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特蕾莎
查理六世去世之前,采用真正的专制方式颁发了“国本诏书”,坚称自己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有权继承他的王位。他还采取了预防举措,让欧洲的大部分列强答应自己的女儿继承奥地利王位。之后她的确当了女王,还统治了长达40年的时间。但她刚继位,就要和另一个暴君交战。上文提到,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攻占了西里西亚,因为他觉得一个23岁的女孩没什么可害怕的。法国与西班牙援助了他,但玛丽亚的绝大部分民众,特别是匈牙利人,勇敢地聚集在她周围,她也显现出了意料之外的才干。另外,荷兰、英国希望趁机用牺牲法国与西班牙来获得商业与殖民地,因此都站到了玛丽亚一边,加入战争。她的王位得保,除了将西里西亚割给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以外,她保住了自己所继承的所有土地。这便是1740年至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她的儿女们
玛丽亚·特蕾莎和洛林的弗兰西斯成婚了,他们的后代继续统治奥地利,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她的两个儿子,约瑟夫与列奥波特,是1765年至1792年期间的神圣罗马皇帝。她有15个子女,其中的玛丽·安东瓦内特是位知名的法国王后,她与丈夫路易十六都在大革命中死去。玛丽亚的一个曾孙女玛丽亚·路易莎成为拿破仑·波拿巴的妻子。还有一个曾孙女成为了巴西佩德罗一世的妻子。另外有一个玄孙是墨西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所以,在奥地利与其他国家,哈布斯堡家族维持着皇室与专制政体的传统长达数代。
五、商业上与家族间的世仇
虽然荷兰与英国都成功改变了专制政体,可是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专制政体仍在流行。在1650年到1750年,法国的波旁王朝、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都以“君权神授”为理由,建起不可一世的强国。同时他们尽力牺牲和拥有相同野心的邻国来扩充自己的疆土,增强自己的权威。实际上,欧洲专制君王们的商业冲突与家族世仇,于1750年之后又延续了很长时间。
上文提到,上述的几个专制君主强国与一些国家经常发生激烈的战争。原因有四个方面:
(1)家族的自豪与声威;
(2)想在欧洲获得土地与商业利益;
(3)想在欧洲之外获得殖民地与贸易;
(4)宗教方面的敌意,比如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
最后提及的一个原因,16世纪、17世纪之后不如前几个原因那么明显。在18世纪时期,商业冲突与家族之间的世仇(战争)达到顶峰。
远及四方的战场
那些以欧洲专制君王的名义所展开的商业方面与家族之间的战争,那些国家之间与殖民地之间的战争,自然不限于欧洲之内。战争蔓延至任何一个强国所属的土地、贸易点或者殖民地,还波及军舰或者商船相遇的海上。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与七年战争事实上已是世界性的战争。
1689年欧洲的殖民地
直至1689年,西班牙在南美、中美、墨西哥、佛罗里达、西印度群岛与菲律宾都已经有了牢固的殖民地。葡萄牙占领了巴西与非洲,印度沿岸的某些贸易站。荷兰掌控了东印度,还在南非与西印度群岛有殖民地。在北美,英国沿着大西洋海岸,自马萨诸塞州到南卡罗来纳州拥有了很多殖民地,在印度与西印度群岛则拥有一些贸易站。而法国此时正在加拿大与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展殖民,还在印度创建了贸易站。
为什么重视殖民地
国王与政治家们拥有殖民地的目的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统治更广阔的领域。在某些情况下,宗教也是获得殖民地的原因。一位信仰虔诚的君王认为将异教徒置于基督教的统治下是一项特权与义务。西班牙、葡萄牙与法国的国王即是这样的想法,英国国王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样的想法。此外,国王见到很多邻国获得殖民地的时候,自然也不想落后。但重视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经过赋税与贸易,殖民地将给宗主国增添财富与权力。
殖民地与商业
就像那时的公民被看作国家的致富力量,殖民地也主要被看成是让宗主国致富的一种方式。比如,西班牙能从它的殖民地获得黄金与白银。英国可以从它的北美殖民地获得皮毛、鱼类、木材、棉花、大麻、烟草与所需的一些原材料,以加工成可供销售的制成品。每个君主专制国家都意图垄断所属殖民地的贸易。所以西班牙下令只有西班牙人才能够和西班牙殖民地通商,而英国早在1645年开始就通过了种种航海条例,其中规定运抵或者产自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只能使用英国船只运送。
西班牙能够从它的殖民地获得真正的黄金与白银。其他强国的殖民地尽管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至少能供给珍贵的原材料,或者能够销售商品。这所有一切,金银与一些能够换得金银的货物,常常是通过贸易从殖民地获取,即不用支付金银。
金与银
那时一切经济上的进步都是靠金银来衡量的。换言之,金银被看作是真正财富的唯一形式。这种观念如今看起来毫无道理,但在很长时间内却普遍被人们认可。欧洲列强的政治经济政策,便是依照这个重商主义理论进行调整的。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或者重商理论认为,追求贸易顺差胜于一切,也就是出口要高于进口。凭借卖多买少,国家将会持续增加金银的存储。殖民地与商业被认为是保证贸易差额所必需的。就像一位英国作家所讲的:“增添我们的财富与库收的办法是对外贸易,在这点上,我们一定要永远遵循这个法则:在价值方面,向外人卖出的要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
战争的一个原因
普遍采用重商理论将引起战争,因为一个强国想与另一个强国的殖民地自由贸易的唯一办法就是征服这些殖民地,或者迫使它的宗主国修改贸易法令。约从1689年开始,便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殖民地战争还决定了每个大洲的命运。大部分战争是专制的法国与西班牙一致抗击非专制的英国与荷兰。
帕拉提纳特之战
上文已讲述过1688年至1697年的帕拉提纳特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法王路易十四想挫败哈布斯堡王朝,并攻占莱茵河岸富庶的帕拉提纳特地区。上文还提及1689年,英国与荷兰加入了反抗路易的战争。战争在欧洲进行的时候,英国与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间也进行着斗争。由于奥伦治的威廉(并非缄默者威廉)是英国的国王,所以帕拉提纳特之战在美洲被称作威廉国王之战。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从1701年至1713年,路易十四意图让自己的孙子在西班牙登位,想把西班牙并入法国,英国与荷兰再度和法国(与西班牙)交战。英国在公海与美洲获得了明显的利益:
(1)法国把阿卡迪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把它改名为新斯科舍;
(2)法国认可了英国对纽芬兰与哈得孙湾周边地区的要求;
(3)西班牙将地中海的米诺卡岛和地中海西部入口处的一个大要塞与海军基地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
(4)西班牙准许英国和西属美洲殖民地开展有限的贸易。
由于在1701年到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期间,安妮成为英国的女王,因此美洲殖民地之战被称作安妮女王之战。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在1740年,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国王查理六世去世之后,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继承王位。有人质疑王位继承,外加普鲁士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对西里西亚的野心,造成了1740年至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英国与荷兰作为弗里德里希的同盟者,又一次站到了反抗法国与西班牙的一边,很快全世界便烧起了熊熊战火。与在欧洲一样,这几个强国在美洲、印度与海上发生了冲突。这场战争具有毁灭性意义,但并非决定性的。1748年的和约中规定弗里德里希保有西里西亚,但玛丽亚也保留了其他所有哈布斯堡属地。法国与西班牙什么都没有得到,英国则保留之前的殖民地。这场和平只是暂时性的,它标志着法国与英国为了帝国的利益,特别是为了殖民帝国的利益而展开的长期半争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744年至1748年间,在北美的战争激烈,在美国史上称作乔治国王之战,因为乔治二世是当时英国的国王。
七年战争
玛丽亚·特蕾莎希望收回西里西亚,所以她和法国、俄国结成联盟来抗击弗里德里希。1756年,又一场持续七年的战争爆发了。但这次英国站到了弗里德里希那边,由于法国站到了另一边!
果不其然,在1754年,英法之间的战争又一次在美洲爆发了。在这个地方,两强之间的战争持续了9年,称作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在印度,法国与英国再度为了帝国而战。在加拿大的詹姆斯·沃尔夫,在印度的罗伯特·克莱武,在本土的威廉·皮特都给英国赢得了胜利。
巴黎和约
这场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从1689年开始的这四场战争,英、法都是为了夺取北美而战;在后两场战争,他们则是为了夺取印度而战。在美洲与印度,英国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763年在巴黎签署的和约规定条款如下:
弗里德里希保留西里西亚;法国放弃它在圣劳伦斯河流域与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的权利,让给它的敌人英国,而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则让给它的盟国西班牙;法国保有新大陆的几个小岛与非洲沿岸的一个立脚点,还有在印度的6个小贸易站。英国不仅成了海上的主人,还成了北美洲与印度的主人,从此变成一个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间接的结果
在1689年至1763年期间,国际之间与殖民地之间的长时间战争至少造成了三个重要的间接后果:
(1)西班牙与法国专制政体的衰落与信用的丧失,法国于1789年发生了一次民主大革命,不久便传到了西班牙;
(2)波兰被瓜分与专制政体在普鲁士与俄罗斯得到了延续;
(3)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
在殖民地战争中,特别是在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中,美洲的英国殖民者认识到了自身的力量,见到了他们联合在一起的可能性,还获得了当兵与做官的经验与训练。另外,对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成为对殖民地征税的借口,殖民地就此立刻和宗主国产生了争吵。
小结
专制政体于17世纪、18世纪在欧洲大陆盛极一时。它产生了以上所列的战争,也产生了一些好的结果。所以这个时期的专制政体,在许多场合中被描述成“开明专制”,有时甚至被描述成“仁慈的专制”。
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或许是当时开明专制君王的最好典范。直至18世纪后半叶,欧洲的许多统治者不仅是专制的、残暴的,还是开明的,但在有些方面又是仁慈的。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奥地利的约瑟夫就是明显的例子。
叶卡捷琳娜抽出时间给法国哲学家写奉承的信,还装出自由思想与仁慈大方的样子。她创立了一些学校与学院,将法语当作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语言。玛丽亚·特蕾莎的儿子与继承人即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竭力统一人民,促进教育,革新教会,还改进了土地占有制。
在同期,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与撒丁等王国也是被开明的专制君王统治着,他们热衷于开放的进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