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鹰隼突击:空中武器
3402800000003

第3章 战斗机——蔚蓝天空的霸主(2)

比如,飞机设备过于简单,缺乏大功率雷达,基本不能在较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起飞滑跑和降落的速度高、距离长,航程较短等等。苏联时期对生产型号的改进几乎都没有动过特别大的手脚,只是补充一些电子设备和更换更强力的发动机,以对付日益见长的体重。不过米格设计局并不是完全闭目塞听,也利用米格-21作为技术验证机开发了很多有特色的衍生型号。

这些飞机尝试了用于改进性能的多种技术。鉴于新技术的探索性和风险性,这些型号绝大多数并没有大规模普及成为现实的生产型。

非常有趣的是,相当多的验证机在铁幕严密的保密下长达数十年并不为外界所知晓。苏联解体,让铁幕的保密策略混乱不已,大量的早期资料也随之慢慢浮出水面,让人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米格家族有5名成员,分别是:米格-21“鱼窝”,米格-23/27“鞭挞者”,米格-29“支点”,米格-31“猎狐犬”,米格-25“狐蝠”。

勇士“鞭挞者”——米格-23

米格-23战斗机,北约称为“鞭挞者”,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米格-23有三种主要改型,其中米格-23是原型机,1964年开始设计,1967年5月26日原型机首飞,1970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1973年开始大批生产,1985年左右停产,共生产约3000架。

该机机长15.88米,机高4.82米,最大起飞重量18400千克,在高空最大速度2.35马赫,在低空1.14马赫,实用升限18300米,作战半径1160千米,载弹量2000千克,转机航程2900千米,有3个油箱,载油量6470千克。

该机的机身下装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机身腹部有一挂架,两侧进气道下各有一个挂架,固定翼下两侧各有一个挂架,可携2枚中距空空导弹,4枚近距空空导弹,载弹量2000千克。该机装有一台名为“高空云雀”的J波段雷达,搜索距离85千米,跟踪距离54千米。该机使用多普勒导航设备。

另外,右侧翼下挂架前部圆筒形整流罩内和垂尾翼尖罩内可能装有电子对抗设备。

第一种重型战斗机

米格-23突出的性能是平飞速度大,高空时达2.35倍音速,低空时达1.14倍音速,且水平加速性好,利于低空突防、高速拦截和攻击后脱离。但该机的高空性能不突出,中低空机动性较差,如在5000米高度、0.9倍音速的最小盘旋半径为2200米,而它的对地攻击性由于武器挂载量较大,航程较远,低空突防速度大,装甲防护较好,倒不失为一种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战斗机。

在1982年的贝卡之战中,叙利亚的米格-23战斗机对以色列纵深区域的目标进行了袭击。由于空战计划组织不周,有多架米格-23被以色列的自行高射炮击落。此外,米格-23在安哥拉及两伊战争中均参加了战斗,但米格-27除在阿富汗使用过以外,没有参加过其他战斗。

米格-23是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其外形脱离了米格战斗机机头进气的传统样式,改为两侧进气,得以在机头装有大直径天线的火控雷达,实现了超视距攻击。其采用变后掠翼技术,改善了起降性能并增大了航程。它拥有4个机身油箱,两个机翼油箱,最大机内载油量为5750升,机下可挂3个800升副油箱。进气道及喷口可调节,在起落架后的机身两侧有接头,可装助推火箭以缩短起飞距离。

米格-23突破了米格飞机的重量轻、体积小、机动性能好的传统设计,其主要特点是:机载武器多,空战能力较强。5个挂架可携带不同引导模式的空空导弹、火箭与其他武器,导弹既可以单枚发射,也可以隔1秒发射1枚或4枚。

米格-23航程较远,作战半径大,其作战半径可达1160千米。变后掠翼技术不够成熟,操纵复杂。另外,机载电子设备不够先进,抗电子干扰能力较差。

米格-23还有很多的改造型战斗机,比如米格-23C,米格-23уБ,米格-23M,米格-23MC,米格-23Mп,米格-23MФ,米格-23MлA和米格-23п,米格-23Mл,印度在1982年获得125架MФ型,另外还有米格-23уБ型。

美国“大熊猫”——F-14

F-14是根据美国海军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舰队防空和护航的要求,由格鲁曼公司研制的双座超音速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用来替换海军的F-4战斗机。

军人最喜爱的战斗机

在美国海军的战斗机群中,最受到军机迷喜爱的,莫过于被昵称为“雄猫”的F-14战斗机了。此型战斗机之所以受到军事迷喜欢,除了具有超酷绝美的造型外,强大的战斗力更是另一重点。像F-14雄猫式战斗机所挂载的不死鸟导弹,更是让“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名句彻底实现的代表性武器。

该机的机高4.88米,机长19.10米,展弦比7.28米。载荷空重18191千克,无外挂起飞重量26632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494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3724千克,燃油重量7348千克,副油箱燃油重量1638千克,最大外挂重量6577千克。

它的最大平飞速度12190米/小时,巡航速度741~101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8290米,最大航程2573千米以上,任务半径930千米。

F-14是双座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其气动布局采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双发双垂尾变后掠中单翼方案。F-14在结构上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形式,广泛使用钛合金,部分采用硼复合材料,获得了较高的强度重量比。

而且,它还使用了休斯公司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根据目标的大小,它可截获120~315千米内的空中目标,并同时跟踪从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离之内的24个目标,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它还装备有火控系统及数据传输系统等先进的现代电子设备。

F-14也在不断的改进中,大约60%的模拟式设备换成了数字式设备,并安装新型的雷达,具有单脉冲角度跟踪、数字式扫描控制、目标识别和空战效果评价能力。

主要任务和事迹

F-14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护航,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夺取并保持制空权,驱逐敌战斗机,保护己方的攻击力量。舰队能在距舰队160~320千米的空域巡逻2小时或从航母甲板弹射起飞执行截击任务,并完成近距支援等。

它在截击时,外部挂架可以挂6枚导弹加4枚空空导弹,或者挂6枚远距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它可挂14颗炸弹或者挂其他武器。

它的事迹让人叹为观止,在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F-14扮演着空中掩护的角色。在2月6日,一个两机编队的F-14用响尾蛇导弹击落了一架米-8直升机。这也是F-14在这次战争中取得的唯一的空战胜利。

而在稍早的1月21日,一架雄猫机被一枚老旧的防空导弹击落。这是美国海军F-14第一次在战斗中的损失,也是唯一的一次损失。相对于美国空军F-15C空优机群的丰硕战果,美国海军的F-14机群简直是无所事事。

不过归根究底,这并不是因为F-14的性能不佳,或者是F-14没有参与伊拉克境内的护航任务,而是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人早已对其雷达闻之丧胆。只要美国海军的F-14机群一到,所有的伊拉克战机马上四散奔逃,连一架都不留给F-14。

曾经出现在银屏

看过电影《壮志凌云》的朋友,一定还能回忆起汤姆·克鲁斯驾驶战机翱翔的激动人心的场景。这部电影在成就了阿汤哥巨星之路的同时,也激起了无数青年成为战斗机驾驶员的梦想。

而如今,电影的主角之一——F-14“雄猫”战斗机正在现实中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冷战时期主战机型之一、1972年开始服役的F-14“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于2006年9月22日正式退役,原因就是维护费用太高。

“大黄蜂”战机——F/A-18

F/A-18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舰载单座双发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也可用于对地面攻击。

结构特点

1974年,美国海军提出研制低成本的轻型多任务战斗机的计划。1975年5月,在YF-16和YF-17两个假选方案中,美海军选中YF-17飞机,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由于要求该机既可用于空战又能进行对地攻击,因此编号为F/A-18。

该机机长17.07米,机高4.66米,机翼面积37.16平方米,展弦比3.52。重量及载荷空重10810千克,最大内部燃油4926千克,最大外部燃油3053千克,最大外挂载荷7031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5401千克。

该机最大平飞速度1.8马赫,实用升限15240米,转场航程3706千米,作战半径1065千米,起飞滑跑距离427米,着陆滑跑距离670~810米。

1978年11月18日,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80年5月开始交付美海军。该机采用双发、双垂尾、带有边条的小后掠悬臂式中单翼正常式布局。机身为半硬壳结构,主要采用铝合金,部分结构采用石墨环氧树脂材料。该机具有可靠性和维护性好、生存力强、机动性好等特点。

同时,它具有很好的大迎角飞行特性。大黄蜂战斗机除装备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外,还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士和韩国等国家。

战斗机和攻击机是按执行任务来划分,和机型关系不大,如美国的F/A-18,既是战斗机(对空)又是攻击机(对地和对舰)。

历史辉煌的战绩

海湾战争期间,有148架F/A-18参战,主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曾击落过伊拉克的米格-29战斗机。动力装置在早期装有2台通用电气公司的低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1.2千牛。

1992年后,F/A-18换装增强性能发动机,加力推力为78.3千牛。其主要机载设备为多模态数字式雷达,可以远距搜索、边搜索边测距、边扫描边跟踪,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装备全天候自动着舰系统、多功能彩色座舱显示器、无线电数据链路、电子对抗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数字式计算机以及机载自卫干扰系统等。

该机系列综合性能非常好,空战中有变态的低空低速机动性,加上最新的雷达作为优势的保证,对地攻击时则能携带美国海军的几乎所有武器。无论是综合性能还是实战表现,该机的实力最强。

就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共190架F/A-18参战,海军有106架,陆战队有84架。在行动中,一架损失于战斗,两架损失于非战斗事故。另外有3架受到地空导弹攻击,返回基地后,经过维修又恢复作战行动。

1991年1月17日,美海军两架F/A-18C(即F/A-18的一种改造型),与伊拉克的两架米格-21机遇,F/A-18C使用导弹击中了这两架米格飞机后,对伊拉克的目标又投放了908千克的炸弹。

2002年11月6日,“林肯号”航母上部署的F/A-18E/F(即F/A-18的一种改造型)首次参与实战行动,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对伊拉克的两套萨姆导弹、1个指挥、控制和通信设施实施了打击。

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云层猛禽——F-22

F-22猛禽战斗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与波音、通用动力公司联合设计的新一代重型隐形战斗机,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第四代战斗机”。它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战机种,主要任务为取得和保持战区制空权。

该机的长度18.92米,翼展13.56米,高度5.08米,翼面积78.04平方米,空重197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93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8000千克,两架涡扇发动机,最大速度241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963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8000米,最大升限19812米,最大航程3219千米。

机翼有特点

该机有综合气动力系统,包括并朝外倾斜的垂直尾翼。按照技术标准,该机在机体上广泛使用热塑性和热固性的碳纤维聚酯复合材料。

在批量生产的飞机上,使用复合材料的比例达35%。两侧翼下菱形截面发动机进气道为不可调节的,发动机、压气机冷壁进气道呈S形通道。发动机二维喷管,有固定的侧壁和调节装置。

F-22采用双垂尾双发单座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恰好处于一般隐身设计的边缘。其两侧进气口装在翼前缘延伸面下方,与喷嘴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隐身性设计。主翼和水平安定面采用相同的后掠角与后缘前掠角,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平面形,且机翼上涂有吸收雷达波的特殊材料。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武器都隐蔽地挂在4个内部弹舱之中。

传说中的第四代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