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3461900000017

第17章 激励能力(3)

韩非子在讲到驭臣之术时,只说到赏罚两个方面,这自然是主要手段,但却不够,有时两句动情的话,几滴伤心的眼泪往往比高官厚禄更能打动人。因此,感情投资可谓是一本万利,是一种高明的统治术。

有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在电梯里或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叫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属受宠若惊,感到被重视。

美国前任总统罗斯福就善于使用这种方法。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为罗斯福制造了一辆轿车,当汽车被送到白宫的时候,一位机械师也去了,并被介绍给罗斯福,这位机械师很怕羞,躲在人后没有同罗斯福谈话。罗斯福只听到一次他的名字,但他们离开的时候,罗斯福寻找这位机械师,与他握手,叫他的名字,并谢谢他到华盛顿来。

对能干的下属经常给予关心或值得炫耀的条件,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极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当他们得到这种奖赏后,会感到极有面子,他同时也会回报给领导者更大的面子,并且为了维持这种面子,同时也为了回报给他面子的人,他必定要像以前一样甚至是比以前更加勤奋地工作。

领导者对于下属,不仅仅是在工作上的领和导。领导者要想把自己的事业干好,要想让下属在需要他时甘心效力,就必须在工作之外,在下属的生活方面,给予一定的关爱,这是极其必要的。特别是下属碰到特殊困难时,如意外事故、家庭问题、重大疾病、婚丧大事等,领导者在这种时候伸出温暖的手,那真可谓雪中送炭。这时候,下属会对领导者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激之情,并且他会时时刻刻想着要报效于你,像一名鼓足劲的运动员,只等你需要他效力的发令枪一响,他就会冲向前去。这时的“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价值。

如果领导者认为下属为自己工作,为自己办事理所当然,而不去融洽关系,只是一味地命令、要求,那么他的事业发展可能就会缓慢,这一点作为领导者应该牢记。

(5)以规划远景激发员工斗志

领导者规划远景的同时,有必要让人看到达到远景的过程。团体中的领导者,必须能确实掌握大家的期待,并且把期待变成一个具体的目标。大多数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清楚地把大家的期待具体地表现出来,就是对团体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在企业之中,只是把同伴所追求的事予以具体化并不够,还必须充分了解组织的立场,确实地掌握客观形势的需求并予以具体化。

综合以上两项具体意见,清楚地表示组织必须达成的目标,这样才能在团体之中取得领导权。

在进攻意大利之前,拿破仑还不忘鼓舞全军的士气:“我将带领大家到世界上最肥美的平原去,那儿有名誉、光荣、富贵在等着大家。”拿破仑很准确地抓住士兵们的期待,并将之具体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以美丽的梦想来鼓舞他们。

如果以强权或权威来压制一个人,这个人工作起来就会失去真正的动机。抓住人的期待并予以具体化,为了实现这个具体化的期待而努力奋斗,这就是赋予动机。

具体化期待能够赋予动机的理由,就在于它是能够实现的目标。

例如,盖房子的时候,如果没有建筑师的具体规划就无法完成。建筑师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地表现在蓝图上,再依照蓝图完成建筑。同样的道理,组织行动的时候也必须要有行动的蓝图,也就是精密的具体理想或目标。如果这个具体的理想或目标规划得生动详细,下属就会毫无疑惑地追随。如果领导者不能为下属规划出具体的理想或目标,下属就会因迷惑而自乱阵脚,丧失斗志。善于带领团队的人,能够将大家所期待的未来远景着上鲜丽的色彩。这远景经过他的润饰后,就不再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变成了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或许你会认为理想越远大就越不容易实现,也越不容易吸引大家付诸行动,其实不然。理想、目标越微不足道,就越不能引发众人的高昂斗志。没有魅力的领导者,因为唯恐不能实现,所以不能展示出令部下心动的远景。下属跟着这样的领导者,必然不会抱有梦想,工作也没有高昂的斗志,就算是微不足道的理想也无法实现。当然,即使是伟大的远景,如果没有清楚地规划出实现过程,也无法使大家产生信心。因此,规划远景的同时,还必须规划出达成远景的过程,即规划出从现在到达成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及必经之路。目标的达成是最后的结果,由于要达到最后结果并不容易,所以要设定为达成最后结果的前置目标(以此为第一次要目标)。要达成第二次要目标也不容易,所以要设定达成第二次要目标的前置目标(第三次要目标)……如此一步一步地敲定次要目标,连接到现在。为达成最后的结果就必须从最下位的目标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前位目标迈进,次第完成每个目标。这一步一步展开前置目标的过程就称为“目标功能的进展”。此“目标功能的进展”中,最下位的目标必须设定在最接近目前的状况,且尽可能地详细而现实。也就是说,最下位的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达成了最下位的目标后,再以更高层的目标为目的。达成目标的过程或手段,规划得越仔细越好。越上位的目标,其过程或手段就越概略,只要从下位目标一步一步地向上爬,最后一定可以达成。像这样把由眼前的现状到达成目标的过程都规划成一幅幅的展望,“目标功能的进展”若能一步步地实现,达成最后目标的效果就越显著。

3.面向普通员工的激励

对于普通员工而言,领导者应确切把握他们的实际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奖酬资源,并把奖酬资源的分配同他们的工作绩效挂钩。

(1)把握员工的实际需求

许多企业在分析员工的需求、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是凭借领导者的主观臆断进行的。而事实上,每个员工都有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取向。由于领导者与普通员工所处地位和分工的差别,他们在把握员工的实际需要方面总会存在一些差异。领导者认为员工所需要的,并不一定是员工真正所需要的,而不是针对员工的实际需要的激励措施,便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调查员工的真实需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第一步。

一般来讲,员工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种:高薪、工作稳定、升迁及企业的成长、好的工作环境、有趣的工作、领导者的关心、技巧熟练、工作成绩、对个人问题的同情和关怀、对事情的投入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对员工以上需求的了解和把握,可以采用各种正式的调查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领导者平时对员工一言一行的细心观察。领导者要真正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真正把自己放在员工的位置上,为员工着想,才能准确地把握员工的真正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出有效的激励措施。

(2)对普通员工激励的具体方法

企业在确定奖酬内容时,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奖酬资源对获得者要有价值。对员工而言,效价为零或很低的奖酬资源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领导者应列出奖酬内容的菜单,让员工自己进行选择。一般而言,针对普通员工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以金钱为激励因素

金钱作为一种激励因素是永远也不能忽略的。无论采取计件工资或任何其他鼓励性报酬、奖金、优先认股权、公司支付的保险金或其他形式的东西,金钱总是重要的因素。而且金钱往往有比其本身更多的价值,它也可能意味着地位或权力。

在实践中若要使金钱成为一种激励因素,领导者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相对于那些功成名就、在金钱的需要方面已不再那么迫切的人,金钱对要养家糊口的人而言要重要得多。金钱是获得最低生活标准的手段。其次,要使金钱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那么,在各种职位上的人们,即使级别相当,给予他们的薪酬和奖金也必须能反映出各人的工作业绩。员工的奖金应主要根据他们的个人业绩来发给,否则尽管企业支付了奖金,对员工也不会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要保证金钱作为对完成任务的报酬,就必须在实行过程中尽可能地根据业绩进行报偿。

有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只有当预期得到的报酬与目前个人收入相比差距较大时,金钱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②认可与赞赏也能提高激励效果

想一下最近你所度过的最糟糕的一天,也许是公司将进度安排得过紧,或有位肝火很旺的顾客非要与你论个高低,冲你大嚷大叫。当时,你感到万分沮丧,心乱如麻。恰好那个时候,你的上司一脚跨进了办公室,笑逐颜开地提到一件你干得格外起劲的工作,夸奖你干得漂亮,向你表示感谢。刹那间,你的懊恼连同气人的顾客一起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此刻,你只有一种感受,一种因出色完成工作而得到别人承认的满足感。

认可与赞赏可以成为比金钱更具有激励作用的激励方式。

③让员工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对能有效地完成工作的员工,可以减少或撤除对他们工作的检查,允许他们选择工作时间、地点或方式。在这一方面,微软公司为我们作出了一个样板。

微软公司赋予员工很大的自主权,由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完成工作。员工对此反应强烈,他们怀着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别处罕见的工作效率来回报公司的这份信任。据一位员工说:“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并由我们自己决定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