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347700000006

第6章 走出自卑,重拾生命的骄傲与自信 (1)

你可以仰慕别人,但是绝对不能忽略自己。你可以相信别人,但首先最应该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自信、成功的人生,就要摆脱自卑和自我怀疑的心理,牢记苏格拉底所说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最优秀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只要你能够自信,别人也就会信你。

——萧伯纳

风烛残年之际,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没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这位助手很认真、很坚定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于是这位忠诚的助手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的老师寻找继承人。然而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婉言谢绝了。有一次,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苏格拉底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整个后半生都在自责。

【点亮心灯】

你可以仰慕别人,但是绝对不能忽略了自己。你可以相信别人,但首先最应该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如果你不甘平庸,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摆脱自卑和自我怀疑的心理,牢记苏格拉底所说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站起来,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信心可以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

——德莱顿

在一座庙中,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一边敲着木鱼,一边读着经文。然而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成佛,他为此而苦闷、彷徨,渴望有人能够指点迷津。正好,一位闻名四海的智者路过此地,来到这座庙里。

“尊敬的智者,今日有缘相见,真是前世的造化!”和尚还没站起来,就十分急切地开口请教,“今有一事求教,请指点迷津:伟人何以成其为伟人?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佛祖……”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一直跪着……”智者从容地讲开了,声如洪钟,萦绕殿堂。

“是因为……跪着?”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着智者,“这么说,我该站起来?”

“是的!”智者向他打了一个起立的手势,“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伟人!”

“什么?你说什么?我也可以成为伟人?你……你……你这是对神灵、伟人的亵渎。”说着,和尚双手合十,连声念“阿弥陀佛”。

“与其执著拜倒,不如大胆超越。”智者像是讲给和尚听,又像自言自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点亮心灯】

伟人和凡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构成伟大生命的每一种元素也同样属于你我,所不同的是,伟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使命感和自信,正是这种信念上的差别造成了伟人与凡人的差异。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可以走出自卑心理的阴影,重拾生命的骄傲与自信。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要有信心,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威尔逊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座普通的小城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从小就在父亲严格的管教下成长。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父亲这种近乎残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仅在一年之内便修完了五年的拉丁文课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的体育、音乐、演讲也都出类拔萃。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是在这种“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精神的激发下,40多年以后,玛格丽特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点亮心灯】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态度决定高度。“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它可以激发你积极进取的精神,促使你努力把梦想变成现实。

当州长的信念,让他成为州长

相信自己并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奋斗,成功就会如期而至。

——卡耐基

美国纽约州第一位黑人州长罗尔斯从小并不怎么受老师欢迎,跟那里很多孩子一样有着诸多不良习惯:总是口出秽语,还喜欢逃课打架……刚上任的教师奥里森煞费苦心地劝说这些孩子,却像对牛弹琴一样,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奥里森实在不甘心看到这些孩子再这样发展下去,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他知道这里的人非常迷信,于是就在课堂上给孩子们看起了手相。起初孩子们都不太高兴,后来由于看到奥里森对大家手相的推测,一个个将来不是地位显赫就是财大气粗,因此孩子们也都乐意接受起来。

罗尔斯看到同伴们的命运都如此之好,按捺不住自己,最终也走上台去,让老师帮自己也看一看。奥里森煞有介事地把这只黑乎乎的小手看了又看,“研究”了好半天,然后认真地说道:“你以后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这是真的吗?我会是一名州长?”罗尔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疑惑地望着老师,但从此却在心里暗暗树立了当州长的信念。

从那以后,罗尔斯改掉了自己身上的种种恶习,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州长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直以来,他心中当州长的念头丝毫没有动摇,他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着。51岁那年,罗尔斯登上了纽约州第53任州长的宝座。他是有史以来,纽约当选的第一位黑人州长。

【点亮心灯】

信念可以创造奇迹,信念能够唤起一个人的自信。无论是谁,只要把自己的信念牢牢地根植于心,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远离囚禁你的塔

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斯宾诺莎

从前,有一个公主,被巫婆施以魔咒囚禁在一座古堡的塔里。老巫婆天天对公主说公主长得很丑,以至于公主也认为自己丑陋不堪,陷入深深的自卑中,极少露面见人。

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透过古堡的门口看到了公主的容貌,那一刻,他便对自己说:“这是我未来的妻子。”因为,公主美极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到这里来。公主看到了王子,倾听了王子的心声,却不相信王子说的“自己很美”。一天,公主从巫婆遗落下的一面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真实面容,她自己都惊呆了。她的皮肤白皙嫩滑,蓝色的眼睛很漂亮,却总露出些许的忧郁。公主最美丽的是她的一头长发,金黄金黄的,在阳光下越发光亮耀眼。公主发现了自己的美,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了出来。

其实,囚禁公主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就像她心里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所捆绑,那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就像那原本美丽的公主。

【点亮心灯】

人一生的确充满了许多坎坷、愧疚、迷惘、无奈,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自己营造的囚禁塔所监禁。

乔伊的发现

人生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在多么严酷的环境中,心头都不要被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稻盛和夫

乔伊是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曾经获得过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勤奋且富有才华的人,也曾因为自己是黑人而强烈地自卑过。乔伊在回忆自己童年经历时说:“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谋生。那时,我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都要往返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之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也许一生都会像父亲所工作的船只一样,漂泊不定。”

乔伊10岁那年,父亲带他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那张著名的吱呀作响的小木床和那双龟裂的皮鞋面前,乔伊好奇地问父亲:“凡·高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画家吗?他难道不是百万富翁?”父亲回答他说:“凡·高的确是世界上著名的画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穷人,而且是一个连妻子都娶不上的穷人。”

又过了一年,父亲带着乔伊去了丹麦,在童话大师安徒生狭小简陋的故居里,乔伊又困惑地问父亲:“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可是,这里的房子却这样破旧。”父亲答道:“安徒生是个砖匠的儿子,他生前就住在这栋残破的阁楼里。皇宫只在他的童话里才会出现。”

从此,乔伊的人生观完全改变。他不再自卑,不再以为只有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才能出人头地。他说:“我庆幸有位好父亲,他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而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又告诉我,人能否成功与贫富毫无关系。”

【点亮心灯】

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出身和贫富并没有太大关系,成功并不是天才和伟人的专利,只要我们能够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就可以和伟人一样取得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