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和人总是息息相关,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一方人而且也养育一方森林,很多树木只能生长在特定的地带。因此,很多乡土树种和当地的人有着很多的联系,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又因为人的关系具有了人文色彩。比如很多地方因树木而命名,便是这个道理。
因为某些树木与当地文化紧密相关,一提起某种树木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地方,从而起到地理标识的名片作用。比如加拿大的枫树、日本的樱花、新疆的胡杨林、香山的红叶、洛阳的牡丹、海南的椰子树。此外,森林还可以发挥道路标志、田地分界等地理指示功能。
真正意义上的森林旅游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生态旅游对森林旅游的参与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森林可以通过提供氧气、负氧离子、各种挥发物质、丰富的色彩和声音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疏导心情,调节心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森林都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素材和载体。古树名木在记载历史的同时,又往往成为地理名片。人类从森林中走出,而亲近自然,走进森林的渴求又不断召唤着我们去漫步林海。
结语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起着固碳释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作用,在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的同时,还是森林文化的摇篮和林业科研的基地,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它不仅能够产出木材,还可以提供果品、木本粮油、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可再生的原料,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森林,森林是人类永远的朋友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森林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防止干热风、改善小环境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同时由于森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促进,可以有效保护益虫益鸟等害虫天敌,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粮食丰产稳产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由于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工业排放的能力,可以消除或者减少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为工业产品价值的实现拓展生态空间。在城市中,每一单位面积的成型绿地可以使80~100倍面积的土地及其上建筑物因环境的改善而提高价值3%~6%,按此标准的低值计算,单位面积城市森林的土地增值是其耗用土地成本的2.4倍。同时,由于森林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环境,使人们身心愉悦,生产效率提高,患疾病减少,从而产生的增产节约的效益。
森林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人类不仅要有能够满足作为自然物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环境,还要求这些自然环境悦目、有序,能够满足其自有活动的需要。这种不同于其他自然物的社会性需要,构成了森林特殊的价值基础。
世界有了树木才有我们人类。如果地球上没有树木,地下水与天上水也将无法循环,到那时,地球表面将被大面积的沙漠所覆盖,人类无法从树木中取得食物,就会走向灭亡。人类破坏森林、破坏自然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二、大力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防止森林退化,是扭转森林覆盖锐减的局面的必由之路森林砍伐、森林退化和荒漠化的情况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恶化,已影响到超过10亿人的生活,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据统计,仅从2000年至2005年,全球森林覆盖总面积每年净减估计730万公顷。毁林情况大都出现在南美洲和非洲。北美洲、中美洲和大洋洲也有毁林现象,但程度较轻。据统计,欧洲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增加,亚洲也是如此,主要是由于中国森林面积的扩大。根据正在进行的旱地退化评估项目,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25%的土地退化涉及阔叶林,17%涉及寒带针叶林,而18%涉及农业用地。
结语科普通鉴·林果飘香低森林覆盖率国家在制止毁林和促进重新造林、植树造林和自然再生方面的成果喜忧参半。报告森林覆盖面积减少的国家大多在非洲和亚洲。若干低森林覆盖率国家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一项重要行动是扩大人工林。由于缺乏可靠的量化指标,森林退化、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比率难以衡量。缺乏指标妨碍了对第一个全球森林目标关键因素以及森林文书各相关专题组的有效评估。
干旱地特别容易发生土地退化,进而导致荒漠化。这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现有20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区,其中90%在发展中国家。据估计,在52亿公顷农用干地中,约70%已经退化并面临荒漠化的危险。到2020年,1.35亿人将有可能由于土地持续荒漠化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其中将近一半(6000万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扩大自然植被在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一种适当的地貌景观办法内,植树造林、重新造林和建立人工林都属于最有效的应对之道,数个低森林覆盖率国家的情况便是如此。用于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财政资源和无害环境技术转让严重不足,使发展中国家难以成功执行森林文书和有效扭转森林覆盖面减小的趋势,也难以成功防止森林退化和防治荒漠化。
三、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促进林业多元发展,有效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发达的现代林业是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和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标志。目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为了促进现代林业的大发展,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资源能源林业、创新林业等方面要下大功夫,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
发展生态林业,构筑安全屏障。林业是生态建设主体和生态产品的最大提供者,我国林业要长期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出丰富的生态产品,努力构筑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维护气候安全。加强植树造林工作,继续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非法征占用林地防控,减少因毁林引起的碳排放。
发展民生林业,实现富民惠民。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将大力推进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竹子、花卉苗木等十大主导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着力改善林区基础设施,使林业职工、广大林农与全国人民一样同步享受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大力开展“身边增绿”,加快城乡绿化美化,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建设以林为主、品种多样、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环境。
发展资源能源林业,维护木材粮油安全。我国将加快建设一批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木本粮油基地,大力发展林油、林热、林电一体化产业和成型燃料利用,逐步构建起稳定、可持续的木材、粮油和生物质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发展创新林业,保障科学发展。加快建设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成果推广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科技人才队伍体系,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林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提供强大支撑。发展信息林业,加快发展步伐。深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强林业资源监管和综合营造林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林业灾害监测体系和应急信息化建设,推进林业经济运行信息系统和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形成布局科学、高效便捷、稳定安全的林业信息化格局。
四、爱护森林,远离雾霾,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世界上共有森林面积38.6亿公顷,占世界陆地面积30%左右。但是,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在速度与数量上都是惊人的,仅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当中全世界森林资源大约减少了90000平方千米,占世界全部森林资源的2.4%。
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亚洲北部和东南部赤道附近,其中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巴西。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东南部地区和台湾省主要是人工林。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林地面积就相对很少。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原本就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雾霾”却像是大自然对人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当人们身处十面“霾”伏之中,即使从敬畏生命的自身利益出发,也要引起对大自然的足够敬畏。2012—2013年中国的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雾霾天气,给中国的天空造成严重的污染,让广大的老百姓叫苦连天,各级政府、多种媒体、各种专家为此给予高度关注。林业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森林是大气良性循环系统的核心。没有一个相对均衡的高覆盖率、高质量的森林资源,中国的雾霾天气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雾霾的克星是雨水,而风调雨顺的大气环境依靠的不是别的而是森林。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核心”,依靠环保部门去多堵几个烟囱或禁开几辆车就能解决中国雾霾天气想法是无法实现的。
森林对减少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影响有巨大的作用。公认的数据是,种一亩森林约100棵树,一年可吸附22~60吨灰尘,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一亩森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一亩森林,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4千克,相当于一台杀菌剂制造机。一亩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出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一亩阔叶林,一年可蒸发300多吨水。因此,森林多的地区,常常是风调雨顺。一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一亩树林除每年提供1立方米木材外,还可提供许多工业原料、燃料、饲料、油料,等等。如果世界上没有树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强60%~80%。只有全社会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森林,精心呵护气候环境,才能减少和减轻天气气候灾害,地球也才能变得更加清新怡人,我们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