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3498200000031

第31章 唐诗篇(30)

【鉴赏】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吐蕃在四川边境作乱,并侵扰中原,曾一度攻陷松、维、保三城和京都长安。作者身居草堂,野望生感,一片忧国忧家之情奔泻而作。

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先写远望,只见岷山峰岭,皑皑白雪;岷山山麓的松(潘)、维(理县)、保(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城驻满了军队,以防范吐蕃的侵扰。再写近看,只见百花潭水,锦江东流,万里桥横。在自然之景的描绘中透露出严峻的政治形势。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从上联的“野望”而生感慨。首先想到散落在豫、鲁一带的诸弟,现在战乱又起,他们安在?再从诸弟过渡到近羁天涯的孤客(自己),只有为诸弟的安全遥致一哭,涕泪满身了!

颈联:“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现在,我只有将迟暮之年交给多病之躯,在这国难多事之秋,不能为国家贡献微薄之力。可见作者忠君爱国之心是多么的强烈!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作者以“郊”点出“野”,以“极目”点出“望”,扣紧题目;再以“人事日萧条”照应中间两联因战乱而引出的感伤,把战乱的萧条苦难尽收笔底,极具深沉厚重之感。

本首诗由景入题,感叹时事,忧弟、忧己、忧心、忧世,层层深化,充满了年老多病,不能报国的忧时忧国的情感,令人感伤!

岑参(715-769),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少时读书于嵩山,后漫游京洛河朔。天宝三年(744)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两次深入边关,第一次是赴安西(新疆库车),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僚属,第二次赴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在封常清幕府任职,对边塞生活体验颇深。肃宗时,拜右补阙,长安收复后,出为虢州长史。代宗朝入蜀,两任嘉州刺史,罢官后客死成都。岑参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气势磅礴,昂扬奔放,与高适一起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胡天:指西域的气候。[2]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3]瀚海:地名,今准噶尔盆地一带。阑干:纵横的样子。[4]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鉴赏】

本诗是作者任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的之作。武判官是岑参前任,此诗是岑参送他回京复命的送行诗。本诗意象异常雄壮,想象奇绝,堪称咏雪诗歌之代表作品。

本诗开篇就定下非常奇瑰的基调。1-4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盛开的梨花来比喻满树的雪花,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顿时展现在读者眼前。“一夜春风”很写实,同时也暗含惊喜之意。平淡的北国经过一夜的银装素裹,让早起赏雪的诗人想起了观赏春天梨花盛开的好心情,梨花是慢慢地等待中开放的,而雪花中的北国是一夜即成,欣喜之情自然更胜一筹!然而这种想象又是何等的神奇!春花烂漫本是春天的胜景,把冬天的肃杀无情换成春意盎然,实际上是诗人自己乐观人生态度的表现,同时也是盛唐时中国人蓬勃向上、极度自信心理的自然流露。5-8句:“散入珠帘湿罗幕”四句紧扣塞外风雪的奇冷,把具体的所见所闻来描述雪天的冰寒刺骨,读来亲切自然。“散入珠帘湿罗幕”把视线从室外拉到室内,雪花带着寒意“入珠帘”、“湿罗幕”,场景过渡非常流畅自然。“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从出征将士自己的感受来写塞外的严寒,让人感同身受。将军和都护是互文见义,将军所处远好于普通将士,他尚且感觉“不得控”、“冷难着”,何况衣着单寒的士兵呢?但是非常奇特的是,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不仅不感到将士生活的艰苦,反而能体会到将士们驻守边塞的豪情壮志,原因就在于诗人“好奇”的诗风和昂扬的激情啊。

9-10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也夸张之极,不是写实,而是虚拟人所不能见的全景,虽然是想象,却又显得合情合理,让人赞叹。“翰海”指沙漠的广阔,“百丈冰”形容冰川的高峻,在加上万里不散的愁云,就像现在电影里面的全景镜头一样,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角体验。同时,诗人用一个“愁”字又为即将到来的送行做了情感的铺垫。11-12句:“中军置酒饮归客”下面开始进入正题,描写送别的情景,用“胡琴”、“琵琶”、“羌笛”这些非常典型的西域乐器形象地渲染出了送别的场景和气氛,让人感觉到迥异于中原内地的边塞送行气氛。13-14句:写营门外的冰雪寒风,天气奇寒。“风挚红旗冻不翻”更是塞外才能感受到的奇妙景象,连红旗都被冻住了,在狂风中一动不动,多么地神奇!而不动红旗和狂风中飞舞的雪花正好成了绝妙的对比,动静相配,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15-18句:写轮台东门送别的情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从壮丽的雪景里回到送行的主旨,感情真切,韵味深长。

这首诗句句咏雪,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用语绮丽,想象神奇,不愧是唐代边塞诗歌的代表力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典诗里咏雪诗歌的代表名作。本诗充满奇情妙思,有生动真实的想象,又融合了作者本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音韵上,本诗诗随韵转,韵随诗行,每个场景的转换都和韵的转换连在一起,让人读来跌宕生姿,趣味无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1]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2]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3]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4]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1]旄头:即“髦头”,指二十八宿中的昴宿,旧时以为是“胡星”。旄头落:意谓胡人败亡之兆。[2]戍楼:驻防的城楼。[3]虏塞:敌方要塞。[4]亚相: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754)以节度使摄御使大夫,御使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因此岑参美其为“亚相”。

【鉴赏】

和《走马川行》相同,作者此诗也是有关唐代边塞战争的千古绝唱。和《走马川》不同的是,这首诗直写战斗场面,具体手法也不一样。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描写了整个战争的过程。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连续两个“轮台城”让人感到节奏很紧,极力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据《史记·天官书》“昴为旄头,胡星也”,用“旄头落”来预言胡军的必败,强烈的爱憎跃然纸上。三、四句解释紧张的原因。“单于已在金山西”,而出征的汉军就在轮台北,两个“在”字,刻画了两军对垒的紧张和肃杀。紧接四句描写大军的出征和战斗的激烈。“雪海涌”、“阴山动”都是以虚写实,没有“左骖殪兮右刃伤”惨烈场景,但和岑参飘逸俊秀、夸张好奇的诗风非常合理。

“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敌军之多,同时也暗示了战争胜利来之不易。“战场白骨缠草根”很耐人寻味,刚刚倒下的战士遗体是不可能马上变成白骨的,但这累累白骨又从何而来呢?原来作者在这里所见到的和要暗示的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场战争、一次出征,他的视线已经放到了边塞无数次的战争岁月里,眼前所见到的是边塞无数次的征战和杀伐,所以两军交战之地也就是在古代无数无名将士倒下的战场,细细品味,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最后作者再次呼应主题,用“青史谁不见”和“功名胜古人”来赞颂封将军的神勇和无敌,为全诗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诗在艺术上有张有弛,音韵上抑扬顿挫,结构上严谨完美。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种多样,充满着深沉的历史感和乐观的浪漫主义激情。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1]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2]【注释】

[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微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2]阙:通“缺”。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意思就是以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鉴赏】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作者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当时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两人既是同僚,又是好友,本首诗是他们的相互唱和之作。虽然他们都是朝廷官员,但是“拾遗”和“补阙”都是跟随皇帝,为皇帝指正小错误的无聊闲职,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郁闷也就可以体会到的。

本诗开篇用了许多华丽的辞藻,如“丹陛”、“紫微”、“天仗”、“御香”,表面看,作者非常满意他自己和杜甫的现实生活,但细细读来,在华丽背景的后面却显现了宫廷生活的极度空虚与无聊。同时,作者也通过陪随皇帝身边人的无聊生活间接暗示了皇帝不问正事,流连于宫廷犬马的荒淫无度。“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作者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懑,表达出对于宫廷无聊人生的厌倦和自由生活的钦羡。诗歌的最后两句也非常耐人寻味,如真的像诗人所言,当时的朝廷是“圣朝”,皇帝无“阙事”,那么诗人自己又何必“青云羡鸟飞”呢?

因此,作者这里是故作反语,实事上是表达的正好是对皇帝不善纳谏的伤感和绝望。

这首诗词藻艳丽,雍容华贵,用语曲折,笔法隐晦,平易之中见骨气。作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与不满,又很有分寸,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艺术特点。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

【注释】

[1]故园:指长安。龙钟:淋漓沾湿的样子。[2]凭:托。

【鉴赏】

天宝八年(749),诗人第一次来到西域之途,就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本首诗即是写在他去西域的路途之中。

这首诗很有韵味,作者向西而走,却与向东还家的京使不期而遇。可以想见,回家的使者越走越兴致勃发,而离家渐远的作者自然是越行越感伤。两人的相遇,更增加了这种对比的心理,因此,“双袖龙钟泪不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同时,诗人“泪不干”一方面是为了故人的不期而遇,更大的原因应该是这种意外邂逅让他更加思念远在长安的家人和朋友。诗歌最精彩的当数最后两句,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里,能够给家人报个平安,让家人放心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诗人随手写来,不事雕琢,显得感情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很平常的生活琐事,很口语化的句子,却又妙手得来,富有诗意,读后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者的这首绝句之所以千古传唱,感人至深,和它本身浑然天成的质朴是分不开的。诗句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亲切有味。生活里不起眼的小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就变得如此地典雅动人!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洛阳人,生活在天宝至大历年间。有才不遇,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不仕,见称于时。与皇甫冉为诗友。工诗,善画山水。《全唐诗》存诗一卷。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2]

【注释】

[1]更深:夜深。半人家:指斜月照亮了半个庭院。阑干:纵横的样子。古乐府《善战行》:“月落参横,北斗阑干。”[2]偏知:出乎意料地感知。新:刚,初。

【鉴赏】

作者撇开春的标志,摄取静谧又散发着寒意的月夜景象,体物入微,表现了春临人间之欣喜和宽慰。

一二两句从仰观的角度写月夜的静穆幽丽。夜半更深,月亮斜悬天空,映照着千家万户,一部分庭院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中,另一部分则被夜的暗影笼罩着。通过明暗的对比,更加衬托出月夜的静谧和庭院的空寂。接着,作者由近及远,把视线由“人家”引向无垠的天宇,让读者感到那一望无际的苍天也被夜的静寂笼罩着,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星南斗星在无言地暗示时间的飞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