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3399400000008

第8章 小安徒生的戏瘾

安徒生向来不怎么爱到别人家里去玩。不过,这鞋匠的去世给本来就穷的家庭增添了负担,而且,从此家里就更难维持生活了,日子更不好过了。妈妈不得不日夜不停地给富人家洗衣服。

安徒生也像长大了许多,经常帮妈妈到河边去洗衣服,妈妈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洗,小安徒生就在岸边晾晒,母子二人就靠洗衣服来维持生计。

洗衣服的活,天暖的时候还好过,可是到了秋天,当天上刮起第一阵冷风,下过第一场秋雨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岸边的树林把片片黄叶送给河水,青蛙王子停止了吟唱,鹳鸟离开巢窝,飞到温暖的国度。河水变得无比寒冷,像有无数把小刀,剜割着洗衣妇的手脚。为了祛寒,洗衣妇们常常喝一小口酒,再接着干活儿。

有一次,安徒生拿着小酒瓶,从牧师家门前走过,牧师太太竟对着他大骂:“下贱胚子,这么小就买酒,来日也是个酒徒、废物、废物!”一些有钱人也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是酒鬼、贱骨头,有钱就喝酒,是个十足的废物。以至小安徒生每次为妈妈买酒时,都绕过牧师家,但他却答应去看文凯佛洛德太太。文凯佛洛德太太一家人对他很亲热,简直把他看做自己家人一样。

她家有莎士比亚戏剧的全部丹麦文译本,也有许多诗集,牧师的妹妹很崇拜哥哥,张口就是“我的诗人哥哥”。

“安徒生,我那诗人哥哥时常傻里傻气地抬头呆望着天空,不过等他拿起笔来的时候,就会写出一首很好的诗来呢。”牧师的妹妹把牧师生前的情形,说给安徒生听。

文凯佛洛德牧师在当时丹麦的文坛上,是一个颇有名气的诗人,他写的一首叫做《纺纱歌》的诗,到现在还很出名。

安徒生虽然已从父亲那里听过不少荷尔贝爵写的喜剧,可是,韵文和诗歌,却是第一次听到。

牧师家的书架上,放满了烫金的精装书,看起来,是安徒生父亲所有藏书的几百倍。那套《莎士比亚全集》尤其引人注目,他借来阅读。这是安徒生第一次读莎士比亚大师的戏剧,也是第一次体验到做一个“诗人”是多么的神圣崇高!剧本里奔放的描写,壮烈的情节,美女和鬼魂都正合他的口味。因为,莎士比亚的笔调,竟是那么生动。

安徒生一回到家,就把这些戏剧改成纸人戏,自己编演。他发现这些戏,演起来比以前所演的那些戏,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有时,他把妈妈的围裙披在身上做斗篷,扮演李尔王,大声朗诵那长段独白,洪亮的声音震动着房间的墙壁,惹得邻居们吃惊不已。小安徒生戏瘾越来越大,因此,他脑筋一动,就想要自己写戏剧。于是,他动笔了,他写一对青年恋人相爱,后来因为误会双双自杀。他认为剧里的人物都死了才叫“悲剧”,所以他编进戏剧的人物、男女主人公、还有一位隐士和他的儿子,全都死了。

安徒生编的这个剧本,取材于丹麦的古老传说《必朗斯和铁斯培的歌》。写好以后,安徒生很高兴,就在花坛下高声朗诵起来。这时,邻居的窗户推开了,隔壁一位老妈妈探出头来问道:“安徒生,那到底是什么戏?”

“叫做《亚坡尔与爱尔碧拉》,是我写的。”

老妈妈听了捧着肚子笑起来:

“难怪我听起来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这出戏还是给它一个《啬鱼和紫鱼》的名字比较合适。”

安徒生听了,很失望,垂头丧气地坐在院中。

“到底是哪里不对?为什么会没有意思呢?”这样想着,他拿着剧本跑下楼,到妈妈的身边去:“妈妈,有人说我写的这个剧本没有意思呢!你觉得呢?”

妈妈和颜悦色地鼓励他:

“那是隔壁的老妈妈跟你开玩笑哩!安徒生写出来的戏剧,哪会有不好的道理?”

妈妈这样说,才稍微消除了安徒生心头的不愉快。他怀着满肚子的心事,跑到文凯佛洛德太太家里去,要把这个剧本读给她听。

文凯佛洛德太太听完安徒生的朗诵,非常惊异和佩服地说:“安徒生,你已经会写这样的剧本了?真不错!”

安徒生听了这几句话,感到很安慰。受到这番鼓励的安徒生,一回到家里,马上又写起第二个剧本来。在这个剧本中,他打算要有国王和王后登场。他又读了些莎士比亚的作品。结果,却遇到一个难题,原来,他所写的国王和王后的对话,和普通人说的话没有两样。

安徒生觉得这样说话,不像国王和王后,他们一定有另外的说话方式。这样一想,他就去向镇上的人打听。可是,谁也没见过国王、王后,谁也不知道。

有人说:“很久以前国王曾经搬到奥登赛来住,所以,说不定那时候国王所讲的,还是外国语哩。”

安徒生听了,一时被难住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嗯,只要用这个法子就行!”他想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来。后来,他在街上买了一本用丹麦语解释的英语、德语和法语的字典。他就利用这本字典,从三种外国语中,各找出一个句子来,放在国王和王后讲的话里。例如:“古丁、模尔格(德语)、蒙、培龙(法语)、斯灵毕(英语)——早安,爸爸昨晚睡得可舒服?”

把几种外国话放在一起,掺杂着写。这样写,听起来觉得好像很逼真。

“这个方法实在高明!”安徒生认为这个主意真好,他很佩服自己的才华。

他赶紧把剧本写好。写好后,自己朗诵了一遍,听来很像贵族讲的话,而且,措辞也很不错。

安徒生欢天喜地地拿着这写好的剧本,匆匆忙忙跑到文凯佛洛德太太家去,为的是希望再一次受到这位太太的夸奖。

安徒生全副精神都放到剧本上,从清早到夜里,心里想的,只有剧本的故事该怎么发展这一件事。

自从爸爸死后,安徒生就一直不言不语,很忧郁的样子。现在看到安徒生这么高兴,妈妈也感到非常愉快。

这一天,安徒生对妈妈说:“妈,有人说我写的这个剧本没有意思,我想到剧院去看看真正的剧本是怎么样的。”

“嗯,既然你这么想去,就让妈妈来想想办法吧。”安徒生的母亲为了不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很爽快地回答。

尽管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戏票,可是母亲为了满足儿子的要求,还是想方设法搞来了一张票。

这天,母亲把儿子叫来,“儿子,你瞧这是什么?”

“啊,戏票,妈妈,你真是太好了!”安徒生兴奋地亲了妈妈一下,就要往外跑。“嗯,回来,这样去看戏多寒碜呀!来,让妈妈打扮打扮你,咱们要体体面面地去看戏。”

在妈妈的精心打扮下,安徒生精神多了。

“好啦,儿子,你真是个漂亮的小伙子啦,快去看戏吧!”

安徒生听了这话,立刻飞也似地奔向剧院。

安徒生走进剧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看,那么多观众,有意思极了。幕布一拉开,他就全神贯注地看演出。戏演得真好,真带劲。通过看戏,安徒生大开了眼界。他看到那些台下本来平平常常的人,经过装扮一到戏台上就变成了威严的国王、娇艳的王后、英俊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真是太奇妙了!这时他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等美好的艺术。这可比自己的木偶戏优美、生动得多了。他一边看戏,一边模仿演员们的表演,背诵他们的台词,简直入了迷。同时他也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一个演员。

看完戏,安徒生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的一块围裙抓过来,当成一件斗篷,披在肩上,把自己装扮成中世纪的骑士,走到一面镜子前,模仿剧院演员的动作,口中念着台词,认真地表演起来。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记住了那么多台词。他母亲惊奇地看着他说一些中世纪骑士的话,做一些骑士做的动作。他就这样,一连表演好几个小时,甚至接连几天沉醉在这里面。从此,安徒生就更加痴迷于戏剧了。

1817年6月,哥本哈根皇家剧院的一批男女演员和歌唱家到奥登赛来演出几场小歌剧和悲剧。他们的杰出表演成了大家议论的一件大事。小安徒生和发节目单的小伙伴,一起到后台去参观。剧团的领队还让他登台,演了一个牧羊的孩子,小安徒生演得好极了。那个领队很喜欢他,就称赞道:“你很有演戏天分呀。长大后,来当个演员吧!”

安徒生听了这一番话,心里甜蜜蜜的,同时他也暗暗下了决心:好吧,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去当演员。

这样,几个月又过去了,小安徒生的妈妈改嫁了。继父也是个鞋匠,对小安徒生还算不错。小安徒生一直活在戏剧世界里,不知不觉已经12岁了。

“这家皮鞋店的老板娘,到底打算让她儿子东游西荡地玩到什么时候为止呢?”每当安徒生的妈妈上街,都会听到别人在背后这样说。

每当这时候,妈妈觉得很不安,就在心里暗自盘算起来。这一天,她把安徒生叫到身边:“安徒生,妈妈的意思,并没有打算要你出去做事赚钱回来养家。可是,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实在听不下去,我看你还是找家工厂做做工好吗?”

其实,也难怪人家说闲话。因为,隔壁的孩子比安徒生小两岁,早就出去做工了,每个星期,总会带钱回家贴补家用。

奶奶听说了这件事,伤心地哭了,她认为工厂里尽是些无赖。尽管这样,她仍然擦干了泪,领着安徒生到一家织布厂去“上班”了。

工厂的设备非常简陋,里面狭窄而黑暗。窗户全都用破纸和碎布堵住,震耳欲聋的机器轰轰响一整天,领工是德国人,干活的除了奥登赛最贫困的穷人外,就是监狱里的囚犯。像安徒生这样的小童工,就只能给囚犯们当小工。

工厂里有很多德意志人当工人,他们不是唱歌,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有时还说笑话,引得同伴们拍手叫好。

两三天以后,安徒生对这样的生活也就适应了。

“喂,新来的小伙子,你也来玩一下吧?看样子,一定唱得很不错。”

同伴中有人这样提议。安徒生听了,心里想:唱就唱吧,就唱一支歌也没关系。

安徒生的歌的确唱得很好。他是一个很难得的男中音,平时,他在花坛下独自引吭高歌时,总会引起过路的人侧耳倾听。

这时,只见安徒生马上摆出一副歌手的架势,高声地唱起来。

他这一唱,那优美的童声中音,回荡在车间里,喧闹的车间里顿时鸦雀无声。工人们都在欣赏他的演唱。一曲唱完了,工人们拍手称赞:“唱得好,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他就又继续唱下去。这时,他的心里得意极了。

“演戏,我也很在行咧。荷尔培尔的戏也好,莎士比亚的戏也好,我都会演。”又唱完一曲后,他这样对那些兴致勃勃的工人朋友们说。

“那就演一出戏吧!”工人朋友们更高兴。

小安徒生提高了嗓子,背起戏词来,那副神态,完全和戏台上的演员一模一样。

就这样,小安徒生越来越受大家欢迎。有的时候,甚至连他的工作,也有人替他做,好让他去演唱。工厂这个地方,比他想象的要愉快得多,小安徒生也就心安理得地待着了。

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嗨,安徒生这家伙,声音那么细,八成是个小姑娘吧!”

有人这样一说,就有两三个人大声地附和,大家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便摁住安徒生手脚,大声地嚷道:“是女孩子,没错,是女孩子!”

这一下子,可真使安徒生大吃一惊!他满脸通红,生气地大嚷,从工厂跑回家去。

身材高高的安徒生,肤色白皙,头发漂亮,态度也很温和,看上去倒真有点像女孩子。

“儿子,别哭,那样的地方咱们不去就是了。”妈妈听完他的哭诉,淌着眼泪安慰儿子。

这样,小安徒生又整天待在家里,而且总是闷闷不乐。

妈妈觉得他很可怜,就让他到文凯佛洛德夫人家里去玩会儿。

另外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寡妇,有时候,这位太太会要安徒生朗诵小说给她听,安徒生就从开头的地方念:“那是一个风狂雨骤的午夜,偶尔听到雨点打在窗子上的声音,更显出了这夜里的静寂……”

安徒生才读到这里,那位太太就说:“安徒生,这小说一定很有趣呀。”接着,她又说:“因为,只要听开头的几个句子,就可以知道这本小说写得好不好。”

安徒生对于这位太太高明的判断,感到非常惊异。

小安徒生由于天资聪颖,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神童”了。他的名字已经传遍了当地的上流家庭。这些人家常常招呼安徒生到他们家玩,而且很热情地招待他。

小安徒生有时候唱歌给他们听,逢到太太们生日的时候,他会送些亲手缝制的手工制品。所以,他就更受大家欢迎了。

陆军上校甘路边尔也很诚挚地对待安徒生。他还带安徒生去觐见亲王。这位亲王,就是以后丹麦的国王——克利斯汀八世。上校还答应帮助他进教会学校去读书。教会学校,那是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能进去的呀!妈妈听到儿子要被亲王接见的消息,也非常高兴,她给小安徒生穿上了最干净的衣服。

就这样,上校拉着怯生生的小安徒生来到了亲王宫殿。

亲王穿着普通人的衣服,亲切地招待他。小安徒生给他唱了自认为最好的歌儿,又使出全身解数朗诵了莎士比亚和荷尔培尔的剧本。亲王喜爱地拍着小安徒生的头,问:“你最喜欢干什么呢?”“到教会学校读书!”亲王听后,摇了摇头:“穷人的儿子应当尽快挣钱,你做车工吧,我帮你!”安徒生一下子从明亮的云端跌入漆黑深谷,一切都完了。旁边的上校听亲王这么说,也附和道:“这孩子的举动、风度、说话等都没有脱离鞋匠味,就让他做个手艺人吧!”

亲王转头问安徒生:“怎么样,决定吧!”安徒生艰难地回答:“我要当演员,要读书!”亲王失望地看着安徒生,又看看上校说:“好吧,这孩子真犟。”而后吩咐下人“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