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渭南市临渭区军事志
3443800000016

第16章 兵事战事(3)

同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所作的关于《陕西工作决议案》明确指出:“党的总的政策——工农武装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无疑是陕西革命发展的前途”“在党的领导之下,使城市工人的势力和乡村农民的割据势力及革命士兵的响应互相联合衔接,以造成一县或数县的割据局面”。遵照中央指示,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会于3月22日决定,以渭南、五一、华县、华阴、临潼等五县为陕东暴动区,并成立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领导暴动区的斗争。4月1日,陕东特委正式成立,省委常委刘继曾为特委书记,渭南县委书记肖明为组织委员,共青团省委宣传部部长李昌英(李大章)为宣传委员。4月6日,陕东特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所制定的《目前工作计划大纲》。其后,渭南、华县、五一等三县党团联席会议,根据《大纲》要求,拟定了《临时纪律十一条》。为增强渭华地区的农民武装力量,陕东特委又从渭南、华县选派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与农运积极分子,赴驻雒南(今洛南县)三要司的许权中旅学习军事。4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潘自力到渭南、华县等地,传达中共中央指示,了解党的工作和群众斗争情况,指导陕东区域的暴动斗争。同期,中共渭南县委在线王田村寺召开会议,并发出第三号通告,对分片组织群众暴动大会、建立苏维埃政权、处决地主豪绅等反动分子,作出具体部署。5月1日,崇凝千余群众举行暴动大会,华县、五一县委派代表参加,大会宣布成立崇凝区苏维埃政府,下设人民委员会、土地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粮食分配委员会,宣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会后处决两名恶差,组织示威游行,抄没了土豪杨鹏霄、劣绅李玉林的商号,将财物分发给群众。5月2日,渭华交界处赤水镇举行近千人的群众大会,清除多名反动分子。5月3日,阳郭镇数千群众举行暴动大会,查抄、分发了劣绅牛星照的财物和粮食。5月4日,三张镇举行群众大会,收缴警察分所枪支,处决厘金局局长,并没收了豪绅于金堂的家产。同日,华县高塘镇也开始举行暴动,对土豪劣绅予以打击。此时,去许权中旅学习军事的人员已顺利返回,以他们为骨干很快组建起一支农民武装。5月5日,这支武装全员集聚沋河川望岗岭,由中共陕东特委正式命名为“陕东赤卫队”,任命张汉俊(李大德)为队长,薛自爽为副队长,冯异生(冯养浩)为党支部书记,孙敬堂为副书记。赤卫队下辖三个分队、一个大刀队,共有百余人。5月11日,陕东赤卫队移驻县境东南塔山一带,构筑工事,储备粮食,设置枪械修理所,建立军事据点和补给基地。5月中旬,许权中旅自雒南赴潼关(参加反冯玉祥作战)转抵华县高塘镇,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同时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总司令部。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唐澍任总司令,刘继曾任政治委员,王泰吉任参谋长,廉益民任政治部主任,吴浩然任军党委书记,许权中任顾问。革命军下辖四个大队及赤卫队与一个骑兵分队,约千人。赵雅生、武丕谟、谢子长、雷天祥分别担任大队长,许权中兼骑兵分队队长。伴随斗争的深入发展,起义区各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革命武装活动范围迅速扩展。先后清算土豪劣绅及其他反动分子150多名,处决罪大恶极者63人,烧毁地主豪绅房屋154处,没收其大批粮食和财物。在中共陕东特委的直接领导下,形成以华县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东起少华山,西至临潼东,北抵豫陕大道,南沿秦岭一侧,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

是年6月,冯玉祥调集三个师的兵力加当地警察、反动民团,由部属宋哲元督战,对起义中心区域实行军事“围剿”。渭华起义军民同反动派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战斗。

第一次战斗:6月8日,冯军一个旅由渭南县城出动,沿龙尾坡向塔山军事据点进攻。陕东赤卫队和工农革命军一部,英勇作战,两面夹击,使冯军伤亡甚大,受挫溃败。

第二次战斗:6月10日,冯军田金凯骑兵师从华县县城出发,经瓜坡、大明,直奔高塘镇,企图袭击工农革命军司令部。在其进攻前,工农革命军第2大队被派往赤水公路沿线进行游击活动,第3大队受命去瓜坡、阎岩一带执行任务。由于革命军掌握敌情不够,疏于防范,致使冯军一路无阻逼近高塘。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唐澍总司令果断指挥留守人员全力迎战。正当战斗激烈进行中,革命军外出大队返回,对敌形成夹击。冯军以为中埋伏,慌乱逃回华县城。

第三次战斗:6月19日,宋哲元率三个师的兵力,以地方反动民团为先导,分东、西、中三路,向工农革命军大举进犯。东路一个师,从华县县城出发,在桥峪口与革命军及赤卫队展开激战。西路一个师,从渭南县城出发,经崇凝镇直扑塔山。革命军、赤卫队奋勇阻击,敌人用炮火狂轰起义据点,山上工事、营垒均被摧毁,阻敌队员被迫撤离。中路一个师,从赤水出发,由东西两川向高塘、魏家原发起攻击。刘志丹率部拦截东川之敌,激战一天,双方形成对峙。唐澍指挥部队迎战西川之敌,打退敌兵多次冲击。傍晚,工农革命军军委命令所属向涧峪、牛峪、箭峪口一带集结。6月20日后,冯军集中兵力对革命军及赤卫队发动猛攻,起义军民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相战残酷而又激烈。在牛峪口战斗中,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廉益民、党委书记吴浩然不幸阵亡。在箭峪口战斗中,赤卫队副队长薛自爽身负重伤仍坚守阵地,直至最后牺牲。6月25日,由于部队伤亡过大,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刘志丹、唐澍率革命军大部转移至雒南县两岔河和保安镇,许权中、杨晓初率其一部转移至蓝田县许家庙。7月1日,军阀李虎臣所部与当地反动民团合围立足未稳的革命军。革命军总司令唐澍在带领部属突围中壮烈牺牲,赤卫队队长张汉俊等被俘后英勇就义。

渭华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渭南县崇凝、华县高塘分设县佐,专事镇压残害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赤卫队员及革命群众。凡起义涉及到的地方,均建立所谓“清乡团”,实行反动的“连坐法”,疯狂进行阶级报复。

数百名革命志士与民众,有的被分尸,有的被灭绝全家,惨死于反动派的屠刀下。面对一片白色恐怖,渭华地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仍以多种方式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

渭华起义,是当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重要起义,在陕西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为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5月在华县高塘镇——原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修建了“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邓小平亲笔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

三、西安事变中的渭南

民国25年(1936)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迫使蒋介石接受团结抗战要求,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此日拂晓,在捉蒋兵谏的行动中,杨虎城将军派副官白子俊赶到渭南,令县长强云程组织地方团队,对境内严密封锁盘查,发现“光头大汉、瘦长脸型、操浙江口音者(指蒋介石),立刻捉拿解送西安”。遵从这一旨意,县府迅速作出部署。上午9时许,当获得“蒋介石在临潼被扣留”的消息,县境盘查即止。

13日,东北军直属第105师与十七路军(即西北军)警备第3旅进驻渭南、华县,并用火车运来大批物资弹药。下午3时左右,南京政府调派36架飞机,突然对渭南实施空袭。装载弹药的列车被炸,火车站及西关街许多房屋被毁。据统计,伤24人、亡42人,炸死牲口27头,损坏田地367亩。

接着,国民党“讨逆军”沿陇海路入陕,第28师、第6师攻占华县向渭南推进,东北军第105师退至赤水堵防。“讨逆军”第6师教导队在坦克的掩护下猛攻赤水,东北军官兵英勇阻击,第6师教导队所属几乎全部被歼。此时,渭华一线成为两军对峙的前沿阵地。

是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条件。25日,张学良送蒋回南京。

翌年1月初,蒋介石背弃诺言,扣押张学良,并纵容何应钦等调集军队,重新进逼西安。同月29日晚,东北军团以上军官40余人在渭南召开会议,研究应变之策。30日,毛泽东、朱德复电派至西安的周恩来,针对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内部和战两歧的情况,明确表示“和平是我们的基本方针”。在中共代表团大力争取与协助下,继杨虎城所部撤往三原一带,东北军也于2月4日前撤离渭南,县境及周边紧张多变的局势由此终结。

四、花园战斗

花园战斗,发生于民国35年(1946),是鄂豫陕军区第二军分区部队在渭南县花园(今临渭区桥南镇西部)境内对国民党地方武装的数次作战。

是年夏,李先念率中原部队转入陕西南部区域,同当地游击队会合,成立了鄂豫陕军区。其属部第二军分区蓝雒(洛)支队,在地下党的配合下,以游击战法频繁活动于蓝田、渭南等县的山丘地带。

陕东南游击区创建与扩大,给国民党反动派在陕西的统治构成威胁。对此,国民党加紧兵力部署,不断展开“围剿”行动。时任渭南县县长刘衡,被委任为渭南、华县、蓝田、雒南(今洛南)四县“剿共”总指挥。8月4日,刘衡命渭南县警察局局长姜宝山,带保安警察大队和乡(保)队600余人,在花园地段扎营布防。

8月中旬,鄂豫陕军区二分区蓝雒(洛)支队大队长张德胜,率百余人自奓峪进攻庙底堡,轻取保安警察大队指挥部。当战斗仍在继续,张大队长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不料被冷枪击中腹部,游击队随即停止行动。此后,张德胜大队长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

9月中旬,游击队60多人攻打马家坡,县警察局长姜宝山领保警队四五十人设防。双方刚一接火,姜宝山及兵卒便怯阵而逃。游击队乘胜追击,缴枪10多支、子弹千余发。

10月初,国民党从大荔派来的孙继义带保警队百余人,与游击队在五渠沟、箭坡坪一带交战。此次战斗颇为激烈,保警队死伤几十,被俘10多人,其余敌兵丢弃枪支弹药,狼狈逃窜。

五、解放渭南

民国37年(1948)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随着全国战局的迅速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向盘踞陕西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不断发起猛烈进攻。

民国38年(1949)2月间,参加春季攻势的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第2军抵达富平与渭南交界处。根据上级作出的在渭河以北、黄河以西、泾河以东区域开辟新解放区的指示,中共渭南县工委在第一野战军第2军党委的具体指导下,召开境内渭北党的各区委负责人会议,宣布渭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渭南县人民政权建立后,将原下吉区委控制的地下武装,改编为县直辖武装,并策动国民党渭南县自卫团副团长薛少农和渭文乡(今临渭区辛市镇)乡长李思白等率部起义。此间,薛、李二人联络渭北各乡保头目,带武装人员800余名,包括长短枪近千支、机枪10余挺,成建制接受改编,县境渭河以北区域随之获得解放。

面临时局重大变化,一度撤销的国民党渭潼警备司令部,于3月1日在渭南县重新设立。与此同时,胡宗南调集兵力实施反扑。为诱敌深入,相机痛歼,第一野战军第2军奉命向合阳(今合阳县)转移,中共渭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及所属武装人员随军前往。到达营地整训期间,在第一野战军第2军的帮助下,以原有县人民武装和起义队伍为基础,组建了渭南支队。

4月中旬,中共渭南县委特派先前归附的薛少农、王志忠由合阳返回渭南,对国民党渭潼警备司令武纬进行策反,敦促其率部起义。是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5月3日,第一野战军第2军回师渭南,抵达交斜的黄村,县境渭河北部区域二次解放。因主力部队西进投入陕中战役,将解放渭南县城及全境的任务,交付中共渭南地委、军分区和渭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此时,渭南支队改编为县大队,沿渭河北岸一线布防,负责警戒,准备渡船。5月18日,渭潼警备司令武纬派人向驻黄村的中共渭南县委递交亲书“白绸信”,决意弃暗投明。同日晚,中共地方党组织与渭华军分区(后改称渭南军分区)召开联席会议,确定成立渭南军事管制委员会,由军分区司令员于占彪任主任,渭南县委书记张俊贤任副主任。20日,胡宗南集团84师250、251团,趁南逃之机,沿途抢劫财物,强拉民夫,武纬即令直属警备团进行截击,以示起义诚意。紧接着,东西两原和赤水的党组织,根据中共渭南县委指示,收缴了当地反动武装的枪支,接收了乡保政权,使这些重要区域先期被解放。在此前后,中共渭南地委、军分区和渭南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代表,与意在倒戈的渭潼警备司令部、渭南县警察局代表多次接触会谈。隐蔽城内的中共地下党员,利用秘密或公开身份,积极配合开展策动、联络、守护以及接应等项工作。5月22日,渭河南岸一侧国民党守军撤防,渡口开放。23日,渭潼警备司令部参谋长薛如兰、县警察局局长高望重等,与学生队伍一道前往渭河南岸,迎接人民政府机关和部队及地方武装人员渡河入城。当时,岸边锣鼓喧天,街巷鞭炮齐鸣,沿路挤满了欢庆胜利的各界群众。渭潼警备司令武纬率所部4400多人,携长短枪7000余支、轻重机枪112挺、迫击炮3门,接受改编。至此,渭南县全境获得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