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大灾难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3403400000002

第2章 无情的淹没——水灾(1)

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给人类带来丰收和幸福。然而它与生俱来的毁灭能力,以及不可捉摸的性情,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山洪、海啸、泥石流等灾害,一次又一次地掠夺了无辜的生命,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让人不由心生畏惧。

疯狂的厄尔尼诺

小档案

时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在公元1982~1983年地

点:太平洋赤道带

灾情:海水温度升高,水位上涨,一部分地区极其干旱,一部分地区出现风暴潮、强降雨,导致洪水泛滥成灾,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圣婴”或“上帝之子”。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首先发生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太平洋海岸附近,而且多发生在年终圣诞节前后,因此得名。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3~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其基本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高,海水水位上涨。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后,澳大利亚和印尼会发生严重干旱,南亚的夏季季风降雨也会减弱,而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则会发生水灾,渔业资源会受到严重损失,海洋生物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在厄尔尼诺直接侵害的地方,居民住房会被水淹没,森林会受到毁坏,农作物和渔业也会受到摧残。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由洪水泛滥造成的水资源污染以及由病菌传播而导致的各种疾病也会接连发生。

经过最近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发现,世界各地的灾异现象多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着某种联系。有人甚至认为,世界各地大的自然灾害都是由于发生厄尔尼诺而引起的。因此,海洋学家、气象学家都在研究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规律。

但是厄尔尼诺是一种不规则重复出现的现象,所以研究工作很困难。直到今天,人们对太平洋海域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仍有许多迷惑不解之处: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那巨大的暖水流是从何处来的?它的热源在哪里?过去人们提出过种种假说。有专家认为其热源来自地心,或是因为海底火山爆发等。美国地质学家用声波定位仪,在夏威夷群岛和东太平洋一带的海底进行测量。他们发现这里的海底有许多的火山,火山正喷发出大量的熔岩。巨大的热流体随着熔岩的喷发涌入海洋,使得海水升高,因此认为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但是,在没有发生大的火山爆发时,也曾发生过厄尔尼诺现象,因此这种假说不能令人信服。

部分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的出现与地球自转减慢有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的自转速度就破坏了过去平均速度分布规律,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成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指出,当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加速时,赤道带附近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和信风加强,把太平洋洋面暖水吹向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深层冷水势必上翻补充,海面温度自然下降而形成拉尼娜现象。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总之,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不是单一因素所能解释的,它的形成原因也许是大自然中海洋水体、大气、天文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厄尔尼诺之谜一定能解开。

印度洋大海啸

小档案

时间:2004年12月26日

地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地震引发,波及印度洋沿岸各地。

灾情:超过30万人死亡。

海啸被称为地球的终极毁灭者,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它是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

海啸发生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同时,海啸的波长很大而能量损失很小,所以可以传播几千公里。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吞没身处其中的人们。港口所有设施、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强达里氏9.1~9.3级大地震,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此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甚至危及到远在索马里海岸的居民。这次灾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已有超过30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可能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死伤最为惨重的海啸灾难。海啸发生后,人们纷纷研究海啸发生和造成如此惨重损失的原因,一时间各种猜测横空出世。

首先,有人提出阴谋论。阴谋论者认为是一种绝密生态武器的实验引起了地震,这种绝密武器可以通过电磁波控制地震的发生,从而引起海啸。他们认为印度、美国等国预先知道即将发生海啸,却不予以制止,似乎在掩盖什么。因为海啸前,美国曾经接到海啸警报,但是美国只是向它在印度洋的军事基地发出了警告,并没有向亚洲国家发出警报,因此美国的军事基地在那场海啸中没有受到损失。但是科学家说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生态武器可以引起地震或强烈的海啸。况且,人为操纵的爆炸和地震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阴谋论根本是无稽之谈。

其次是人为原因。科学家对损失惨重的斯里兰卡附近海域进行研究后称,印度洋海啸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伤亡与当地珊瑚被大量非法开采有关。因为珊瑚礁可以有效阻止海浪的冲击,并使其明显降低高度,但是斯里兰卡西南部的珊瑚礁群基本上都被破坏,失去了天然的“围墙”,海啸引发的滔天巨浪就可以“乘虚而入”了。而在印度洋沿岸珊瑚礁保护较好的岛屿却没有受到特别惨重的损失。因此有人说,珊瑚礁被破坏是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灾难的一个原因。此外,为了吸引旅游,很多房屋被建筑在离海岸较近的地方,这也让一些看到海啸的人来不及逃脱而被海浪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