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古代的船
我国古代造船起步于遥远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实践过程中对独木舟和筏不断加以改进,开始在独木舟的四周加上木板以增大容量,原来的独木舟就变成船底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圆底独木舟逐步变成了船底的中间部分,通连首尾的主要纵向的木材就变成了“龙骨”,这样就变成尖底或圆底的木板船,而原来平底的独木舟也就逐渐演变成平底木板船底中心线上的一块板了。在这过程中,人们对筏也进行了改造,在筏的四周安上木板。由独木舟和筏发展到木板船,这是造船史上的飞跃,它开辟了航海及河运史上的新时期。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据古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到了汉朝,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据说打一次战役,汉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三国时期孙吴所据之江东在历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之地,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3000名战士。到南朝时,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齐科学家祖冲之创造了装有桨轮的船舶——车船,这种船利用人力以脚踏车轮的方式推动船的前进,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无论是船舶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体现出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这时的船舶不仅种类多、体积大,而且还有工艺先进、结构坚固、载量大、航速快、安全可靠等许多优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从7世纪以后,中国远洋船队就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万顷波涛的大洋上。外国商人往来于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都乐于乘坐中国大海船,并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匠”的语言来称赞中国船工。
据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规模都很大。如龙江船场年产就超过200艘,它还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称。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只是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在造船业上享有的长久优势才逐渐失去。
4.中国古代的桥
据史料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已建有梁桥和浮桥。我国古代桥梁大致有梁桥、拱桥和索桥三种基本形式。
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最早出现的桥梁,古时称做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把木头或石梁架设在沟谷河流的两岸就成了梁桥。早在原始社会时,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的石梁桥。当时天下著名的石梁桥有四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中桥,西安的灞桥。宋朝人们在福建泉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濒临海湾的大石梁桥万安桥,即洛阳桥。建成后轰动一时,有“天下第一桥”的美誉,这个时期新建的石梁石墩桥无论在长度、跨度、重量、建造速度、施工技术、桥型和桥梁基础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拱桥至迟汉朝已兴造。这种桥是在当时拱式结构坟墓建造技术的启发下,从伸臂木石梁桥和撑架桥逐步演变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拱桥的主要承重构件的外形都是弯曲的,所以也称为曲桥。保留到今天的最著名的石拱桥有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北京西南郊的卢沟桥和苏州城南的宝带桥。安济桥,即赵州桥,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隋朝,是一座敞肩式单孔圆弧石拱桥,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比欧洲19世纪兴建的同类拱桥早了1200多年。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由工匠李春设计监造,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索桥,即吊桥、悬索桥,首创于我国。古书把索桥称为絙桥、笮桥和绳桥,在我国云贵川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游,在雅砻江、大渡河、乌江、北盘江以及秦岭山区、台湾山区,常常可以看到各类索桥。其中,贵州的盘江桥、四川的泸定桥、云南的霁虹桥在国际桥梁史上都负有盛名。这些地方谷深水急,根本无法筑墩建桥,古代劳动人民就发明了以竹、藤和铁绳等作索为桥的办法。目前已考证出最早的索桥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桥,建于秦朝李冰任蜀守时(公元前251年),距今已2200多年。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公元519年北魏时期新疆的铁索桥,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西方到16世纪才出现这类桥梁。索桥可分为独索和多索两大类:独索桥又叫溜索桥。古书记载,溜索桥两岸立柱,以竹绳横索,索上穿有木筒,筒下有绳。人们过河时将绳捆在身上,扶住木筒,溜索而渡。多索桥则有并列的几根缆索,上铺木板桥面,有的两边悬索作栏杆,有的不设栏杆。索桥悬在空中,随风摇晃,初过索桥时不免心惊胆战。
四、中国古代邮政演变
1.官方邮驿
夏王朝建立后,设立了“牧正”、“庖正”和“车正”等与交通有关的官吏进行通信活动。商朝纣王在位时,已有利用声音与烽火作通信的“声光”手段。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各种不同的传递方式有了不同的名称。比如:以轻车快传称做“传”,急行步传叫做“徒”,边境上传书的机构叫“邮”。邮传驿道上设置的休息站叫做“委”、“馆”或“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还普及了传统的通信手段“驲”,“驲”是一种高级急行车,一般高级人物办急事时使用。战国时期,邮驿通信事业繁忙的标志之一是简书与符信的风行。简书是把书信或文章刻写在竹木简上,短信一般字面向内,捆上加封。长信则把简片用皮条连系成册,卷成一卷,外面加封。符信是通信的信物,即通行的凭证,有符有节。节是身份证明,供使者在路途中使用。持有此节者,沿途住宿伙食一律由传舍供给。符与节略有不同,大半是军事凭信,也可作为国家治安所规定的通行证件。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秦朝统一邮驿的称呼为“邮”。大都采用接力传递文书的办法,由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传下去。汉代的邮驿制度比秦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央部一级的九卿官职中,有许多是和邮驿制度直接相关的。而地方上的邮驿管理系统也由州、郡、县三级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督邮”。当时,以骑马为主的信递方式叫做“驿”,短途以步行为主的“递送文书”称“邮”。管理长途传递信件文书的设施叫“驿置”,即后来的“驿站”。管理短途步行投递书信的机构叫“邮亭”。那个时期,在由京城通往边境的千里驿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每隔10里设一个邮亭。三国时期,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树是制定《邮驿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邮驿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曹魏时期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通信符号:信幡。信幡是一种用各种不同图案和颜色制成的旗帜。隋唐时期的邮驿盛极一时,空前繁荣,“驿”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邮”、“亭”、“传”。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迎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叛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这一时期出现了“邮筒”,但不是今天我们所常见的街道或邮局门前的邮筒,它实际上是指一种水上邮件运输工具,用竹筒装信,浮江而下传递情报,后人称其为“水电报”。此外,当时还有“空中通信”,即用风筝、信鸽等方式。唐朝还建立了叫“明驼使”的组织,以骆驼为邮驿工具,专门负担传递公文书信。这种骆驼“腹不贴地,屈足漏明”,能日行千里。到宋朝,邮驿走向了军事化,以兵卒代替百姓为邮驿人员,由兵部掌管全国的邮驿事务,馆驿演变成政府招待所,而传递政府公文和书信的机构则另有名目,总称为“递”,又分“急脚递”、“马递”和“步递”数种。“步递”用于一般文书的传递,是接力步行传递。“马递”用于传递紧急文书,一般不传送官物,速度较快。在很紧急情况下,又使用了一种叫做“急脚递”的新的传送文书的形式,是专门递送紧急的军事文书“特快邮件”。元朝建立了严密的“站赤”制度,即蒙古语“驿传”的译音。元朝在各州县广泛设置“急递铺”,南方设有水驿,东北边远地区更有特殊的用于冰上的驿狗,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全国驿路交通网。明清两朝的邮驿基本上是沿袭旧制。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逐渐被淘汰。
2.民间通信
古代早期,我国除了官方通信外,尚没有正式传递私人信件的机构,百姓只能通过熟人捎带书信。到魏晋南北朝,一种叫“逆旅”的私营客栈发展起来,并且生意兴隆。唐朝由于交往的增多,有了主要为民间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飞钱”的办法,把钱存入地方官府的驻长安机构,再凭收据到该地方的官府那里如数取钱,这有些类似现代银行的汇兑业务。此外,那时还发行了一种“邸报”,通过邮驿传到各地,好像现在的报刊发行一样。到宋朝,“私书附递”变得普遍。明朝时期出现了民信局,是一种由老板出资,雇用店员经营,专为民间投递信件、邮包和汇款的商业组织。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民信局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全国大小民信局总共有几千家之多。鸦片战争以后,还出现了一种专门办理旅外侨胞通信和汇兑业务的“侨批局”。后来,民信局和侨批局遭到了侵略势力的打击和摧残,很多被迫歇业停办。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诸侯国。
2.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是___。
3.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五种物象表达相生相克的关系。
4.中国古代文人或闺秀推崇和必须掌握的“四艺”是指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三才”理论是指___、___、___三大要素。
6.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___》。
7.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是由工匠设计监造的。
8.我国古代管理长途传递信件文书的设施称为___,管理短途步行投递书信的机构叫___。
二、名词解释
开元盛世,朱毛,三纲五常,四书五经,天干地支,年月日辰,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
三、问答题
1.简述我国古代皇帝的名号全称。
2.简述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层级。
3.简述我国古代的四大名医与四大发明。
4.简述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