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3498200000045

第45章 宋词篇(11)

【鉴赏】

东风无情,“艳粉娇红吹满地”;愁肠寸断,难阻岁岁绿暗红稀。本首是一首伤春之作。

上阕从写暮春典型事物和景色入手,表达年年春愁的无奈。首句将“无情”赋予东风身上,巧用拟人,更贴切传神。三、四句由自然事物到人的世界,不但点明“愁”的题旨,而且以“还似去年今日意”,以示这春愁的绵长和司空见惯。“碧楼帘影”暗指人物,并为女性。下阕以问句入手,表达更深的愁苦。“错”字准确有力地表现了人对“春残”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末尾两句回到现实,表面看来是失望以后的及时行乐、自甘麻醉,但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发出了青春时光不多的沉重慨叹。“看尽落花能几醉”既叹花更叹人,含蓄蕴藉,意味幽远。

阮郎归

晏几道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衾凤冷[1],枕鸳孤,愁肠待酒舒[2]。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3]?

【注释】

[1]衾凤:即凤衾,绣有凤凰图案的被子,此喻情人同眠之被。“枕鸳”用法与此同。[2]舒:缓解,消除。

[3]和:连。

【鉴赏】

本首词浅近直接地抒发了归隐人的幽怨与离恨。上阕写征人的薄情。首句写晨起对镜梳妆,感慨顿生:“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居人虽憔悴,但情依旧;情“不如”者是那征人。何以见得?三、四句便是再清楚不过的明证:“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这里暗含无奈的对照:春之“数行书”与秋之“书更疏”;居人对“数行书”已觉满足,征人连这点滴情意也不愿付出。

下阕写居人独处孤凄。“衾凤”二句反差强烈,共度良宵之物犹在,同眠共枕的情景历历在心,如今形影相吊,长夜孤冷难耐,只好借酒消愁:“愁肠待酒舒”。结句奇绝,用层递手法写出心中苦想:梦中纵能相会但又何补,幻象虚景而已(毕竟能有所寄);到如今连梦幻竟也得不到(何等让人失望)。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云:“上下阕结处文笔,皆用层深之法,极为疏隽。”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1],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2],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3]。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释】

[1]金掌:据《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刘彻曾在长安建章宫前建造高20丈的铜柱,上铸铜仙人,仙人掌擎盘承露,供武帝与玉屑一起饮用,以求长生。后世称仙人为铜仙,承露盘为金掌。露成霜:指肃杀悲凉之秋气。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绿杯:代指美酒。红袖:代指歌女。重阳:旧历节日,每年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我国古代有重阳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3]理旧狂:重整昔日狂态。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之作,词中满含饱尝艰辛沧桑后凄凉的人生感慨。

上阕是从秋景写起。“天边”二句描述出一幅肃杀凄凉的秋景图:白露为霜,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悲凉之意含蕴其中。“绿杯”二句意蕴厚重,以赞眼前欢悦人情,引出倦游思归之意——“人情似故乡”。

下阕由人及己,先扬后抑。“兰佩紫”三句承接上阕“绿杯红袖趁重阳”二句,表明自己不愿扫友人兴,并欲唤醒自己豪放狂欢的旧日兴致。“兰佩紫,菊簪黄”,色彩鲜丽,营造出欢快气氛。但作者陡然一转,像无意识间道出心中秘密:原来抒情主人公心中充满悲凉,易断肠。强颜欢笑、刻意张狂,只不过企图“将沉醉换悲凉”而已。

本词构思曲折回环,跌宕婉转。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曰:“‘绿杯’二句,意已厚矣。‘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这首词沉着厚重,得此结句,觉的竟体空灵。”

浣溪沙

晏几道

日日双眉斗画长[1],行云飞絮共轻狂[2]。不将心嫁冶游郎[3]。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4]。一春弹泪说凄凉。

【注释】

[1]双眉斗画长:即描好双眉与别的女子争强斗胜比长处。[2]行云飞絮:指歌女像天上的行云那样轻浮,像纷飞的柳絮那样狂荡。[3]冶游郎:经常不归家,在外游荡的男子。[4]弄花:即拈花弄草,轻薄狂浪之意。

【鉴赏】

本首词描述歌女痛苦寂独的内心世界。尽管她过着身不由己的“轻狂”日子,也希望能得到真正的爱情。上阕描写歌女的日常生活和她的真实想法。首句写歌女每天都精心地描画自己一双长长的黛眉,为的是与别的歌女争妍比美,好多揽点生意。一个“斗”字饱含着辛酸。次句进一步讲述她为了生活,虽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假装像天上的行云那样轻浮,像纷飞的柳絮那样狂荡,以博取男人的欢心。“行云”,用《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之意,暗喻歌女的生涯;“飞絮”,用杨柳花絮的纷飞飘荡明喻歌女的行踪和命运。“行云飞絮”不仅写出了歌女的举止情态,也暗示了她的身份。“轻狂”只是表面;随风逐水的白云和柳絮,正表明歌女任人摆布的可悲境界;一个“共”字,说明了她实在是身不由己。前两句极力写这位歌女的装饰和态度,强调她的“轻狂”,是为了表现其现实生活与理想的矛盾——“不将心嫁冶游郎”,这才是歌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处在社会最低级的歌女,被迫委身于那些玩弄女性美色的公子哥儿,看穿了他们的轻狂与薄情,自己身可属而心不可嫁,冶游男子是绝不能获得自己的芳心的。“不将心嫁”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歌女纯洁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也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下阕描述歌女在欢乐场上的情态和她内心的凄凉与坚贞。前两句,细致地描述了歌舞筵上之“乐”:酣饮时,溅出的美酒滴到了歌女的扇子上,使团扇上的字迹都漫漶了;歌舞时,公子哥儿上前拈花弄草,用香料把自己的舞衣给重得幽香袅袅。“溅酒”、“弄花”,是形容冶游郎纵饮狂浪的情态;歌扇舞衣,乃表明女子身份之物。两句字面精工,而色彩更为鲜艳。这就是歌女的平常生活,也是“轻狂”二字的注解。她在酒筵上不得不歌舞助欢,忍辱含垢,而内心却充满了浓重的悲凉——“一春弹泪说凄凉”!篇终见意:她们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只有将心中的泪借助于弹唱倾泄出来;她为辜负了美好的芳春、虚度了大好的年华,而深感凄凉。

本词怀着深厚的同情来写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非常真实感人。在艺术手法上也颇具特色。上、下阕的前两句都浓墨重彩,力描女子之美、歌舞之乐,而在末句却突作转折,从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中表现了女子的完整形象,显示出她的鲜明个性和内心世界。由于诗人自身也遇到过这种矛盾和痛苦,也同有此歌女的个性,故能体认真切。因此,更觉真亲动人。

六么令

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1],巧把远山学[2]。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3]。画帘遮匝[4],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5]。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6],韵险还慵押[7]。都待笙歌散了,记取留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注释】

[1]宫样:指皇宫中流行的妆饰式样。此指摹仿宫女画眉。[2]远山:即远山黛,描眉之一种。[3]横波:

指青年女子眼神流转,如水波荡漾。[4]遮匝:密密地环绕。[5]偷掐:暗中摹仿学习。相传唐玄宗夜晚在上阳宫谱新曲,李暮在天津桥上赏月游玩,听到后随即在桥柱上插谱记录,第二天便在酒楼上演奏。[6]回文: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中字句,回环读之,无不成文,不但意义相通,且可诵读,汉苏伯玉妻、晋窦滔妻均用以表示思夫之情。[7]韵险:即韵窄,同一韵中的字数较少,不易选择。慵押:懒得去押韵作诗。

【鉴赏】

这首词生动描述了一位歌伎与爱人约会前的心情和举动。

上阕描写歌女与情人相会前的精心妆扮和精彩表演。起首“绿阴春尽”二句描述暮春节令和事件发生的环境。“绕”字十分传神,动感十足。“飞絮绕香阁”,暗示女主人公约会前的不安和迷乱的心绪。三、四句描写她认真的用心良苦的梳妆打扮,尤其写对眉黛的刻意妆饰,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且眉目乃传情之所,诗人写女主人公对眉黛的精心描画,起到了事半功倍,以一当十的作用。“晚来”同时点明了具体的时间。“一寸”二句写相见后演出前的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狂心”点明双方激动的情绪。“画帘”三句写演出的情形。“画帘遮匝”写演出之环境。后二句写演出,但并未正面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侧面心理描写,表达女主人公为爱情不惜冒影响自己演出利益之险的感人内心世界。

下阕写昔日往来和今日幽会。“前度”四句写过去交往之频繁,既有“前度”之书,又有“昨夜”回文诗,可见往来很多。同时,也表明了未曾回复的原因和爱情表达的含蓄巧妙,为今日约会作了充足的铺垫。“都待”承先启后,表达出双方对密秘约会的期望与渴望:一切未表达的和未交流的情意全都放到了表演以后的相聚的甜蜜时光。末尾三句意境优美,以花前月下烘托相爱的浪漫情调。

御街行

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1]。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阑干倚尽犹慵去[2],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3]?

【注释】

[1]“雪满”句:指杨花柳絮如雪片般漫天飞舞,铺满春游的道路。[2]慵去:懒得离去,不愿离开。[3]人面知何处:化用崔护《游城南》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意。

【鉴赏】

本词与《木兰花·东风又作无情计》一首情感相同。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惆怅感伤油然顿生。

上阕写春日美景。杨花柳絮绕街南绿树飞舞,如大雪铺满路径,起首二句写自然景色。三、四句从枝头红花写到“树底人家朱户”,由自然之景到人间春色,移动不露痕迹,过渡自然。“北楼”三句由景及人,由人而见景,浑然一体。

下阕表达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情和万般感慨。故地重游,“阑干倚尽”,留连忘返,“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既写现实,更写回忆;不直写人的活动,而写“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含蓄蕴藉,婉转动人,使人回味。收尾三句发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叹,“人面知何处”更流露出无尽思念与牵挂。

虞美人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1],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2]。罗衣著破前香在[3],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注释】

[1]初将:本将。明月比佳期:中国民间有月圆人归,合家团圆的说法。佳期,指团圆的日子。[2]长向:总在。[3]著破:穿破。喻天长地久。

【鉴赏】

本词表达离愁情感,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魄。上阕写思人盼归之情。起句写昨夜倚栏的情景。“天如水”一写秋夜天空澄净明朗,二写秋夜冷清凄凉,三则引出下面句子情意:月圆盼人归。“初将”三句写情痴的一片痴情。“初将”谓“佳期”并未随明月而来,故只好痛苦无望地“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虽然那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但抒情主人公总盼着他“明天便会回来”,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等待,但不会因此而停下来,所以使人深感至深。

上阕承接前文。虽然盼而不到,但痴情更痴,所以为了留住前香,“罗衣著破”也不愿更换,只因执着“旧意”不改。结尾三句终于吐出不平的心中块垒:“一春离恨”,万般愁苦。所以“懒调弦”,“宝筝前”,“犹有两行闲泪”。正所谓“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闲”字似轻实重,深切沉痛之至。

本词言简意深,说出主人公深深的怨,哀哀的情。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1]。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

[1]“泪弹”二句:化用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句意,表怀人之情的浓厚和苦楚。

【鉴赏】

这首词写闺怨,巧妙选取“寄书”细节以表情思念,写得婉转细腻。

上阕述“寄书”的原委和不知书寄何方的伤感。又是“红叶黄花”,秋意、肃杀的思念人的季节,客行千里,心中牵挂。欲盼归鸿传书;仰望长安,“飞云过尽”,却是音信全无。欲表心中情意思念,却不知,“何处寄书得”?

既这样,便应打消“寄书”念头。但痴心的人儿却痴心不改,非但不改,还使得红笺失色。弹不尽的泪水“就砚旋研墨”,叫人如何承载得起;情到深处,感天泣地,“红笺为无色”!如此执着的深情,这般强烈的厚意,古今少见。

本词切入点绝妙,表现新鲜而强烈,颇具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性格豪放,才思敏捷,是北宋重要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其文汪洋恣肆,其诗清新豪健,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迹丰腴跌宕。著作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东坡词》等凡数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