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消费心理学
3387400000039

第39章 影响消费心理的个体因素(3)

(二)购买的理智性

中年人生理、心理发展成熟,逻辑思维发达,情绪稳定,能从本质上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主观或感情色彩较少。对事物的判断、分析、推理都比较准确,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多以理智去支配自己的行动,而感情用事的现象在他们身上已不多见。因此,中年人在选购商品时较少受商品外观因素的影响,也不易受外界环境的感染,而主要靠通过自己去了解,比较注重商品的内在质量。他们喜欢看商品的使用说明书,注意广告的宣传,善于征求其他消费者的意见,并认真对不同牌子的同类商品进行比较等,力求使其购买行为合理、正确、可行,并客观地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因而这种购买决定一般都比较明智和实在,理性成份大。同时,由于他们长期从事购买活动,商品知识比较丰富,来到柜台前一般都可以自行评价、挑选商品,表现出较强的选购能力,因而购物时显得沉着冷静、慎重老练。

因此,对售货员来说,当中年人在购买商品时,应充分尊重中年人的独立自主性,不要急于向他们介绍商品。当中年人需要帮助时,售货员也应在尊重他们意见的前提下着重晓之以理,因为中年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劝说而不轻易被情感所左右。对中年人进行商品宣传时也应侧重介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以商品优良的质量、适中的价格、有效的实用性等特点来刺激中年消费者的购买欲。

(三)注重商品的实用性

中年人一般工作比较繁忙,家务较多,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经济条件有限,因而对商品的实用性及价格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们特别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不图虚荣,也不太讲究时尚,而要求商品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经济耐用、省时省力,表现出较强的节俭求实消费心理。在挑选商品过程中,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选料和性能,注重商品的内在质量。当然,中年人有时也会被新产品吸引,但他们不是象青年人那样为追求时髦,而是关心新产品是否比旧的同类产品更科学、更实用。如果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新产品可取,中年人也会乐于购买。因此,中年人用品生产厂家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在产品的方便耐用、适用性强上下功夫,以迎合中年消费者求实用的消费心理。

(四)求同心强,好奇心差

即中年人在购物活动中表现出随大流的多,搞特殊的少。这是因为中年人已步入了生理、心理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处事的沉着、稳重,思想有深度而区别于青年人。在生活经验的影响下,他们一般比较尊重传统习惯,十分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关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引起怎样的社会效果,处事多考虑别人的看法和社会的评价,希望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因而在消费过程中,中年消费者表现出已不再象年轻人那样喜欢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求商品能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形成一种好求同、不好奇的随大流心理特点。

四、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特点

老年人一般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了延长。同时,出生率又呈下降趋势,使老年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高。这反映在消费品市场上,表现为老年人在整个消费者中所占的比例趋于增长。据统计,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6%,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还将显著增加,2030年到205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50%。因此,面对社会人口发展的老龄化趋势,研究老年人的消费心理,根据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特征,设法满足其消费需要,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理、心理的变化,他们对商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突出反映在对衣食住行用品的要求上。在饮食方面,从消费结构来看,老年消费者的主要消费集中于饮食方面。生理机能的衰退,使老年人的味觉、嗅觉、消化等功能都呈退化趋势。加上牙齿的不断脱落,咀嚼功能较差,使他们对食物有着特殊的要求。一般老年人的食品要求质地松软、易于消化,并应是低盐、低糖、低胆固醇,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多的健康食品。且老年人还因为身体比较虚弱,容易犯病,对滋补品、保健品的需求量也增大。在穿的方面,老年人降低了对服装修饰性的要求,而提高了对商品本身性能和质量方面的要求。身体机能的衰退,使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既怕冷、又怕热。所以老年消费者更注重衣服鞋帽的舒适、方便、松软、保暖。对于用的商品而言,也要尽量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如家俱要尽量舒适、方便、安全,有利于健康。此外,老年人还需要一些与其生理机能下降相适应的特殊商品,如助听器、老花眼镜、手杖等,并讲究商品的美观、轻便、实用。住的方面,老年人主要要求周围的环境安静、空气新鲜,能使老年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心情愉悦、睡眠充足、精神充沛。

此外,老年人一般都已退休,经济收入减少,自身的购买力也随之而降低。同时,主持家庭的责任多已移交给下一代,从大件的贵重商品到日常的生活用品多由儿孙们购买,他们自己主要购买的一般是食品和医疗保健用品、自己特需或喜爱的商品,有时也为儿孙们买一些礼品。他们在这些消费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消费心理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购买的习惯性

在长期的生活历程中,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许多事情都有了比较固定的看法,容易墨守成规,表现出较大的思维定势倾向。且老年人对事物的记忆能力与其形成记忆的顺序相反,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回忆起很久以前的事情,却常常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同时由于年龄的增大,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也不断衰退。老年人的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对老字号商品、传统商标具有特殊的喜好和较深的印象。以往形成的兴趣与嗜好一般来说不容易改变,而培养新的兴趣与嗜好却较难。受时尚风气的影响也较少,对新产品的宣传常报以怀疑和拒绝的态度,对习惯性使用商品的情感很难转移,消费需求相对集中和稳定。因而他们在购买商品时,经常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偏好挑选通常使用的商品牌子、商标、包装和厂家等,对商品的偏爱带有较强的习惯性。这样也减少了老年消费者的挑选时间,并缩短了思维的决策过程。

根据老年消费者的此种消费心理特点,企业在老年人用品的宣传上应注意强调厂牌、商标等的传统习惯意义。企业要注意对老字号、老品牌、老商标的宣传,不要随便更换商标和商店名称、商品名称,并保持某些相对稳定的销售和服务项目,以便于老年人的认识和接受。

(二)要求商品舒适方便、经济实用

老年消费者已不再像青年人那样富于幻想,易于冲动,而是在购买活动中显得非常成熟、理智。老年消费者经济来源不多,又具有勤俭节约的传统,尤其是我国的老年消费者长期经历了低生产力水平、低消费水平阶段,他们习惯于俭朴的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习惯于精打细算,反对一哄而上。加之身体素质较差,适应能力、活动机能下降。因此,在选购商品时,他们往往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讲求质量和可靠性,希望商品使用或携带方便、舒适,能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并且经济实惠、物美价廉。老年消费者把商品的实用性作为购买商品的第一目的性。他们强调质量可靠、方便实用、经济合理、舒适安全。至于商品的品牌、款式、颜色、包装是放在第二位考虑的。

(三)希望提供良好的服务

人到老年,行动不方便,体力不足。他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希望既能方便地购买到商品,又能保证在购物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同时还希望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老年人在购买商品时的这种心理要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用品市场的营销效益。企业应针对这些心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针对老年人体力差,购物的商场最好能选在交通方便、行动安全的地方,并在商店内适当的地方安置一些椅子,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休息的设施。针对老年人弯腰不方便,应将陈列品摆在货架的中上层,使他们易于选取。针对老年人视力弱,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的特点,商品的陈列要清晰显眼,商品的标价要清楚,老年人用品的使用说明要鲜明醒目,字体要大,说明要详,色彩可使用红、黄等鲜明的暖色调。此外,由于老年人已进入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他们一般都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长寿久安。因而他们特别喜爱带有吉祥征兆的商品,喜爱有利于健康长寿的保健品,喜爱有祝福健康长寿字样的商品包装和广告宣传等。例如,“双喜”牌、“仙鹤”牌、“康寿”牌等牌号都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老年人受其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选购商品时一般比较谨慎,选购时间较长,挑选仔细,敏感、多疑,顾虑心重,喜欢唠叨。并且希望受到晚辈的尊敬,害怕被冷落。这就要求营业员在接待老年顾客时要格外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应主动为老年人拿递商品,不要急于收回,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挑选,并帮助他们操作试用。同时还应耐心地介绍商品的性能、用途、用法,有意识地多介绍传统特色商品、保健食用品。在介绍商品时还应注意适当放慢语速,提高音量,并在他们决定购买后为其包扎好商品,以便于携带,收款时也应做到唱收唱付。以优良的服务使老年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觉得轻松自然,受人尊重,从而容易产生信任感和惠顾心理。

亨氏公司发现,许多老年人买婴儿食品吃,因为这些食品分量小而且容易咀嚼,所以公司专门为戴假牙的老年人推出了“老年人食品系列”。结果,该食品系列最终失败了,因为消费者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特殊的食品(甚至对超市的收银员也不愿意承认),他们更不愿意公开承认为自己购买婴儿食品,这样他们可以假装是为孙子们购买的。可见,老年人的自尊心理还是很敏感的。

总之,企业要根据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特点,制定适当的商品营销策略。不但要提供老年人所希望的方便、舒适、有利于健康的消费品,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包括送货上门等,使老年人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小案例:老年人消费行为与营销措施

某服装企业在为老年人提供服装时采用了以下营销措施:

(1)在广告宣传策略上,着重宣传产品的大方实用,易洗易脱,轻便、宽松。

(2)在媒体的选择上,主要是电视和报刊杂志。

(3)在信息沟通的方式方法上,主要是介绍、提示和理性说服,而力求避免炫耀性、夸张性广告,不邀请名人明星。

(4)在促销手段上,主要是价格析、展销会。

(5)在销售现场,生产厂商派出中年促销人员,为老年消费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为他们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和用途;若有需要,就进货上门。

(6)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他们主要选择大商场,靠近居民区,并没立了老年专柜或老年店中店。

(7)在产品的款式、价格、面料的选择上分别采用了以庄重、淡雅及民族性为主,以中低档价格为主,以轻薄、柔软为主,适当地配以福、寿等喜庆寓意的图案。

(8)在老年顾客的接待上,厂家再三要求销售人员在接待过程中要不徐不疾,以介绍质量可靠,方便健康及经济实用为主,在介绍品牌和包装时注意顾客的神色和身体语言,适可而止,不硬性推销。

某一天,在该厂设立的老年服装店里来了大约四五位消费者,从他们亲密无间的关系上可以推测出这是一家子,并可能是专为老爷子来买衣服的。老爷子手拉一位十来岁的孩子,面色红润、气定神闲、怡然自得,走在前面,后面是一对中年久妇。中年中女转了一圈,很快就选中了一件较高档的上装,要老爷子试穿;可老爷子不愿意,理由是价格太高、款式太新。中午男子说反正是我们出钱,你管价钱高不高呢。可老爷子并本领情,脸色也有点难看。营业员见状,连忙说,老爷子你可真是好福气,儿孙如此孝颇,你就别难为他们了。小男孩也播看老人的手说好看好看,就买这件好了。老爷子说小孩子僵什么好坏。但脸上己露出了笑容。营业员见此情景,很快把衣服包扎好,交给了中年妇女,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店门。

第二节性别与消费心理

对某一具体的消费者而言,其消费心理特点不仅取决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还受其性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性别会产生不同的消费心理。例如,在购买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男女都会表现不同的特点。

在男性/女性的对立中,包含很多方面,诸如男主外/女主内,男阳刚/女阴柔,男主动/女被动,男潇洒/女漂亮,男理性/女感性等,处于对立项两端的是典型的性别特征。当然,两端之间还有许多中间层次,下面要讨论的差异只是对大多数男性和女性一般特征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