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教学大纲
3433600000007

第7章 青少年训练的基本原则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其生理机能、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在儿童、青少年的训练阶段中,必须遵循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羽毛球专项训练的基本规律,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最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少年儿童自觉学习和训练的最大的动力。将日常训练任务通过多样化和富有兴趣的游戏有机地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对羽毛球专项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和自觉性,使他们在训练中能始终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高涨的训练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训练的效果。

(二)直观性原则

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灵活性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高于抑制,接受与模仿能力强,但对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相对较弱。直观性原则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尤为重要。直观教学法就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确立的训练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教学,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除了应特别注重示范的正确性,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善于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法对少年儿童技能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突出作用。各训练主管部门也应为此积极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培训和督促机制。

(三)动机激励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励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启发运动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促使他们以最大的动力去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训练任务。

(四)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原则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存在差异和变化最为活跃和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原则是一个必须遵循的训练原则。在具体的训练实施过程中,应针对每一个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的阶段,运动员的形态、技能、身体素质、智力、心理和思想作风等各方面的特点,以及可能确立适合其个体发展特点的训练模式,实施个体化训练,从而达到最佳化训练效果。

(五)循序渐进、系统化训练原则

系统化训练原则是要求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中,必须对运动员实施的长期、系统、连贯、有序的训练控制,以获得最大的训练累积效益。一个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成长过程是在多级训练体制的精心培养下,通过多年的精雕细刻,共同打造成功的。因此,进一步坚持系统化训练原则,健全和完善多级训练体制,努力贯彻“思想上一盘棋,组织上一条龙,训练上一贯制”的训练要求,坚决抵制“竭泽而渔,拔苗助长”,盲目追求眼前和本部门利益的不良行为,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水平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