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3498200000020

第20章 唐诗篇(19)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市附近)人。曾为常熟尉,又担任过金吾长史。嗜酒,往往醉后写字,时称“张颠”。他是著名的大书法家。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懂得了草书的笔法;又观公孙大娘舞剑,领悟了草书的精神。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当时号称“三绝”。《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1]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2]

【注释】

[1]矶:水边突出的岩石。[2]尽日:整日,整天。

【鉴赏】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为桃花源。据他的描述,在桃花源外,有一条小溪,两岸有“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相传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县内。这首诗所描述的桃花溪未必实指其地,而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沿用其意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曾引起多少人的设想,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使处在战乱中的人多么地向往。可是,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对现世的不满,经过三国两晋战乱的人们向往桃花源,应该不难理解。但身处开元盛世的张旭,为什么也写出了这样一首《桃花溪》呢?诗句作了很好的回答。

本诗的意思是说:在云烟缭绕的桃花溪上,隐隐约约地架着一座小桥,溪水终日地流着,上面漂着无数的桃花。这不禁令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因此,作者在石矶边遇到驾着小舟的渔夫时,禁不住地想他可能是从桃花源里出来的,脱口问道:“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在这条小溪的什么地方?”显然,是眼前的美景使作者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真的到了桃花源外的桃花溪。这是作者审美体验的高潮,也是作者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写照。作者身处开元盛世写出这样一首诗,正是作者追求美与理想的本性的表现。他并不是简单地借用陶渊明的意境,而是通过陶渊明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高适(706-765)字达夫,德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早年家贫,仕途失意,长期漫游梁、宋间,与李白、杜甫等有交往,创作最多。731年,奔赴幽蓟(今河北北部)边疆,渴望报国立功,亦未得志。734年,任封丘县尉。因不愿“拜迎长官”、“鞭挞黎庶”而去职。后漫游河西,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曾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故有高常侍之称。封渤海县侯。曾两次出塞,熟悉边塞军旅生活,又关心边塞,创作以边塞诗著称,与岑参并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燕歌行》是其代表作。其诗气势雄健,格调爽朗,融律句入歌行。有《高常侍集》。

燕歌行[1]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2]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3]男儿本是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4]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5]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6]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8]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9]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10]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11]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12]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13]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14]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15]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6]

【注释】

[1]《燕歌行》:古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本诗内容有所开拓,此前多限于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之情。[2]开元:唐玄宗年号。[3]汉家:借指唐朝。

[4]横行:纵横驰骋于敌军中。[5]摐(chuāng):击打。金:指形如长形钟、有柄可持的类似钲的行军时所用乐器。榆关:指山海关,是通向东北的要隘。[6]校尉:武官名。羽书:指插羽毛以示紧急的传送紧急情报或命令的文书。[7]极边土:直到边疆的尽头。凭陵:凭借某种有利条件威逼、侵犯他人。[8]军前:军事前线。帐下:指领兵将帅的营帐里。[9]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10]当:受到。恩遇:指受到皇帝的恩惠知遇。[11]铁衣:借指着铁甲的兵士。玉箸:玉制的筷子,借指思妇的眼泪。[12]城南:泛指少妇的住处。蓟北:泛指征人所在地。[13]边庭:边疆。飘飘:这里喻动荡不安。[14]三时:指早、中、晚,犹言整天,与下文“一夜”相对。刁斗:古代军用铜炊具,夜间用以打更报夜。[15]相看:共见。岂顾勋:哪里想到立功受赏。[16]李将军:指汉守边的名将李广,他与匈奴作战时有勇有谋,身先士卒,与兵同甘共苦,屡立战功。

【鉴赏】

开元二十年至二十三年(732-735),作者身居蓟北对战败很有感慨。本诗是作者在开元二十六年(738)有感于征戍之事而写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全诗相当广泛地描写了边塞征战生活,歌颂从征战士轻身许国、英勇战斗的爱国思想,揭露了官兵的对立、统帅的不恤士卒与荒淫无能给战士、给人民、给国家带来的灾难。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边境告急、战士奉命出征。汉朝东北烽火连天起,杀敌将士离家奔前线。男儿本性崇尚远驰骋,帝王格外礼遇和奖励。敲金击鼓飞越榆关去,战旗飘扬直奔碣石间。千里沙漠军使传急令,单于练兵战火照狼山。“在东北”、“破残贼”点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重横行”、“赐颜色”为下文埋下伏笔,看似赞扬将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隐含讥讽。本段从辞家去国写到榆关、碣石、瀚海、狼山,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氛从缓和渐入紧张。

第二段八句写战争的具体经过。敌人蹂躏如雨暴风急,大部分战士战死阵前,军士战死难解围,可谓一场双方力量比较悬殊的血战。而“美人帐下犹歌舞”暗示战争必败的原因。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将帅的骄傲轻敌和战士的苦战。

第三段八句写战败被围,战士和思妇重逢无望的悲凉,实事上是对汉将极深的谴责。战士守边辛苦多年,思妇城南百结愁肠断,北疆战士空望归;而环境十分险恶,更增添悲凉气氛。边关旷远,绝地苍茫,战云密布,寒气袭人。这不能不让人追寻把战士、思妇置于这样处境的根本原因,从而深化主题。

第四段四句写战士以身殉国的悲壮和作者的感慨。战士视死如归,不惧血染白刃、为国牺牲不计功和名,多么勇敢,却又多可悲,这样优秀的战士竟没有遇上爱兵惜兵的飞将军李广呢!

全诗28句,写出了一次战役的全过程,多用对比手法,只摆事实,不轻易下结论,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1]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2]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3]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4]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5]

【注释】

[1]少府:唐时县尉的别称。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长沙:指湖南长沙。[2]衔杯:指饮酒。谪居:贬谪的地方。[3]巫峡:长江三峡之一,此指李少府贬官之地。[4]青枫江:长沙市南有青枫浦。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5]圣代:圣明时代。雨露:喻皇帝的恩泽。

【鉴赏】

本诗是作者曾任封丘县尉,不久便辞职,作为同情人民的县尉深味其苦(诗人的《封丘作》有诗句:“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为送别朋友李少府、王少府被贬担任县尉,并寄寓安慰之意而写。

首联点题表关心之意,以“嗟君”总领全文。“君”,指李、王两位少府。“意何如”,即“意如何”的倒装。作者因牵挂李、王少府这次分别的心情,邀请两位朋友解下马鞍共饮分别之酒,询问友人被贬谪的地方,共话分别之情。

颔联、颈联四句分叙李、王谪居的地点,谪居的心情。“巫峡啼猿”,化用盛弘之《荆州记》中引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交代李少府贬巫峡,一定被巫峡的猿啼催流伤心泪。衡阳与长沙接近,用衡阳来表王少府去长沙。相传衡阳有回雁峰,南飞之雁至此便折回北方。“啼猿”、“归雁”含义特别适合送别。所写之景,既切合当地特点,又寄寓贬谪愁思,溶情于景,实在感人。颔联也安慰两友人可书信往来,传递讯息,互相安慰,互相警励。颈联分写二友人到贬地途中的景物。用“青枫江”、“白帝城”分别承接“长沙”、“峡中”,点明被贬谪的具体地点;用“远”和“疏”暗写被贬之地的偏僻。

尾联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和希望。现正逢圣明时代,皇帝多恩泽,我们三人一定是暂时分开,切莫心情苦闷和烦恼,应积极工作和生活,等待再被重用之时。可见作者对当时王朝的治理比较满意,对国家的前途比较乐观。

本诗同时送别两位友人,抒情写景采用首尾合写、中间分写的方法。运用叙事、抒情、写景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入诗之景合时合地合事,选材颇具匠心。

刘长卿(?-约786),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天宝元年(742)进士,曾任长州县尉、海盐令,后贬潘州南巴尉,大历(766)时,为鄂岳转运判官,以触犯大官僚吴仲孺,再贬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又调任随州刺史。诗名盛于中唐前期。他的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弹琴[1]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2]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1]诗题一作《听弹琴》。[2]泠泠:形容琴声的清幽。七弦:琴本五弦,象征五行。配五音,宫、商、角、徵、羽。后周文王加一弦,武王又加一弦,成为七弦。松风:即《风入松》,琴调名。

【鉴赏】

本诗题为《弹琴》,实际上是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诗的一二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写七弦琴声,十分清幽,静静地听,似乎风吹松林一般。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的琴声,逗起“松风寒”。“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不同凡响。

三四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写作者虽然格外喜欢那优美的古调,可遗憾的是现在已没有几个人喜欢弹奏了。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却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字里行间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此两句说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凋,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被遭贬两次,有满腹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

作者在诗中慨叹古调冷落,借喻世人追随时尚,趋时随俗,不爱古风,而自己则寂寞无依。故此诗有孤高自赏,世上少有知音的感慨。

本诗造句很奇,“寒”字用得巧妙,表现了琴音给人以寒气的感觉。

送灵澈上人[1]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2]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1]灵澈:中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寺庙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2]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鉴赏】

大约在大历四五年(769-770),作者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作者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县)归来后,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太舒服。他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此时,两人是一个仕途失意,一个方外归山,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都有怀才不遇的体验,共怀淡薄的胸襟。

本诗一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间已是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三四句写灵澈辞别归去的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着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青山”照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写出了诗人伫立远送,对灵澈的依依不舍。从中表现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独归远”含无尽之情于言外。本诗作于作者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巧,语言精炼,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