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水世界:水族万象
3403600000006

第6章 有鳞有甲的爬行动物(1)

爬行动物是用肺呼吸的,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其主宰地球的中生代也是整个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那个时代,爬行动物不仅是陆地上的绝对统治者,还统治着海洋和天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类其他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

由于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爬行动物的分布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受湿度的影响较少,现存的爬行动物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大多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则很少见,只有少数种类可到达北极圈附近或分布于高山上,而在热带地区,无论湿润地区还是较干燥地区,种类都很丰富。

小精灵绿海龟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龟鳖目

科:海龟科

绿海龟身体庞大,有一个扁圆形的甲壳,只有头和四肢露在外面,因为身上的脂肪是绿色的,因此得名绿海龟。它的体长为80~100厘米,体重70~120千克。

因“绿”而得名

绿海龟的头部呈暗褐色的两颊黄色,颈部深灰色,吻尖,嘴黄白色,头部略呈三角形,鼻孔在吻的上侧,眼睛较大,前额上有一对额鳞,上颌无钩曲,上下颌唇均有细密的角质锯齿,下颌唇齿较上颌长而突出,闭合时陷入上颌内缘齿沟,舌已退化。

它的背腹是相对扁平的,腹部呈甲黄色,背甲呈椭圆形,颜色为茶褐色或暗绿色,上面带有黄斑,盾片镶嵌排列,具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的斑纹,色泽调和而美丽。中央有椎盾5枚,左右各有助盾4枚,周围每侧还有缘盾7枚。

绿海龟的四肢可以像船桨一样在水中灵活地划水游泳。前肢浅褐色,边缘黄白色,后肢比前肢颜色略深。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雄性尾较长,相当于其体长的一半,雌性尾较短。

绿海龟的寿命

绿海龟尾部上的脊骨经盐酸处理后,可以隐约看出生长年轮。它在自然界生长速度较为均匀,年平均生长为10~15千克,以2~4岁时生长比率最高,寿命可达100岁以上。为了适应海水中的生活环境,在眼窝后面还生有排盐的腺体,能把体内过多的盐分通过眼的边缘排出,还能使喝进去的海水经盐腺去盐而淡化。

绿海龟的生活习性

绿海龟比较适合海水生活。它主要以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物。在我国西沙群岛,每年4~10月为海龟繁殖期,到沿海沙滩掘穴产卵,每次产卵90~160枚。卵白色,球形,卵径34~45毫米。在自然条件下,经40~50天卵出仔龟。雌海龟一年可产卵数次。

中医认为海龟龟板可炼胶入药,是高级补品,行销国外,很受欢迎,对肾亏、失眠、肺结核、胃出血、高血压、肝硬化等病均有一定的疗效。据记载,龟掌有健胃、润肺补肾、明目等功效。龟油、龟血可治疗哮喘、气管炎。龟肝、龟胃、龟胆和龟蛋都可入药。

稀有的太平洋丽龟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龟鳖目

科:海龟科

太平洋丽龟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温水水域。在我国沿海,虽然从南海至黄海南部均有丽龟的分布,但一般数量不多。

太平洋丽龟的生活也别具一格

太平洋丽龟主要栖息于热带浅海海域,并在该地区繁殖。一般要想捕捉到太平洋丽龟,需要在水深80~110米的地区,用捕对虾的拖网去捕捉。

这种龟会在每年9月至次年1月产卵,繁殖时有集群上岸产卵现象。产卵后,在巢区附近海域或分散在觅食地活动。它是杂食性动物,喜欢捕食底栖及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水母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偶尔也食鱼卵,亦吃植物性食物。

最“小”的龟

太平洋丽龟是海生龟类中最小的一种,一般甲长在600毫米左右,正常情况下不会不超过800毫米。它的头背前有额鳞2对。肋盾较多,有6~9对,第一对与颈盾相切。腹部有4对下缘盾,每枚盾片的后缘有一个小孔。四肢扁平如桨。头、四肢及体背为暗橄榄绿色,腹甲淡橘黄色。

目前,许多国家已把丽龟列为保护动物。并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保护协定附录Ⅰ》禁止以商业性为主的国际贸易。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988年11月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于1989年3月1日施行。

太平洋丽龟的现状

目前,该龟在我国的产量不多,国家没有将其作为经济捕捞对象而大量捕捉。但在渔民的捕鱼捕虾中,常有所获。人们所抓获的丽龟,往往供食用,偶尔也会做成鱼粉或供观赏等。随着对海龟保护措施的完善,人工收集并孵化海龟卵再放回大海的工作,已在海龟产卵地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

巨大无比的棱皮龟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龟鳖目

科:棱皮科

棱皮龟,又称革龟,它的体形相对较大,最大体长可达3米,龟壳长2米多,体重可达800~900千克。棱皮龟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域。

棱皮龟的模样

棱皮龟以其庞大的体形而闻名,是世界上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堪称“巨龟”。它的头部、四肢和躯体都没有角质盾片,而是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背甲的骨质壳由数百个大小不整齐的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成,其中最大的骨板形成7条规则的纵行棱起,因此得名,也有人叫它革龟。

棱皮龟腹甲的骨质壳没有镶嵌的小骨板,而是由许多牢固地嵌在致密组织中的小骨构成。它的嘴呈钩状,头特别大,不能缩进甲壳之内。四肢呈桨状,没有爪,前肢的指骨特别长。成龟身体的背面为暗棕色或黑色,缀以黄色或白色的白斑,腹面为灰白色。

海洋中的“游泳健将”

棱皮龟一般主要栖息于热带海域的中上层,偶尔也见于近海和港湾地带。棱皮龟是一种善于游泳的动物,它的四肢巨大,并且变成了桨状,可持久而迅速地在海洋中游泳,故有“游泳健将”之称。在我国长江口海域曾经捕获过一只从英国不远万里游来的棱皮龟,足见其游泳本领之高强。

棱皮龟平时主要以鱼、虾、蟹、乌贼、螺、蛤、海星、海参、海蜇和海藻等为食,甚至包括长有毒刺细胞的水母等。它的嘴里没有牙齿,但是却在食道内壁有大而锐利的角质皮刺,可以磨碎食物,然后再进入胃、肠进行消化吸收。

棱皮龟主要生活在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台湾、海南等附近的东海和南海海域,以及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等地。

体型最小的扬子鳄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鳄目

科:短吻鳄科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目前是世界上体形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现在的生存数量非常稀少,已经被列为了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大世界上最小的鳄鱼

扬子鳄的体形非常娇小,成年扬子鳄体长很少超过2.1米,一般只有1.5米长。它的吻又短又钝,属短吻鳄的一种。有意思的是,它的鼻孔有瓣膜可开可闭。眼为全黑色,且有眼睑和膜,所以扬子鳄的眼睛可张开可合闭。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

因为本身个体就小,所以体重也就相对较轻,约为36千克。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扬子鳄的全身有明显的分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手术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

扬子鳄的四肢较短而有力,它的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上生活。

扬子鳄的生存

扬子鳄非常喜欢生活在淡水里,常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

扬子鳄的个体虽然不大,但是它们却非常灵活,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头、尾和锐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挖洞打穴工具。俗话说“狡兔三窟”,而扬子鳄的洞穴还超过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几个洞口,有的在岸边滩地芦苇、竹林丛生之处,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气口,而且还有适应各种水位高度的侧洞口。洞穴内曲径通幽,纵横交错,恰似一座地下迷宫。也许正是这种地下迷宫帮助它们度过了严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时也帮助它们逃避了敌害而幸存下来。

扬子鳄常常以鱼、蛙、田螺和河蚌等作为食物。但有时会袭击家禽和压坏庄稼,加上它长相丑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害动物而被捕杀,所以至今数量稀少。

“笨拙”的捕食者

扬子鳄的身体相对同类来讲还算灵活,当它们在陆地上遇到敌害或猎捕食物时,能纵跳抓捕,纵捕不到时,它那巨大的尾巴还可以猛烈横扫。

虽然捕捉食物它们很在行,可遗憾的是,扬子鳄虽长有看似尖锐锋利的牙齿,可却是槽生齿,这种牙齿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钳子一样把食物“夹住”然后囫囵吞咬下去。所以当扬子鳄捕到较大的陆生动物时,不能把它们咬死,而是把它们拖入水中淹死。

相反,当扬子鳄捕到较大水生动物时,又把它们抛上陆地,使猎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块食物不能吞咽的时候,扬子鳄往往用大嘴“夹”着食物在石头或树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软或摔碎后再张口吞下,如果还不行,它干脆把猎物丢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烂,等烂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扬子鳄还有一个特殊的胃。这个胃不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

现在,扬子鳄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西局部地区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安徽宣城建有世界上唯一的扬子鳄保护区——宣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扬子鳄主要生活在安徽宣城地区和芜湖县地区。

世界上体形最长的食鱼鳄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鳄目

科:长吻鳄科

食鱼鳄又名长吻鳄、恒河鳄,是鳄目的一种长吻爬虫类,栖于印度北部恒河等江河。食鱼鳄,它的身体修长,体色为橄榄绿,成年鳄的吻端有个肉质的圆形突起,但其功能尚不清楚。食鱼鳄是世界上体形最长的鳄鱼之一,体长可达4~7米,很少离开水,平日里以鱼为食。但偶尔也会猎食哺乳动物。食鱼鳄体形虽然大,但尚未传出吃人事件。

食鱼鳄的繁殖

食鱼鳄每次会产下40~90枚卵。它们会选择在沙地挖深洞产卵,卵铺成两层,共30~40枚,幼鳄孵出后体长约36厘米,全身布满灰褐色条纹。

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雌鳄守着鳄鱼巢时,会变得有点攻击性,是一种警戒心非常强的鳄鱼。与其他鳄鱼不同,它们的口不大,未能载着小鳄鱼,所以孵出小鳄鱼后,雌鳄会引导小鳄鱼到水边。食鱼鳄在8~12岁时到达性成熟期,这时体长也会超过3米。

稀有的食鱼鳄

为了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尼泊尔及印度近年来推动保育计划,已重新建立食鱼鳄的族群数量。食鱼鳄虽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野外种群仍然受到各种威胁,处于灭绝的边缘。在印度的养殖场中还有一定的数量,在动物园中繁殖记录很少。

恐怖的巨蜥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蜥蜴目

科:巨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