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解的天书(上)
3488200000025

第25章 地球是宇宙中的智慧星球(2)

地球附近空间的固体小天体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是不算小的。目前,穿越地球轨道的小天体共有大约1300个,每百万年撞击地球的次数为3.2次。小天体的大小与发生碰撞的频率成反比。例如,一个直径10公里的小天体大约6000万年到1亿年与地球相撞一次,直径1公里~2公里的小天体平均约几百万年冲击地球一次。当时间尺度为几千万年或更大时,小天体与地球相撞的频率是比较高的。

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会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呢?一般来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后,首先在撞击处形成一个大陨石坑,某些地面物质被粉碎成尘埃并被抛向高空,有可能最终散布于全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尘埃妨碍了太阳光到达地面,进而影响到气候的变化、地质结构的变化以及生物的生长和灭绝。小行星本身物质在撞击过程中也会部分地溶化和汽化,它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元素和同位素成分与地球物质混合,使地球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元素和同位素的成分发生异常。

1979年,科学家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地层中发现了一层1~2厘米厚的红褐色粘土,这层粘土是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沉积的,其中的铱含量显著异常。地球土壤及岩石中所含的铱是很少的,可这一层粘土中的铱含量比地球上铱的正常含量高20~200倍。后来,科学家又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这个时期沉积的地层铱含量异常。科学家们知道,宇宙空间的天体及尘埃中含有大量的铱,所以推测,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并发生大爆炸,爆炸的热浪把大量的宇宙物质和地球物质的混合物冲击到大气层中,并弥散全球,一段时间后,地球表面冷却,尘埃降落到地表,从而形成了一层铱含量特别高的薄薄的地层。

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是随机的,它有一定的概率,没有周期性,这又怎样解释生物大灭绝出现的大约1.5亿年的周期呢?生物周期性大灭绝的出现,很可能仍然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有关。当太阳经过银河系的某些特殊位置(比如特征点)时,由于这些地区的宇宙射线加强,或星系密集,从而地球受到彗星或小行星撞击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从几十亿年的大尺度来看,生物的演化便显出某种周期性。

2.石从天降——陨石及陨石雨

(1)陨石奇观

陨石也叫陨星,它其实就是流星的残骸,是落到地面上的流星。在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中,有些质量较大的流星体未能燃尽,最后坠落到地球表面,这些“幸存者”就是陨石。有的大陨石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爆裂,分裂成许多碎块,它们飞流直下,宛如暴雨、冰雹倾泻到大地上来,这就是陨石雨。陨石和陨石雨是名副其实的“天外来客”。

但是,陨石、陨石雨与流星、流星雨出现时的景观却不尽相同。形成流星和流星雨的流星体,体态娇小,性格温柔,它们总是悄然来到,默默地把自己的身躯化作一缕缕光带,使夜空绚丽多彩,然后又无声地消失在遥远的天际。而陨石、陨石雨的到来,却常常要伴随一场“大喊大叫”,它们往往似雷鸣闪电般呼啸而来,气势汹汹,不可一世。这是由于较大的流星体高速飞行过程中其后方处于真空状态,前方的气体向后压缩,因而产生巨大的声响。一旦它们坠落到地面,那情景就更加令人惊心动魄,使人永生难忘。

1947年2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在海参崴以北的锡霍特·阿林山区,蔚蓝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像满月那么大的火球,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它一面爆燃发射出火花,一面发出轰隆巨响,自北向南以极快的速度飞驰而过。接着,发生了大爆炸,巨大的烟柱拔地而起,浓烟升到30000米左右的高空,一块大陨石坠落在山林中。周围村子里许多人家的玻璃窗都被震得粉碎,人们惊恐万分。事后考察发现,在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约有200多个大、小坑穴,大的直径达20米,小的在1米以下,它们是大陨石爆裂后散落到地面上造成的。这些陨石是铁质的,也叫铁陨,总重量大约有35吨左右。

事隔12年,即1959年4月7日夜晚,捷克斯洛伐克的昂德廖菲天文台正在从事流星的观测,突然一块陨石从天而降,坠落在菲利布拉姆镇。陨石落下的路线被昂德廖菲天文台的工作人员拍摄下来,因此,准确地求出了这次陨石下落的速度和方向,推算出它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运行轨道与大多数小行星相同,也是拉扁的椭圆。

1970年1月3日,在美国中部俄克拉荷马州的北部,人们看到一个比满月还亮的火球从天而降,朝东南方向落下。冲击波的响声在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能听到。监测网的4个观测站拍摄到了大火球的照片,并由此推算出火球冲入地球大气层之前的速度是14.2千米/秒,火球最高点的高度是86000米,陨石坠落的地点在罗斯特西底东部。1月9日,果然在该地找到了陨石。

(2)罕见的陨石雨

1976年3月8日,我国吉林省出现了一场世上罕见的陨石雨。这天下午3时许,吉林市郊上空布满薄云,一颗陨星以大约每秒十几公里的速度冲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剧烈摩擦,顷刻间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大火球。火球拖着一束光带,夹杂着翻滚的浓烟急驰而降,并多次爆炸、崩裂。其中最大的一个火球飞行到吉林市北郊金珠镇上空约一二万米的高空时,又一次发生猛烈爆炸,并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闷雷似的隆隆声在天空中回荡达四五分钟之久。稍后,又冲出三个火球继续爆裂,碎石、散片四处飞溅,散落在一个东西长约70多公里、南北最宽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这次陨石雨的坠落范围达四五百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1969年2月8日降落在墨西哥阿连德地区的那次号称世界最大的陨石雨(散落面积约260平方公里)。截止到1976年5月中下旬,共收集到完整和比较完整的陨石100多块,总重量在2.6吨以上,其中最大的1号陨石重达1770千克。

1997年2月15日深夜23时25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伴随着强烈的声光,又降落在我国山东省鄄城县董口乡。燃烧着的石块像大雨、冰雹般下落,持续了一两分钟。经陨石专家认定,这次鄄城陨石雨是一个在高空自东向西飞行的流星体造成的。这个流星体直径大约在半米左右,它以每秒200公里的速度冲入地球大气层,先后发生过两次爆裂。第一次大约发生在西双庙乡的五里后村附近上空,爆裂较为强烈,降落在这里的陨石块大多较小,像花生米、小枣一般,但十分密集。第一次爆裂后的大流星体碎块继续向西飞行,在董口乡代堂村附近上空又发生第二次爆裂;这次爆裂后的陨石块比第一次的大,一般为200克左右。这次陨石雨降落在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3公里,大约15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地带,大大小小的陨石密密麻麻散落一地。这种陨石雨也属世界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