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看看日本今日的军事装备
3413100000006

第6章 日本海上自卫队(6)

日本欲引进的MQ-8型无人驾驶侦察直升机关于MQ-8“火力侦察兵”无人驾驶直升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有限,综合各方面报道,该机型与其他侦察机相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该机型的研制体现了美军“未来战斗系统”的设计思想。发展舰载垂直起降战术无人机的最初目的,是为美国海军及其海军陆战队提供实时的情报、监视、侦察、通信中继及战场管理能力。随着试飞验证的不断深入,“火力侦察兵”的战术技术性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可承担的任务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2003年,MQ-8B被美国陆军选中,作为其“未来作战系统”的旅级(IV级)无人机使用,为空地一体作战,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以及陆军与联合侦察、监视、目标截获、通信系统的互联提供平台支持和保障。从2010年开始,美军开始大规模生产MQ-8B,主要配属美国陆军的旅级作战部队,该机的大规模生产在2010年后开始。2013年8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又向美国海军交付了首架MQ-8C“火力侦察兵”垂直起降战术无人机,MQ-8C将主要部署在美国海军的驱逐舰上。据了解,日本此次计划引进的就是MQ-8C无人驾驶直升机。

二、该机型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巡逻侦察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直接对目标实施火力打击。该机利用其机上挂载的GPS和半主动激光复合制导的“蝰蛇打击”精确制导武器、激光制导的“低成本精确杀伤火箭”和“九头蛇”无制导火箭,可以对地面或海上的点、面状目标进行火力打击。2005年7月,MQ-8B曾分别以74千米/小时和96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成功地试射了两枚MK66型70毫米口径无制导火箭。这是无人旋翼机首次自主完成实装发射,标志着“火力侦察兵”无人机在武器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完成导弹武器集成后,MQ-8B无人机的火力打击能力还将进一步加强,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三、日本计划引进的MQ-8C相较MQ-8B具备更好的性能。据了解,MQ-8C无人直升机相比现役的MQ-8B无人直升机体积更大,飞行速度更快,其最高速度可达140节(约为26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长达11~14小时,有效载荷搭载量1000磅(约为453.59千克)。MQ-8C将使美国海军的巡航持久力提高两倍,有效载荷搭载量提高到三倍。而日本也将依靠MQ-8C的优越性能,获得更为强大的持续监视、情报搜集和目标侦察能力。

此外,MQ-8使用的是以汽油为主的JP-5喷气机燃料和从美国亚麻籽油中提取的生物燃料混合而成。用生物燃料飞行,可减少对于石油的依赖,这对于能源匮乏的日本尤其重要。

就在2013年10月中旬,日政府已经基本确定了对于“侵犯其领空”的无人机的应对方针,其中包括采取击落等强制措施,安倍晋三已经听取了有关报告并表示认可。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给目前已经渐趋紧张的中日关系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由于MQ-8在执行巡逻侦察任务时,可实施主动攻击。而中国在东海设定的防空识别区又与日本的防空识别区多有重合,届时一旦两国无人机相遇,日本MQ-8若采取主动攻击,东海局势或将由此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

日本水下六条“苍龙”威胁中国

【消息来源】据《产经新闻》报道,2013年10月31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新型潜水艇在神户市中央区的川崎重工神户工厂举行了下水仪式,并被命名为“黑龙”。这次下水的是最新一艘“苍龙”级AIP(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潜艇。至此,日本下水的“苍龙”级潜艇的总数达到了6艘。该潜艇预计于2014年3月部署于广岛县的吴港基地,用于应对日益紧张的东海局势。

日本潜艇部队现有作战艇16艘、训练艇2艘,共计18艘。现役潜艇主要有“春潮”级和“苍龙”级。在日本,一线作战潜艇的编制只有16艘。2013年3月5日,“春潮”级潜艇SS-587“若潮”号从一线作战部队退出,空出的编制让给了“苍龙”级SS-505号潜艇。至此,“春潮”级已有5艘退役,1艘改为训练舰。日本潜艇将逐渐步入“苍龙”级时代。

“苍龙”级潜艇可以视为其之前的“春潮”级潜艇的放大改良版,是日本第一种采用AIP动力的潜艇,也是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排水量最大的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作为当前日本现役最新锐的潜艇类型,“苍龙”级潜艇具备以下特点:

一、持久的续航能力。“苍龙”级潜艇的浮航排水量为2950吨,潜航排水量为4200吨,是目前全世界排水量最大的柴电潜艇。值得一提的是,“苍龙”级是日本第一种安装了AIP系统的潜艇。4台发动机额定总功率为280千瓦,当潜艇在水下以4~5节的低速航行时,可连续潜航至少2个星期不必上浮水面,同时可航行1800海里;当低于4节时,其持续潜航时间可进一步延长到3个星期左右,航行距离为2016海里。如果“苍龙”级潜艇从日本的那霸基地出航,绕过台湾岛,自巴士海峡东口依靠AIP潜航,基本上能保证它在水下潜航至中国海南岛的榆林基地外海,然后再悄悄返回。

二、独特的艇体结构。“苍龙”级在“春潮”级潜艇部分使用高强度钢的基础上,对其耐压艇体全部使用了高强度钢,从而使其下潜深度比“春潮”级的350米有了明显的增加。由于下潜深度的增加,“苍龙”级潜艇可以利用深海海水的复杂声学特性来进行自我掩护,以此进一步增强潜艇自身的隐蔽性。此外,“苍龙”级潜艇还安装有经过多年研制的极其先进的X形尾舵,比“春潮”级的十字形尾舵性能更为优越。因为传统的十字形尾舵,在潜艇坐沉海底时容易伤及尾舵中的垂直舵,而尾舵采用X形布置时,则不会有类似问题,其舵板长度也就不会受到以上限制。

三、先进的隐身设计。“苍龙”级潜艇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隐身设计理念和技术,使全艇更加隐蔽安静。“苍龙”级潜艇指挥台前缘根部与潜艇艇体的连接处呈圆弧状平滑过渡,这种过渡结构不仅降低了水流通过指挥台时的阻力,还大大减低了海水流过指挥台之后所形成的湍流,使得艇体周围的流场更趋于平稳,降低了流体噪声,提高了安静性。此外,“苍龙”级潜艇的艇体表面的主要部位还贴敷了大量的吸波材料,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对方主动声呐的探测距离。

四、强大的火力系统。“苍龙”级装备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具体布置方式是:在潜艇首部分为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上层2个,下层4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89型鱼雷、“鱼叉”导弹以及布放水雷等。其中,89型鱼雷的作战深度可达900米,整体性能与美国的MK48ADCAP鱼雷基本相同,是一种反潜反舰均有效的攻击武器。

据了解,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共建立有6个潜水队,分隶两个潜水队群,即第1、3、5潜水队隶属第一潜水队群;第2、4、6潜水队隶属第二潜水队群。第一潜水队群驻扎日本临近西南部的广岛吴港海军基地;第二潜水队群驻扎东北部的横须贺海军基地。其中,日本当前最先进的“苍龙”级和“春潮”级潜艇都集中在第一潜水队群,其矛头明显指向亚洲大陆上的中国海军。依靠吴港海军基地优良的地理位置,以及“苍龙”级潜艇超长的巡航半径,隐蔽的潜航能力,“苍龙”潜艇可以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充分扮演情报监听和收集的角色,通过近海监视和电缆监听等手段,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提供第一手情报资料。

日本新型潜艇下水仪式

此外,“苍龙”级潜艇的反舰反潜能力也不容低估。2006年,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与日本“春潮”级潜艇进行了一次对抗演练。当时日本以单艇、双艇、四艇这种编队与美国的“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进行模拟战斗。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一名高官承认:日本潜艇确确实实给航母编队带来了重大麻烦。而作为比“春潮”级潜艇更为优秀先进的潜艇,“苍龙”级的作战能力无疑会更强。未来,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或将受到来自“苍龙”级潜艇的严重威胁。

最后,需要看到的是,日本并没有把这种技术完全封锁起来。据《简氏防务周刊》2013年12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约翰逊称,澳大利亚试图与日本合作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未来潜艇项目研发推进技术。消息表明,约翰逊在过去发给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信函中表示,他正与日方官员针对潜在的工业合作项目进行交涉,希望日方能为澳大利亚SEA 1000新潜艇项目提供“苍龙”级潜艇所采用的动力技术。约翰逊还称,驱动系统是潜艇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日本川崎重工生产的发动机具有超高的效率和输出功率。澳大利亚不需要日本提供整个驱动系统的相关技术,只需要在发动机方面能够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援。

日本“村雨”级驱逐舰成“麻烦制造者”

【消息来源】中国新华社2013年10月31日报道,中国海军10月25日在西太平洋海域举行实弹演习时,日本海上自卫队“村雨”级107舰“雷”号导弹驱逐舰强行闯入中方演习区并滞留3天,日自卫队舰机还持续对中国海军舰船实施了高强度的跟踪、侦察和监视。

资料显示,日本海上自卫队107舰舰名为“雷”,属“村雨”级导弹驱逐舰,标准排水量4550吨,满载排水量5100吨。该型舰采用隐身设计,以反潜为其主要作战任务。“雷”号配属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护卫队群第一护卫队,母港位于横须贺。

“二战”后日本共建造了两级“村雨”级驱逐舰,目前一代已经全部退役。二代“村雨”级驱逐舰是日本最新一级多用途驱逐舰,是继“初雪”级和“朝雾”级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三代反潜型驱逐舰。“村雨”级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型采用隐身设计和垂直发射系统的驱逐舰,并在武器和电子装备方面使用了多种本国产设备。

首艘“村雨”级驱逐舰“村雨”号于1996年3月服役,目前这一级别的舰船共建造了9艘。分别是“村雨”、“春雨”、“夕立”、“雾雨”、“电”、“五月雨”、“雷”、“曙”和“有明”号。作为以反潜为主、综合作战能力很强的驱逐舰,“村雨”级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武器齐全先进,综合作战能力大幅提高。“村雨”级驱逐舰配备有包括舰载直升机在内的多种反潜、防空和反舰武器。其中,“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射程为14.6千米,“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射程为19千米,它们均购自美国,是该舰主要的防空和反潜武器。

“村雨”级驱逐舰采用的是专用垂直发射装置。导弹垂直发射技术与传统的发射技术相比,具有反应速度快、发射率高、无射击盲区、可全方位发射、结构简单、重量轻、所占空间小、便于舰上布置等优点。目前,美国和俄国已进入垂直发射的实用阶段。日本也不甘示弱,已在“金刚”级和“村雨”级驱逐舰上采用了垂直发射这一先进的技术。所不同的是,“金刚”级舰的垂直发射装置是“阿斯洛克”和“标准”两种导弹共用,而“村雨”级舰则是首次在日本舰艇上采用两弹分开的专用垂直发射装置。

二、国产化、自动化程度高,指挥控制能力显著增强。与以往的作战舰艇相比,“村雨”级驱逐舰采用的武器和电子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该级舰采用的SSN-IB反舰导弹,89型鱼雷都是日本自行研制的。在电子设备方面,OPS-24对空搜索雷达,OPS-28D对海搜索雷达也都是日本最新研制的型号,OYQ-7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亦由日本自行研制。由于其采用更先进的计算机,使其信息处理速度大幅度提高,因而能够确保舰载武器对多种威胁目标作出更为快速的反应。

另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村雨”级驱逐舰舰长151米,舰宽17.4米,标准排水量4600吨,与日本“旗风”级驱逐舰的主要尺寸和排水量大致相当。“旗风”级的舰员编制为260人,而“村雨”级的编制只有166人,比“旗风”级少了三分之一还要多。仅从这两级舰舰员编制的巨大差异就不难看出,“村雨”级的自动化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具体体现在:操舵与主机遥控装置集中配置在一起,取消了轮机值更人员,实现了“机舵无人”化;各种武器装备均为全封闭自动化操纵;搬运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得到较大提高。

三、舰体设计合理,隐身性能好,且舒适性明显改善。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造的“金刚”级和“村雨”级舰,不仅注重了降噪隐身,而且开始注重舰体隐身。特别是“村雨”级舰在外形上采取了多种隐身措施,如舷部具有较大的外张度,其船体剖面呈“V”形;上层建筑所有外壁均带有显著的内倾度,整个上层建筑呈倒“V’形;尽量消除产生雷达波反射的凹穴和凸出部位;上层建筑的转角做成圆弧形。这些措施的采用使该舰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远远小于以往的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