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家庭养鱼一点通
3514500000003

第3章 金鱼的科学喂养指南

给金鱼投喂一定数量的饵料,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使金鱼生长发育,是饲养金鱼的重要环节。投放饵料多少才合适,什么时间喂,喂的方法和饵料质量的好坏,与能否养好金鱼关系极大。

一般情况下,给金鱼投喂饵料的数量应根据其鱼龄及个体大小而定。如喂鱼虫,当年鱼,以每尾每日喂给与其头部大小等量的一团鲜鱼虫为适度;二龄鱼则喂以鱼头的1/2大小的一团鲜鱼虫;三龄鱼喂其头部1/3大小的一团鲜鱼虫。如投喂干鱼虫、麸皮、小米和颗粒饵料等,应具体分析该品种是什么鱼类、饮食结构如何、摄食量的大小来具体解决,千万别以为越多越好。

投饵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水质、水温和金鱼活动情况以及摄食强度高低诸因素,可以参照下述投饵量灵活掌握。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水中溶解氧含量多,水温适宜,鱼体健壮,食欲旺盛时,可以多投喂饵料。夏季,连续阴天,闷热,水中溶解氧含量少,金鱼摄食不积极时,必须少投饵。水质肥或水温低时,可少投喂饵料。水质清瘦,则应适当多投喂饵料。浮过头的鱼和患病的鱼要少投饵或不投饵。如喂已死但尚未变质发臭的鱼虫时,投喂量也要少一些,一定要待金鱼将死鱼虫吃完,才可再投喂其他饵料。观察金鱼粪便的颜色可知金鱼饥饱和消化吸收如何,如鱼粪呈白色、黄色时,则表明鱼食过量。

给金鱼饵料应当采取一个较固定的时间,一般喂活鱼虫多在上午一次喂完。烤干鱼虫、麸皮、小米和人工合成饵料,投饵量应当以少量多次为宜,万不可多投,防止有剩余,污染了水源,从而不利于鱼的成长。

金鱼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于食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刚刚从卵中爬出不久的金鱼,体长还不到1厘米,各个器官的发育还不够健全,特别是消化器官和各个鱼鳍的发育不完全,在出膜后的两三天内无力做水平游动,只能借位于胸鳍旁的附着器官将身体悬挂在鱼类或池壁和其他养鱼容器的壁上,也有极少数匍匐于水底,这时,它们不能从外界摄取食物,只能靠吸收其卵黄囊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3天左右,卵黄囊的营养被吸收完毕,此时鱼的发育已较健全。消化器官也具有雏形,仔鱼可作水平游动,开始从周围的环境中摄取食物。此时的鱼已算是幼鱼了。

在幼鱼期的金鱼,体长可由1厘米长至6~8厘米,如果生长发育极好,也可以长到10厘米以上。

金鱼进入幼鱼期以后,便开始从外界摄取食物,这些食物即是幼鱼的开口饵料。有没有合适的开口饵料,决定幼鱼的成活率高低和成活下来的个体能否健康成长,一句话与金鱼成活率及质量息息相关。

在这个阶段,幼鱼可以轮虫、草履虫等小型的、易于消化的浮游动物为饵料。如果在水体中缺少这类小型的浮游动物,可以选用悬浮性强、微型颗粒的鸡蛋黄细末来代替。随着幼鱼的不断成长,它的食物也逐渐接近于成鱼,此时,可以投喂颗粒性饲料和水蚯蚓。

金鱼由幼鱼期到成鱼期需要1年的时间,而成鱼阶段会更长。金鱼在成鱼阶段所需的食物品种很广、很杂,常见的有较大型的浮游动物和各类植物等碎屑以及水蚯蚓、麸皮、豆饼和人工颗粒饵料,成鱼也啃吃池壁等处的青苔。

金鱼的食性较广、较杂,但是要把金鱼养好,注意其品种的不变性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由于金鱼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理要求不同,对所需求的营养元素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根据生长需要,应适时增加和调整动物性饵料。当水温在2℃以上时,金鱼还能吃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投饵。但是当水温降到1℃时,金鱼几乎不吃食。在这个阶段,金鱼主要就是靠消耗体内积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所以鱼体看上去消瘦一些。这就要求在秋季金鱼食欲旺盛时,增加其饵料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使金鱼体内多“贮存”一些养料,以便顺利地渡过冬天,这样,对金鱼在第二年春季迅速恢复体质和产卵繁殖后代帮助很大。

此外,金鱼最好在“老水”中饲养,这是因为“老水”中的天然饵料种类多,营养成分齐全,有利于金鱼体内各种色素颗粒的形成和积累。如果在饲料中再加入一些胡萝卜素,金鱼体内红色素的积累就会显著增加。反之,如果让金鱼长期饥饿,其原来艳丽的色彩便会逐渐变得暗淡。这是因为,金鱼饥饿时,会依靠消耗体内的“贮存”来进行新陈代谢,同时色素颗粒也被消耗掉。另外,饵料中营养成分单调,长期缺乏维生素A时,鱼体的色彩会减退,但是鱼体却不会因此而瘦弱。