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嫁给比尔·盖茨
3375000000035

第35章 对微软的独特感受(1)

微软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企业,关于它的故事很多,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人也不计其数。但是,许多时候,当人们紧紧地将微软与比尔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如果你不了解比尔的婚姻、比尔的管理、比尔的生活,那么可以肯定,你对微软知之甚少,至少只是浅层的、局部的了解。

但是从一个女性的视觉,更确切地说,从美琳达的视觉展现出的微软却是另一番情形。显而易见,微软与比尔的婚姻、生存状态,甚至人际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是的,微软是不同于其他的公司,只有当你深入微软,你才会对它有真正的认识。

微软总部在设计上别具一格,轻松自然是这里最显著的特点。因为,比尔希望员工能全身心地放松下来从事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他要求设计师卡尔·贝茨设计时的风格:优美的环境能有效地抚平人们心头的忧郁。

所有人在这里创造财富的同时,更能保持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很明显,透过这些,可以让你看到比尔在公司文化中很注重员工情感世界的微妙之处。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中,没有人不愿意将这里作为展示自己才华最理想的地方。

如果你有幸可以光顾一下微软的办公室,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确,这里就是这样,有时完全让你感觉不出这里正在办公。

美琳达第一次踏进微软的办公室,很让她感到吃惊!办公室里摆放的全是些玩具,有靶标、健身器材、弓箭,甚至还有水箱。员工的穿着也很随便,这里很少有人会穿一身笔挺的西装,或是高跟鞋等。比尔曾告诉他们:

“你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无拘无束地工作。”

一位对微软慕名已久的记者汤姆生·费尔一踏进这里时,他同样感到非常惊讶:

“噢!天哪,这里是动物园,还是幼儿园?这就是微软吗?”

随同的人也一片哗然。这里的闲散无纪简直如同一个自由王国。但谢利会很亲切地告诉他们:

“这就是微软,我们的家园,设计软件是一项压力非常大的工作,你们很难想像得出来,没有一个可以使员工身心放松的环境,怎么会让他们表现更出色?”

美琳达曾在早些时候问过比尔:

“年轻人应该让他们在工作中变得拘谨一些,还是轻松一些好呢?”

比尔回答她说:

“提供宽松的环境对工作很有好处,员工中有许多年轻的姑娘与小伙子,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几乎足不出户,而现在出了大学的校门又被我们弄到这种近乎荒野的地方,怎么还能让他们拘谨呢?”

在微软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一个园区内的700多名工作人员不必整齐划一地上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行弹性工作制。于是,这里的许多员工会在白天休息,晚上加班加点,所以,即使晚上八点上班,早晨六点下班的人也屡见不鲜。美琳达也曾体验过这样的生活,那不像是工作的需要,而完全像似取决于你的需要,这在其他公司是不曾见到的。

微软是美国最先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之一,一些参与制定这项工作计划的企划人员说,这主要是取决于微软公司员工工作的特殊性。当然在这方面,比尔也算得上是第一个身先士卒的人,他经常会在晚上工作,白天休息,但是一周下来,他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标准的40个小时,美琳达也能体会到这种工作方式的优越性。的确,在微软实行了这样的工作制度之后,尤其对于一些程序研发人员,他们的工作更出色了。他们有了更大的工作自主权,同时,生活也变得比从前更丰富了。

从前,员工之间除了在工作上可以建立联系,生活上几乎很少来往。当他们有了选择工作时间的权力后,员工们在生活上就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甚至他们会认为对方是最好的生活伙伴,在一起互相帮忙和照应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生活情趣。

例如,一块儿租一套好的住宅,一起打车上下班,既方便也实惠。所以当美琳达到微软上班后,曾有一些同事有意接纳美琳达做他们的生活伙伴,请她与他们一起分享工作之余的快乐,美琳达往往欣然接受。因为这不仅可以让她紧张的神经放松,还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些便利,使她与员工的相处更加融洽。

所以在微软为人处事,你会觉得更轻松、更有趣,你完全可以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微软,成为其中的一员。

同时,微软也很注重以体育活动来平衡员工紧张的脑力劳动。公司每年会给员工发放一张免费的体育俱乐部会员证,员工可以随时到附近的一家体育俱乐部健身。这家俱乐部有开阔的运动场与溜冰场,员工可以到这里打棒球、橄榄球,或是排球;在公司的园区内还设有一个小巧的人工湖,员工可以在这里尽情游泳。

在微软内部还特别设立了一些竞赛——微软竞赛。主要是根据比尔及员工喜欢的一些运动而设立的,举行这项活动一度是公司的传统。虽然竞赛现在不再举办,但是微软派对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精彩。这样的活动曾经在西雅图的会议中心举行过几次。

早在1990年,员工与来宾参加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8000多人。美琳达深深记得,有一年的主题是曼哈顿假期,参加派对人士可以参观小巧的意大利快餐店,以及仿造的大都美术馆,还可以观看百老汇摇篮曲表演等,真是有趣极了。

在微软,员工可以拥有自己的喜好,你可以玩游戏,也可以相互捉弄,尤其是在愚人节这天,连比尔都难逃“厄运”。有些员工在工作时弹奏乐器,甚至在相互的办公室门上涂上胶泥,直到打不开为止。你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布置办公室,使其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即使在大学,也没有这么丰富的生活。这里还有足球场、篮球场与跑道,各种运动设施应有尽有。

公司不定期举行一些集体活动与比赛,现在最常举行的活动就是马拉松长跑,比尔也会积极参加。此外还举行橄榄球比赛,主要以部门不同来划分成不同的参赛组,获胜方不但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品,还可以被批准在这一年多休三天假。微软还有一支令他们感到自豪的乐队,这支乐队即使在西雅图也是非常出名的,他们的演奏水平完全可以与国家级乐队媲美。他们绝对有这个实力,因为他们当中的几位钢琴演奏家,即使在全美也是很有名气的。

当微软在业绩上获得巨大的进展时,总免不了要进行小小的庆祝。那时,比尔总会骑着一辆哈雷摩托车登上微软年度大会的舞台,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比尔说,这样主要为了可以让员工放松,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而事实证明,这些对提高工作成效的确很有帮助。在微软Windows3.0问世后,微软在西雅图一家著名的酒店举行了一次集体庆祝会。那时的场面非常热闹,比尔与100多位员工在那里不受约束地狂欢。

也有些人传言说,微软虽然声誉很高,但是对女性不友善。这种传言是不可靠的。在微软,一般情况下主要从电脑学院招收人才,很幸运,微软总能从这些学院中招聘到一流的人才,其中不乏一部分女性。在微软内部,女性职员从事的工作主要以营销与专案管理为主,而在实际撰写程序的人员中,女性只占到了20%,但是这种比例是低于微软指标的。微软一向注重人才,在这里不存在性别与种族歧视。

对于许多男、女青年,他们还没有成家,那么他们就会以公司为家。或许这样不拘一格的工作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员工产生一种归宿感与自豪感。他们也会因此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尔公开鼓励微软每一位员工可以通过电脑给他发电子邮件,并告诉他们:

“我在两天之内会给你们回信。”

有时比尔的回信可能是很粗鲁的,因为他不是那种喜欢费心表现自己礼貌的人。或许正是这种开放与易于接近的特点使微软保持了常胜不败的记录。

比尔有时不给自己的员工留任何情面,他甚至可以直言不讳地对自己认为不大好的人和事建议说:

“这是我听过的最为愚蠢的建议!”

没有人愿意听到这样的回答,所以美琳达曾劝诫比尔:

“你必须要学会对每位员工尊敬,是他们这些精英造就了微软这个巨人,你只不过是一个出色的管家。”

曾经有人问过比尔,微软为什么在上市后如此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富有?比尔这样回答:

“微软会笑着告诉人们,我们在努力地工作。”

1990年,微软仅有5000名员工,但那时便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比尔看来,保持适当的员工人数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他经常在考虑两个项目,一是可以多投入广告费;二是控制员工人数,他把这叫做控制人头数。他说:

“广告费你可以调整,如果出了错可以改正,但是对于人头数你就得保守一点了,一旦你允许经理们用200个人去做本来100个人就可能完成的工作,那样,损失就很难挽回了。”

比尔期待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重要的一员。虽然他处在最高领导层,但是他可以清楚地认出每一位微软部门经理,甚至一些员工,知道他们正在进行什么项目,进行到什么地步了。这里的员工都非常佩服比尔的记忆力。

在微软变得越来越庞大的时候,比尔感觉有些工作很占用他宝贵的时间,于是他只担任了董事长一职,而将总裁让给了鲍尔默,比尔主要从事一些策划性的工作。

本应该出现在对公司具有战略意义的会场中的比尔,也经常会参加一些部门会议。如有时间他不放过每个项目每一周的现场会议,参与讨论项目的进行情况等。所以,比尔认为不妥的事情,员工也可以马上就听到,比尔有时也会当场指出某个经理的不足或需改进的地方,他也更喜欢对自己欣赏的做法或是建议给予即时奖励。

负责应用软件的杰佛里·哈波斯甚至说是比尔让他们紧张起来的。的确,比尔很善于让那些有能力完成难题的员工全力以赴地工作。

美琳达曾经也问过比尔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许多公司大了之后,老板与员工都会失去必要的联系?”

“所以让微软有小公司的感觉十分重要,即使它已经不再是小公司,就像我永远会记得做个小孩子有多快乐一样,微软要保持这种感觉。”比尔回答说。

比尔有时在一些问题上的态度像个孩子,但是在公司的一些重大变革上,他会比别人想得更周到、更细致。在美琳达走进微软的十几年当中,目睹了微软的每一次发展与变革。她不得不钦佩眼前这个满是头屑的孩子气般的比尔的管理艺术。

最近,微软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调整。事先比尔曾征求过妻子的意见:

“美琳达,现在公司面临很艰难的发展机会,我想是把资源与人才集中起来应对挑战的时候了,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美琳达从不愿介入公司的管理问题,她只告诉比尔:

“你是想给自己换一个新的角色吗?的确,依你的年龄,你或许应该从事一些更有效、更具有全局性的工作。”

或许是妻子的话提醒了比尔,或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于是比尔让史蒂夫·鲍尔默——他近30多年的老搭档,取代了他的总裁职务,而他只担任了董事长一职。他告诉新闻媒体:

“我和从前一样,对微软这个了不起的公司感到无比乐观。我们有出色的员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效的管理层,有数量庞大的、占绝对优势的技术,以及无穷的发展机会。所以,如果有人怀疑今天宣布的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会在微软花的时间少一些,那么他就彻底错了。”

事实证明比尔的承诺没有落空。

1983年,与比尔一同创业的艾伦离开了微软,他投资15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高科技与体育企业,但他仍然持有9%的微软股份。

虽然外界传言艾伦是因为与比尔合不来才不得不离开微软的,但比尔却不这样认为:

“我们是对一些事情有过不同意见,也彼此争辩过,但这很正常,这绝不是他离开微软的理由。展望未来20年,我们两人都相信,其实未来会有比过去20年更多的机会,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各自努力奋斗吧。”

虽然美琳达没能亲眼见证艾伦工作时的情景,但是比尔向美琳达承认:

“我比较激进,竞争心又狂热,而保罗在我们的研究发展方向与经营上保持领先。”

在先后10多位伴随微软成长的高层主管中,除了保罗,现在比尔更看好鲍尔默,比尔也几乎从来没有将他看作外家人。鲍尔默很善于言谈,做事精明果断,这些都深得比尔的欢心。美琳达对鲍尔默的印象也很不错,不只是因为他是极力促成他们婚姻的当事人,更多的在于他的做事风格与谈吐。鲍尔默很热情,每次来比尔家时都不忘要见见比尔的宝贝儿子罗瑞,他们很合得来。比尔是这样评价鲍尔默的:

“从撰写程序方面来说,鲍尔默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但他很擅长数学,而且是个精力充沛的商业高手。这个在表达观点猛敲墙壁并吼叫的家伙,也是个经常踢我屁股的强制者。”

还有一些其他出色的微软高层,他们都是比尔最得力的工作伙伴,也是微软“智囊团”的重要成员。

微软“智囊团”是一个特别的团队,这也是微软与其他软件公司与众不同的特色所在。不可否认,他们的智囊深度确实并非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比尔一直为自己可以找到这些最聪明的人才而倍感自豪。他认为,如果把微软这些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微软便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这样的局面比尔当然不愿意看到,所以他一直在为留住这些他最欣赏的人而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