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胡雪岩商道
3467100000020

第20章 圆融变通,圆活处世才能游刃商场(3)

原来,太平天国兴起之后,各省纷纷办洋务,大造战舰,特别是沿海诸省。浙江财政空虚,无力建厂造船,于是打算向外国购买炮船,按道理讲,浙江地方购船,本应通知巡抚大人知晓,但浙江藩司与巡抚黄大人有隙,平素貌和神离,各不相让,藩司之所以敢如此,是因军机大臣文煜是他的老师,因此,巡抚黄大人对藩司治下的事一般不大过问,只求相安无事。

然而,这次却事关重大,购买炮舰,花费不下数十万两,从中回扣不下十万两,居然不汇报巡抚,所以藩司也觉心虚,虽然朝中有靠山,但这毕竟是巡抚的治下,于是浙江藩司决定拉拢周道台。一则周道台能言善辩,同洋人交涉是把好手,二则他是黄巡抚的表亲,万一事发,不怕巡抚大人翻脸。

周道台居然也就瞒着巡抚大人答应帮藩司同洋人洽谈,这事本来做得机密,不巧却被何师爷发现了,何师爷知事关重大,也不敢声张,今日见胡雪岩问及,加之他平素对周道台十分看不惯,也就全盘托出了。

王有龄听后大喜,主张原原本本地把此事告诉黄巡抚,让他去处理。

胡雪岩道,此事万万不可,生意人人做,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如果强要断了别人的财路,得罪的可不是周道台一个人。况且传出去,人家也当我们是告密小人。

两人又商议半晌,最后决定如此如此。这天深夜,周道台正在做好梦,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这几日为跑炮船之事累得要死,半夜被吵,心中很是气愤,打开门一看,依稀却是抚院的何师爷。

何师爷见到周道台,也不说话,从怀里摸出两封信递给他。周道台打开信一看,顿时脸色发白,原来这竟然是两封告他的,信中历数他的恶迹,又特别提到他同洋人购船一事。何师爷告诉他,今天下午,有人从巡抚院外扔进两封信,叫士兵拾到,正好何师爷路过拆开信一看,觉得大事不妙,出于同僚之情,才来通知他的。周道台一听顿时魂飞魄散,连对何师爷感激的话都说不出来。他暗思自己在抚院结怨甚深,一定是什么人听到买船的风声,想趁机报复,如今该怎么办呢?那写信之人必定还会再来报复。心急之下,拉着何师爷的衣袖求他出谋划策给指条明路。

何师爷故作沉吟片刻,这才对他说,巡抚大人所恨者,乃藩司,所以他并不反对买船。如今同洋人已谈好,不买也是不行,如果真要买,这笔银子抚院府中肯定是一时难以凑齐,要解决此事,必要一巨富相资助,日后黄大人问起,且隐瞒同藩司的勾当,就说是他周道台与巨富商议完备,如今呈请巡抚大人过目。

周道台听完,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在浙江一带,素无朋友,也不认识什么巨富,此事难办!

何师爷借机又点化他说,惟湖州王有龄能干,又受黄大人器重。其契弟胡雪岩又是江浙大贾,仗义疏财,可以向他求救。一提王有龄,周道台顿时变了脸色,不发一言。

何师爷知道周道台此时的心思,于是又对他陈述其中的利害,听得周道台又惊又怕,想想确实无路可走,于是次日凌晨便来到王有龄府上。王有龄虚席以待,听罢周道台的来意,王有龄沉吟片刻,道:“这件事兄弟我原不该插手,既然周兄有求,我也愿协助,只是所获好处,分文不敢收,周兄若是答应,兄弟立即着手去办。”周道台一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声明自己是一片真心。两人推辞半天,周道台无奈只得应允了。

于是王有龄到巡抚衙门,对黄巡抚说自己的朋友胡雪岩愿借资给浙江购船,事情可托付周道台办。巡抚一听又有油水可捞,当即应允。周道台见王有龄做事如此厚道大方,自觉形秽。办完购船事宜后,亲自到王府负荆请罪,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胡雪岩并没有把事做绝,他明白,真要把周道台搞倒了,也就把巡抚黄宗汉得罪了。因而,明智的人都信奉这样一句话:在事物抛弃你之前先抛弃它们,不要等到局面不可收的时候,才会想到停止。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损人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中国人常说的话,也直接道出了“硬碰硬”的恶果。所以,中国人提倡得理也要饶人,以退求进。

尽量不做得罪人的事

社会是由不同类型的人共同组成的,不同类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

如果你得罪了一个君子,结果无非是一拍两散,各走各的路;如果你得罪了一个小人,则无疑是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为小人的脸上是无字的,小人的面目也是难辨的,在一定情况下,小人会不顾一切地在明和暗之间攻击你;如果得罪了同行,那么就意味着为自己堵住了一条去路。所以,就人脉而言,得罪人的事还是少做的好。胡雪岩非常清楚这一点。

当年,蒋益澧率兵将太平军赶出了杭州后,但是,由于缺乏纪律约束,官兵干起了放枪放货、奸淫掳掠的勾当。

胡雪岩看见这样的混乱局面,便决定给蒋益澧10万两银子作为交换条件,让他约束自己的部队不要扰民。

同蒋见面后,胡雪岩问道:“将军的粮台在何处?”

蒋道:“余杭就是浙江的总粮台所在,由左大人掌管;在瓶窑我也有一个小粮台。”

“那么,你的藩库又在哪里呢?”胡雪岩又问。

蒋回答说:“现在连藩司衙门都还不知道在不在,又何谈藩库呢?”

胡雪岩说:“一省的收支由藩库掌管着,你作为首领,要让它得尽快恢复才是。待藩库的牌子往外一挂,自然会有解款的人来找,不然岂不耽误了库收?”

当时,蒋益澧虽然不知道会有什么人来解款,但觉得胡雪岩的忠告不无道理。蒋是一个武官,打仗在行,理政就不行了。对于如何快速恢复藩库,应该派谁来办理此事,他却感到一片茫然。

于是,胡雪岩帮他将由自己的钱庄来代理公库的好处一一列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听得蒋益澧赞不绝口,随即让胡雪岩由他来办理恢复藩库的事。

谈到最后,胡雪岩偷偷问道:“让我们钱庄来代理公库,什么款该付,什么款不该付,还请您给个暗示,以便遵循。”

对于胡雪岩的这句话蒋益澧有些听不懂。他的一名手下赶忙上前解释道:“做头领要应付好手下,得用一点策略。手下有时候要粮与饷,心里头明明知道不能给,但又不便直接拒绝,只好批示照发,粮台上也只好照办。结果往往弄得该给的没给,不该给的倒被领了去,粮台上也不好办。胡先生的意思是怕大人为难,先约定个暗号,知道了大人的意思就能想办法去敷衍了。”

蒋益澧这才明白过来。想想自己可不是这样嘛!他自己为这事也没少大伤脑筋,却总是无可奈何,如今好了,“好人”自己做,“坏人”由别人来当,这个方法真是太好了!于是在胡雪岩的建议下,二人约定好了“兑付”的暗号。

通过这件事,让蒋益澧和胡雪岩由冤家成为了朋友,蒋对胡更是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胡雪岩虽然商人出身、读书不多,但却深谙为官之道。当官难免会得罪人,但狡猾的上司却会把某些得罪人的事交给下属去做。胡雪岩点拨了蒋益澧。

很多时候,与人交往凡事应注重“和”字,尽量避免冲突或矛盾。倘若不小心得罪了人往往容易遭人记恨,一旦有了机会,别人就可能伺机报复。因此,聪明人是从来不去直接得罪人的。

身处当下的社会之中,虽然免不了要与他人产生矛盾和竞争,但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它的前因后果的,处理不当,一旦在人们心里撤下了仇恨的种子,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造成很多困难,阻碍你的事业向前发展。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作为开始创业的人,想要站得久站得稳,就一定要有容人之心,更要学会把对手变成朋友,不要轻易得罪任何一个人,这样,自己的前进道路上就会少很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