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对联
一、对联基础知识
(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古代早期的对联基本上指的是春联。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二)对联的种类
1.按用途分类
①通用联——春联。
②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2.按字数分类
①短联(十字以内)。
②中联(百字以内)。
③长联(百字以上)。
3.按修辞技巧分类
①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②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③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4.按联语来源分类
①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②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③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④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三)对联的特点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是对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他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对联虽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分。那些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的游戏性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清末有个叫赵藩的,在成都武侯祠题了一联。联云: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省。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此联工、巧皆佳,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
(四)对联的格式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五)对联的领字
对联的领字或称领词,是指在一个联句里面起到统领作用的字(词)。
对联中,常有一些自对的句子,如:清风朗月、劲柏苍松,这些自对的句子,可以单独使用,但当它们要用到结构比较复杂的联句里面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引领,比如说,刚才的两个自对句放在一起要成为一副对联,难免有点牵强,但可以这样处理:此处有清风朗月,其人如劲柏苍松。
这样就把景物与人物(人品)联系在一起,而“此处有”和“其人如”就被称为领字了。
而对联由骈赋得四八言联,自诗得五七言联,因词得长短句,在继续发展的时候,就把领字也融到自身的应用上面去了。
而领字的最早普遍使用,是在元曲里面。元曲又称词余,其发展是来源于词,但随便翻一翻元曲,你会发现,除了一些很短的小令彼此间相同之外,大部分同曲牌的作品,其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这与词的字数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有所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呢?这是领字的存在产生的影响。
1.领字的运用
领字在联句中的运用没有一个量的规定和标准,大观楼长联中:“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一个“看”字便引领以下的四句。又“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这里有两处带领字,“趁”字,领“蟹屿螺洲”,“梳裹就”三字,领“风鬟雾鬓”,后面的“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其用法一致。领字的多寡,是要结合联句本身的要求来定的。长联中,领字起到引领承接的作用而大量被使用,而在短联中的应用比较少。
2.领字与声律的关系
当一个联句引入领字之后,便不能再对联句用诗律的句式来要求。例如,大观楼长联的“看东骧神骏”若用五言律句来衡量的话,显然就是破律的了。所以尽管有很多作品在引入领字之后依然因为注重声律而尽量做到与律句句式吻合,但在联律上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领字在对仗上也比较宽松,在对应位置上的声律要求也可不要求。究其根源,就是因为领字虽然在联句中起到的作用不少,但它始终是为了给主体服务,为了明确它在句中的主次地位,有意地忽略它的声律、对仗要求,以之模糊辅助物,突出主体。
常用领字分为三类:
一字,如:
看望听想凭须虽彼等。
二字,如:
莫非何须没道试看却忆未闻等。
三字,如:
最难忘写不尽未曾闻休忘却等。
(六)对联的断句方法
对联的断句是对联欣赏的重要环节。准确地断句,有助于我们欣赏对联;同时,在欣赏的基础上又能使断句更准确。
1.明意是断句的关键
反复诵读,弄懂联意。用典较多或地方色彩较浓的对联,还要翻资料,查工具书,向他人请教。通过这些方法把联意弄懂了,句就可以断下来了。断句还有些辅助手段。
2.利用题跋的启示协助断句
清代俞樾挽钟文烝联有这样一段序文:“子精勤《穀梁》之学,著《穀梁补注》二十四卷,主讲上海敬业书院者十余年。余每至沪,必与讨论经义,今不可得矣。其殁也,年六十。”读这段序文,就知道死者曾“著《穀梁补注》二十四卷”,后到上海讲学,作者常与讨论经义,死年六十。了解到这些背景材料,挽联就可以这么断了:
廿四卷补注,为穀梁子功臣,频年手校青编,镂版告成犹及见;
六十年耆儒,是乾嘉间宗派,此后我来黄浦,谈经同调更无人。
青编,简册,此指《穀梁传》。乾嘉间宗派,即乾嘉学派,指清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此派主张根据经书和历史立论,以达到“道明于世”的目的,在我国文字、音韵、训诂与古籍整理上有所贡献。黄浦,江名,此指上海。
3.上下联的结构互相比对
有时候,一联某个部分的句不好断而另一联相应部分的句应怎么断则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就可参照可断句的那一联的结构,再去为难以断句的另一部分断句。请看: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弦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佳兴此登楼。
这副对联题于成都望江楼。上联“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初看就不知作“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断句好呢,还是作“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断句好。而看下联相应部分“听纷纷弦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只能作“听纷纷弦管,送来些鸟声花气”断句,则“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也只能作第二种断句无疑。
4.利用声义关系
例如: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题于温州江心屿的对联,上联中连用八个“朝”字,下联中连用八个“长”字,一般人都读不断,原因是不懂得“朝”和“长”可以变读,或者说懂得而想不到这上头来。若从“朝”可读为zhao(朝夕之朝)和chao(朝拜之朝,或涨潮之潮),“长”可读为zhang(增长之长)和chang(长短之长)上去考虑,句就不难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