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法
3430100000008

第8章 正手击球

基本击球法

本章对最主要的网球技术进行了讨论。一般认为,网球的基本技术是指正手击球、单手反手击球、双手反手击球、发球和截击等五项。这里要说明的是作为网球教师应掌握单手反手击球和双手反手击球,因为你的学生有可能用单手也可能用双手打反手球,如果你对两种技术没有切身的体会,是很难教好学生的。

作为运动训练研究的范畴,技术是核心。这一章可以说是本书的核心。一直以来,我们的部分教练员们认为技术已经研究透了,这是一个误区。作者以为,即使我们把所有的国际上的先进技术的书籍都读过了,要真正理解透,并能很好地运用到教学训练实践中去,也还需要时间。从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技术上的明显问题就可看出,教练员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希望我们能一起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研究好最基本的技术。

本章的技术原理是建立在生物力学(BIOMEC)基础上的。主要根据平衡(Balance)、惯性(Inertia)、反作用力(Opposite force)、动量(Momentum)、弹性能(Elastic energy)、协调链(Coordination chain)来展开。对常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主要从人们的习惯动作和协调链的角度去考虑,在协调链中主要包括忽略了身体的某一部分、身体某一部分掌握时机的顺序发生错乱、没有有效地利用身体部分、使用了一个不必要的身体部分等。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基本击球的原理和分析动作的方法。

正手击球(forehand)是网球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我们约定俗成的把正手击落地球称为正手击球。对于初学者,能够较好地掌握正手击球,就能与对方连续对打,初尝网球的乐趣。弄清了正手击球的原理,对于学习其它击球也就很容易了。对较高水平的人,正手击球又是进攻得分的主要武器。

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握拍

采用什么样的握拍(grip)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来球和击球人的不同目的而定。例如,击低于球网高度的球,宜用东方式握拍,使球容易过网;球速慢时宜用西方式握拍,对于慢速球场地面,旋转球威胁更大;初学者宜用东方式握拍,因为采用更多的是线动量,便于掌握。

2.引拍

对于初学者可以走直线,直接引拍(backswing)到位,因为这样简单,容易掌握;对于高球引拍要高,肘关节离开身体要远一些、向上抬起要高一些,这样可保持拍面垂直击球,而不会后仰,同时更多地发挥线动量的作用;引拍的时机在球速较慢时,为了保持击球的连贯性,当对方打过来的球落到本方场地时,再开始向后引拍;而在来球较快时,应尽早将球拍引向身体侧面,待到球落地时,向后引拍,引拍不能停顿的道理,如同汽车从静止状态开始起动加速和在行驶中进行加速,哪个更容易提速的道理是一样的;引拍的幅度,拍柄的底部指向击球点即可,引拍过小,拍头加速距离不够,身体肌肉缺乏牵张,影响发力;引拍过大,用时过多,向前挥拍时身体旋转过多,增加了击球的难度;向后引拍,重要的是应将拍面前倾,以防在向前挥拍时作翻转球拍的动作,难以控球。

前挥拍时作翻转球拍的动作,难以控球。

3.向前挥拍

在向前挥拍(forward swing)时,应以肩为轴转动,前臂和手腕不要动,肘关节与腕关节应保持水平,球拍低于手腕,这样可发挥整个身体的力量。

4.击球

击球(contact)时拍面要保持垂直或略微前倾,前倾的角度不应超过5°,由于击球瞬间,拍面与球的接触时间非常短暂(3~6毫秒)(Plagenhoef 1979;Brody 1987),如果球拍前倾过多必然导致球不过网。击球点根据不同的击球方式而不同。东方式击球点比西方式点低且靠后;打直线球比打斜线球击球点略靠后。

5.随挥

随挥(followthrough)的概念是跟随球进行挥拍,我们往往注意击球时的动作状态,其实击球前的准备和击球后的随挥才是最重要的,击球只是一个瞬间,我们要把击球看成是一个过程。随挥的距离与方向非常重要。一般认为球拍的随挥是沿击球的方向再向前移动3个球的距离,这样才能保持有效的击球,即把球“打实”,同时保持正确的击球方向。

(二)难点

1.重心

在开始击球时,人的注意力多用在手上,腿部膝关节弯曲不够。在引拍时,首先要强调将重心(barycenter)放在击球手臂的同侧,并且要保持一定的停留时间;击球时要将注意力首先放在腿上,重心从后向前转移;在击球时膝关节要蹬直,如果膝关节没有伸直,说明只用了手臂的力量,击球必然无力。

2.平衡

在击球时我们时刻都在做保持平衡(balance)的动作,而起平衡作用的不仅是两个脚,我们的非执拍手,我们的头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正手击球向后引拍时,非执拍手要与执拍手同时向后,这样便于使身体转动到位,更好地用身体打球,而不只是用手臂打球。头部涉及的主要是何时转动的问题。当球落到本方场地后一直到挥拍结束,头部都应保持在眼睛盯球的位置,而不是随球转动,头部的随球转动会使身体移动的方向与击球方向不一致,导致在击球时不敢发力或发力失误。

3.放松

放松(tensity)是我们习惯的说法,严格地讲应是身体的紧张度。当球打过来时,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紧张起来,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但要用科学的,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方法去击球,发挥鞭打的作用,就必需使身体的紧张度合适。当我们引拍时,一般认为只要用你2-3分的力量就够了。

4.发力

虽然是在开始学习阶段,不易大力击球,但由于人们对速度的追求,对能量的释放,难免会发力(power)击球。为避免随意发力破坏动作,养成不良习惯,就要注意动作要领。发力击球,重要的是掌握好发力的节奏,能够发力的球都是速度较慢的、弹跳较高的球。当球到达我们肩部高度时,是最好地发力时机。此时不要过早引拍,重心不要前移过早,要增大引拍的幅度,加快向前挥拍的速度,注意腿部击球时的蹬直等。

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作为专项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深刻认识当今技术发展趋势及其理论依据,并且能够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初学者不能完全按照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去要求,特别是在动作速度和加速节奏方面,初学者或者一般运动员都不可能在实践中体会到高水平运动员的速度感,尤其是高速度的的衔接技术。对于初学者通过一轮128左右学时的教学,多数应掌握完整技术,使完整技术在比赛中能够得以运用。优秀运动员的完整技术在比赛中是能够充分体现的。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上,应注意无球练习与有球练习相结合,以有球练习为主。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应以完整练习为主。慢速练习与快速练习相结合,以快速练习为主。最终目的是掌握完整技术。

(一)建立完整正手击球技术的概念

【教学手段】

1.完整动作示范或看录像、看技术图片

2.简要讲解

完整动作大致结构与特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技术概况及成绩,介绍场地器材。

3.提出安全要求与措施

(二)熟悉球拍性能,学习原地击球技术(以右手为例)

【教学手段】

1.学习握拍

握拍的概念是你感觉适合于你是最重要的,人们无论怎样去说,目的只是为了让你能发挥出你的最大潜能,击出最有效,最安全的球,同时把受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在这里重要的是握拍方法涉及到的是击球的原理,必须给于充分的重视。在一开始时,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将是很难改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选手,过了他们学习的最佳敏感期,埋没了他们,将是很可惜的。虽然,东方式握拍是最适合于初学者的,但如果要走所谓捷径并且能够适合于你的话,我们推荐用半西方式握拍,因为在一开始你就能较快的上手,尝到打网球的乐趣。

对于握拍方法的描述多种多样,本书推荐用食指根部内侧面对准相应的球拍位置的方法来握拍,这可能更贴近网球这个西方人发明的项目。在握拍时注意拍柄的底部不易漏出,食指与中指分开一指的距离,大拇指和食指环绕球拍柄,不要伸直。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找出拍面的定位方法,用执拍手握住球拍,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检查。

2.学习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preparative)要注意非执拍手握住球拍的颈部,这样便于引拍到位,还可帮助变换握拍方式,也有帮助执拍手休息的作用。在现代网球中,来球速度较快,一般多要提前引拍,而提前引拍需要注意的是先转体再移动脚步,而转体时非执拍手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甚至关系到球拍拍面能否控制到位的问题。另一点就是在引拍前需要作一个分腿垫步的动作,这有助于克服身体的惯性,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面向击球方向,双脚自然分开,比肩略宽,重心放在前脚掌上,执拍手用半西方式握拍,非执拍手放在球拍颈部,两肘适当向前离开身体。待动作达到要求后,做分腿垫步。分腿垫步练习:从球场端线移向球网,约移动5次到球网前,反复练习3组,由教师统一口令指挥。做每一个分腿垫步前应在原地做小碎步移动。

3.学习引拍

现代网球的正手击球前引拍,由于球速的加快,多为二次引拍,即当判断是哪一侧球后首先转动身体,将球拍举起至最高点,待球落地的同时再向后向下引拍。在引拍中根据球的位置、高低、速度、旋转采取不同的引拍方式。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遵循在向前挥拍前,球拍要比击球点低20-30cm的高度,以保证球的弧线。低多少要根据球的高度和击球产生旋转多少而定,高于球网的球或采用平击方式击球时,可比击球点低的少一些;低于球网或采用上旋较多方式击球时,可比击球点低的多一些。球拍比击球点低的原理是,如果能打出每小时200公里的球速时,可采用完全平击,如果不然,就必需将球打出弧线。当来球较低时,要做到球拍比球低就得降低重心。重心的降低要遵循体育运动中基本的协调链要领,即“蹬腿、转髋、送肩”的顺序,要想做出蹬腿、转髋,就得屈膝立腰,就是所谓的“弯腿不弯腰”。注意重心压在击球的外侧脚的时间要合适,待能到位停稳后,即应开始蹬伸,如果停留时间1秒就会损失能量储存的55%(Wilson等1991)。

引拍时先转体再动脚,在引拍的同时调整握拍方法,非执拍手与执拍手同时向后。首先移动外侧脚,外侧脚脚尖朝向与击球方向45°-90°的方向,向身体的前方迈出,脚后跟先着地。向后引拍的轨迹与采用什么样的击球方法有关,如果是东方式击球方式,则直接引向后方,在向前挥拍时形成从里向外的挥拍,如果是采用西方式击球方式则后引球拍先向外,在向前挥拍时形成从外向里的挥拍。但后引球拍都要移到球的下方,完成向前挥拍的准备。注意引拍达到球拍柄的底部朝向击球点即可,不易过大,拍面保持前倾,身体紧张度保持在用力的2分力即可。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及时纠正。

4.学习向前挥拍

向前挥拍的基本要领是使身体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方法去击球,这是一个超越器械的鞭打动作。在向前挥拍用力过程中外侧腿与髋不失时机地进行积极蹬转用力,是关系到由下而上用力的技术基础,它可以较好地形成和促使以腰部和胸部带臂鞭打的基本用力技术。在身体向上蹬的同时,球拍头部应低于手腕部,这是合理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自然结果,使手臂有了向上的更大空间。但是初学者往往是只蹬不转,或是只用手臂去击球,很难做到全身协调一致地鞭打用力。躯干的转动和下肢的伸展,使球拍向前运动,同时是“击球肩”速度的主要动力。躯干的有力转动对击打手臂的滞后运动极为重要,这样在前摆早期可拉长肩部肌肉(储存弹性势能)。躯干连续向前转动,在击球时肩轴几乎与底线平行,此时肩轴领先于髋轴约10°。在前摆过程中,肘关节的角度保持相对恒定(≈100°),因此,肘关节对击球速度不产生作用。上臂旋内的肌肉,在击球前和击球时的收缩积极有力。腕关节的向前和向上屈曲,受握拍方式的影响,在击球速度中起重要作用。在对球拍向上速度的作用方面,西方式握法(≈20%)比东方式握法(≈5%)大。球拍向上速度的大小是上旋球的决定因素,显然采用西方式握法的运动员具有一定的优势。

向前挥拍要让学生忘记自己的手臂,注意力放在腿和髋上,先做蹬腿练习,再做转髋练习,再蹬转结合练习,自下而上地逐步体会人体协调链的原理,即膝(弯曲和伸直)→转髋→转体→手臂绕肩→肘伸直、前臂内转→转腕。

在练习时可做一些双手在体侧掷实心球练习;用一条手巾,练习者在前,抓住手巾的一端,辅助者在练习者身后抓住手巾的另一端,练习者做向前挥拍时的超越器械练习。

5.学习击球

击球部位应从4点钟开始打向10点钟(把球看成一个钟表,面向自己上部为12点,下部为6点,左部为9点,右部为3点),要沿着时间线逆时针转动,而不要走捷径。击球部位的概念重要的是从击球的中下部开始,而不是从中部开始,这样可以保证球拍从下向上的正确轨迹,从而有力的击球;球拍轨迹不是直接向上,而是走一个弧线,这样击出的球才可是一个弧线,即而保证了击球的稳定安全。

击球点我们用一个立体的概念,即上下、前后、左右。上下也就是球落地后弹跳的高低,一般认为,初学者应在球弹跳到腰部高度时比较容易借力好打,那么当球较高时,应等球降低后再打;而较高水平的人当球落地弹跳到肩部高度时,正是他们进攻发力的机会。作为平常的练习不同高度的球都要有意识的去练,当我们看到阿加西能在球刚刚跳起时就击球,使对方准备的时间较短时,我们也想这样,但事实上这样方式的击球难度相当大,所以我们在看到水平强弱不等的双方击球时,通常是弱的一方击球点较晚,即球多是在下降时才击球。前后是指球与身体的前后距离位置,合理的击球不管是采用哪种击球方式,都应在身体的前面,正如前面所说,东方式击球与西方式击球相比击球点相对偏后。我们击球时重要的是在合适的前后距离位置击球,击球点靠前靠后都会影响击球的效果。但击球点偏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击球时准备的时间不够;再一个是在身体前面击球不容易借力,使得击球难度增加。左右是指球在身体侧面的近远或称为里侧外侧。初学者容易在离身体较远的位置击球,也就是从外向内的击球,手臂表现的是伸的较直,而没有使身体充分的从后向前转动,导致击球转动惯量不够,击球方向从外向内侧偏离。而水平较高的人在肩部高度发力击球时,手臂夹的过紧没有伸开,导致发力不足,也就是线动量击球不够。所以在教授初学者击球时我们通常是这样描述挥拍方向的,即从后向前,从下向上,从里向外。

6.学习随挥

随挥对完成整个击球具有重要的作用。随挥阶段要求逐渐减小身体环节的速度,以防运动损伤。从运动最佳化角度考虑,随挥还能使球拍在碰撞时获得接近最大速度,而且,可以使身体为下面的动作做好准备。随挥动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费德勒击球后头部丝毫不动的动作已经成为随挥标准的经典动作。头部丝毫不动的目的是为保持球拍继续沿着击球方向前进,并使整个身体重心不会偏离击球方向,从而获得最佳的击球效果。为使击球能充分的发出力量,击球后腿部的膝关节应是一个从屈到伸直的过程。对于初学者球拍在动作结束时,应该用非执拍手在肩上抓住球拍的颈部,以便作出随挥动作。对于采用不同击球方式击球的人,结束动作也是不同的。现代网球之所以越来越多的采用开放式步法和西方式击球方式,与来球加快,来不及做动作和需要很快的完成动作去做下一个动作有着重要关系。所以,不管你怎样结束,都必须考虑动作的连续性,也就是在击球后外侧脚应移向内侧脚的前方。

(三)学习移动击球技术

步法被称为网球运动的生命,没有快速准确的移动能力,没有充分利用腿部力量击球的意识,是不可能打好网球的。有研究表明,初学者击球力量的60%来源于手臂;中等水平的人击球力量的60%来源于转体;职业选手击球力量的60%来源于腿部。所以科学合理的击球是在移动中的,职业选手通常有向前“扑球”打球的感觉。

【教学手段】

1.养成从后向前移动步法击球的习惯

在开始阶段,我们容易打完一个球,就站在原地等待下一个球,这样就会站到场地中央接球,而这块地方被称为死区,因为对方打过来的球,大部分在这一区域,但又处在我们的脚下,打落地反弹球难度较大,而直接打空中抽击或截击就更难了。如果倒着跑,再击球,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正确的步法移动方法是:每打完一个球后,回到端线后中间的位置准备下一个来球,以保持从后向前移动步法的正确击球方法。这种步法没有什么特殊性,只是击完球后倒着退回原来准备时的击球位置,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学习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练习方法也可采用摆放标志物,以强化移动要求。

2.学习离身体较远时的步法移动

有时来球离我们的站位较远,这时如果按照通常地并步方法去移动,势必较慢,这时就应先用交叉步,再用并步调整,当然首先应做一个分腿垫步的动作。而再做交叉步时,重要的是先将重心倒向要移动的方向一侧,做一个后撤步,再做交叉步。这种步法做起来也不难,也是要平时多练习,以养成习惯。练习可先从普通的交叉步移动练起,要求上体保持平稳,髋关节放松,两手臂自然摆动,由慢至快地进行。另外要注意的是,这种交叉步移动的方式,不仅是在跑向击球方向时采用,在击完球复位回到原来准备击球位置时也同样是这样的移动方法。

3.学习侧身击球时的步法

由于多数人正手强于反手,尤其是男子更为明显,所以在有机会进攻时多用正手打出制胜球,即使这个球在自己的反手一侧,我们把这种在反手位的球,用正手来打叫侧身攻,侧身攻又分为侧身打直线和打斜线,也就是通常说的INSIDE IN和INSIDE OUT。正手侧身攻虽然会把自己的场地让出来,给对方打空挡的机会,但由于是在主动进攻情况下的使用,对方很难回出大角度而强有力的球。当然,我们在侧身攻打直线和打斜线的选择上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例如:打直线球应在对方回球较浅,空挡明显时。那么步法又是如何移动呢?无论是打直线还是打斜线都以关闭式步法较好,因为打直线多会顺势上网,而打斜线,是从里向外打,也是采用关闭式步法较为自然。为保持重心的从后向前,击球前的一步应是先后撤一步同侧脚。

。我们平时要有意识的安排侧身攻的练习,并注意步法的移动方法。这种练习为了达到强化的目的,可采用左脚着地右脚一直不落地的方法与对方连续击球。

(四)学习上旋击球技术

对于初学者,可能没有上旋球的概念,英文称Topspin。但我们通常说的正手击球主要就是指正手打上旋落地球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我们专门作为一个内容来讨论。为什么一定要打上旋球,在前面的球的控制一节里已经对打上旋球的好处做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怎样才能很快的打好上旋球呢?一个最简单地办法,就是给初学者喂很高的球,让他们找出合适地击球方法,他们很自然地就会用西方式握拍方法去击球。为了让他们能在球弹跳不同高度的情况下都打出上旋球,就可改用逐渐靠近球网的喂球方式,让他们不断地增加对球上旋的摩擦力,否则就会球不过网。

(五)学习正手削球技术

正手削球,一般在球离身体较远,来不及用正手击球的情况下使用。按照过去学习网球的理念,正手和反手削球在初学阶段是不教的(担心他们脚步不愿移动)。但现在的理念是尽快掌握各种技术,使学习者打下全面击球的基础,以免将来很难弥补这一缺憾。正手削球在来的及的情况下可用大陆式握拍。要点是左肩要转到对准来球,肘关节在击球前到达体前的位置,球拍的运行轨迹一直向前,保持在身体的侧面,拍面略微打开即可,重心随球跟上。

(六)改进和提高完整击球技术

1.从原地垂直喂球到球网对面直接喂球

遵从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喂球的难度不断增加,可从以下六个步骤进行:(1)原地垂直喂球,在提前引拍到位的情况下练习;(2)原地垂直喂球,从准备姿势开始练习;(3)在距击球者3米距离45°角的情况下,用下手抛球喂球击球练习;(4)隔网上手抛球喂球击球。

练习;(5)隔网持拍球落地用下旋喂球击球练习;(6)隔网持拍球不落地用下旋喂球击球练习。以上只是提供一个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例如,对方用球拍很难击到球,可先让他采用直接用手抓球的方法等。

2.变换喂球位置、节奏、速度和角度

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喂球,不要千篇一律的用一种方式。例如:对于击球力量小的人,可先距网近一点击球;对于动作不连贯的人,可加快喂球的节奏,使其不能停顿,破坏原来的错误结构;对于能力较强的人,可加快球速;对于身体面向击球方向较多的人,可在其更侧面的角度喂球等。

3.提高发力能力

有条件时,可有针对性地投掷不同重量的实心球,在球拍上加上拍套进行挥拍等,以改进技术提高击球的爆发力。当然还可加上大橡皮球,外侧脚着地,内侧脚踩在橡皮球上,练习支撑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平衡性。

4.技术评定

通过对技术的观察,掌握完整技术之后,可以让两名同学连续对打,以观察击球的稳定性和技术的规范性,作为考核的参考。同时让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使同学在提高分析动作能力的同时,也互相取长补短。

三、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握拍常按自己习惯去握

【产生原因】

常出现的现象有:握拍握在拍柄的中间位置,没有握到拍柄的底端;食指与中指没有分开2厘米的距离,或者食指完全伸直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握拍重视不够,认为能把球打过去就行了,或者觉得自己的握拍方法更舒服;当球过来时,没有提前握好球拍;

【纠正方法】

1.首先是教师要充分认识握拍的重要性

要知道一旦养成习惯很难改正,会造成错误的击球感觉并容易受伤等。所以,在击球前先让同学自己检查握拍方法是否正确,教师监督提醒。

2.徒手练习

在课上先做徒手练习,从握拍到挥拍结合起来做;在课外,不在球场上时也经常握握球拍,养成习惯;也可对着镜子进行练习,自己监督自己。

(二)握拍过紧是整个身体肌肉过于紧张的表现

【产生原因】

当我们欣赏费德勒这种潇洒飘逸的击球时是一种享受,通过图片能够看到费德勒在引拍时,持拍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是放松离开拍柄的,而大部分击球的人动作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表现在握拍过紧,这主要是缺乏有意识的放松训练。这种紧张会大大影响击球的速度。

【纠正方法】

1.当准备击球时,有意识的使全身保持合适的紧张度

这种紧张度的把握,如前所述,用到总力量的2分力即可,不仅持拍手手指放松,还要有意识的放松面部肌肉,这对全身肌肉保持合适的紧张度都有作用。

2.扔球拍

找一把旧的球拍,做向前挥拍击球的动作,当球拍挥出去时,顺势将球拍甩出,应甩到球网的对面。这个练习可帮助找到放松的感觉。在比赛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意识到对方发球轻微的擦网过来,而不影响击球节奏时,我们会回击一记非常好的球,这主要是我们此时非常放松。这就是常说的一句话,在击球时要“忘记发力”。

(三)步法移动不到位

【产生原因】

一是对球的判断不准确,人与球的距离不合适,包括左右和前后的距离;二是到位后的时机不合适,不是早就是晚。这与缺乏经验和控制脚步的能力有关,但也与跑位的方法有关。

【纠正方法】

1.接近球

当球过来时,我们的第一个意识就是尽量快的接近球,把注意力先放到脚上。通过不断地积累,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把握好时机并作出是跑三又二分之一步还是三又四分之三步的决定,而不需要测量。对脚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经练习,例如:用软梯式步法练习法(放在地面上的约40厘米大小成正方形20个格相连成的软梯),可很好地练习脚的控制能力。也可通过踢小场地的足球来练习。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优秀的网球选手也都是足球高手。

2.进行步法节奏地练习

网球步法的基本要求是“快跑慢打”,也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接近球,以最合理的时间去击球。在跑的当中起步应有爆发力,迅速地蹬出第一步,接近球时以小步调整,当击球的第一步外侧脚着地时,应首先是脚后跟先着地,这样可起到良好的制动和稳定作用。

(四)身体重心过高

【产生原因】

这在很多初学打球的人当中存在,他们没有建立用腿打球的概念,击球发力主要是用手臂在发力。因此,击球力量小,打不出上旋球。

【纠正方法】

1.坐凳式击球训练

击球前人先坐在一个约40厘米高的凳子上或大橡皮球上,当把球自己抛出后,臀部离开坐凳或球,但仍保持膝关节弯曲,击球前重心不要起来,腰不要弯曲,即“弯腿不弯腰”,体会此时肌肉的本体感觉。

2.降低球拍

击球前球拍框部降到比球低20-30厘米的位置,球拍框部低于腕关节,上臂与前臂保持100°角。通过练习喂不同高度的球,来强化球拍降低打上旋球的感觉。同时要求喂球方检查击球者上臂与前臂是否达到100°角,时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