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3459400000034

第34章 亡灵的狂欢(1)

阿朵说

“阿朵,吃好东西也要有节制。”

“我有节制啊。”

“你的节制在哪呢?给我看看……那个不是节制,是酒窝……”

遭遇当地的盛大节日是旅途中的一大乐事,而亡灵节(Diáde Muertos)正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在瓦哈卡看到的亡灵节序曲已经是如此动人,我们便更有理由期待在首都墨西哥城见识壮观的狂欢场面了。

怀着如此的满心期待,我们在10月31日万圣节赶到了墨西哥城,紧接着的11月1日和2日便是亡灵节,最近的几天应该都有热闹可看了。

我们入住了城市中心广场旁的一家酒店,这城市果然是熙熙攘攘,但是看上去和节日都没什么关系,更没见到什么鬼妆,我们所在的这一侧广场边全是占路经营的集市摊贩,他们贩卖的廉价服装看似摊了一地,实则都被布口袋兜着底,只要城管一到,随着一声通风报信的唿哨响过,他们就会在几秒钟之内如魔术般地变成路人甲乙丙,手里全都提着大包小包在街上狂奔。

这情景虽然挺好玩,但对于我们来说似曾相识,我更想看到满街都是骷髅头的盛况。

我向酒店员工询问这两天会不会有什么狂欢、游行,对方直摇头,说没听过亡灵节期间会有什么“大趴”,这是个与家人共度的节日,通常大家都在家里为死灵守夜。

一听这话,我便知道往墨西哥城跑有点失策了,这城市是如北京上海一般的大都会,多少西化了些,若是留在瓦哈卡,节日期间不知该有多开心呢,果然还是应了“小城故事多”那句话。

不过酒店员工还是留给我一条有用的信息,11月1日夜间,酒店会组织亡灵节夜游活动,重头戏是前往墨西哥城郊区的一个墓地,只有在墓地,才能见识到正宗的亡灵节守夜的家庭传统。

11月1日的夜间9点30分,一辆小巴将我从酒店接到了一个酒吧,酒吧中都是参与今天夜游的各国游客,大家正在导游的倡议下痛饮龙舌兰酒。

游客多数来自欧洲,一对瑞士情侣正处在他们为期一年的环球旅行中,其他人多是在墨西哥短期度假,亚洲面孔则只有我一人,从美国来的一对夫妇无论说话如何客气,总归带着一幅趾高气扬的神情,对邻国墨西哥的一切都抱着横竖看不惯的态度,仿佛时时在说:“你看,我就知道嘛……”

拥堵之中缓慢前进的巴士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我们送到夜游的第一站:墨西哥大学。

刚一下车,导游就提醒我们一定要跟紧他,可过了不到20分钟,队伍就彻底散了,和导游在一起的只剩下五六个人,美国大姐也把她的丈夫弄丢了,偏偏她的丈夫还没带手机,大姐嘴里咬牙切齿地不停抱怨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个节日之夜,有数万名大学生都聚集在墨西哥大学广阔的草坪上,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广场上陈列的各个祭坛之间浏览,更多人的则只是在草坪上横躺竖卧,弹吉他、歌唱、聊天或无度地滥饮着啤酒,空气中不时飘来阵阵大麻的香气,墨西哥大学变成了这座城市中最热烈的集市。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拉丁美洲最大的高等学府,学生人数竟有30万人之巨,所以这座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夜游旅行团的组织者能够想到来大学看热闹,也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喧嚣中找到了一块比较干净的草坪,我们的导游看了看身边仅剩的几位散兵游勇,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开始了他对墨西哥亡灵节的讲解。

墨西哥亡灵节的由来要追溯到西班牙征服者到来之前的阿兹特克时代,在阿兹特克帝国的古老传统中,世界分为归神所有的天堂、人所居住的地上世界和亡灵所在的地下世界,所有的人在死后都将去往地下世界,而不是像天主教所宣扬的一部分亡灵去往天堂,一部分下地狱,因此阿兹特克人所描述的地下世界并不等于恐怖的地狱,“地下世界”这个词相对而言只是个客观的描述,亡灵完全可以继续在地下世界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一点和玛雅人的认知是非常相似的。换句话说,人的死亡对于活着的亲人来说或许是悲痛的,但对于亡灵,却只是换个地方过家家,死亡并不是件特别令人恐惧的事情。

每一年中,地下世界的亡灵与仍在人世的亲人会找个机会团聚,这对两个世界的人来说都是件大事。在前西班牙时期,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夏季举行,每逢此时,家家户户都会在死去亲人的墓前摆设祭坛,并在祭坛前守候亡灵的到来。

这种传统风俗听上去似乎很像我们熟悉的清明节,但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墨西哥的亡灵节绝不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因墨西哥传统文化中对死亡有着一种相对轻松的认知,其氛围更像是一次家庭聚会,甚至亦有可能演变成狂欢。

后来西班牙人来了,在他们以军事力量一举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的统治之后,还在持续地、不遗余力地围剿阿兹特克人的意识形态,这是一场宗教之间的战争,西班牙人相信只有天主教能够让墨西哥这片沃土变成新的西班牙,从而实现长治久安。

西班牙人推行宗教的方式非常粗暴,他们要求原住民要么接受洗礼皈依天主,要么就选择死亡,并严禁活人祭祀(这当然是好事,西班牙人大肆宣扬这一点,以便在道德上占领高地,并将原住民彻底抹黑成野蛮人),烧毁阿兹特克典籍,拆除了无数的阿兹特克神庙,再用这些神庙的石材来建造教堂。出于恐惧,原住民大都从形式上接受了天主教,但原始宗教千百年来的影响力一时也无法消除,墨西哥人总是能在天主教的传说与原本的自然崇拜中找到契合点,譬如说他们将圣母玛丽亚当作是阿兹特克女神的化身加以崇拜,而对耶稣基督,墨西哥人觉得圣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种血淋淋的形象颇似新版的人祭偶像。

时间长了,西班牙征服者自己也觉出在意识形态改造方面疏胜于堵,于是便同意原住民恢复了祭奠亡灵的传统,但为了与天主教结合,把节日的时间从夏季挪到了11月的前两天,这样便与万圣节在时间上接轨了。在当今墨西哥的任何城市,从10月31日到11月2日的三天时间内,我们都可以看到万圣节与亡灵节的传统融合而成的现代版亡灵节的盛大上演。

亡灵节期间,摆设祭坛是最重要的节日传统之一,阿兹特克人相信祭坛不仅可以祭奠死者,还起着引导亡灵回家的重要使命。流行的祭坛摆设中仍能看到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诸多影子,即风、火、水、太阳等元素。通常每个祭坛都会飘着骷髅或死神形象的剪纸,这代表风;燃烧的蜡烛代表火,它们会为亡灵照亮回家的路;当亡灵从地下世界来到家人身边,遥远的路程必然会让他们觉得口渴,因此祭坛中经常会摆设着水;还有那些往往铺满了祭坛的黄色菊花则代表了太阳。

墨西哥规模最大的祭坛设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上,每年亡灵节期间,官方会在那里举办祭坛评比,看谁设计的祭坛最具水准。在刚刚到达墨西哥城的那天晚上,我们已经去瞻仰过了这些大型祭坛,感觉上就像是我们在国庆节摆放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只不过出现在鲜花之上的全是巨大的骷髅。中心广场上还有几个临时搭建的大棚,棚中展览的应是来自民间的祭坛,每个祭坛都装点得热热闹闹,其中确实常能看到导游所说的这些元素。

说到这里,导游正要引导我们参观大学生们创作的颇具创意的祭坛,忽然整个大学区停电了,四周变得一片漆黑,人群中一片哗然之后,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该喝酒的喝酒,该吸大麻的吸大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