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3407500000106

第106章 全面改革(6)

党禁一开,让不少秘密组织、社团走向公开,单一的政治组织很快发展成多样化的功能团体。可是地方督抚们发现,科举依然是选拔国家管理人才的唯一通道,执政者垄断着官僚选拔机制,无论是政党还是社团的精英,都难以进入国家管理体系,党禁开放也只是一个摆设,地方督抚们还是难以向中央进行权力渗透。

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南巡抚端方等联名给北京报告,以科举“阻碍学堂,妨误人才”,奏请立停科举,以广学堂。将军、督抚们警告清政府执政集团,“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52]

科举的废除意味着“政治系统与社会精英的传统联系已经割断”。而乡村精英的上升通道随着科举的废除也被斩断了,他们现在需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寻求参政的机会。随着交通运输、商业和手工业的扩展,督抚们驻地城市开始迅速发展,新式学堂也集中在大城市或省城,乡村精英们开始大规模涌向城市。单向的精英流动导致出现了系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在城市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督抚们给清政府执政集团出了一个难题。乡村精英进城,通过在新式学堂的学习跟交流,他们形成了各种学术和政治派别,这些派别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最终走向联合,成为一股日益重要的政治力量。立宪或革命都会威胁到清政府执政集团的核心利益。北京方面的立宪运动一旦迟缓,精英们定会失望,进而走向激进反抗甚至武装革命的地步。在新学堂学习的精英们深入了解西方的意识形态,他们很容易创造出异端学说,并将异端学说发展成武装叛乱的思想武器。

地方督抚为立宪可谓煞费苦心。1905年6月,袁世凯联合周馥和张之洞电奏,请以12年为期实行立宪。周馥更为激进,当年7月单独奏请实行“立法、行法、执法”三权分立和地方自治的立宪政体。晋升为闽浙总督的端方进京面圣,更是当面提出实行立宪。岑春煊言辞激烈地说:“欲图自强,必先变法;欲变法,必先改革政体。为今之计,惟有举行立宪,方可救亡。”[53]

慈禧太后一看地方督抚言辞激烈,便决定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之法,派遣宪政考察团出洋考察政治。1905年9月24日,载泽、戴鸿慈、端方、徐世昌、绍英5位宪政考察大臣及随员一登上火车,立即遭遇革命党的炸弹恐怖袭击,载泽、绍英等多人被炸伤。此事一出,舆论哗然,“五大臣此次出洋考察政治,以为立宪准备,其关系于中国前途最重且大”,“暴徒丧心病狂”,“罪真不容诛哉”[54]!

炸弹恐怖事件大大地刺激了慈禧太后,她万万没有想到政府的权威已经衰落到如此地步,“慨然于办事之难,凄然泪下”[55]。一时间,京城谣言四起,王公贵胄的府邸都加强了武装警戒。直隶总督袁世凯敏锐地嗅到了政治机会,立即提议让还处于筹备阶段的巡警部提前成立,管理京师地方警察和统辖全国警政。袁世凯推荐把兄弟徐世昌出任部长级的尚书,心腹赵秉钧出任副部长级的侍郎。

立宪?放弃?

清政府执政集团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铁路、电报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新的社会阶层、民众之间的交往更加方便快捷,政党、社团走向联合,政治运动速度加快。如果不提高新阶层的政治参与度,就难以缓解执政集团面临的严重的权威危机;如果扩大新阶层的政治参与度,按照地方督抚们提出的地方自治来管理,又将削弱清政府执政集团的中央政治整合、地方控制、社会渗透的能力。

端方,一位注定要改变大清帝国历史的疆臣。在五大臣遭遇恐怖袭击后的第三天,端方给上海报界发去电报,强烈谴责革命党的恐怖行动:“炸药爆发,奸徒反对宪政,意甚险恶!”端方对恐怖袭击这一行径非常气愤,“一身原无足惜,中国前途可虑耳”,端方在电报中代表政府慷慨陈词,认为因一颗炸弹就导致宪政考察大臣的考察活动迟缓,有损国家威严,“立宪不可缓也”[56]。

1905年12月7日,北京城寒风刺骨。袁世凯一声令下,京师戒严,满大街的巡警持枪巡逻,前门火车站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闲杂人等都不能进入车站。第一路宪政考察大臣在家中完成祭祖仪式后,由持枪巡警护送上火车。12月19日,第一路考察团在上海吴淞口登上美国太平洋油船公司的“西伯利亚”号,当天下午两点,油轮驶向日本。[57]

注释:

[1]朱镇华编著:《中国金融旧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中华书局1964年版。

[3]日本外务省编撰:《日本外交文书》卷36,原书房出版社1955年版。

[4]日本外务省编撰:《日本外交文书》卷36,原书房出版社1955年版。

[5]朱镇华编著:《中国金融旧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6][美]辛普森:《庚子使馆被围记》,中华书局1917年版。

[7][日]渡边龙策:《川岛芳子》,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0]陈旭麓等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四——汉冶萍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陈旭麓等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四——汉冶萍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日本外务省编撰:《日本外交文书》卷38,原书房出版社1955年版。

[13](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14][美]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特别是关于慈禧太后和中国妇女》,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15]李德林:《暗战1840》,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16]F.Anderson,Memorandum on Chinese Currency,North China Herald,5 March 1903.

[17]Hang-lin Hsiao,China's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1864—1949,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8]King,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1845—1895.

[19](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19,中国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20]吴志辉、肖茂盛编:《广东货币三百年》,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1]《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43,华文书局1970年版。

[22]《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43,华文书局1970年版。

[23]王树槐:《庚子赔款》。

[24]"Notes of the Governments of China and Mexico to the United States",The Commission on Intemational Exchange,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Report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old-Exchange Standard into China and Other Silver-Us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3).

[25]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中华书局1964年版。

[26]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27]《东方杂志》,1903年3月11日。

[28](清)盛宣怀:《愚斋存稿》卷7,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

[29]《申报》,1903年10月16日。

[30](清)盛宣怀:《愚斋存稿》卷64,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

[31](清)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文海出版社1964年出版。

[32]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中华书局1964年版。

[33]《申报》,1904年8月28日。

[34]《国闻报》,1910年5月19日。

[35]《纽约时报》,1908年6月14日。

[36]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6册,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37]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38]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39]李宏龄:《山西票商成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0]《南洋官报》,1904年3月19日、20日。

[41]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42]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6册,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43]《纽约时报》,1880年4月1日。

[44]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6册,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45]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6]《中外日报》,1904年2月9日。

[47]苏俄国家中央档案馆编:《日俄战争》,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48](清)孙宝琦:《出使法国大臣孙上政务处书》,载《东方杂志》1904年第7期。

[49][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0]宋路霞:《盛宣怀家族》,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53]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4]《时报》,1905年9月25日。

[55]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6]《时报》,1905年9月29日。

[57](清)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