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3479200000007

第7章 国内篇(5)

4.编剧业劳模:臧里、李晓明与流潋紫

在金牌编剧中谁最为勤奋?谁是涉猎面最广的万能写手?在新锐编剧中谁风头最劲?笔者分为三个角度来回答。

一是创作力最强的编剧。2007年至2012年,我国主要城市所有频道播出过的有编剧可查的电视剧约6000多部(同一版本不同名称者合并),约4500名编剧参与创作。其中,创作数量最多的当属臧里,她参与了30部电视剧的编剧工作,堪称最佳劳模;其次是张华标,编写了27部剧;蔡婷婷、黄育德、关颂玲、欧冠英、刘枝华、贾伟南、高满堂、李绮华等也都参与了20多部剧的编剧。

二是涉猎题材面最广的编剧。2007年至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中,创作题材涵盖面超过10类的编剧有:李晓明、李绮华、赵冬苓、王琛、陈静仪、刘枝华、阮少娜、汪海林、林和平、黄国辉等,他们在多个题材领域显示了高超的创作才华。例如,李晓明独自或与人合作参与了言情、悬疑、戏说演绎、武侠、时代变迁、社会伦理、商战、人物传记、历史故事、军事斗争、奋斗励志、反特/谍战、都市生活等题材电视剧的编剧工作。

三是年度最红编剧。试问2012年的电视荧屏最流行剧目的编剧是谁?想必文采斐然的《甄嬛传》的编剧流潋紫、王小平当之无愧。此外,张建广编剧的《穆桂英挂帅》,何曙坤编剧的《国门英雄》,李景宽、李晨雨编剧的《樱桃》,赵舒亚编剧的《神枪》也都进入收视前5名。

5.单挑抑或抱团:集体创作渐成气候

随着电视剧市场的日益成熟,群体创作渐成一种重要的编剧模式。1988年江龙编剧小组创作了近代传奇剧《八月桂花香》;1992年文辉编剧群创作了历史故事剧《刺马》;1998年威马编剧小组编写了《马永贞》。到了2001年,编剧集体创作行为迎来第一波小高潮:七闾编剧组创作了《新楚留香》;永真编剧组编写了《飞龙在天》和《才子佳人乾隆皇》;亚洲国际编剧组创作了《卧虎藏龙》。2003—2006年,编剧集体创作也层出不穷,例如华谊剧本工作室先后创作了《名捕震关东》和《醋溜族》。2007—2008年是个沉寂期。

从2009年起,一批专业的剧本创作团队闪亮登场,言情、都市生活成为其主要创作题材。永展编剧群和克顿编剧群参与了安徽卫视《娘家的故事》系列剧的创作。2010年克顿剧本中心成立,2011年推出了《夏家三千金》《爱情真善美》等剧,该中心集剧本策划、剧本采购、剧本营销三位一体,成为一个重要的剧本供应基地。2008年克顿传媒旗下公司——上海辛迪加影视成立,口号是“只专注于制作、发行高收视率的‘爱情美剧'”,2011年辛迪加编剧群推出了《爱情睡醒了》《爱情闯进门》《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等剧。

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形成了由两三个人组成的金牌编剧小组,例如著名的“臧里、臧希姐妹组合”,她们合作了《家有儿女》《浪漫的事》等近20部电视剧。还有的编、导、演构成“金三角”组合,例如编剧钱滨、易丹和导演毛卫宁共同合作了《誓言无声》《数风流人物》《身份的证明》《誓言永恒》;编剧兼导演钱雁秋和演员张子建、梁冠华合作了《猎鹰1949》《飞虎神鹰》《平原烽火》等剧。

综上所述,如今的电视剧市场早已认识到剧本、编剧之重要性,政府也加大了扶持力度,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设立“中国电视剧优秀原创年度剧本大奖”,奖金高达1000万元,鼓励精品创作。而在制作公司内部,编剧俨然已成为公司最宝贵的人才。许多电视台回溯到生产源头,从电视剧启动伊始就介入剧本的创作。然而,无论是哪种举措与行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都需要在品质上见真章。期待2013年的电视剧市场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编剧!

二、为时代放歌——主旋律电视剧之发展探析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党中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风貌。伴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日益繁荣,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力发展“主旋律电视剧”是时代赋予中国电视业者的责任和命题。

(一)主旋律剧之发展沿革

“主旋律电视剧”的概念源于1987年广电部首次提出要以“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思路用于指导创作。[1]虽然“主旋律”概念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但追溯源流,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就可以算作主旋律剧,这部剧弘扬了艰苦朴素,节约粮食的精神。而后的一些剧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众多电视剧大多都是主旋律作品,如《渴望》《今夜有暴风雪》等。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长征》;近代传奇题材剧《闯关东》;近代革命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亮剑》;当代谍战剧《潜伏》;现代军旅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以及当代都市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主旋律电视剧,无论是艺术性、思想性,还是收视表现上均属一流。当今的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新的高峰。

总之,主旋律剧对于题材和类型的限定比较宽泛,主要是在内容上要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一些剧目也有配合当下国家宣传重点的要求。

(二)主旋律剧之市场概况

2011年适逢建党90周年以及辛亥革命100周年,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重大事件的发生,极大影响着主旋律电视剧的制作与发展。

1.主旋律剧题材分布

本文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的“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电视剧剧目”(10部)、2012年“9月至11月‘十八大'献礼季电视剧播出推荐参考剧目”(149部)、建党90周年中宣部推荐的主旋律电视剧名单(其中新剧10部)以及2011—2012年在央视第一、八套和省级卫视播出的主旋律剧为主要研究对象,去除重复的剧目,共计195部作品,以此管中窥豹,试析近期主旋律电视剧题材创作的大致情况。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06年制定和颁布的《电视剧题材的分类标准》划分,近期主旋律剧题材大致可分为十大类,题材类型丰富。现当代都市题材在推荐和播出的主旋律剧目中数量占比最高,达32.82%,现实题材成为主旋律电视剧的重点选题;其次是近代革命题材,占比21.54%;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占比12.82%,近代革命题材、重大历史题材也迎来创作数量的高潮;现当代农村剧、现当代军旅剧数量分别占比达9.23%和5.13%,是主旋律剧选材的重要增长点;主旋律剧中的古代装、近代传奇题材占比4.1%,当代涉案剧数量占比2.05%,数量均较少,反映出当前电视剧题材创作的鼓励方向。以下按照题材分类对近两年主旋律剧收视情况进行梳理。

2.主旋律剧收视概况

(1)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近期制作播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计有约25部,其中有讲述“一大”建党伟大历史的《开天辟地》《风华正茂》《中国1921》,讲述建国大业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第1部、第2部)、《东方》《国家命运》《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还有讲述20世纪初进步青年留法勤工俭学求索救国之路的《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

代表剧目收视率:2012年央视一套播出《国家命运》,平均收视率1.78%[2];《刘伯承元帅》,平均收视率1.41%;2011年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平均收视率2.25%,居于中央台一套黄金档全年收视率第6位。

(2)近代革命题材

近代革命题材是近两年最贴合市场的主旋律题材之一,不仅数量占优,而且市场表现颇佳。由于能够兼顾宣传导向和收视率,近代革命题材成了制播方优选的热点题材,独播、联播、二轮剧重播等各种播出方式均有。其中,谍战剧《悬崖》制作精良、表演出色,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和丰厚奖项;《铁血男儿夏明翰》《宣言》等剧入选了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的重点剧目;《民兵葛二蛋》《向着炮火前进》等剧,夺得各卫视同时段收视冠军。

代表剧目收视率:2012年地方卫视播出的《向着炮火前进》,平均收视率1.26%;《战火西北狼》,平均收视率0.86%;《民兵葛二蛋》,平均收视率0.71;《悬崖》,平均收视率0.65%;2011年中央台一套黄金档亚军《中国地》,平均收视率3.08%。

(3)现当代都市题材

2011—2012年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中,现当代都市题材剧目有64部,其中当代都市题材60部,现代都市题材4部。在热播剧目中,既有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变迁的《温州一家人》,也有医疗行业剧《感动生命》《心术》,还有都市情感剧《媳妇的美好宣言》《北京青年》等。生活化、接地气、具有时代气息是这些剧的共同特质,敬业、和谐等成为此类剧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此类剧代表作品有:2012年中央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温州一家人》,平均收视率达2.14%;《感动生命》,平均收视率1.75%;2012年卫视首播《心术》平均收视率0.92%;2011年中央台一套黄金档收视冠军《幸福来敲门》,平均收视率3.74%;等等。

(4)现当代农村题材

主旋律剧中,农村题材剧也不乏收视亮点。代表剧目《阳光路上》,2012年中央台一套黄金档播出,平均收视率1.62%;讲述乡村医生故事的《生死依托》平均收视率1.37%;2011年中央台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反映小岗村支书沈浩先进事迹的《永远的忠诚》,平均收视率1.54%。

(5)现当代其他题材

现代其他题材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青海国防科学事业的电视剧《青海花儿》情节感人肺腑;《焦裕禄》《不曾见过你》(《杨善洲》)等传记剧获得广泛反响;《知青》《风和日丽》《浮沉》等剧品质优良,在多家平台上播出;《知青》2012年在央视综合频道平均收视率1.99%。讲述情报斗争的《誓言今生》,平均收视率为1.87%。

(6)现当代军旅题材

当代军旅题材剧《火蓝刀锋》为迎接“十八大”重点剧目之一,以平均收视率1.69%居于2012年央视一套播出的军旅剧收视之首。《麻辣女兵》《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等各具特色,以2.01%和1.40%的平均收视率分别在市场同时段占先。

(7)当代涉案题材

主旋律的涉案剧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在表现紧张激烈的与罪犯作斗争的同时,弘扬主流价值观,提供正能量。《营盘镇警事》《国门英雄》《便衣支队》等剧着眼的重点不仅在警匪冲突,还在于人物塑造,使观众被紧张剧情吸引的同时,更被剧中展现的平民英雄形象所感染。2012年,《营盘镇警事》播出平均收视率为1.69%;《便衣支队》平均收视率为1.63%;《国门英雄》首播平均收视率为1.8%。

(8)当代青年题材

推荐播出的主旋律剧中,青年题材剧有2部。其中《鹰巢之预备警官》2012年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平均收视率为0.61%。

(9)古代、近代传奇题材

近两年,两部于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古装传奇剧《木府风云》《奢香夫人》均为少数民族题材,且收视率表现不俗,平均收视率分别为1.85%和1.77%。近代传奇剧《向东是大海》写宁波商人的商战智慧,平均收视率1.59%。

(10)近代其他题材

在近代其他题材剧中,《母亲,母亲》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将伦理情感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在各卫视播出平均收视率0.81%。

总体来看,2011—2012年主旋律电视剧集中涌现,为建党90周年、“十八大”召开营造了良好宣传舆论氛围,同时,众多的优质主旋律剧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和收视效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创作者也存在着观念、内容创新不足的问题,个别题材趋同扎堆,一些大剧缺乏新意,收视率不佳。

(三)主旋律剧之特点分析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主旋律电视剧不仅要实现其社会效益,要对时代精神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兼顾市场效益的良好收获。

1.投资主体双轨并行

目前主旋律电视剧的投资主体为政府拨款、民营资本投入双轨并行的状况。

主旋律剧的传统投资来源主要为政府拨款。中央和地方政府或电视媒体出于宣传需要,会选择一些特殊题材电视剧提供资金。这类主旋律电视剧大多注重社会效益,基本不考虑商业回报因素。目前,这种单一的政府投资拍摄的电视剧逐渐减少,常见为政府资金和民营资金混合的投资模式,政府以联合摄制、协助拍摄等方式参与。

在195部近期主要的主旋律剧中,报备机构为电视台、国有制片企业、部队制片机构等国有资本背景的单位共占比51.3%,略高于民营公司49.7%的比例。不排除上述一些剧目实际为民营公司操作,出于利于备案的考虑,由国有单位挂名申报但不出资或出一小部分资金。总之,起码有一半左右的主旋律剧,都是由民营公司投资和制作的。

在政策鼓励下,各类民营公司、业外资金也自发地利用商业投资来制作主旋律电视剧,通过发行获取市场回报。主旋律剧的生产经历了从计划生产(政府拨款)到部分市场化(政府拨款与商业投资混合)的发展过程。投资主体的变化对主旋律剧提出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