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险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3383000000031

第31章 隆美尔的珍宝(1)

希特勒手下最精明而狡诈的将军之一、著名的陆军元帅隆美尔在预感末日来临的时候,派一支队伍把大量财宝埋藏在突尼斯的一个沙漠小镇——杜兹。这支队伍在突尼斯的撒哈拉成功地埋藏了这批财宝以后,在返回杜兹途中遭到一支英国部队的伏击。在其后的战斗中,他们都战死了。所以,没有一个人知道隆美尔的金银财宝埋在何处,甚至隆美尔本人也不知道。

1943年3月8日清晨,希特勒手下最精明而狡诈的将军之一、著名的陆军元帅隆美尔的末日到了。他的装甲部队残部已经向突尼斯城方向退却。

在突尼斯城里存放着从意大利的基地运来的大批金币,还有隆美尔从阿拉伯人手中掠夺来的大量财宝。

在失败已不可挽回的情况下,隆美尔决心不让他的财宝落入英国人之手。他曾考虑到把财宝从突尼斯城海运到意大利的南部,但战局对他的想法是有力的回击,英国已完全控制了海、空权,德国已无法进行海上运输了。隆美尔只好另外想办法了。

就在3月8日这天,有几个隆美尔的亲信负责将隆美尔的财宝偷偷运走并隐藏起来。当时有15辆到20辆军车,负责装运隆美尔的财物。这些财物中有大批举世珍宝,分别装满36个大金柜,每个大金柜重1吨以上。这些军车在半夜三更开车,消失在茫茫黑夜里,驶向一个秘密的沙漠目的地。隆美尔的亲信之一汉斯·奈德曼陆军上校负责押送这队军车,他们要把这批财宝埋藏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某个安全地点,不使它落入英军军队之手。隆美尔知道英国情报部门对他的黄金来源是一清二楚的,因此他们竭力想搞到手。隆美尔为了迷惑敌人,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他派出一支快艇舰队,装了部下从博物馆和宫殿里抢劫来的若干箱艺术品,运送到意大利沿岸的一个秘密目的地。同盟国军队早就等待着这一行动,他们的侦察机一发现这些快艇,就准备截获,如有必要就把它们击沉。

隆美尔声东击西的策略完全奏效,当英国轰炸机和海军舰只竭力设法捕获这些满载财宝的快艇的时候,装运隆美尔大部分珍宝的车队正在另一个地方加快速度,沿着隐蔽的土路,朝西南方向驶向杜兹,那是突尼斯的一个沙漠小镇。按照计划,这批金银财宝要在这里用骆驼队送到一个安全地点,埋藏在遍布该地区的成百上千个沙丘当中的一个。至少,原计划是这样的。

隆美尔的骆驼队可能就是在1943年3月10日左右离开杜兹的,在沙漠里走了1~2天。安全地埋藏一大批珍宝,是不需要走更多的路程的。可是埋藏在什么地点呢?这是一个无答案的谜。

只是在几周以后,收听到的一则英国无线电新闻广播称:在杜兹附近沙漠边缘的一次战斗中,英军截击并歼灭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德军小分队,它显然是被派去一个边远地点执行任务后准备与所属部队会合的。据广播称,德军士兵全都战死了。

实际情况是很清楚的:这支队伍在突尼斯的撒哈拉成功地埋藏了这批财宝以后,在返回杜兹途中遭到一支英国部队的伏击。在其后的战斗中,他们都战死了。所以,没有一个人知道隆美尔的金银财宝埋在何处,甚至隆美尔本人也不知道。

战后,为了寻找和占有这些珍宝,西方各国的政府和各种各样的公司、团体、冒险家,纷纷登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探宝闹剧,许多人还为此死于非命。其中最为甚者,大概要算围绕“弗莱格案件”所展开的隆美尔珍宝之争了。

1948年6月的一天上午,法国驻德国什图特加特领事馆里,走进一个25岁的瘦高青年。他自称皮切尔·弗莱格,前来申请去法国科西嘉旅游的签证。法国代办得知他曾是党卫军驻意大利潜水分队的司务长时,顿生疑窦,便说:“我可以考虑您的申请,但您必须讲出前往科西嘉的真实目的。注意,别拿鸡毛蒜皮的事来蒙我!”

弗莱格一怔,但他略加思索后,就讲出一段令人震惊的往事来:

1942~1943年,弗莱格曾在党卫军驻意大利某海港的潜水分队服役。1943年9月的一天,他突然奉命带上潜水具前往科西嘉向党卫军中校路德维格·德里尔报到。9月17日,德里尔等四名军官,又带他出海来到巴斯提亚市外的圣弗罗伦海湾。弗莱格的任务是:在海底寻找一个能容纳六只铁箱的隐蔽处。经过几天下潜后,他终于在水深55米的海底峭崖上,找到了一个洞穴,便用浮标做下记号。次日凌晨,四名军官又带弗莱格出海,这一次,艇上多了六只体积为80厘米×40厘米×40厘米的铁箱。来到浮标处后,弗莱格开始做下潜准备。这时,一个军官用六分仪测下了这个点的坐标,并记在了纸上。弗莱格“无意”中瞟了那纸一眼,便牢牢记住了上面的数字。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根据几个可见的岸上地物(一幢被炸毁的房屋、一座灯塔、一小片树林),估算了沉物点的方位。

但两天之后,弗莱格在科西嘉突然被盖世太保逮捕。受审中他才知道,箱子中装满被那四个军官偷出来的金币、珠宝、首饰之类的贵重品。弗莱格一口咬定自己只是执行命令,其他事一概不知,更说不出藏宝点的准备位置。后来他在军事法庭出庭作证时,得知四个军官也没招供。最后,德里尔等军官被枪决,他也被罚在东方战线去打仗。

当天,一份绝密电报飞向巴黎。紧接着,一个专门鉴定委员会成立了。专家们对弗莱格提供的情况做了仔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疑问。例如,党卫队军官们怎么会让一个素不相识的潜水员来干如此诡密之事呢?如此重要的坐标会让弗莱格“瞟”去吗?弗莱格既然与犯罪毫无干系,事先又不知箱中何物,为什么不向盖世太保供出准确的藏宝点呢?总之,鉴定委员会对弗莱格的话充满怀疑,但法国政府还是决定利用弗莱格去寻找这批珍宝。而莱恩伯格公司则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具体工作。

在巴斯提亚,弗莱格显得非常自信,在同当局代表谈判时,他坚持要以得到1/3珍宝为条件,才肯对探宝工作提供帮助。当局则要在找到珍宝后才谈报酬问题。双方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几天后,弗莱格手持藏宝点示意草图,领着莱恩伯格公司的全部船只,浩浩荡荡地向海上开去。但很快就出现了混乱:弗莱格图上的方位,同他“瞟”来的坐标对不上号,而且,沿岸数十公里内,根本就找不到他所说的地理标记。

弗莱格显得手忙脚乱,不是抱怨岸上变化太大,就是咒骂那个军官根本不懂六分仪。最后,专家们只得根据弗莱格的草图和他那充满矛盾的解释,划定了一个大概搜索区。10名职业潜水员依次下潜,弗莱格也下了海。这时人们发现,这个前党卫军潜水员,对潜水却几乎是个门外汉。

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个月后,探宝费用已达100万法朗,可连宝藏的影子也没见到。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上了当。最后,莱恩伯格公司总经理找到弗莱格,只说了一句话:“骗子,你害得我破了产,但你这个恶棍也绝无好下场!”

弗莱格见势不妙,便闭门不出,暗中筹划逃回德国。为了弄到路费,他企图偷偷卖掉配给他的潜水具和两个望远镜,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判了两个月监禁。就在弗莱格坐牢的时候,有关科西嘉藏着“隆美尔珍宝”的消息,传进了报界。一家德国报纸登载了一篇文章,题为《天方夜谭中的神奇财宝》,说隆美尔将军曾指挥部下在非洲各国抢了价值不下1000万英镑的金银财宝和艺术珍品。1943年,因非洲战局恶化,这批珍宝被运到意大利,后来便不知去向了。紧接着,法国报纸又登出一篇某记者采访前抵抗战士路易·布尔德的谈话纪要。这位曾在科西嘉一带打过游击的人说,1943年9月的一个夜晚,他在望远镜里清楚地看见,有一艘德军快艇往海里沉下了一些箱子。

这样一来,弗莱格一出狱就成了新闻人物。他也趁机闪烁其词地向记者们透了点有关“隆美尔珍宝”的情况,但对藏宝地点却只字不提,只是暗示他这次参加探宝是被强迫的,所以“不可能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