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林果飘香
3436300000008

第8章 硕果累累(2)

据茹可夫斯基和Zeven(1975)所提出的12个大中心论,世界栽培果树起源和类型形成以下基因中心:中国-日本中心、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中心、澳大利亚中心、印度斯坦中心、中亚细亚中心、西亚细亚中心、地中海地区中心、非洲中心、欧洲-西伯利亚中心、中美洲中心、南美洲中心、北美洲中心。

2.1.4我国果树起源

我国是世界8个栽培植物原产中心之一,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自然条件优越,果树包括原产的和引入的,约有59科,158属,670余种,品种不下万余个。在这些果树品种中,尤以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鼠李科、无患子科、桑科等种类最多,经济价值也最高,而作为商品性生产的品种约占5%。我国北方野生和栽培的品种主要有13科,90种左右。

据陕西省西安市郊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相关遗迹中有栗、榛。江苏省吴江县梅埝青莲岗文化遗迹中发现有“核果类”果核。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酸枣。这些证据表明远在5000乃至6000年前,人类即已采集栗、榛、酸枣及核果类果实作为食物。

《诗经》已记载了栗、枣、桃、梨、李等的人工栽培。《山海经》《尔稚》《史记》等古代文献中已记载有杏、梅、柿、山楂、木瓜、葡萄、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枇杷、杨梅、香榧等多种果树的栽培情况。上述果树现在都能寻找到它们的野生类型。全世界原产于中国的栽培果树和砧木在200种以上。因此,中国是世界最早、最大的果树起源中心。

2.1.5我国果树类别与资源

我国是世界栽培植物最大的一个起源中心,提供给人类有用植物的总数也居世界第一。我国的果树种资源尤为丰富,素有“园林之母”的称号。我国苹果属、梨属、李属种类之多,均居世界之首;许多柑橘类果树也多原产于我国。

原产于我国的温带落叶果树主要有:白梨、沙梨、秋子梨、杜梨、豆梨、楸子、西府海棠、沙果、山荆子、桃、李、杏、梅、樱桃、毛樱桃、山楂、木瓜、山葡萄、刺葡萄、猕猴桃、榛、栗、山核桃、香榧、银杏、果松等。亚热带和热带果树有:甜橙、柑、橘、香橙、金柑、枇杷、杨梅、荔枝、龙眼、橄榄等。加上尚待驯化的果树近万种,野生种及砧木资源等就更多了。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不仅驯化栽培了原产我国的野生资源,发展果树生产,而且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从世界各地引种了许多果树。不断丰富我国的果树生产,如葡萄、核桃早在汉代就引入我国。从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或具有特殊性状的种质,是丰富我国果树种质资源、改善我国果树种类和品种结构、尽快发挥经济效益的一条途径,并对增加遗传资源,提高育种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仅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通过正式渠道在国家引种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引入的果树种类和品种计1680份以上,分属28科,36属,131个种,分别从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波兰、保加利亚等40余个国家引入。原产我国和从国外引入的果树,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通过长期栽培选择,形成了许多生态类型和地方品种。我国仅梨的栽培品种估计在3000个以上,枣品种600余个。在各类果树中也形成了不少中外久负盛名的优良品种,诸如山东的莱阳茌梨、肥城佛桃、乐陵金丝小枣,河北的定县鸭梨、赞皇大枣、磨盘柿,广东的桂味荔枝、糯米荔枝,福建的普明庵龙眼、福眼龙眼、乌龙岑龙眼,浙江的软枝白沙、照种枇杷等。

(1)我国果树资源利用情况

当前我国果树资源的利用情况,大致可分四类:

1)广泛作为经济栽培,已经成为大宗商品的树种:

a.落叶果树:苹果、沙果、梨、葡萄、枣、柿、桃、李、杏、梅、樱桃、板栗、核桃、山楂、榛子、石榴、银杏、猕猴桃、草莓等。

b.常绿果树:柑橘类、菠萝、香蕉、荔枝、龙眼、枇杷、杨梅、橄榄、芒果、杨桃、椰子、番石榴、香榧、黄皮、番木瓜等。

2)局部地区有一定栽培面积,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树种:无花果、果桑、树莓、醋栗、木瓜、山葡萄、阿月浑子、人心果、油梨、西番莲、木瓜等。

3)现已开发利用的树种:沙棘、刺梨、金樱子、小果蔷薇等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野生、半野生果树。

4)可供同属或近缘树种作砧木,或具有杂交育种用途的材料:苹果属、梨属、桃属、杏属、山楂属、柑橘属、核桃属、栗属和柿属中的野生、半野生种类。

(2)我国果树带的划分

各种果树在系统发育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生态特性与分布规律。中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果树种类繁多,是世界最大的果树起源中心。由于果树与环境相互作用与统一的结果,经过漫长的系统进化,使得中国果树种类的生态特征与分布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果树带的划分,不仅可以反映果树分布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而且可以作为制定果树发展规划、建立果树生产基地、实施果树增产措施以及果树引种和育种的理论依据。但是,根据气候条件划分的果树带,只能说明现有各种果树对当前自然环境的适应范围,这种适应范围不是不可逾越的固定界限。通过培育新的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利用小气候条件等方法,原有果树可以突破分布区域。米丘林一生培育了300多个果树新品种,使苏联的果树栽培界限向北推移了1000多千米。

根据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气温、降水、海拔、纬度、植被等)以及果树分布情况,我国可划分为八个果树带。总体来说,长江流域以北(北纬30°)为落叶果树带,长江流域以南为常绿果树带。具体划分为以下八个带:

1)热带常绿果树带;

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

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

4)温带落叶果树带;

5)旱温落叶果树带;

6)干寒落叶果树带;

7)耐寒落叶果树带;

8)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

(3)我国果树栽培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9500年,中东地区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人类开始从事作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我国的原始农业大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当时人们主要栽培黍、大麦、大豆、稻、桑树、高粱、小麦和大麻等作物。

果树栽培的历史要比大田作物栽培的历史短一些。在距今4700多年的古埃及,无花果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在距今4200年,那里已有了人工栽植的葡萄园。我国是8个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且是最大的起源中心,果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在距今6000~7000年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村遗址(今山西省西安市郊)和青莲岗文化遗址(今江苏省吴江县)中,人们分别发现了残存的栗、榛和“核果类”植物的果核。这些遗迹的发掘,至少可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采集并食用了大量栗、榛以及核果类植物的果实,可见果树已引起了我们祖先的足够重视。我国已有4000年以上果树栽培利用的历史,且在果树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创造和革新等方面,为世界园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最早有关果树种类及果树栽培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涉及到了12种果树树种),可见当时已经有了桃、栗、梨、榛、枣、李等果树的人工栽培,如文中记载的“园中有桃,其实之肴”“树之榛栗”。《史记·列传》(公元前2世纪到1世纪)中记载,“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梨……”,可见在当时这些果树已有大面积栽培。

宋代蔡襄《荔枝谱》(公元1059年)已记载荔枝品种32个,并对荔枝的历史、分布、生物学特性都有详细描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果树专著。

宋代韩彦直的《橘录》(公元1178年)载有柑橘27种及对加工、储藏、品种特性做了详尽描述。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柑橘栽培学。

在我国谚语中也能找到果树栽培的佐证,如逃之夭夭(桃枝夭夭)。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出访齐时,有“橘逾淮而变枳,地气也”。

很多古书对果树的树种、品种、栽培技术也都有了较详细的记载。《齐民要术》(533—544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农书,记载了17种果树146个品种,其中枣品种42个,并详细地论述了果树的繁殖、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储藏加工等技术)《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古书中,也都提到一些果树的种类和栽培方法。

随着历史的发展,水果栽培种类越来越多。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水果栽培已处于萌芽状态。古人在采集桃、杏、栗、李等果实,从单纯的利用,进而发展到爱护,并经过长期观察、试种、探索,慢慢地学会了栽培技术。到了距今3100~3600年的殷商时代,我国水果栽培就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零星栽培发展到规划土地种植。据古籍记载和考古发掘,在3000年前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均有果树栽培,华南一带的柑橘、荔枝、龙眼、香蕉、枇杷等也有2000~3000年栽培历史。在2000年前秦汉时代,柑橘、栗、梨等果树栽培已具相当大的规模,并从西方引种了葡萄、石榴、核桃等,丰富了我国的果树种类。同时,古人对水果的养身和医疗作用也很重视,《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话,其中“五果”指桃、李、杏、栗、枣。有的书中“五果”指枣、杏等“核果”,梨、柰(绵苹果)等“肤果”,椰子、胡桃等“壳果”,松子、柏仁等“桧果”和大、小豆等“角果”,总之是指水果。人们一直用水果待客,作为馈赠佳品。《诗经》中写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此外,许多水果花果叶的形状、色彩都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文人墨客吟诗作画,陶醉花荫之下,流连果丛之间,呼吸清馨之气,欣赏形色之美,从而获得无穷的乐趣。

我国果树栽培具有悠久历史,许多重要果树如桃、李、梅、杏、梨、柑橘、荔枝、龙眼、枣、栗、柿、枇杷、杨梅等都原产于我国。据统计,全世界果树种类约有60个科,2800种左右,我国就有58科,380种。据《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一书记载,我国果树起源中心有三处:一是黄河流域(包括东北地区),原产的种类主要有桃、杏、枣、榛、栗、秋子梨、白梨、山楂、花红等42种;二是长江流域,原产种类主要有柿、梅、李、枇杷、杨梅、银杏、温州蜜柑、香橙、沙梨等25种;三是南部地区,原产种类主要有佛手、酸橙、甜橙、柚、香蕉、荔枝、龙眼、橄榄、杨桃、黄皮等21种。从世界范围来看,果树的起源中心不止一处,中国是其中之一,并肯定橙、柚、枣、杏、桃、梨、枇杷、柿、荔枝、板栗等,都起源于中国。苏联学者瓦维洛夫把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分为八大区和三亚区,其中第一大区就是中国,他认为有52种果树起源于中国。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栽培的桃、李、杏、荔枝、柑橘、龙眼、枇杷、柿、枣、栗等都从中国引入。我国唐宋时代就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将荔枝输往日本、琉球和南洋各地,使当时福建、广东荔枝栽培盛极一时。北宋蔡襄的《荔枝谱》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成为我国第一部果树栽培专著。1979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安徽黄山附近的歙县,发现了一种完全呈现原始状态的柑橘树。在此之前,在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就曾发现过甜橙、柚、香橙、金橘等的原始野生分布,说明柑橘也是我国的原产。古籍《禹贡》《山海经》等记载的我国柑橘栽培历史距今有4000年左右。至于我国南部原产的龙眼、荔枝、橄榄、枇杷、杨梅等的栽培史,也有3000年上下。秦汉时期国家得到大统一,与国外交往频繁,水果种类、品种得到空前大交流,如汉武帝时的《上林苑中》记载的栽培桃、李、梨、枣、杏等,还有从南方引栽的龙眼、杨梅、槟榔、橄榄、荔枝,从西域携回的葡萄、石榴、胡桃等名果珍树,总计达3000余种,其中桃就有秦桃、缃桃、金城桃、紫纹桃等7种,梨有紫梨、青梨、细叶梨等10种,李有15种之多。《汉书·循吏传》中就具体说到燃火加温的温室。汉代人还认识到果树结果有“大小年”,指出栽植过早、过晚都会影响生长结果。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提到栽培和野生的水果达60多种,其中枣42种,李31种,梨18种,桃14种,并在水果栽培、繁殖、管理、虫害防治及果品加工方面都有详细论述。

我国到底有多少种水果(包括野生水果和栽培水果)?截至目前尚未精确统计出来。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俞德浚编著的《中国果树分类学》附录中的中国原产及引种果树分科名录中,列举了59科694种,其中盛产的栽培果树300多种,计1万多个品种,几乎世界各国有的,我国绝大多数都有。这与我国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的高山、盆地、高原、平原、丘陵、海岛以及漫长的海岸线和复杂的地形密切相关,也为不同种类水果提供了各自生存所需的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