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3459400000007

第7章 巨人森林与巨人峡谷

阿朵说

阿朵困了,在车上闹觉,不停地喊叫。

“好了好了,别闹了,给你颗彩虹糖。”

阿朵吃过了糖,满意地说:“过一会儿我还闹。”

很久没有梦到职场了。

这一次的梦中,我像幽灵一般穿过职场、参与会议,我清晰地记得我穿着笔挺的西装,衣冠楚楚。只有少数要好的同事与我打招呼,多数人无视我的存在,正如我无视他们,另外的少数人,则对我的在场表示愤怒。

随即,我警觉地听到了熊的低吼,其实那是营地厕所马桶冲水的声音。

梦醒了,我知道那是一场梦。

待我更加清醒的时候,我才明白那才是现实,甩不掉摆不脱的现实,而现在在巨杉国家公园的森林中露营的我,才是生活在梦幻中。

巨杉国家公园(Sequoia National Park)是我们在美国拜访的第一座国家公园,它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几乎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总体面积巨大,从巨杉国家公园的入口到我们预订的营地有15英里之遥,而这只是两座公园范围内主干道长度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我们在两园露营的三天,耗光了大半箱汽油。

入园之前,我挺盼望拿到那张可以通行美国所有国家公园的门票卡,因为它只需每辆车支付80美金,而不计较车上乘坐多少人,这个价格在中国远远不够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一趟九寨沟。

所谓巨杉(Sequoia),是美洲特有的树种,标准的中文名称译作“美洲巨杉”。

美洲巨杉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生长速度较快,二是寿命极长,往往历经千年而仅值壮年,这两个特征的结合,使美洲巨衫长成了森林中的巨人。

在公园内驾车途中,第一次遇到巨杉时的惊异仍记忆犹新。在原本已经保护得相当完善、树木高大的原始森林中,那些大家伙每每三五成群地闪现在公路两侧,初见时引来我们的一阵惊呼。

巨杉大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公园中的明星、号称世界上最大树木的“谢尔曼将军”,恐怕要超过二十名成人才能合抱。以阿朵的小小身材,当她站在这些“树爷爷”脚下留影时简直要被比没了。

“谢尔曼将军”的树龄已经超过2200年,是名副其实的“树爷爷”。想象一下,在中国还处在汉朝的时候,一颗树籽在荒蛮的美洲西部萌芽,人类经历2200年纷争之后,无数代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平民百姓带着自己一生的故事尽皆逝去,而这家伙仍然枝繁叶茂,这样奇妙的生命体,细想之下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有时候在公园内看着那些树,恍惚间我会觉得这景象不应是出现在地球,而是在一个各种生物都极为高大的星球,如果忽然有一只恐龙从眼前走过,我都觉得那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这些巨人脚下,我没法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我们在巨杉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共露营3天,每天的营地都位于茂密的森林中。

老美普遍酷爱露营,尤其是拿着退休金又有充分闲暇的老年人,如果不是公共假日,美国的国家公园就是老年人的天下,整天在营地与这些老人的房车为伍,这让我有点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不求上进了。

美国的营地非常标准化,常见的营位包括房车营位和帐篷营位两种,另外还有一类能容纳十几二十人的集体营。我们所住的帐篷营的每个营位都会配备两个车位、容纳六人的帐篷位、野餐桌椅、一个火盆和一个防止野生动物偷袭营地、用来锁住食物的铁箱子,营位之间有充分的距离,使露营者互不干扰。营地中分布着若干洗手间和取水点,通常没有淋浴。这种营地配备和美国人简单直接的个性特征一脉相承,与欧洲那些漂亮豪华的星级营地比就显得太粗糙、太没文化了,不过以露营的各项基本需求来衡量,倒也没缺了什么。

在巨杉国家公园露营两夜之后,我们转战到国王峡谷区。

我们没有预订这一晚的营地,恰逢这个周末是美国劳动节(9月第一个星期一)的三天长周末,国王峡谷游客中心附近的各个营地全部爆满,管理员建议我们开车进入峡谷最深处才好找到营位,不过按她的说法,那边由于海拔低,气温会热得很。

我们的车一路下降,原本就缺乏水分的加州的空气显得越发干热,不过直到谷底,我觉得温度也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离“热得很”还差很远呢。

加州人大概是太享受他们四季如春的恒温生活了,对气温的变化有些敏感。

临近谷底,我们跟着路标拐进了一处近似荒废的营地,这里的设施相当简陋,甚至连取水的地点都没有,一位先到的兄弟大概是希望我们能够留下,主动上来搭话,说自己今天肯定会住在这里,因为他觉得这会是个免费的营地。

听到“免费”二字,我们自然是两眼放光,赶紧占了一处位置上佳的营位。

不过享受免费还是有些代价的,这天夜里,我们营位的树木分泌的树胶如同下雨般滴在我们的帐篷上,这些树胶至今仍然让我们的帐篷摸上去黏糊糊的。

国王峡谷游客中心周围也生长着少量巨大的美洲杉,让我误以为这个公园与巨杉国家公园完全雷同,没有对公园名称里的“峡谷”抱有太大的期望。没想到,随着深入峡谷区域,这峡谷的规模之大令人惊诧。

从谷底清澈的国王河到山峰之巅,落差超过千米,很多路段的两侧就是完全垂直的墙壁般的高崖,让人疑心车子会直接撞到对面那堵“墙”上,再一个急弯,却又能看到峡谷中山清水秀的另一面。

美国这地大物博的国度,任何一个被冠之以“国家公园”名义的景区,果然都不能小觑。

公路的尽头,是峡谷中最壮观的所在,被河水深切的由青色花岗岩构成的冷峻峭壁肃立在傍晚的柔和阳光中。

这里是许多徒步线路的起始点,我选择了一条叫作“铜溪”(Copper Creek)的路线,给自己限定了一小时的徒步时间,准备在接受优胜美地半圆顶的挑战前先热热身。

海拔仅上升了100多米,我便逐渐可以看清峡谷和谷底森林的全貌了,再往上走,由于这峡谷过于庞大,观看景色的角度仿佛再也不会改变,一小时之后,目测我仅仅走了这个登山路线的三分之一,距离山顶的草甸还差得远,我便依原计划返回谷底了。

这次热身的感觉还好,走得比较轻松,膝盖没有疼痛的感觉,我多少建立了点登上半圆顶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