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3498200000055

第55章 宋词篇(21)

天门谣

贺铸

登采石蛾眉亭[1]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2]、七雄豪占[3]。清雾敛,与闲人登览[4]。待月上潮平波滟滟[5],塞管轻吹新阿滥[6]。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7]。

【注释】

[1]登采石蛾眉亭:采石山(在安徽马鞍山)北面临江有矶石,称采石矶或牛渚,其上有蛾眉亭。江中两山对峙状如门户,故称天门。它也形似美人的两道蛾眉,故名蛾眉亭。[2]限:阻断。[3]七雄豪占:建都于金陵的六朝和南唐雄踞于此。[4]与:提供机会。[5]滟滟:水波浩淼的样子。[6]阿滥:即阿滥堆,是骊山的一种鸟名。唐玄宗依据其鸣叫声谱成新曲,名《阿滥》。

[7]西州更点:西州,在金陵台城以西,此处代指金陵。更点,报时的更鼓声。

本首词是借山水名胜抒写历史兴亡感慨的小令,原名《朝天子》。在很多登临题材中,诗人不是泛泛怀古感叹,而是得出江山守成在德不在险的历史感悟,颇别具一格。

上阕追昔抚今,前后形成对比。开门见山之后仅用十二字,就写尽天门在地理形势上的险要和在历史地位上的重要。“险”和“限”高度概括了天门的地势险要,并因此成为江上的咽喉要道。历朝历代建都金陵以后都将它作为西方门户,凭此天险抵挡北方强敌,所以词里说“七雄豪占”。“雄”“豪”二字烘托出往昔天门要塞的苍茫气势和剑拔弩张的时代氛围。尽管据天堑而固守,诸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在所难免。“清雾敛”句,写今日天门风貌,已由往昔“七雄豪占”的军事重镇变成“闲人登览”的旅游胜地,使人在沧海桑田的对比之中自然得出应该铭记的历史教训。“与”字别具意味,这一变化或许是上苍有意成人之美,或许是历史故意捉弄人的把戏。气氛由剑拔弩张而消闲轻松,在沉思中反思的结果更是深刻而令人警醒的。

下阕紧承“登览”写眼底风光,手法别出一辙。“待”字暗示以下所写是虚景。等到夜晚江上明月共潮生时,只见一片液光潋滟。江面传来边塞悠扬的笛声。一切是那样辽阔空漾。诗人以“所见”夜景暗示天门山岚浮翠的景色之美,人们的游兴之高,在停留的时间较长。此处能听到边塞乐曲,暗示出南宋偏安一隅的历史面貌,为借古讽今埋下伏笔。“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西州即金陵。天门所在地距金陵一百多里,迎着江风细数石城古都报时的沉钟遐鼓,岂是可能?诗人卒章引入六朝故都,是让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训诫。本词写景可谓虚实相生,手法迂回婉妙,寓意深远。

石州慢

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1],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2]。犹记出关来[3],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4],顿成轻别[5]。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6]。欲知方寸[7],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8]。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9]。

【注释】

[1]长亭:古代驿道上供人休息、送别的地方。十里一亭的叫长亭,五里一亭的叫短亭。[2]龙沙:塞外的通称。[3]关:此指河北临城。[4]红泪:指佳人胭脂沾满了离别的泪水。[5]轻别:不经意的离别。[6]音尘:音信。[7]方寸:指心。[8]这句是化用李商隐《代赠》里的诗:“巴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巴蕉不展,丁香花蕾丛生,常用来比喻人愁心不解。[9]厌厌:愁苦的样子。风月:指风景。

【鉴赏】

本首是一首伤别词,是宋词中最早以“石州慢”为词牌的作品,又称“石州引”、“柳色黄”,属商调。商者,伤也,词调与所抒之情正相吻合。以景衬情,比喻言愁。词作感情沉郁,笔势手法变化多样。

上阕主要以北国初春景色来衬托思乡之情。首先概括出冬去春来的依稀氛围。“薄雨”、“斜照”给人些许暖意,特别是“弄”字给人万物复苏的感觉,但“空阔”一词将北国边地一切春归伊始的气象变得淡然了。“长亭”以下具体描述客乡春景,紧承“空阔”,写柳色微黄,才显淡淡春色,整装归乡的人已经急不可耐地折下一枝柳条。古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先”暗示出游子思归心切,不等春天完全来到就要离开此地。思归未归,于是写远看所见。只见远处苍茫的暮气笼罩着一片春水,傍晚的天幕下一队大雁披着夕阳的霞辉归来了。这里将人与雁相比,更写出归思难禁。“东风销尽龙沙雪”一句将所有的景物都纳入特殊的地域环境边塞中,并给前文的景色描述以特定的征人视角,交代了所见所感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下阕回忆当年的离别场景。“将发”与“犹记”紧密连接,引出当年春光依旧里的饯别场面。雕梁画栋的酒楼里酒香扑鼻,美貌的歌女唱着伤感的歌曲。“轻”字写出诗人当年不知人间悲欢离合之苦的年轻幼稚,暗示如今深刻的悔恨。特别是一年又一年之后,音信断绝的孤寂更加深了这种悔意。由“轻别”而思,而悔,而愁。离愁日积月累地加重,诗人不禁以设问领起加以强调。“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共”字写出愁苦是两心相知的,并非我一人所有;“新”字是谓愁苦不断之意。再巧借李商隐的诗句以比喻加以形容,用未展芭蕉、丁香花蕾比作郁结于心的愁思,于形象生动之中写尽相思的愁苦不堪。词到此,一切好像皆已道尽,但作者又补上末两句。“两”字与“共有”相呼应。天各一方,两心相悦,音信全无,无数愁苦,对景难排,再美的风光在诗人眼前也是愁情一片。茫然之境,足以使人为之伤感。

本词上阕淡远空阔,下阕浓丽热烈。笔势由现今而过去,再由过去而眼前,末了展望未来,“愁情”的意脉流畅连贯。关里关外,一种愁情;天地“方寸”之间,多有照应。结构精巧,善于炼字亦为其特色。

望湘人

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1],带惊剩眼[2]。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3],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4]。须信鸾弦易断[5],奈云和再鼓[6],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7],白蘋洲畔。尽目临皋飞观[8]。不解寄[9]、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注释】

[1]余薰:余香。[2]带惊剩眼:腰带还有多余的眼孔,形容人憔悴消瘦。[3]泪竹:斑竹。尧有二女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妃。舜死后,她们思念不已,泪水洒落竹上形成点点斑痕。[4]非烟:即飞烟,唐武公的宠妾。这里指自己的情人。[5]鸾弦:相传海上有仙人用凤喙鸾角制成的胶能接续弓弦,使弦的两头相合为一,叫续弦胶。这里指男女之事。[6]云和:乐器名称,指琴瑟均可。[7]青翰:刻有青鸟形图案的船。舣:船靠岸。[8]临皋:亭名。[9]不解:不懂得。

【鉴赏】

本词是感春怀人之作,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各有侧重又情景交融,将怀人之思表达得深婉曲折。首先突兀而来的“厌”字强调了人物的心烦意乱。醒听鸟语,卧闻花香,本是十分惬意爽心的事,但诗人却心生厌恶。花气何以能“动帘”?表明是人物十分愁烦时的心理感受。所以他整日饮酒,不知魂之所在,梦亦生愁,这也是形容人的极度愁烦。每到此时却偏偏感受到锦衾的暖香,引起诗人对往昔的记忆,更添烦乱,以致自己日渐消瘦,腰带又多余了几个孔眼。“几许”句是对前面抒情的概括,并点出“伤春”主题,也流露出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无奈之感。词句再由情到景,写竹布满“泪痕”,写兰“香老”,以形容自己相思之情的深挚、悲伤的浓重,若物有情,亦会被打动。正是“湘天浓暖”之时,怎能不追忆往昔呢?想当初我们有多少相伴共游的欢乐啊?如今却只能是触景伤情。

下阕忆昔直接抒情,并收情入景。由于思念而不得相见,所以说是“须信鸾弦易断”,两人从此音信全无。弦断能够再续,但佳人已远去,已杳无踪迹,这萧萧琴声里的相思幽怨她不曾得知。相会遥遥无期,那悠悠弦鸣里寄寓着几多无奈和伤感。“认罗袜”以下写人物登临所见:“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蘋洲畔”。开满白色蕨花的江洲旁清波缭绕,小舟任意飘荡停靠。风光依旧,往昔游玩幽会的情景历历可见,惟独不见她的踪迹。登临本为望远寄情,未想到却愁情更浓,于是心生怨艾:远行的人竟不寄回一字锦书!不过“幸有归来双燕”,燕子也许会带来她的一丝消息吧。从篇首的“厌莺”到结尾的“幸燕”,作者的情感看似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其实燕双至与人孤单形成的强烈对照,更突出了人物内心深沉的悲哀。本首词正如李攀龙所说:“词虽婉丽,意实辗转不尽,诵之隐隐如奏清庙朱弦,一唱三叹”(《草堂诗馀隽》)。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有《琴趣外篇》六卷。

水龙吟

晁补之

次韵林圣予《惜春》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圆低槛,壅培未就[1]。吹尽繁红[2],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3]。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4]。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

[1]壅培:施肥培土。[2]繁红:指百花。[3]芳醪:美酒。[4]“桃花”二句:唐王建《宫词》曰:“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鉴赏】

这首词作于晚年屡遭贬谪之后,副题为“次韵林圣予《惜春》”,林圣予其人不详,其《惜春》词今已不传。晁作所咏,当为惜春抒怀。

上阕首先就带入强烈的感情中。描述了一幅有别于春和景明的春归景象。随着风雨的急剧来去,春天也行色匆匆转瞬流逝。“问春”一语,是不解,“何苦”一词,更是埋怨责问。“幽葩”三句,意为小园低槛边的清幽花朵还未来得及壅土培苗,以极为婉妙之笔补写春去匆匆。前面大笔挥洒,本处幽深细致,两相对照,更觉春归匆匆之可叹惋。“吹尽”三句,呼应前面风雨如驰的描述,是作者面对送春归去的无奈景象安慰自己的议论,却在惜春之余另翻新意。惜春是词中常见主题,但通常多为惋惜繁红吹尽,此处却通过比较春天的两种典型形象——柳绿与花红,肯定柳绿占春的很久,暗示繁红易落,不足可惜,将开篇时的强烈惜春怨春情绪暗中消解。“算春”几句,紧承前面绿柳长在之意,更将自己惜春之情略加自嘲,进一步使词作情绪归于旷达平静。一个“算”字,与前面“问”字遥遥相对,前面感情强烈,冲口而出,此处则情理兼有,心中转思。

下阕紧接写人之春愁。“春恨”一句,无奈中溶入超脱之意,以春恨的普遍存在而将心中无限怨怅情绪淡化。“忍轻辜”两句,言春恨如此难以逃避,哪能因为春恨就轻易辜负了美酒芳醪呢?以酒解忧,古已有之,此处表面是说不要辜负美酒,其实仍是借美酒来解除春恨,获得自我的平衡和慰藉。正话反说,文意曲折,更添许多味道。“那知”三句,通过自然界桃花自开自落只为结子,而非春去伤怀凋零消瘦的描述,进一步消解春恨。但越是试图消解春恨,越是见出春恨的无所不在。而这些春恨,都是因为人们自身心有所感,见春神伤。“世上”三句,承前“愁只是、人间有”,将人间之愁精练点出。因为世上功名的老大无成,抱负难成,因为自己的渐入晚年,时日无多,故见春归而生感慨,实在是自伤身世。时至于此,难以排解,但诗人以樽前美酒,世上相知将重重愁恨一笔撇开,堪称顿挫自如而又余味深长。

洞仙歌

晁补之

泗州中秋作[1]

青烟幂处[2],碧海飞金镜[3]。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4],神京远[5],惟有蓝桥路近[6]。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7],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8]。更携取胡床上南楼[9],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注释】

[1]泗州:地名,在今安徽省泗县。此词作于作者正在泗州任上。[2]幂(mì):遮盖。[3]金镜:喻指月亮。杜甫诗“满月飞明镜”。[4]寒螀(jiāng):一种寒虫。[5]神京:指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6]蓝桥:在陕西蓝田县东南,因桥架蓝水之上而得名。唐《传奇·裴航》云,书生裴航遇仙姬樊夫人于鄂渚,仙姬赠诗: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裴航经蓝桥驿口渴求浆,遇仙人云英,寻得玉杵臼捣药百日,结为仙侣。此词以蓝桥神仙窟代指嫦娥月宫。[7]云母屏:以透明似玻璃的云母制成的屏风。[8]投晓:至晓。流霞:仙酒名,见《抱朴子》。[9]胡床: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又称交椅、绳床。南楼:在湖北鄂城县南。《世说新语·容止》载,东晋庾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