》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有关忧虑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对忧虑心理进行了绝妙的讽刺:

如此众多的令人忧虑的事情!有旧的,也有新的;有重大的,也有微小的,而富有想象力的忧虑者总有办法将路上的行人同远古时代联系起来。假如太阳燃尽了,一年四季可能完全成为黑夜吗?如果低温冷冻中的人再苏醒过来,他们还能活多久?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小脚指头,他能否在足球比赛中进球呢?

或许你是一个“职业忧虑家”,任何事情都会令你忧虑,从而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烦恼。或许你是一个“业余忧虑者”,仅仅为自己的事情而忧虑。

冷静是制怒的良方

一个人愈是在意自己没有办法的事,他就会愈生气,愈觉得事情无法控制。

生气发怒所表示的是:你觉得自己没办法控制情况,不管情况是关于一个人迟到了、某件机器出现故障了或者碰上交通阻塞。愤怒的起因是由于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你不能控制的事情上。一个人愈是在意自己没有办法的事,他就会愈生气,愈觉得事情无法控制。

一位总裁因为下级未能准备好给董事会的报告而暴跳如雷,这种情绪使他无法冷静下来思考补救方法。否则他可以让对方确定究竟报告要迟交多久,他可以向与会的人解释情形,或许另外再决定个会议时间;他也可以拟出另一个变通的计划,将还在研究的计划做个摘要的介绍。

解决愤怒的包围,关键就是让你的思维由控制不了的事物转移到可以控制的方面。当你碰到机器故障或同事迟到时,你犯不着大发脾气,浪费自己的精力;相反的,你可以采取办得到的行动,让自己保持巅峰型的冷静,在这种状态下,你才能发挥控制力,使你付出的精力收到建设性的效果,而不是徒然消耗元气,于事无补。

有些在你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这是难免的。设想一下,遇到交通阻塞,所有车辆全都动弹不得。而你正要准备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你心里明白,就算这回到得了会场,也绝对迟到了。气得你捶胸顿足,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后来,等你的头脑清醒一点时,你自问:“我能够把这种交通情况怎么样呢?”

你的反应是:“没办法!这是我没办法控制的。”领悟到这个事实后,你会发现自己竟很不可思议地舒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了,仿佛肩头上突然卸下了千斤重担。你的确没有一点办法让公路恢复畅行无阻。“好吧!”你对自己说,“那么在这场混乱里,我能做什么呢!”

你决定把自己的展示说明预先演练一下,同时花些时间推想可能出席会议的人和他们要提出的讨论事项。

等你把这些都想得差不多了,你顺便浏览四周的人们。结果,当你抵达会场时,心情愉快,而且比以往准备得更充分。当别人对你的迟到显出不满时,也由于你的心情,很快就化解平息了。

由此可见,即使碰到意外情况,表面上看,似乎超出你的控制范围,但是总会有一些你可以办得到的事情帮你保持平静、理智的巅峰型情境。

控制情绪的要诀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戴尔·卡耐基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心里的感觉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

人们每有所失如友情、爱人和自尊心等就觉得伤心。

你觉得伤心时,应设法找出失掉的是什么?这种丧失对你有什么影响?所丧失的曾经满足你哪些需要?失掉了今后能在哪里取得补偿?你觉得伤心,而且知道是谁令你伤心,应该怎么办?如果可能,就去找那个人当面直说他伤害了你、怎样伤害了你和为什么你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告诉他?因为不论你是否喜欢,你的情绪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发泄出来。倘若不向引起你情绪恶劣的人发泄(向他发泄是应当的),这些恶劣情绪就会随时随地发作。往往发作的地点与时间都不对。妻子不在吃饭时向丈夫说出真心话,而在厨房里摔碟子,就是例子。最好是在情绪开始恶劣时就向引起你这种情绪的那个人说明。

人们在恐怕受伤害或有所丧失时就会变得焦急(忧虑、恐惧、紧张)。17岁的琼安在她母亲进医院检查和接受小手术时,家人为了不想让她担心,对她母亲的病况讳莫如深。琼安惟恐会有最不幸的事发生,开始怀疑每个打来的电话都可能传达坏消息。她非常焦急,仅能勉强应付学校和家里的工作。最后别人把她母亲的真相告诉了她,她便觉得好过多了。

如果你感觉焦急,就应设法确定你恐怕丧失的是什么——是不是别人的爱或照顾?是你对境况和对自己本身的控制?还是你自己做人的自尊心和价值感?想一想有什么能帮助你防止损失,或帮助你准备应变。

不要因为想来太可怕而把它撇开。躲避你所怕的事,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问题更难解决。

被人得罪了,人们往往会发怒。你发怒的时候,要自问:“谁得罪了我?怎样得罪的?我对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我本来要说些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说呢?”愤怒和心灵受伤者,都应该即刻直接应付。例如哈里和麦克斯两人因为一只狗而大声吵架。哈里首先骂狗,然后埋怨麦克斯的孩子,又抗议麦克斯开的盛大舞会吵闹扰人。其实哈里真正愤怒的原因是上次舞会没有请他。而他和麦克斯说起来都是老朋友。“但是我们所开的并不是真正的舞会,”麦克斯解释说:“只是办公室的同事一起玩玩,所以没有请你参加,难道你就为了那回事?”

倘若有人触怒了你,立刻对他讲明,大多数人都会表示歉意而仍要和你继续做朋友。

愤怒不能适当发泄,就会掉转过来进攻你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怒时,他就发生内疚而对每一件不顺遂的事都归咎自己。例如他可能以为自己未臻理想而使人失望。即使他觉得自己太无能而不敢替自己申辩,他还是可能会私下认为别人对他期望太高而愤恨他们。

李特尔太太一生都任劳任怨地侍奉丈夫和三个儿子。

她总是为他们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忘却自己的需要。但她暗自觉得生活空虚,从未做过任何使自己值得自豪的事。最后她开始受怨恨和愤怒的影响,不好好地服侍丈夫和儿子了。

她做事马虎,不愿帮忙。她的行为实是内疚心理的表露,是很多年前就应发出的心声。

李特尔太太很难向家人发脾气,她总以为发怒就表示不爱对方。其实愤怒和爱一样都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应把情绪并予以解决应付,然后我们才能过有建设性的生活。

你怎样对付内疚?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愤怒,而愤怒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再把愤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一切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都必须等它消了才会好。动感情是消耗精力的。

如果我们把精力花在驱除不愉快的心情上,便不可能有剩余精力来应付生活本身的需要。

排除干扰的制约

假定你正坐在屋子里看书,这时候电话突然响了。基于习惯和经验,这是一种信号,你已经学会了服从。你连想都不想,也没有决定什么,就有了反应。你会从座位上跳起来,走到电话旁。外在的刺激已经使你产生移动,它已经改变你的精神倾向和情势,或者决定你的行动方向。你本来计划看一小时的书,现在由于外在的刺激而突然改变了。

“为了保持平静的心情,”心理学家说:“你不要去接听,不必服从它。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不理它,继续安静地坐着,拒绝反应。”如果心里有这种清晰的影象,可以帮你克服外在的骚扰。想象自己安静地坐着,让电话铃继续响,不理它的信号、不听它的命令。虽然你注意到它,却不服从它。你也要清楚地了解外在的信号对你没有控制力,不能使你移动。你过去服从它,产生反应,纯粹出于习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养成不反应的新习惯。

另外你还要注意你没有产生反应,并不是“你做了一件事”、表现一种努力,或抗拒、挣扎了,而是由于“什么都没有做”——完全放松。你要尽量放松,不去理它,不要听它的使唤。

跟你对电话响声的反应情形一样,我们都被环境里的各种刺激制约,而进行某种方式的反应。“制约”这个词在心理学界是出自巴甫洛夫的著名试验。在试验时他摇过铃声以后才拿食物喂狗,“制约”之后,这只狗听到铃声就流口水。这个过程是:首先摇铃,几秒钟后拿出食物,重复多次以后,这只狗“学得了”听到铃声的反应就流口水,以期盼食物。开始时,这个反应是合理的:铃声表示食物将要来到,狗的流口水就是准备要吃。然而这个过程重复多次以后,不管食物有没有马上来到,只要铃声一响,这只狗就会流口水。这只狗被“制约”,于听到铃声就流口水,这种反应是无意义的,也没有什么目的,但是出于习惯,它还是如此反应下去。

我们受到“制约”的各种环境中,有很多“铃声”或扰人的刺激,而出于习惯我们都不断地反应,不管反应是否有意义。

只要练习轻松,不要练习反应,我们就可以消灭制约的反应。如果愿意,我们可以象电话响的情况一样,学习不理睬“铃声”,而继续坐着“让它响”我们随身必备的关键思想是对自己说:“电话正在响着,但我不是非接不可,我可以让它自个儿响下去。”这个思想将可以“打开”你自己的心理图画——静静坐着,轻轻松松,不加反应,不做什么事,不知不觉地让电话响着。

在消灭制约反应的过程中,一个人也许会觉得很难完全不理会“铃声”,尤其是那些预料不到的电话。在这个时候,借着拖延你的回应,你还是可以达到你的最终目标——消灭制约。

拖延反应,可以扰乱、粉碎制约的自动发生。

当你被惹得要发怒的时候“从一数到十”也是基于这个原则。如果你能慢慢地数,实际你就是在拖延反应,“从一数到十”的确是个好忠告,而不要一味地抑制自己不去发怒、喊叫或捶打桌子。愤怒的“反应”不只包括喊叫或捶桌子,肌肉紧张也是其中的一项反应。如果你的肌肉保持完全的轻松,你不可能“感到”愤怒或恐惧的情绪。因此,如果你的“愤怒感”能拖延十秒钟,并且拖延一切的反应,你就可以消灭自动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