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渭南市临渭区军事志
3443800000039

第39章 附录(3)

(9)游击战术:出没无常,聚散无定,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流窜乡村,动作神速,团结紧固。

(10)游击队旗号:用镰刀斧头红色旗,中书某某地工农革命游击队第几队,队员一律以红领带为标识。

(11)以上计划,各地应很迅速的计议执行,于四月底须尽可能的成立游击队若干队,报告上级。

(C)发动群众斗争:(1)由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斗[争],吸收广大的群众。

(2)由支部动[员同]志深入劳苦群众,发动群众抗粮、抗税、抗捐、抗债、抗租、抗一切摊派。

(3)发动并领导小的日常各种斗争,如算帐……等延长扩大之。

(4)利用各种时机,召集群众大会,领导群众杀豪绅等。

(5)提出适合群众要求的口号,并在行动中实行这些口号。

(6)扩大政治宣传,打破灰色面孔;由宣传到斗争,以斗争作宣传,宣传与斗争要联贯起来。

(7)在城乡各处,采用各种手段,造成赤色恐怖空气,提高民众革命情绪。

(8)领导群众杀差役、催款委员等。

(9)以上计划,各地迅速计议执行,每周报告执行经过一次,如斗争地区,斗争性质,斗争次数,发动群众数量,斗争原因,斗争结果……皆须按时造表报告上级。

(D)组织民众:(1)斗争开始即组织农民群众于苏维埃,作为号召群众指导斗争机关。

(2)在农民群众犹信仰农协地方,亦可恢[复]农协,但须宣传农协之过渡作用。

(3)农协须是阶级的、群众的斗争的机关,不能公开时,则秘密起来。

(4)暴动胜利区域,苏维埃即变为政权机关,苏维埃须由群众大会选出代表组织之。

(5)组织武装农民,成立农民革命军,拥护苏维埃政权。

(6)没收财产,分配土地,调查武装……等均由苏维埃发布命令,而由下层群众执行之。

(7)各地应迅速按照当地党的权能,民众革命情绪,农村社会成分,切实计划,在斗争中先组织村苏维埃或恢复农协,再由斗争扩大而成区苏维埃或区农协。四月底应尽可能的成立农村苏维埃或农协,报告上级。

陕东特派委员会四月九日渭、华、固CP、CY联席会议决定临时纪律十一条(1)叛党者枪决;(2)不遵守秘密者开除,重则枪决;(3)临阵逃脱者开除,重则枪决;(4)畏缩不前者开除;(5)不参加斗争者开除;(6)不努力工作者重则开除;(7)虚张敌人声势、不信任群众力量者开除;(8)不接受命令者开除;(9)不服从决议者开除;(10)自由行动者开除;(11)冒充上级发布命令者开除。

以上十一条,同志中如有违犯者,由下级党、团支部决定后,具体报告该县委,审查决定后,始能执行。

中共渭南县委特务科临时计划自党的组织机构改变后,将军事工作概归特务科代替,特根据党的新政策,对于特务科工作大体计划如下:第一、特务科之负责——本科现时的中心工作是号召并组织群众发动游击战争,酿成局部暴动,以便过渡到总的全陕暴动。其具体职责是:(1) 可能时,派得力同志打入军队中,发展我们的组织,借不发粮饷之机,酿成士兵哗变;(2)遇必要时,暗杀反对派领袖;(3)打入土匪营垒,领导他们协助游击战争;(4)[略];(5)派快手夺东大路零星兵士的枪;(6)趁机武装民众;(7)其他各项特务工作。

第二、游击战争之意义——各地一般同志把晚上杀几个豪绅叫做暴动,这是何等的错误,简直成了“动无不暴”,这样脱离群众的行为,列宁同志早已指出“只有无能一条路”。究其原因这都是因为不明了游击战争的意义所致,要知游击战争乃是以三五成群,行迹无定的武装组织,采取出没无常,指东打西,避实就虚的手段,毫不留情的[打击]豪绅、地主及一切反动分子,抢夺反革命派的武装,以增加贫苦工农群众的胆量,减少敌人之势力,造成统治阶级的恐慌,酿成群众的暴动。对于暴动的作用,暴动是有相当的主观准备与客观条件的,而发起了极广大的群众。它是一种最激烈的阶级斗争,是革命的最高形式,是群众夺取政权改变社会制度的斗争,显然与游击战争不同。

第三、提拔战争人才——各地必须按条件选拔有下列条件的同志作为骨干:(1)对于党有认识;(2)观念正确;(3)无家庭观念;(4)忠诚勇敢、吃苦耐劳;(5)稍能使用武器;(6)以上尤要注意提拔工农群众中的英雄分子,协同进行。

第四、训练问题——各区特务主任,须按时召集战才会议,讨论经验和教训及关于游击战争暴动的知识,设立秘密武装训练所。

第五、组织系统:县设特务委员会,下设特务主任和秘密武装训练所主任各一人;区设特务主任三人,下设特务队、侦探队、交通队,各设队长一人,特务队设队员五人。

第六、行动前应准备的东西——初次白天还不行,多半是晚上。(1)每人带火“柴”一匣;(2)火把五条;(3)麻绳二、三条,以备绑人用;(4)干粮;(5)每人臂上裹一条白布,以便认识(即号头)。

行动须知甲、行动前应注意之点:(1)化装农民,改变真面目;(2)衣服要穿紧;(3)行动要敏捷;(4)身上带洋火。

乙、临阵时应注意之点:(1)侦探要敏捷;(2)声势要浩大;(3)准备一部分人作战;(4)把守重要阵地;(5)把守出路;(6)对待敌人杀尽勿姑息;(7)“略”;(8)个人所指定的工作,不许轻动;(9)杀豪绅、弄帐、弄枪;(10)闻号声,即集合;(11)有消息则报告总指挥;(12)不许两三人拥在一起;(13)开枪前先问口令。

丙、回来时应注意之点:(1)准备应付敌人的话;(2)将身上要整理好;(3)说话要镇静;(4)路途严防敌人侦探或袭击;(5)日出时,须绕途,不许走老路。

以上各条,每个行动同志务须用心记住,以免遭危后而妨害工作。

中共渭南县委通告第三号各级党部:第一,伟大而光荣的红色“五一”劳动纪念节到了。今年纪念“五一”

与往年有不同的意义。以往中国每一次的纪念,大半是开会议式的一种纪念,而今年中国革命已发展到新的阶段——建立苏维埃政权。所以,我们今年“五一”不仅要象过去那样纪念,并且要实际行动,在大会中戮杀豪绅、地主、反动分子及其走狗,建立苏维埃政权。目的在于不仅使广大群众对于“五一”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激发他们,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和胆量,不断地起来斗争。

第二,县委除遵照陕东特委第五号通知外,并规定下列纪念“五一”

的具体计划:1.分片召开群众大会:“五一”在崇凝(指定第三区负责筹备,全县党员武装参加);“五二”在赤水镇(指定第四区负责筹备,全县党员武装参加);“五三”在阳郭镇(指定第五区负责筹备,全县党员武装参加);“五四”在三张镇(指定第六区负责筹备,全县党员武装参加)。

2.做好大会前的充分准备:首先,制定红色五月宣传大纲,发表纪念“五一”的宣言和各种宣传品。其次,县委以三十人组成特务队,各区负责组织宣传队、交通队、侦查队。除纠察队以十五人组织外,其余三队,每队以十人组织之。再次,赤水、东原两区发动并领导群众屠杀豪绅、摧毁地方旧政权、组织苏维埃政府。苏维埃组织法暂规定内分四个委员会:即人民委员会、土地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粮食分配委员会。苏维埃暂定委员七人,其余的委员会,暂定执行委员十二人(此次之苏维埃组织法,为适应环境需要暂时规定,以后俟省委苏维埃详细组织法寄到后另行变更)。最后,党、团员同志至少要影响三个非同志,并武装起来参加大会。除农村支部发动群众参加外,又用公开的布告在各村张贴,大会前或大会中尽量找些劣绅、差人、收粮委员等,在群众面前杀戮,发动群众实行抗粮、抗捐、抗租、抗税、抗债及抗一切摊派运动。

3.大会由五人组织主席团,以大、中书记及特派委员一人负责指导和总指挥之责。开会程序是:向群众介绍主席团,由主席发动群众鼓掌开会和报告开会理由,政治报告,特约讲演,提议及讨论,组织苏维埃,杀戮豪绅,自由讲演,喊口号,游行散会。

4.会议后:(1)指定苏维埃办公地点;(2)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实行办公;(3)组织赤卫军保卫苏维埃;(4)各区同志回原地能结队最好,不能结队时各区宣传队必须向沿途民众宣传纪念之意义及大会之经过;(5)各区同志回到农村后应继续不断地宣传大会之情况,并普遍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积极在斗争中建立村苏维埃;(6)各区同志在五月七、八两日内,尽可能的召集全区大会,检阅队伍、执行纪念、批评过去工作及规定今后新的工作任务。

四、回忆史料

有关渭华起义问题

潘自力

一九二八年二月间,陕西省委扩大会议选我、张金印(同时为团的代表)和王松年(农民)为代表去上海参加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去的还有一个团的代表薛应麟(农民)。因为团中央也决定召开团的代表大会,所以陕西团内也选派了两个代表出席。后因为环境不好,中央决定“六大”不在上海召开,并推迟召开时间(后来在莫斯科召开,陕西代表只有留在团中央工作的张金印出席)。我们到上海后,把陕西党的组织和工作等情况向中央作了书面和口头报告,并参加了中央对陕西工作指示的小型会议。中央当时对陕西党的工作的指示精神是:要发动群众,武装起义,推翻国民党统治。我回陕西时除带回中央上述指示精神外,并带回中央给朱德同志的一封指示信,这是中央抄转给许权中旅的党组织的。这封指示信的主要内容是:要党领导的军队发动农民群众,配合农民的武装起义,要脱离军阀军队,自己单独搞武装。

我回陕后,向省委传达了中央的指示精神,省委进行了讨论(怎样具体讨论的已记不清了),并将中央给朱德同志的指示信转给许权中旅,要许旅党组织讨论并具体执行中央指示。

四月下旬,省委派我到临潼、渭南、华县、固市、蒲城一带,去了解陕东党的工作和群众斗争情况,传达中央指示精神,组织各地县委讨论发动群众斗争的问题。

当时陕西的形势是:豫西军阀内部矛盾重重,已开始有小的战斗,河南地方军阀樊钟秀、陈文皋等反冯;陕西地方军阀与冯也有矛盾,酝酿准备反冯。陕东渭华一带农民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已开始了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斗争,如打死收粮款差役等。宣化事件已经发生。华县有一个民团武装由我党掌握,更重要的是党领导着许权中旅。在军阀内部矛盾斗争以至于公开混战(渭华起义时豫西和西安都发生了地方军阀的反冯战争),农民起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我党掌握部分武装的有利形势下,利用军阀内部矛盾,乘隙由党领导的军队配合,发动农民武装,以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发展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是必要的,取得胜利也是可能的。

我这次去陕东传达中央指示精神时,即向各地党组织布置了发动农民斗争的任务,到我回西安时,渭华高塘原农民已经开始搞起了武装斗争(向许权中旅要了部分枪支)。省委及时给许旅写了一封指示信,要许旅(时驻三要司)开往渭华配合农民起义,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当时李虎臣调许旅开赴潼关阻挡冯玉祥西进军队,省委意见是不去潼关。我本来要马上再去陕东组织许旅配合农民搞武装起义,但因丁增华部队包围西安反对冯系的宋哲元,未能及时出城。待三几天丁部撤围,我出西安去陕东时,军队起义已经搞起来了。实际围城前已行动起来,因消息不灵,省委不知。

原来许旅军委在讨论军队行动方向问题时,有过争论,一部分同志主张不执行李虎臣的命令,不去潼关,而去渭华,这和省委意见是一致的;但许权中同志主张去潼关。结果按许意见行动,队伍开赴潼关。只派雷天祥同志带了八十多人枪去渭华与高塘原农民武装配合,开展斗争。他们曾准备在高塘原消灭冯子明的一部分驻军,冯军见势不妙,自动撤走了。许旅开往潼关,与冯玉祥军队打了几天后,军委决定许旅起义,把军队撤下来,西去渭华。因怕许权中不同意撤军,军委的决定事先未通知许权中。许权中旅共有两千多人(两个团,一个教导营,还有直属队),只撤出来七八百人(两个团长和一个党员营长未撤,大部分队伍因党的工作薄弱,未能完全掌握,没撤下来)。许权中带着随从他的十几个马弁离开潼关,赶到渭华。

许旅起义后,在回渭华的路上召开了会议(干部会,还是群众大会,记不清了),宣布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打起了红旗,选举唐澍为总司令,刘志丹为军委主席,卢少亭为政治部主任,王泰吉为参谋主任,杨晓初负责经理部(相当于后勤部)工作。军队下分几个大队(谢子长是第二大队长)。许权中因为在军事行动问题上有错误,未分配重要工作,把他带出的十几个马弁编成了一个骑兵分队,由他当分队长。军委并决定永远开除许的党籍。

许旅起义后,军队党的工作主要是刘志丹和吴天长同志负责。为了加强地方党的工作,成立了陕东特委,由省委委员刘继曾任书记,委员有省委派去的团省委宣传部长李大章、渭南县委书记肖明等。特委(地方党)不领导军队,军队由省委直接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