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语言艺术全书(第二册)
3493800000012

第12章 语言的智慧(1)

在人际交往中,话语所饱含的情,会在传递信息、思想的同时产生语言魅力和感染作用,从而取得圆满的交际效果。俗话说,“情自肺腑生,方能入肺腑”,“通情才能达理”。

语言的形象化

在人们交往中,人与人交谈或请示汇报工作时,说话浮于形式,没有任何价值的内容,当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过来,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让对方摸不着头脑,不说模棱两可的话,肯定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使对方认为你是个头脑清晰、思路敏捷的人。因此,我们与人交往时,说话表达的意思一定要明确。

一位爱尔兰诗人当众诵读他自己的诗,可是,听众懂得一半的,还不到1/10。有很多演说家,不论演说和说话,他们大都犯同样的毛病。

英国大物理学家罗滋爵士,有40多年的公众演说经验,他谈演说要素的时候,十分郑重地指出两个要点:一是学问和预备,二是努力说清楚。努力说清楚指的就是形象化说话。

普法战争初期,德国名将毛奇将军对部下的官佐说:“无论哪种命令,因不清楚而有了被误解的地方,一切将被误解。”

耶稣的门徒问他讲道的时候为什么用比喻,耶稣说:“因为我所讲的东西他们看不见、听不到,我不用比喻,我想讲的道理,他们根本就无法懂。”

用很形象化的语言说话,也就是用你所能想象的最简单、最自然的方法去解决:把人们不知道的事和他们早已知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天国……那是什么样子呢?要怎么说才能让那些未受过教育的巴勒斯坦农民知道呢?所以,耶稣用他们所熟悉的名词和动作来描述天国:

“天国就像酵母,妇人拿了它,放入相当数量的玉米粉,直到全部发酵完毕。”

“还有,天堂就像寻求美好珍珠的商人……”

“还有,天堂就像抛入海中的网……”

这些比喻,明白易懂。听众中的那些家庭主妇,每个礼拜都要使用酵母,渔夫天天把网撒放海中,商人经常搞珍珠买卖……

“上帝是我的牧羊人,我不能一日不看他。他令我躺在青草地上,他带引我来到清水旁边……”

在那几近荒凉的青绿草原,羊群可以饮用的清水池塘——这一切,都是牧羊人所熟悉的。

“天国”这个人们无法想象的地方和“上帝”这个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的万能的主宰者,要想让人们相信他们的存在并能拯救苦难的尘世万物,如果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他们,是很难做到的。耶稣之于基督教在全球传播开来,与他善用形象化的语言明确地表达说话的意思是分不开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说明听众不太了解的事物时,也要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说明。比如要描述金字塔,首先就要告诉听众它高137.5米,然后再以日常建筑物作比喻,告诉听众日常建筑物有多高,再告诉他们金字塔的基底占据城内多少街道和房屋。不要对听众说这个可以容纳多少立方米,那个有多少桶等。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因地制宜、明确说话的目的,就是让对方最直接、最快、最准确的接受,你离形象化说话便已经不远了。

动之以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感情尤为敏感,而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之外,就是情感信息。这种情感信息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功能不仅是要诉诸人的理智,而且是要打动人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中,讲说者一定要充满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情感,就是人接触客观事物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诸如爱慕、厌恶、快乐、悲伤、安心、恐惧等。

在日常交往中,往往深厚且稳定的情感,会产生巨大的鼓舞力量。所以,“情”可以看成是口语表达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话语中饱含发自内心的情感,会在信息的传递中产生语言魅力及巨大的感染力,从而取得圆满的交际效果。

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阿拉巴马去吧;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吧;回到佐治亚去吧;回到路易斯安纳去吧;既然知道这种境况能够,而且一定改变,那就回到我们南方城市中的陋巷和贫民窟去吧;我们切不要在绝望的深渊中沉沦。

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梦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要对联邦法令提出异议和拒绝执行——在那里,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

这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将带回南方去的信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开采出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把这个国家的嘈杂刺耳的争吵声,变为充满手足之情的悦耳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这段演讲是世界著名的演讲家,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的《我有一个梦》高潮部分。其作为民权运动的代表,言语澎湃、热切、深情而发自肺腑,说出了所有黑人长期得不到公平对待的心声。使得听众为之喝彩,甚至潸然泪下。是谓“情自肺腑生,方能入肺腑”,“通情才能达理”,最终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

不落俗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说话对象,选取一些幽默风趣的话语,通俗易懂的事例去交流。这样,人们在听取你的话语时,可以一听就懂。另外,注意运用好歇后语、谚语等通俗化语言,以便被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曾有人问中国作家陆文夫“陆先生,您对性文学怎么看?”面对这样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其不慌不忙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其回答用一个幽默的生动比喻,把难题回答的精辟通俗。他用各民族生活习俗不同的比喻,来表达出对待性文学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把问题讲得通俗易懂的同时,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民国时期,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科学家竺可桢,备受众师生的爱戴。在一次联欢会的节目单上写有“校长训话”。竺可桢看到后感到在联欢会上“训话”,实在不妙。在其讲话时说道:“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是信口开河也。”大家听了都不禁哄堂大笑。

通俗话语是语言的一种境界,也是相互交流中一种基本的技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举一反三,才能运用的得当自如。达到增强言语的感染力,使听众容易接受理解。

语言的最高境界

有些人在谈话时,其方式技巧让听众往往感觉很舒服,那么,如何步入说话的绝佳境地呢?

1.风格明快

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不喜欢晦暗的事物,如同草木的生长需要阳光一样。所以,说话中要简练明快,使人容易接受。反之谈话间给人以阴沉的感觉,往往会让人有一种压迫感,产生疑虑,让人厌恶。

2.声音独特

有的人说话的声音给人一种享受,因为他(她)的嗓音实在很动人。他们(她们)谈话时,非常注意说话的声音,完全依靠他们(她们)的天赋、个性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变化。有条件的话,你可自我充当对象,把自己的话录下来再仔细地听,你可能会吃惊地发现,自己说话竟有那么多毛病。这样经常检查,发音的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3.语气肯定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谈话中要多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使听众自尊心受损,他(她)会立即反射性地表现出拒绝的态度。所以要对方听你说话,先得听明白对方要表达些什么。说话语气肯定不单是指肯定对方说话的内容,更要留心对对方容易造成伤害的言语。

4.语调自然

在谈话过程中语调要自然,交谈不是唱歌或演话剧,在谈话中语调都应该流畅自然,切忌故意做作。尤其是交谈的对象是一群人时,更应采用技巧。比如有一个人说话声音很大时,你说话开始时就要压低声音,当有人说话音小时,你的开始话语就要提高声音,做到清脆响亮,语调自然,达到吸引大家注意的目的。

5.习惯用法

人类生存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拥有自己的运用标准,一旦不符合标准,就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其中包括语气与措辞。在日常人际关系中,特别要针对对方是谁及实际情况而使用恰当的言语技巧。不能一律以和朋友间的措辞来谈,否则,对方就不会认真地听我们说话了。

言语要有抑扬顿挫,免流于平淡,要注重一些感叹词的运用,增强感情洋溢的表现,增加彼此之间的谈话气氛。但要拿捏好分寸。

6.思路清晰

在人多的场合讲话时,要有一份演讲内容为前提,想好了再去讲话,明确你要讲的内容,以怎样的形式技巧讲话,力求语句简短,有条理。还有讲话最好不要夹在中间,可以在前面演讲,要么就在最后讲话,从而留给人一个较深刻的印象。

征服也是尊重

说话可以看成一门艺术,立足点和出发点固然重要,但说话口气稍不尊重对方,即会导致无谓的争端,你说这样还怎么能交谈下去呢?

社会生活中,不论你身份的尊贵或卑微,没有人格的贵贱之分。人都是有自尊,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恰是别人也需要的。

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就要先理解和尊重别人。

言语要委婉,要尊重他人,体现出一种修养与气度。盛气凌人的口吻呵斥,很难达到谈话的目的并引起对方的反感。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身为美国总统,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了。他没有用一种盛气凌人的口吻呵斥,而是用一种委婉的言辞来纠正对方的错误。既达到了目的,也显示一种气度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