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3461900000048

第48章 通过语言表达体现领导能力

领导者的语言表达如何,直接体现领导能力的高低,而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又会通过领导者的演讲口才的好坏表现出来。好的口才也是成功的一种资本。领导者的演说能力就是口才的一种表现形式。领导者不但要说,而且要说得准确,说得简捷,说得动人,并做到巧说。如果领导者只能说自己想说的话,离真正的口才高手相去甚远,便不能体现领导者的能力;但是,领导者能说别人想说的话,并说到别人的心里去了,说到事情的“点”子上了,就能吸引人,鼓动人心,凝聚人力,从而推动领导工作顺利向前发展。

1.语言表达要通顺、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领导者的演讲能力是其口才、常识等方面的综合展示,一定要做到准确通顺,这是对领导者口才表达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想说的意思是这个样子,对方听了却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或是领导者说了一大篇,语无论次,颠三倒四,表达不清到底说了些什么,又哪里还有什么口才可言呢?要通顺达意,让人听得明白,不产生误解,关键在于用词准确。如果用词不准确,表情达意就会走样,甚至适得其反。

所谓准确,就是要明确地而不是含糊不清地把话说出来,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准确快捷地输送到对方的大脑里。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必须在平日注意词语的积累,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一座语言的仓库,做词语的“富翁”。“仓库”里要储藏丰富,应有尽有。每当自己要说话的时候,这些词语就如风仙花种子似的,弹跳而出,或者像喷泉似的,喷涌而来。如果领导者在说话时“没词儿”,或是颠来倒去就是那几个词语,一套“学生腔”,“语言无味,像个瘪三”,那就无法准确地表情达意,甚至难以把话说下去。有了丰富的词语储备的基础后,根据口才表达的需要,还要精心地选择最确切、最恰当的词语,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恰当地揭示客观事理,贴切地表达主体的思想感情,准确地传递各种信息,做到“意能称物”、“情通达意”,每个字、词、句都用得妥贴、适当,恰如其分,这样,下属一听就能准确无误地理解领导者的本意,双方思想感情的交流也就有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怎样做到用词准确?首先,领导者要思路明确。领导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对客观事物与事理规律性条理化的反映,只有思想明确、思路清晰,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和怎样讲,才能表达得清楚明白。如果领导者事先没有想好,思想处于混乱模糊状态,那就肯定表达不清楚、不准确。其次,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和废话。第三,对所反映的事物和所说明的事理有清楚明晰的认识,对其外貌、性质、物征以及与其他事物、事理的关系了如指掌,这样,选用的词语所包容的内涵和所作出的判断才符合所反映对象的实际。第四,要真正弄懂每个词语的确切含义和它使用的范围,否则,不是用错词,就是用得不恰当,甚至闹出笑话来。第五,要认真辨析词义,特别要仔细区分同义词、近义词在使用范围、词义轻重、风格特点、搭配功能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区分同音词的不同含义和使用范围。第六,要把握好词语的分寸,认真区分某些表示分寸的词语在时间、范围、主次、程度、条件、数量等方面的差别,所引用的数字、数据要反复核实。最后,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仅要体会、揣摹词语的褒贬意味,而且还要琢磨褒贬意味的轻重和语调。

怎样才能语句通顺所谓语句通顺,就是能通畅顺当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主要是关于造句方面的问题。语句通顺,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要符合语法规范,二要符合逻辑。只有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和可能理解的东西,否则,思想就是一堆杂乱无章、不可理解的碎片,哪里还谈得上表情达意和交流思想呢?

怎样做到语句通顺?首先,句子的结构要完整,该用两个词的句子,不用一个;该用三个词的句子,不用两个;主语不简化,谓语不疏漏,宾语不残缺,附加成分要周全。其次,相关词语的搭配要得当,也就是主谓要相配,动宾要相合,偏正要相应,联合要相当。再次,词序要合理,复句里的各个分句和句群里的各个分句的相互关系要明确,关联词语要扣紧,使各分句之间配合恰当,意义表达得严密、清楚。最后,要选用恰当的句式,不要整篇讲话只使用一种句式。要交错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长句和短句相结合,整句和散句相搭配,以避免言语的平板呆滞,增强说话的形式美和表达效果。

2.语言表达言简意赅,要有中心主旨

领导者演讲应当言简意赅,即说话要简洁、精练,以尽可能少的言语表达出尽可能多的内容;没有废话,没有词藻堆砌,没有不必要的词语重复。西方有一句谚语:“别让丛生的杂草掩盖了你要种的鲜花。”莎士比亚也说过:“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则是肤浅的藻饰。”口才表达与文章写作一样,讲求“意则期多,言惟求少”,真正做到“言约而旨丰”。

那么怎样做到言简意赅呢?

首先,要加强思维条理性、精密性的训练。言语絮繁,主要是由于思维缺乏条理性、精密性的缘故。思维模糊不清,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当然也就难以用简明的言辞表达清楚了。其次,要抓住要点,突出中心。口才表达最忌离题胡扯,不着边际。和写文章一样,演讲应该主题明确,紧扣中心,不枝不蔓,不乱不散,主题应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讲话的始终。第三,要抓住关键的信息焦点,也就是抓住问题的要害,舍弃掉那些非本质的细枝末节,以短小精悍、要言不烦取胜,真正体现出“精要”的要求。第四,要言之有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何者为次,前后内容如何衔接、呼应,在说话前要有通盘的考虑,做到条理分明,次序井然,形成严谨细密、首尾呼应的结构。第五,要反复推敲,删繁就简,精益求精,“言”半而功倍。坚决杜绝使用“说不定”、“差不多”、“大概”、“或者”、“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词语,也不要在说话时乱加修饰语和说些不合逻辑、令人费解的话。最后,要长话短说,多用短句,避免唠叨和不必要的重复,尤其是要下决心克服“嗯”、“啊”、“这个”、“那个”、“对不起”、“是不是”、“你懂吗”、“你得了吧”等口头禅,以保持语言纯洁、健康、规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